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字
推薦文章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堂吉訶德》,他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著名代表作。這本小說講述了年逾五旬的紳士吉哈納因讀騎士小說走火入魔而改名堂吉訶德,鬧出不少令人笑掉大牙的事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字1
《堂吉訶德》誕生于16-17世紀的西班牙,這個時期正是文藝復新新舊交替的時代,伴隨著新興資產(chǎn)階級人文思想的產(chǎn)生,社會也呈現(xiàn)出一種新的氣象。此書講述的是一位居住在西班牙拉.曼卻,身體虛弱、年近五十的老單身吉哈諾,整天沉浸于騎士小說,夢想做一個闖蕩天涯,扶困濟危,懲惡揚善的騎士,于是便用破甲駑馬把自己裝扮起來,還給自己換名“堂吉訶德”,以丑陋的牧豬女作為美賽天仙的崇拜貴婦,再聘矮胖的農(nóng)民桑丘做自己的侍從,三次出門周游全國,開始冒險之旅,去完成鋤強扶弱的騎士夢想。但結(jié)果鬧出不少笑話,幾乎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成瘋子遣送回家,最后以病死做終。
從該作品的整體來看,我認為可以算的上是鴻篇巨制了。整篇小說描寫的人物總共有七百多個,他們有貴族爵士、神父、地主、市民、士兵、農(nóng)夫、囚犯、強盜、妓女等等。在內(nèi)容上有宗教觀念對人的脅迫,有下層人民的艱辛與樸實,有公爵階層安逸的生活,有年輕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沖動,有不可擺脫的家庭門第觀念,有婚戀不自由所導致的不幸。涉及了政權(quán),經(jīng)濟,戰(zhàn)爭,宗教,道德,風俗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描寫的生活場面十分廣闊,從貴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站,從農(nóng)村到城鎮(zhèn),從平原到深山,從大陸到森林,展現(xiàn)了一幅完整的社會生活圖卷 。在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和廣度上令人稱奇。從而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作品具有的史詩性質(zhì),貫徹著一種啟蒙思想,映照著西班牙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
首先我想談一下這部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從整個小說來看,作家的敘述方式是極富特色的,作品并非簡單地平鋪直敘,而是理想化的情懷穿插著巧妙的敘事。小說中的主人公是堂吉訶德,寫他的各種荒誕離奇的經(jīng)歷就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方法。是一本穿插在一位顛沛流離的其實真實故事中的虛構(gòu)小說。小資教父楊少華說過,“說謊的不都是小說家,也可以是政治家、外交家……但不同之處是小說家說謊不受道義上的譴責,莫如說說謊說得越大越高明,小說家越能得到人們的贊賞和好評。”我想塞萬提斯正是巧妙地做到了這一點的,通過栩栩如生的虛構(gòu)而將真相找到另一場所投以另一光照,堂吉訶德與風車大戰(zhàn),與羊群廝殺等等這些的情節(jié)固然是虛構(gòu)的,但這也正是堂吉訶德渴望伸張正義,懲惡揚善,同時也是他深受騎士道精神侵蝕的投射。這一點不可忽視。
再來我想談一下本作的語言特色。由于我看的版本是由楊絳翻譯的,因而讀起來有了中國傳統(tǒng)章回小說的感覺,從該書的章節(jié)間的轉(zhuǎn)換等等可以了解到這一點。再者關于這部作品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西班牙民諺的靈活運用。特別是在桑丘這個任人物的塑造中,妙語連珠一串串迸出,諺語似乎手到擒來,豐富多彩。例如,“運道往往在不幸的地方開個門,讓壞事有個補救”,“對壞人行好事,就是往海里倒水”,“不打算守約的人,訂約的時候不計較困難”,“不干超人之事,不成出眾之人”“天空的老鷹,不如手里的麻雀”等等,這些諺語的運用使人物特征鮮明化,使作品的可讀性增強,又顯具民族色彩,達到了較好的藝術(shù)效果??偠灾髌窂浡环N塞萬提斯的風格,然而又似乎沒有風格,毫無矯揉造作,語言流暢。也正是這種“無風格”,使他的作品難以模仿,也難以被超越。
接下來,我想對主要人物性格做一個分析。在當今社會,堂吉訶德儼然已經(jīng)成為一個標簽式人物,帶著“瘋狂”“執(zhí)拗”“傻瓜式”的特性,但是如果回到遙遠的十六世紀,真正接近賽萬提斯的文本時,人物面貌的呈現(xiàn)卻是豐盈,有趣,不乏智慧的。
桑丘雖然不是本部作品的第一主角,但毋庸置疑他在小說中的重要位置是不可否認的。小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桑丘與堂吉訶德之間的對話。雖然他沒頭沒腦,廢話連篇,喜歡就勢發(fā)揮,故意玩笑,但不得不說,他的語言部分是本書的一個亮點。他一會兒勸主人不要現(xiàn)實幻想不分,一會又和主人一起相信魔鬼的存在??蓯圩匀欢翢o做作,即使有時候表現(xiàn)得像一個只顧眼前利益的小人,但也卻可見他的真誠。在《堂吉訶德》下半部分,可以說堂吉訶德傾向于相信桑丘了,我不妨相信這是桑丘的個人人格魅力,也是他鮮明的人物特色。
而本小說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則句句不離騎士道,認為應該“竭心盡力讓大家知道,不恢復崇尚騎士道的盛世,是個大錯”,并相信“自己能使騎士道死灰復燃,比古代更光芒萬丈”。他行為莽撞胡鬧,荒謬絕倫,主觀意識太強,但是其說起話來頭頭是道,談吐文雅,通情達理,而且他的品德是有高尚的一面的。他痛恨“現(xiàn)在這個年頭,懶惰壓倒了勤快,安逸壓倒了勤勞,罪惡壓倒了美德,傲慢壓倒了勇敢,甚至拿槍桿子的也空談而不實行了”,他同情被壓迫的人民,痛恨專制制度,倡導“一切東西都平等”,詛咒他的時代是“萬惡的時代”,從這些方面我們不難看出堂吉訶德內(nèi)在品德高尚性。但正如一位大家所說,“堂吉訶德的理想在云端,卻只能在腳下的大地上橫沖直撞?!蓖挵愕睦硐胧澜缗c現(xiàn)實中的不如意之間的沖突是如影隨形的,因此如何作出抉擇就成了關鍵性的問題。是潔身自好明哲保身,還是拍案而起勇于反抗?
這一抉擇讓我想起楊少華在《雞蛋與高墻》中所說的,“假如這里有堅固的高墻和撞墻破碎的雞蛋,我總站在雞蛋的一邊。無論高墻多么正確,雞蛋多么錯誤,我還是站在雞蛋的一邊。”這表現(xiàn)了他愿意做一位以良知為標槍的勇士,去射穿限制人們自由的那無形的墻,去歌頌一切精神存在的可能性和豐富性,擁護自由。在物欲橫流,個人主義膨脹的今天,這種精神必然是難能可貴的。堂吉訶德一個人勢單力薄,但他卻選擇了做一只并不妄自菲薄脆弱的雞蛋,即使只能做一只雞蛋,他也要砸向那阻礙平等和諧,光明自由的高墻,力量固然有限,但總比做一直縮頭烏龜要來的高尚。即使是“以卵擊石”,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會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換一種比喻來說,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也未嘗不可。你相信和追求公正和和平,不可避免地,會與你所處的未必多推崇公正和和平的社會和環(huán)境即世俗價值和觀念拉開距離,但是只要你能耐得了孤獨,忍得起周圍的冷嘲熱諷,最終成為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也未嘗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最容易讓我聯(lián)想到的人物即是方舟子。創(chuàng)辦第一個中文學術(shù)打假網(wǎng)站至今,方舟子的打假生涯已經(jīng)有十幾年了。作為一個專業(yè)打假人士、科普作家,十幾年來他打假無數(shù)??墒怯馐曛玫拇蚣?,假并沒見少反而見多,他自己反而招來一身麻煩。小至來自各界的攻擊和壓力,大則出其不意的人身傷害。當然,堂吉訶德是忠貞地奉行的騎士道,以這種精神的實踐做為自身的人生訴求,而方舟子實則糾正社會的不正之風,沒有“騎士道”這個中介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認,他們都有為了堅持正道和真理而進行著誓死般的捍衛(wèi)。在讀這本小說時,在“英勇的堂吉訶德和威武的鏡子騎士的會面”一節(jié)中,隨著小說的娓娓道來,一開始我確實萌生了一種希望,一種“堂吉訶德不再是孤身作戰(zhàn)”的希冀,一種“英雄不再孤獨”的期盼,但最終顯然是以失望告終的。再聯(lián)系方舟子的事件,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在社會的其他方方面面,我們不可否認地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方舟子,需要更多的“堂吉訶德”,去戰(zhàn)勝現(xiàn)實中的種種妖魔鬼怪。我們盼望著這么一天的到來—中國社會不再是以一己之力抗拒群妖亂魔的一天。
我想作者的本意并不僅僅限于把堂吉訶德當成諷刺的對象,而是讓他成為了一個諷刺者。他對桑丘說:“讓他們叫我瘋子吧,我還瘋的不夠,所以的不到他們的贊許。”讓讀者看到喜劇背后的悲情色彩或許才是作者的本意所在。小說的虛構(gòu)性甚至是一種無厘頭的風格,讓我聯(lián)想到了周星馳的電影。周星馳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正如《堂吉訶德》一樣,好的喜劇是可以讓人流淚的。以《唐伯虎點秋香》為例,就是一部展現(xiàn)關于愛情、理想和現(xiàn)實激烈沖突的影片。通過唐伯虎的人生矛盾沖突,似乎可以使我們想起佩索阿所所說的“我是一座橋梁,架在我之所是和我之所愿之間。”大概堂吉訶德也愿成為一座橋梁,架在他所希冀的和平和諧,公平正義的理想社會和現(xiàn)實之間吧!再從周星馳電影的普遍特點來看,一般觀眾看到的往往是周星馳的嬉戲、調(diào)侃與玩世不恭。但是他不經(jīng)意間觸及的社會和事物的本質(zhì),往往讓我們的笑后更加的凄涼。小人物的奮斗故事似乎是他電影的主題。但是小人物的人性卻是美的,他們有著對人倫情感的追求,其實堂吉訶德何嘗不是一個小人物,有著很多的毛病和缺點,但是卻不甘示弱,勇于冒險和拼搏,堂吉訶德行為的不合理性正是也正是現(xiàn)實世界荒誕不合理性的映射。當然,一個是影視作品,一個人文學作品,比較起來不盡相同,我這里只想說明,喜劇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笑料,而應該對其內(nèi)涵有所領會和感悟。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這部作品的淺薄看法,魯迅說過,“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也因讀者而異。”我們看一個具體的人,尤其是文學作品中“來源于生活
卻高于生活“的藝術(shù)形象,不能用簡單的公式框架來評價。對于堂吉訶德亦是如此。但無論如何,堂吉訶德在我心目中樹立的仍然是英雄的形象,是敢于“撞高墻的雞蛋”,比起社會上任何畏畏縮縮,只求自身安逸的膽小之徒要高尚許多。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字2
西班牙宏篇巨制《堂吉訶德》堪稱一部喜劇大全,塞萬提斯可謂世界一流幽默大師。作者“所運用的嚴肅的諷刺手法,是一種特殊的天才,很少人能夠企及?!毙路f的構(gòu)思,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情節(jié),詼諧的語言,極盡諷刺嘲弄之能事,把人們帶入一個幻想與現(xiàn)實嚴重沖突的喜劇世界,不時讓人捧腹大笑。西班牙國王裴利普三世在王宮陽臺上看見一個學生一面看書一面哈哈大笑,便斷定這學生一定在看《堂吉訶德》。
西班牙曾是歐洲最強盛的國家,16世紀卻經(jīng)歷了一個從輝煌到?jīng)]落的過程。一方面,君主專制王朝為了維持封建統(tǒng)治,極力宣揚騎士精神,致使騎士小說泛濫成災。另一方面,有識之士在反思國內(nèi)現(xiàn)狀時發(fā)現(xiàn),騎士時代的荒唐舊夢對經(jīng)濟社會影響極大,清新的人文主義思潮驟然興起。在這種背景下,便產(chǎn)生了最具諷刺意義的杰作《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諷刺手法的藝術(shù)魅力,留給人們無盡的思索和雋永的回味。英國十九世紀批評家海茲利特認為《堂吉訶德》“這個可笑的故事掩蓋著動人的、偉大的思想感情,叫人失笑,又叫人下淚?!庇≌f家斐爾丁在他的劇作里曾表達:“世人比堂吉訶德還瘋得厲害?!备锩鼘燅R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曾給予《堂吉訶德》很高的評價,并在著作中經(jīng)常引用小說中的人物和事件闡明自己的觀點,并在論戰(zhàn)中運用帶有諷刺、幽默意味的情節(jié)嘲笑和揶揄對手。
《堂吉訶德》的諷刺手法,突出表現(xiàn)在以毒攻毒,塑造了一個逆歷史潮流而動,極具喜劇性的悲劇主人公堂吉訶德的形象,通過其荒誕滑稽的單打獨斗,鞭撻了騎士制度的罪惡靈魂。
50多歲的吉哈諾是拉·曼卻一個村上的窮紳士,迷戀騎士小說,認為書上寫的都千真萬確。于是,效仿做一個游俠騎士,消滅世上一切暴行,以求功成名就,名傳千古。
這個窮紳士的外形和裝束十分逗人:又高又瘦,穿一套擦洗過的生銹發(fā)霉的甲胄,戴一頂拼揍起來的頭盔,蒙著硬紙糊成的眼罩,手持古老過時的長矛和盾牌。他的性格也非常古怪:像孩子一樣,被騎士小說牽著鼻子走。按照騎士小說主人公的作法,給自己起名堂吉訶德,又給瘦骨嶙峋的劣馬起名駑骍難得,并把自己暗戀的養(yǎng)豬村姑定為意中人,取了個公主意味的名字杜爾西內(nèi)婭。
作者描寫的這個游俠騎士堂吉訶德,和以前騎士小說中年輕魁梧、英俊瀟灑,騎著高頭大馬,手持精良武器的主人公形成鮮明對照。
在堂吉訶德的心目中,騎士人物個個都是英雄豪杰。他以虛幻的想象,把自然風物當作敵人,亂殺一通,結(jié)果陷入自取滅亡的悲慘境地。作者借堂吉訶德的生動形象,把諷刺的鋒芒直刺騎士小說。正如作者在《前言》中借朋友之口所說的那樣:“抱定宗旨, 把騎士小說的那一套掃除干凈?!?/p>
風車在古老的歐州農(nóng)村隨處可見。然而,在鄉(xiāng)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堂吉訶德竟然視風車為巨人,認定風車是最兇惡的敵人。堂吉訶德不顧侍從桑丘的勸阻,挺起長矛沖了上去,結(jié)果被轉(zhuǎn)動的風車摔了個人仰馬翻,長矛也斷成幾截。事后,堂吉訶德始終不相信他刺的是風車,硬說是魔法師與他作對,把巨人變成了風車。盡管如此,堂吉訶德仍不服輸,當晚在樹林過夜時,又折了一根樹枝充當槍柄,插上矛頭,準備再次冒險。作者安排這一情節(jié),意在表明風車迎風而轉(zhuǎn),順應自然規(guī)律。堂吉訶德倒行逆施,只不過是螳臂擋車。魯迅有評論說:“西洋騎士道的沒落產(chǎn)生了唐·吉訶德那樣的憨大。他其實是十分老實的書呆子??此诤谝估飸{著寶劍和風車開仗,的確傻相可掬,覺得可笑可憐?!?/p>
羊是鄉(xiāng)村最常見的一種家畜,可堂吉訶德路見兩隊羊群由遠及近,卻認定那是兩支交戰(zhàn)的大軍,便向其中的一隊沖了過去,奮力搏殺,一連砍死七八只羊,給素不相識的牧羊人造成不應有的財產(chǎn)損失。牧羊人被迫還手,用彈弓擊傷了堂吉訶德的肋骨,打掉了幾顆牙齒,讓他以血的代價作了補償。堂吉訶德吃了大虧仍不醒悟,總說是魔術(shù)師與他作對。過分自信使他帶上偏執(zhí),繼而產(chǎn)生異乎尋常的瘋狂。
這兩個故事十分精彩,既帶有諷刺的夸張,又帶有嚴謹?shù)膶憣崳谷藗兛吹饺f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滿腦子充斥著騎士傳奇中的事物,脫離實際,富于幻想,整天干著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他與風車開戰(zhàn),與羊群拼殺,這種奮不顧身的鹵莽行為,鮮活逼真,栩栩如生。使人掩卷不忘,進而沉思:堂吉訶德做騎士不是開玩笑,他是在死心踏地、舍生忘死地做。他寧可舍棄性命,卻從不放棄理想。
思維決定行為,空想必然產(chǎn)生盲動。堂吉訶德騎士小說中毒太深,想象偏離實際,所以才盲目砍殺,到處碰壁。他把自己出的汗說成受傷后流的血,把涼水當成魔法師送的仙水,把客店當成貴族的城堡……不論什么東西,在他的眼中都變了模樣,引發(fā)神經(jīng)質(zhì)的反應。他把理發(fā)師的銅臉盆當成曼布利諾的頭盔,策馬舞槍,奮力奪回。他認定教士送葬的死者是個騎士,教士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鬼怪,勇猛刺殺,傷害無辜。
作者諷刺騎士精神,不僅描寫堂吉訶德指鹿為馬,與自然風物交戰(zhàn),而且描寫堂吉訶德自命不凡和自我作踐。當他被人打傷躺在地上呻吟時,口中念叨的仍是游俠騎士的驚句名言。當他身負重傷后,仍學著騎士小說主人公受傷后想念意中人幾夜不睡覺的作法,自己也一心想念杜爾西內(nèi)婭。他還學著“悶悶不樂的美男子”阿瑪?shù)纤故俚臉幼影l(fā)起瘋來:扒下褲子,下身一絲不掛,蹦跳一番后,又倒立起來。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提醒讀者,騎士小說是毒害人們靈魂的鴉片。它居然把一個安分守己的老鄉(xiāng)紳弄得神不守舍,瘋瘋癲癲,進而刻畫一個大活寶從反面給人以警示。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第二部前言中說得好:“好東西太多了就沒有價值,糟東西稀少了也會可貴?!?/p>
《堂吉訶德》產(chǎn)生的時代,盡管封建制度的喪鐘已經(jīng)敲響,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仍十分緩慢。在這個時代,出現(xiàn)堂吉訶德這樣怪異離奇的畸形人物并不奇怪。堂吉訶德堅信,世上最需要的是游俠騎士,而游俠騎士的復興全靠他一人。堂吉訶德固執(zhí)地認為處處有巨人逞強,妖魔作亂,并自不量力,盲目沖殺,企圖恢復“財產(chǎn)不分你我,東西全歸公有”的太古黃金時代,恢復封建腐朽的騎士制度,這無疑違反了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到頭來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作者正是通過堂吉訶德這個思想激進而又不識時務的典型人物表面的滑稽,顯露社會深層次的悲愴,揭露騎士文學的危害。
《堂吉訶德》運用諷刺手法,通過對堂吉訶德三次出行的生動描寫,把騎士小說批得體無完膚、無地自容。自此,騎士小說便在西班牙銷聲匿跡。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字3
《堂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xiāng)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游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后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里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群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臥床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quán)。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jīng)質(zhì)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fā)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蘊涵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zhì)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xiàn)它。在實現(xiàn)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桿兒似的游俠騎士,那位奇想聯(lián)翩的紳士,時刻體現(xiàn)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時,為的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jié)離奇的騎士小說及其在人們中造成的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后來寫著寫著,他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xiàn)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為我們了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百科全書。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針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一方面贊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yōu)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xiàn)實感。相隔四個世紀之后,仍感動著每一個讀者?!短眉X德》中出現(xiàn)了近700個人物,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xiàn)實,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我想:正是這個原因促使這部作品被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一百名作家推選成為最優(yōu)秀的經(jīng)典文學名著。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字4
《堂吉訶德》是一本有意思的書,它由西班牙天才作家塞萬提斯創(chuàng)作,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堂吉訶德,由于平時里讀了許多的關于騎士的書,因受其影響而經(jīng)常把自己當做騎士,到處去游歷,經(jīng)常為人打抱不平,但卻又經(jīng)常弄得笑料百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
他會把自己的那匹瘦得不能再瘦的那匹馬向別人炫耀說是一匹千里名駒;他還會把大風車看成了一個巨人,還宣布要與其戰(zhàn)斗;他自己做了一個紙頭盔,并且把他當作是世界上最堅固頭盔;他把一個面貌丑陋的農(nóng)家女想象成了公主……凡此種種,無不給讀者們呈現(xiàn)出了一個滑稽,有趣的人物.
主人公堂吉訶德在書中的形象是活靈活現(xiàn)的.雖然有點神經(jīng)質(zhì),但他的身上還是有著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在書中,他遭遇了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越挫越勇,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如果說堂吉訶德的故事是一個悲劇,那么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于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堂吉訶德臨終的一番話與其說是所謂的清醒倒不如說是他對現(xiàn)實的一種妥協(xié),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凄涼,諷刺與無奈.
我想每一個讀過《堂吉訶德》的人,都會嘲笑唐吉訶德的不切實際,說他總是瘋瘋顛顛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只看到他另人發(fā)笑的一面,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他另人敬佩的那一方面,他嫉惡如仇,面對自己的"對手",他總是光明正大地進行挑戰(zhàn).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想堂吉訶德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zhì),在當今社會正在漸漸地消磨殆盡.
這是一本很有想象力的書,它主要是講了唐吉訶德的冒險,把生活中一些不可能的事集中在一起,最稀奇的是,塞萬提斯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稀奇古怪,別人想不到的念頭.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字5
這本書乍一看十分荒謬,其實它極其現(xiàn)實的影射了當時的社會問題:西班牙自從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并通過戰(zhàn)爭統(tǒng)一全國后,國力發(fā)展極快,其中在文學方面尤為明顯。這時候的文學界出現(xiàn)了許多優(yōu)異的作品,騎士小說就是其中一類。但隨著時代變遷,西班牙逐漸的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再加上連年征戰(zhàn)和封建經(jīng)濟解體,統(tǒng)治者的聲望大不如前,于是,統(tǒng)治者們勾結(jié)教會,通過騎士小說來鞏固他們的地位,宣傳所謂的“騎士道光榮”論,煽動民眾加入他們的隊伍。隨著欲望的增加,騎士小說越來越粗制濫造,越來越荒誕離奇。作者正是看到了這種現(xiàn)象,才動筆寫下了這篇著作。
堂吉訶德是一個正義的斗士,他不屈不撓、勇敢無畏、行俠仗義。他深深的厭惡強暴者和黑暗的社會,企圖通過自己的游俠行徑振興騎士道,但是事與愿違,騎士道已經(jīng)被時代所淘汰。再加上他深受騎士小說的毒害,成為一個行動盲目的人,將幻想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他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羊群當成軍隊,把理發(fā)師的金盆當成頭盔,因此大家都認為他是個瘋子。尤其是在住旅店那幾章,他被眾人耍得團團轉(zhuǎn),而自己卻糊里糊涂,完全沒有察覺。讀到這里,我不禁為堂吉訶德感到悲哀。
再者,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希望建設一個高度自由的新社會,可惜他的理想是超現(xiàn)實的,凌駕于現(xiàn)實和法律之上的,而且在這樣的驅(qū)動下,他做出了打傷押送囚車的衛(wèi)兵,并釋放國王囚犯這樣瘋狂的舉動。他希望囚犯們能自由,但他不知道,囚犯是沒有權(quán)利獲得自由的。所以他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
最后,用本書最后一章——堂吉訶德離世后,參孫學士為他寫的一首詩結(jié)尾吧,這是對于堂吉訶德傳奇一生最完美的評價:不畏強暴,不惜喪身,誰說愚癡?驚世立勛!慷慨豪俠,超凡絕塵,一生或幻,臨歿知真。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