《古文觀止》初中的讀書筆記范文
推薦文章
《古文觀止》初中的讀書筆記范文五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豆盼挠^止》初中的讀書筆記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古文觀止》初中的讀書筆記范文1
《古文觀止》是本好書,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現(xiàn)。我喜歡讀,它在我心中總是閃爍著異樣的光輝。自我讀起此書時,背過的古文不過就寥寥數(shù)文。實在是好文眾多,只得走馬觀花般學習皮毛,而在觀止的選傳中,猶獨鐘情于《戰(zhàn)國策》李斯的諫逐客書與三國的諸葛亮的出師表。李斯敢寫諫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對的,表現(xiàn)其的勇敢與智慧,文章結構緊湊,舉例充分,論理十足,可謂是絕。諸葛孔明寫《出師表》,表現(xiàn)他正直,為理想奮斗的精神品格。下面我就選諫逐客書二段來品析。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2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p>
李斯寫諫逐客書時,正為秦王因韓國實施「疲秦計畫」,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范圍之內,于是李斯將諫章呈給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銷逐客令。試問;如果諫章不能打動秦王,那么秦王會不會以叛黨的名義殺了他。答案是肯定的。從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膽量,從容,淡定,真學才識。從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聞……”作為起始,一連串的因果實例擺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次明了,接著說明為何不贊成,否定秦王的決議。第二段“夫物?!保要q以為重要,一針見血。突出中心。
這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文,也讓我對作者感到敬佩,也讓我對自己感到愧疚。想想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無法自立,也沒有像作者那樣有主見,遇事懦弱膽小。不能沉著應對,面對一些物質的事物,也不能夠地面對。所以我立志學習作者的這種精神品格。而我也很慶幸讀了這本讓我很愜意,很享受,很有啟發(fā)的書。
《古文觀止》初中的讀書筆記范文2
錢鐘書先生曾說,古代相當于人類的小孩子時期,古代是幼稚的,經過幾千百年的長進,才慢慢地進化到現(xiàn)代;讀《伊索寓言》可以增進我們對現(xiàn)代文明的驕傲,《伊索寓言》中好多淺薄的見解非加以糾正不可。最近我重讀了一遍《古人觀止》,也覺到古人真是幼稚得可愛,那些正兒八經的散發(fā)著頭節(jié)氣的見解,如不加以糾正必“貽害”后人。因此,我以錢先生為榜樣,拈出幾則故事,作為反面教材,以警醒世人。
一、喪欲速貧。 此言出自《檀弓》,意思是不作官了,應該迅速窮下去,以免別人誤會他在位時是個貪官。只有儒家弟子才有這般迂腐!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君不見,高官下野大多暴富?只因在臺上時,縱有千二八百萬也不敢露財,下臺了修高樓、泡包廂,又有誰管得著?在臺上時生意不敢“做明”,與大款不敢傍得太緊,下臺了正好利用舊日關系,以權易錢。 昔日做官,今日為款,潮流每每如此。
二、如棠觀魚 魯隱公想要棠地看捕魚,臧僖伯為此發(fā)了一大通議論,反對隱公去。魯隱公只好說:“吾將略地焉?!笨磥黻百也莻€不識時務,沒讀過“下級學”的書呆子。領導有雅興下鄉(xiāng)釣魚,他不備小車、不置釣具,積極陪領導鍛煉身體,還要“稱疾不從”,天底下有這樣的傻子嗎?奇怪的是,《古文觀止》中這類角色還真不少,比方說里革,比臧僖伯還要惡劣,魯宣公看著就要拉一大網魚起來,他竟然揮刀割斷魚網——好在“適者生存”,這種人注定要“自然淘汰”。
三、民將筑臺于夏氏 陳靈公是古代最著名的昏君。他與夏征舒的母親有染,還要老百姓在夏家修個高臺,以致于章子大搖其頭,預言陳國必亡??磥?,陳靈公吃虧在于他太老實,假若他生在現(xiàn)代,就決不會大張其鼓地修屋筑高臺了,而是要大力發(fā)展“兩非經濟”、“路邊經濟”,今天“夜來香”,明日“康樂城”,不亦快哉!
四、杜蕢揚觶 晉平公與師曠、李調一起飲酒作樂,杜蕢進來讓師曠喝了一杯,又讓李調喝一了杯。平公覺得奇怪,問了原因,主動罰自己一“觶”。這就是“杜舉”一詞的來由??磥砝速M人材的現(xiàn)象也是“古而有之”,象杜蕢這樣善于勸酒的人材,當“公關”或是辦公室主任,才真正物盡其材。甚矣!平公之無珠。
五、白珩猶在乎? 趙簡子招待楚國客人,故意把身上的佩玉撞得丁當作響,并問客人:“你們楚國著名的玉器白珩還在嗎?”看趙簡子的舉止,讓我感嘆那時真是落后——一塊石頭是什么寶貝?少見多怪!假若他有幸在今天混個一官半職,他一定會拿出手機說:“這是哥們才送一個,款式新,功能強,上網、發(fā)短信息、傳真樣樣搞定。
你的呢?怎么那樣老土?磚頭似的!”
《古文觀止》初中的讀書筆記范文3
近一段時間讀了讀古文觀止,忽然間有一種道德敗壞的感覺,看著我們的老祖宗們那一段段的慷慨激昂的文字之間,恍惚的窺探出絲絲的歷史的足跡與塵埃。 不知是社會進步了,還是這個社會已經跌落一個不可挽回的深淵了。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都已經的變的如此張狂和不在乎所謂的什么臉面了。
是我們的老祖宗們太過落伍,還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都已經徹徹底底的忘卻了,那千年以前的老人們在那歇斯底里的吶喊中高舉的倫理與道德了!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現(xiàn)在總是在提倡我們的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啊,這就是所謂的發(fā)展啊!發(fā)展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是那國人了。是美國,是韓國,還是意大利?我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孩不禁的想問問,為什么現(xiàn)在的都在哈韓哈日哈美,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為了錢可以變的湮滅了人性,可以傷天害理的干出那一出出所謂的進步。
我真的不明白是我們喪心病狂了,還是老祖宗的話都已經過時的老掉牙了,已經不足已叫人學習和推崇了。
《古文觀止》初中的讀書筆記范文4
最近帶學生在業(yè)余時間讀《古文觀止》,每周一卷。研三學生原原的《讀文觀止》前三卷的讀后,寫得頗有意思,于是貼在這里留存,雖偶有錯漏,但也無傷大局,為尊重作者原貌,未作任何改動。
似乎從幼兒園起,老師們就會提及《古文觀止》,相信我們很多人也記住了這個名字。只是真正研讀過的人有多少呢,我也一樣,要不是今次林老師給我們推薦、然后又預先買了幾個版本供我們選擇,之后再訂購我們選擇的版本,幾次周折之后,終于拿到了這本屬于自己的《古文觀止》,自己喜歡的封面、喜歡的版式、喜歡的文字結構,再也沒有理由不去拜讀,不去了解它。
《古文觀止》的編選者為清代吳楚材、吳調侯,他倆是叔侄關系。據(jù)記載,吳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尤好讀經史,于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從孫吳調侯,日以古學相砥礪,奇?zhèn)ベ脙?。他們二人才器過人,下筆灑灑數(shù)千言無懈漫,而他們想這些都是得益于之前祖先留下的古文讀物,從而就想把這些文字發(fā)揚光大,書名取為觀止,意在力圖選編達到盡善盡美,無以超越。
這幾周跟實驗室的同學一起學習了前三卷的內容,總的來說這三卷在講周朝衰退,春秋時期諸諸侯國的歷史,文中涉及了不少的君王和大臣、大夫,我們暫且不去評論歷史的好壞,人物的功和過,只從這些古文的形式上,語言精練、短小精悍、論說抒情、寫景狀物、眾體兼?zhèn)?,就能體會出古人的智慧、才智。
子家、王孫滿、齊國佐、子產……他們的足智多謀、大智大勇,直到今天還是傳為一段佳話,還是值得咱們學習借鑒。所以說智慧是無時空界限的,也是經久不衰的。有智慧還不足夠,還得有膽量、有魄力,方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討論時老師的一句話,對我啟發(fā)很大:“古代時候是不分科的,無論哲學、政治、生態(tài)、地理等等,全部涵蓋在了一起?!蔽乙灿X得很有意思,不自覺的想把這些古文的內容給分分科,體會一下古人的見解和認識。首先,古人崇尚“德”“仁”“孝”“民心”“賢才”,得民心者得天下,當今社會,國家要求青少年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重視“三農問題”,古人的智慧源遠流長,經久不衰。印象最深刻的是展禽解釋海鳥來居是海洋災難的先兆,里革破魚網進行強諫,進諫的方式借古諷今,可見古人那時已經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很重視。
漫漫歷史長河,現(xiàn)在我們看待歷史,我們也終將成為歷史,我們改變不了社會發(fā)展,但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生命相對于歷史太短暫了,好好珍惜,把握這短暫的生命,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做的人,加油!
《古文觀止》初中的讀書筆記范文5
我有過兩套《古文觀止》,一套是高中時在學校門口地攤上買的盜版的,一套是這版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的豎排書。
那個時候正在農村上高中,窮,不僅窮錢,更窮書。我記得一個寒風凜冽的深秋下午我花了8塊錢買了一本盜版的《古文觀止》,如獲至寶。接下來的半年里,我拿著一本王力編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一字一句地讀那本盜版質量很差的《觀止》。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就是一句話,怎么也讀不通,查查字典才發(fā)現(xiàn)原來印錯了一個字。我非常喜歡王力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的例文證字所出自引文大多在《觀止》里。所以,我一邊讀書,一邊作注,一邊“校改”這本錯訛頗多的《觀止》。
等讀到《送李愿歸盤谷序(韓愈)》時候,我就上高三了。那種不管上什么課我都不聽,只顧看我自己閑書的生活實在是不能再繼續(xù)了。于是就把她放下,想著等上了大學再完成剩下的半本吧。后來大學學的是英語專業(yè),雖然把后面的文章都讀了,但是高中的那種一字一句、每個字都查查它的釋義、用典、出處的研讀是再沒有了。這一放就是10年,我終究也沒有完成當年的“遺愿”,研讀完剩余的《觀止》。
后來的一版《古文觀止》,是我從我的姑姑家里“巧取豪奪”來的。我跟我爸爸說,要高考了,我很喜歡讀古文,姑姑家里有一套《古文觀止》,你去幫我借過來看看吧(多么蒼白的借口)。借來之后我就沒打算再還,這么一套豎排古樸經典的書,誰都會“心生不良意”的。
我心里悄悄地有這樣一個標準:如果拿起《古文觀止》,隨便抽出一篇,你都能從頭講到尾,講它的構思,講它的文義,講它的用典,講它的歷史背景,講得滔滔不絕行云流水……達到這種程度說明你的古文功底,至少是古典散文的功底算是扎實了,可以得80分了。
我心里悄悄地有這樣一個秘密:這么多年來,我作文布局謀篇、構思立意的能力完全歸功于那一百多篇古文。她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的滋養(yǎng),你不自覺地就會被她哺育。做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的時候,我覺得,一大篇幾萬字的論文,其結構和構思與幾十字的論證仍是大同小異。
如果你想涉獵一下古文,體會古典語文的魅力,《古文觀止》絕對是不二選擇。如果你是字斟句酌研究古文,吃的就是這碗飯,那么讀精讀透《古文觀止》是個門檻,跨過去才能登堂入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