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未完成讀后感范文5篇2020
推薦文章
此生未完成讀后感
《此生未完成》,是一部關于生命與死亡的書,是于娟在生命最后時刻寫就的“死亡日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此生未完成讀后感,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篇一
認真讀完《此生未完成》這本書,讀后我掩卷長思,不由思緒奔騰、感慨萬千,心中十分沉重、如鯁在喉,久久不能平靜,為作者于娟的年輕、才華惋惜,為命運的無常、多變喟嘆,為人生的短暫、苦難深思。禁不住又一次叩心自問,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
《此生未完成》是一本記實的書,此書以第一人稱、以樸素平實的語言,以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以作者的刻骨感受,記錄了自己由一個學富五斗、健康快樂的博士一夜之間變?yōu)椴∪敫嚯?、萬劫不復的患者的真實境況。告誡生者要珍惜生命、重視健康。此書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豪情的壯語,可它為何讓我讀到的不僅是感動遺憾,還有思索震撼?我想主要就是書中的記述太真、太實,太有參考價值、太有生命意義。
通過讀書,我們了解到,一開始,于娟是幸福的,她被幸運之神垂愛著,父母疼愛、事業(yè)成功、家庭美滿、孩子可愛,她活得充實而忙碌,她的理想、她的才情、她的靈魂使她的笑容永遠那么爽朗那么明媚,她是造化完美的標本。然而突兀的重病、癌魔的侵蝕,讓她經(jīng)受非人的天崩地裂的疼痛,毒瘤毫不留情吞噬她的身體,最終讓她的軀體一點點腐爛,讓她的生命之光一點點熄滅,無論她怎樣堅強怎樣勇敢怎樣忍耐怎樣抗爭,依然沒有掙扎的余地、沒有求生的機會,只有死亡的步步緊逼和跌入深淵的恐怖來臨。讓人唏噓慨嘆、無可奈何,這也真是造化弄人、蒼天不仁。人活一世,到頭來都將殊途同歸、化作塵土。可貴的是作者明知自己死期及至絕路已來,依然為理想而奮斗,依然回顧自己酸甜苦辣的人生,依然為所有人警示祝福。她在彌留之際用心血用生命鑄就的文字讓每一位活著的人思索、徹悟、珍惜和明白,她于垂危于痛苦中給人們帶來死亡和生命的新感悟,滿滿的正能量,深深的、淡淡的。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她的人格如山花燦爛,高貴而有內(nèi)涵,她的靈魂也必將如她所愿,是一片蔥郁的能源林!
死亡殘酷而苛刻,年輕的女博士于娟,她死了,死于風華正茂的季節(jié),死于春暖,死于花開,死于悄然的遺憾,死于遺憾的悄然,世間夭折一株馬蹄蘭!若壽終正寢,死并不可怕,宇宙萬物,凡是生命的個體,總有終結的時候。唯有夭折的青春、破滅的希望、萎謝的火焰,最足以使人哀嘆,命運的悲哀和無奈,讓我胸中奔涌起不可遏止的情感雷電。
磨難可以增添人生的光輝,但是磨難太多,苦難太重,也會扼殺活潑潑的生命,就像冬雪太厚,也會凍死柑橘一樣。真想為她吶喊:“世間夭折一株美麗的馬蹄蘭!”在風中舒展,悲涼且古拙。
誰不希望有順遂的人生?誰又希望多災多難,但是如果生活硬要把它賜予你,你也不用悲傷,只要有勇氣同它較量,就能把它化作財富。于娟,她不畏懼磨難、沒有辜負歲月,她是精神的勝者、是生活的強者!
我們生而為人,有太多的理想有太多的追求,有自己的義務有肩上的責任,為此,我們奮斗我們努力,但是,千萬不要透支自己的身體,切莫用健康去得到資本,不要用生命去換取成功,那樣就失去了活著的意義,讓原本的生活本末倒置。不要虐待自己苛求自己,即使在痛苦無助孤立無援的時候,在必須獨自穿行黑洞雨夜沒有星光沒有月華的時候,在獨力支撐人生苦難沒有一個人能為我們分擔的時候,請學會自己送自己一束鮮花,自己給自己畫一道海岸線,自己給自己一個明媚的笑容,然后,懷著美好的預感和吉祥的愿望,堅韌地走下去,走過一個又一個鳥聲如洗的清晨。
流年似水,韶華易逝,如果沒有健康,一切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無。善待生命,寬待人生,且行且成熟,且行且珍惜。
篇二
“珍惜當下,不留遺憾。”大家常常贈人祝福時會用類似的話。那如何算是珍惜當下呢?看《此生未完成》讓我們對于娟的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盡管于娟自認此生未完成的事有很多,但不可否認的是,若厄運如彩票一般總是讓人失望,我相信于娟未完成的事都能一一實現(xiàn)。而堅信這一點的理由是:于娟前30年正如她自己的規(guī)劃那樣,可以說是順風順水,接姥姥來上海天天吃楓斗也不無可能。是多少莘莘學子羨慕、奮斗、希冀的對象。
于娟的母親是我讀文章時最覺得不可思議的,她和于娟可以說是心有靈犀。她知道女兒需要她做什么,她能理解女兒的想法。憑我近30年的生活經(jīng)歷:不管是自己的母親,還是朋友的母親或是同學的母親能像于娟母親那樣,在女兒生死時刻還能遠離女兒,去完成她未完成的事。一般的母親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如此的。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理想的母親,母親萬歲!
讀到娟姐最幸福的時光(嵊泗懷孕期間),我想我是幸運的,因為我親身感受過嵊泗和即將為人父母的喜悅。我想我更能理解娟姐當時的幸福。在半個月前因工作剛去過嵊泗,對嵊泗的情況比較了解(跑業(yè)務走遍了整個集市),嵊泗縣共7個鄉(xiāng)鎮(zhèn):菜園鎮(zhèn)、洋山鎮(zhèn)、嵊山鎮(zhèn)、枸杞鄉(xiāng)、花鳥鄉(xiāng)、五龍鄉(xiāng)、黃龍鄉(xiāng)。但所謂的嵊泗一般是指嵊泗島,它是嵊泗縣最大的島,我也只去過這里。它只有唯一一個集市在菜園鎮(zhèn),可以說菜園鎮(zhèn)基本是嵊泗商業(yè)的全部。據(jù)當?shù)鼐用褚郧岸伎看驖O為生,基本家家都一樣沒有什么錢,所幸前幾年發(fā)展旅游行業(yè)大搞建設拆遷讓他們成了暴發(fā)戶,他們可能有幾套價值百來萬的房子,但他們賺著2000元一個月的工資度日。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物價飛漲到當?shù)厝顺圆黄鹨郧疤焯斐缘暮ur。在嵊泗唯一的感受:涼爽的海風,新鮮的空氣,慢節(jié)奏的生活。
光頭哥可謂是把老公角色扮演到極致的人。作為理工男,他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有平平淡淡的生活。他們的愛情不會因為天南地北的分居被稀釋,因為他們生活都無比的充實,甚至連一點點間隙都沒有。我知道光頭哥最大的遺憾是黃山事件,我相信娟姐把此事件寫給后來人盡管是大頭,以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來幫助那些無助、迷茫、亂求醫(yī)的人,盡可能的讓他們少走彎路,多留時間和金錢去尋生路。還有一小部分是寫給你看的,她更多的是強調自己的堅韌和自己亂混了頭,如此簡單的騙局都能深信不疑。其實娟姐怕你對此事耿耿于懷,盡管你們都是那么了解對方,不過她越是了解越擔心你。
娟姐的偉大在于自己都朝不保夕了,還能找到自己人生的興趣,開始寫文字把滿滿的正能量和正解傳遞給后來人。正如她所說的那樣,凡是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讓你更強。直到生命的盡頭,娟姐堅信自己會更強。她要給寶寶、親人、朋友以及關注她的世人留下一份獨特的思辨財富,給人勇氣、激勵與愛。特別是后幾篇對同學,朋友婚姻和生活方式的描寫。特別是描寫陳世美和秦香蓮的那段,用輕松幽默的方式稱他們?yōu)橥瑢W,用現(xiàn)代的眼光挑戰(zhàn)古人的認知觀,充分展示什么是“愛”。畢竟我們不能要求自己的配偶不進步,我們只能要求自己和自己的配偶保持同速進步。那樣大家的認知和價值觀才在同一個平面。如果守不住,那就放手好了,講理需要付出代價,對一個讓你傷心的人,何必糾纏過多?你以他付出已經(jīng)夠多了,何必再多花心力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在我看來偕老之人,朝夕相處都不能同速進步,肯定是不夠努力和惰性使然,人一旦沒有信念和毅力就變和豬差不多了。盡管有人會說那樣的人,難道當時瞎了眼不知道?我的回答是:每個人不同的階段的努力展現(xiàn)出不一樣的形態(tài)和形象示人,當時合適不一定現(xiàn)在適合,宇宙萬物都在變化,沒有什么是永恒的。“變則生,不變則死。”在這里好像也解釋的通。
正如娟姐說的:我們更需要明白,真正能對自己負責和可依賴的,只有自己。對于這一點我是雙手贊成,我把這一點定義為一個人真正長大成人的標志,成熟的人都是深深明白這一點,只是每人表述的方式各不相同罷了。不做一個只長年齡,不長心智的渾渾噩噩度一生的人。
人生總是要付出代價才會明白活著的意義,只是每個人的領悟力不一樣而已,才導致付出的代價各不相同。娟姐的偉大在于盡量減小我們領悟的成本。
最后祝:小土豆和光頭哥幸福快樂!我還幻想著小土豆你長大接過姥姥手中的能源林為祖國能源發(fā)展和環(huán)保改革添磚加瓦。
篇三
此次讀書會閱讀的書名叫《此生未完成》,還沒有收到這書也沒有百度,我就猜想這書應該是一個女作者寫的,并且是帶有遺憾,不舍,無奈的色彩在其中的。無論是男性也好,是女性也好;無論外表強勢也好,溫柔也罷,我相信每個人內(nèi)心都會有柔軟的一面。只是有的時候表達方式不一樣,又或是有些人不愿將這柔軟的一面示人。我本身是個女性,自認為也比較敏感。每每看帶有悲劇彩色的影視劇或小說,難免心里難過,其實當然也是這種情感情懷的更讓我印象深刻,也更打動內(nèi)心??墒强催@樣的,還是要下定勇氣,因為有的時候不愿意觸碰內(nèi)心最深的地方。
還記得2013年一部經(jīng)典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最后一集李大仁問程又清: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那么你今天會如何度過。后來程又青也這樣反問李大仁,李大仁回答他只要確認他是和程又青在一起的就好了。我羨慕如李大仁和程又青般的愛情。也認為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李大仁和程又青是在一起的,那么李大仁也會感到幸福吧。
也時常在書籍或微信上看到這樣的心靈雞湯。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么今天如何度過。如何過著末日前的最后一天,才能讓此生不留遺憾。
翻看這本書的第一頁,首先看到的是這個作者的簡介。2008年,獲復旦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2007年,獲挪威奧斯陸大學經(jīng)濟學碩士學位;2000年,本科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1996年,高中畢業(yè)于山東省濟寧一中。她是一名講師,生前執(zhí)教于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吹竭@里,心中不免對她是羨慕嫉妒恨。其實是佩服她的了。覺得真是不愧是名貨真價實的學霸。同時她還有其他的身份:她是一個兩歲半孩子的母親,一個四十歲男人的妻子,兩個六十歲老者的女兒,幾個失學兒童的資助者,很多人的朋友。她早已為人妻,為人母。我真的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她離開的時候是這樣的一番心境。
在第一章節(jié)的時候,她說“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我想講的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雖然我也熬夜,但我有的時候熬夜不是為了加班,有的時候熬夜是為了追劇,有的時候熬夜是為了一本書。也許是仗著自己年輕吧,一直不斷不斷地透支著自己的身體,挑戰(zhàn)著自己的極限。從小也聽說過要10點之前就睡覺,要早睡早起。尤其是女孩子,熬夜真真的對皮膚不好。好吧,我要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的習慣,從不熬夜做起吧。如果不熬夜這個習慣堅持一年,獎勵自己一個小禮物。哈哈。
第二章節(jié),透過生死,你會覺得名利權情虛無,你任然是你,其實,你一直是你,只是別人在談論你的實話,你忘記你是誰而已?,F(xiàn)在的我真的還無法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因為我還沒有名利權情,因為我還小,因為我還沒有見過什么世面。但是我覺得人生在世,總要留下些什么,追逐些什么的。不然不是虛度光陰了嗎,不是想行尸走肉了嗎。我不相信什么前世今生的,我只知道,人死了,會睡好久好久的。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肉體就是用來折騰的,難道不是嗎。
我打動我心的章節(jié)第三部分: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育2成才,單可以用今天的行動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的媽媽不是懦夫,所以你在人生里,遇到關鍵的人與珍貴的事,要積極爭取,可以失敗,但是不能放棄。“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小的時候聽到這歌的時候,每一次都會哭紅了眼睛。這個我真的是能體會的。于娟老師不是懦夫,將來她的孩子也必定不會是懦夫。她們都是勇敢的人。“遇到關鍵的人與珍貴的事,要積極爭取,可以失敗,但是不能放棄”。從小到大,我似乎沒有爭取過什么,似乎真的沒有。為什么?我反問我自己,我特別差勁嗎?不,不是的。可能我還沒有遇到關鍵的人和珍貴的事物吧
計劃很多,覺得人生很長,其實不然。一旦站定思考,發(fā)現(xiàn)半輩子已經(jīng)過去,轉身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幸福已經(jīng)沒有多少時間享用,此乃人生最大的悲哀。也常??葱┬撵`雞湯,也聽過要珍惜身邊的人事物??磥碚娴氖菚r間不等人啊。在小學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好慢,真很不得長大成人,可是現(xiàn)在呢,恰恰相反了,覺得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溜走了。照照鏡子,發(fā)現(xiàn)了些許的白頭發(fā)。說說都是淚啊。
我的房間很小,我就把窗戶開得很大。我的感情很重,我就把諾言許的很輕。我的往昔很空,我就把今天填的很滿。我的喜悅很少,我就把笑容積的很多。每個人的起點都不一樣。我們沒有必要和別人做比較,我們就和自己賽跑。缺什么,就填充什么。什么不會,就學習什么。
雖然我佩服于娟老師的才華,她的過往。但是我不想成為她。就像她提到的,實在太苦了,太疼了,太無奈了。現(xiàn)在的我,真的是還不夠強大。還如同孩子一般。
我想做我自己,我想當我老了的時候,有家人朋友的陪伴。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不是為了生活生存。我想當我快死的時候,我是不留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的。如果人的壽命是100歲的話,我現(xiàn)在處于生命的四分之一的時候,現(xiàn)在想明白還不晚呢。
篇四
此次讀書會閱讀的書名叫《此生未完成》,還沒有收到這書也沒有百度,我就猜想這書應該是一個女作者寫的,并且是帶有遺憾,不舍,無奈的色彩在其中的。無論是男性也好,是女性也好;無論外表強勢也好,溫柔也罷,我相信每個人內(nèi)心都會有柔軟的一面。只是有的時候表達方式不一樣,又或是有些人不愿將這柔軟的一面示人。我本身是個女性,自認為也比較敏感。每每看帶有悲劇彩色的影視劇或小說,難免心里難過,其實當然也是這種情感情懷的更讓我印象深刻,也更打動內(nèi)心??墒强催@樣的,還是要下定勇氣,因為有的時候不愿意觸碰內(nèi)心最深的地方。
還記得2013年一部經(jīng)典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最后一集李大仁問程又清: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那么你今天會如何度過。后來程又青也這樣反問李大仁,李大仁回答他只要確認他是和程又青在一起的就好了。我羨慕如李大仁和程又青般的愛情。也認為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李大仁和程又青是在一起的,那么李大仁也會感到幸福吧。
也時常在書籍或微信上看到這樣的心靈雞湯。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么今天如何度過。如何過著末日前的最后一天,才能讓此生不留遺憾。
翻看這本書的第一頁,首先看到的是這個作者的簡介。2008年,獲復旦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2007年,獲挪威奧斯陸大學經(jīng)濟學碩士學位;2000年,本科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1996年,高中畢業(yè)于山東省濟寧一中。她是一名講師,生前執(zhí)教于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吹竭@里,心中不免對她是羨慕嫉妒恨。其實是佩服她的了。覺得真是不愧是名貨真價實的學霸。同時她還有其他的身份:她是一個兩歲半孩子的母親,一個四十歲男人的妻子,兩個六十歲老者的女兒,幾個失學兒童的資助者,很多人的朋友。她早已為人妻,為人母。我真的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她離開的時候是這樣的一番心境。
在第一章節(jié)的時候,她說“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我想講的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雖然我也熬夜,但我有的時候熬夜不是為了加班,有的時候熬夜是為了追劇,有的時候熬夜是為了一本書。也許是仗著自己年輕吧,一直不斷不斷地透支著自己的身體,挑戰(zhàn)著自己的極限。從小也聽說過要10點之前就睡覺,要早睡早起。尤其是女孩子,熬夜真真的對皮膚不好。好吧,我要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的習慣,從不熬夜做起吧。如果不熬夜這個習慣堅持一年,獎勵自己一個小禮物。哈哈。
第二章節(jié),透過生死,你會覺得名利權情虛無,你任然是你,其實,你一直是你,只是別人在談論你的實話,你忘記你是誰而已。現(xiàn)在的我真的還無法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因為我還沒有名利權情,因為我還小,因為我還沒有見過什么世面。但是我覺得人生在世,總要留下些什么,追逐些什么的。不然不是虛度光陰了嗎,不是想行尸走肉了嗎。我不相信什么前世今生的,我只知道,人死了,會睡好久好久的。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肉體就是用來折騰的,難道不是嗎。
我打動我心的章節(jié)第三部分: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育2成才,單可以用今天的行動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的媽媽不是懦夫,所以你在人生里,遇到關鍵的人與珍貴的事,要積極爭取,可以失敗,但是不能放棄。“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小的時候聽到這歌的時候,每一次都會哭紅了眼睛。這個我真的是能體會的。于娟老師不是懦夫,將來她的孩子也必定不會是懦夫。她們都是勇敢的人。“遇到關鍵的人與珍貴的事,要積極爭取,可以失敗,但是不能放棄”。從小到大,我似乎沒有爭取過什么,似乎真的沒有。為什么?我反問我自己,我特別差勁嗎?不,不是的??赡芪疫€沒有遇到關鍵的人和珍貴的事物吧。
計劃很多,覺得人生很長,其實不然。一旦站定思考,發(fā)現(xiàn)半輩子已經(jīng)過去,轉身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幸福已經(jīng)沒有多少時間享用,此乃人生最大的悲哀。也常常看些心靈雞湯,也聽過要珍惜身邊的人事物??磥碚娴氖菚r間不等人啊。在小學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好慢,真很不得長大成人,可是現(xiàn)在呢,恰恰相反了,覺得時間就這樣從指縫中溜走了。照照鏡子,發(fā)現(xiàn)了些許的白頭發(fā)。說說都是淚啊。
我的房間很小,我就把窗戶開得很大。我的感情很重,我就把諾言許的很輕。我的往昔很空,我就把今天填的很滿。我的喜悅很少,我就把笑容積的很多。每個人的起點都不一樣。我們沒有必要和別人做比較,我們就和自己賽跑。缺什么,就填充什么。什么不會,就學習什么。
雖然我佩服于娟老師的才華,她的過往。但是我不想成為她。就像她提到的,實在太苦了,太疼了,太無奈了?,F(xiàn)在的我,真的是還不夠強大。還如同孩子一般。
我想做我自己,我想當我老了的時候,有家人朋友的陪伴。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不是為了生活生存。我想當我快死的時候,我是不留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的。如果人的壽命是100歲的話,我現(xiàn)在處于生命的四分之一的時候,現(xiàn)在想明白還不晚呢。
篇五
《此生未完成》可以說是于娟即將步入永恒的死亡之前所寫下的關于生命的印記。從確診之后,她接受過很多次痛苦的治療,但她的文字始終充滿了質樸、幽默,時而平和堅強,時而俏皮如孩童,永不妥協(xié)。她在生前曾表示不愿意讓自己受過多的關注,然而她的文字依舊感染了很多人。
中國有一句老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此生未完成》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拋棄了生活中對死亡的一部分原始恐懼,我們總覺得“永恒”離我們遙遙無期,時間仿佛取之不盡,讓我們用之不竭,我們揮霍著它,大部分時候忘記了要堅定著什么目標,想要專注的是什么。對我們而言,人生很漫長,還可以慢慢來。
而那些身處生死交接點的人,眼看著生命進入倒計時,才會恐懼時間不夠用,他們要用剩余的時間,仔細計劃要完成的事情。可是時間怎么都不夠用,怎么都不夠。
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講壇》里講述秦始皇歷史,秦始皇后期畏懼死亡,命方士徐福和盧生等人尋找長生不老藥,甚至斥巨資讓徐福出海尋找神仙。秦始皇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死亡即將奪走他的時間,所以他寄托于虛無縹緲的東西。
王立群評價:人生不在于長短,而在于死而無憾。
不管是千古一帝,還是平凡老百姓,都逃脫不了死亡,不管是哪一種人,也脫離不了死前遺憾的命運。
30歲時的我們,大多壯年,不需要寫回憶錄,努力告訴自己要堅強。但30歲的我們,也很多未知自己的夢想是什么,自己完成了多少想堅持的事情。
《此生未完成》,此生未完成。
希望你我,都能在面對死神時說一句:我已無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