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書筆記范文5篇
理想與現(xiàn)實總歸是有差異的,就像《堂吉訶德》這本書的主人公——堂吉訶德,正因為他分不清理想與現(xiàn)實,從而引發(fā)了一大堆囧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堂吉訶德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
關(guān)于堂吉訶德讀書筆記范文5篇1
忘記當時要寫什么,想用堂吉訶德的典故,然而因為我用的角度極偏,臨寫又猶豫到底合不合適。忽然就想到,我壓根沒看過這本書,所以才心中沒底,要判斷到底能不能用,恰不恰當,最保險的辦法當然是看一遍書再說。于是找來此書一閱。選定的是董燕生的譯本。工作之中,斷斷續(xù)續(xù)看了近兩個月,終于看完。當初想用典于何處早就忘掉了,心中只余下震撼與慚愧,震撼于本書之主旨格調(diào),慚愧于我之孤陋淺薄,直把一本皇皇巨著當成了荒唐故事,直到如今才得睹真容。
看此書,深恨沒有紙筆以勾畫點評。每到精彩處,只有拊掌擊節(jié)而已。心中有話,卻無處可寫,實是痛事。至于摘抄,則大句大段,乃至整章,無不妙語連珠、摘之不及。
堂吉訶德之最為人所知的情節(jié),大約就是大戰(zhàn)風車一事。然而看了書才知道,原以為這是書中高潮關(guān)鍵,實只是一個過場橋段而已。想到我當初差點就以此就給堂吉訶德定了性,不禁汗顏。
阿隆索·吉哈諾其人,為人正直善良、忠誠堅忍、古道熱腸、重情重義、光明磊落、博愛虔誠,重信諾、輕生死,百折不撓,唯求扶弱濟困、天道昭彰;言行合一,身正意誠,而見地深邃超然,談吐卓爾不凡。作者每寫一次其身格瘦弱,好似弱不禁風,其形象就在我心中高大一截,誠所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阮藉云“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其時英雄已是傳說,也就只有這一個普通而瘦弱的好人接過道義大旗。即無明盔亮甲、堅盾利矛,身肩道義,又何懼之有?于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諾,就成了游俠騎士堂吉訶德·德·拉曼卻。
作者作此書,其意在于反當時泛濫之騎士小說。于是筆下所寫,極盡荒唐之事,而堂吉訶德的武力,也許是歷來騎士小說中的最低值了。然而考其戰(zhàn)績,機緣巧合之下,勝多負少。其面對之敵手,或子虛烏有,或舉足無措,或茫然無知,或顧慮重重,或佯裝配合,竟使堂吉訶德縱橫于拉曼卻地區(qū),所向披靡,庶無敗績,后期又得益于第一部傳記的風行,所到之處,無不備受禮遇和關(guān)注,可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面上就真的成為一個名揚天下的騎士了。
我觀此書,可以分為幾個角度和層次,其一從堂吉訶德的視角,則是驚心動魄的一段游俠騎士的神奇冒險;其二則是從其它人的角度,則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諾的發(fā)瘋過程;其三,則是堂吉訶德的隨從桑丘眼中,現(xiàn)實與虛幻不斷重疊扭曲而漸漸無從分辨真假的奇詭經(jīng)歷。三種世界在書中層層疊疊,互為表里。使一本書中,竟有著完全相反的精神內(nèi)涵,而正有了桑丘的第三視角,又使此書超越了兩者的矛盾,達到新的境界。按我習慣的《紅樓夢》的話語體系來說,則是同時寫出了真與假兩個故事,而兩者又非涇渭分明,而是達到了“假作真時真似假”的境界。
作者立意高屋建瓴,故事橋段中裝不下這許多議論見地,于是全化作對話,借各人物之口抒發(fā)己懷。其中評點焚書一段,尤其精彩老辣。而又有似曾相識之感,想起馬伯庸的《末日焚書》一文,不知是否借鑒于此。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穿插于書中各處的對于文學的議論,對當時騎士小說的批評,時至今日依然可以原封不動地用在時下流行的玄幻小說上。而作者所塑造的角色,大約更是“反英雄”的鼻祖。
作者對騎士小說無疑是持否定態(tài)度,然而觀此書,作者的著力點并不在于否定騎士以及騎士精神,否則有什么必要讓要堂吉訶德自豪地發(fā)出一長串的游俠騎士宣言。他所反對的,是夸張的、魔法的、不真實的部分。所以作者不遺余力地將各種幻象打破給人看,絕不吝惜筆墨地將書中不可思議的事件一一解釋清楚,不給人留下任何的想象空間。這才有了風車巨人、漂布機怪物、變?yōu)榇骞玫男纳先恕⒃仄痫w的木馬以及洞悉過去的銅像。也許作者相信,所有不真實的夸張傳說,實際上都有一個合理的不夸張的解釋;除去那些虛妄不實,以一個真實的毫不夸張的普通人的能力,依然可以做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功績。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甚至真的讓桑丘做了一把總督,在短短的任期里,英明機智地審斷了各類或有意安排或無意遇到的怪案。然而這些怪案卻并不是重點,重點在于在最后的最后,桑丘終于遇到了一個用聰明才智也無法解決的邏輯悖論,此時的他想到了堂·吉訶德的教誨:“要是判案一時拿不定主意,最好還是往寬厚慈悲一邊倒。”于是桑丘說:“既然殺他和饒他的道理對半分了,那還是給他一條生路讓他走吧;行善總比作孽得人心。我可以在這句話底下簽上名,可惜我不會寫字!”一個不會寫字的人,僅靠心中一個善念,便全活一條人命。這才是真正的力量,真正人可以支配、可以使用的力量,它一點也不玄幻,一點也不魔法,卻可以真正地造成改變。
被作者寄予過多復雜意義的堂吉訶德原本是不應該這么倉促結(jié)束的。然而第二部的字里行間,時不時地充斥著作者對第一部之后的冒名續(xù)書者的憤怒。特別是作者立意終結(jié)騎士小說而創(chuàng)造的堂吉訶德,居然隱隱要成為新的騎士小說的潮流風向,塞萬提斯也就只有如此決絕地結(jié)尾了吧。惜乎!再無騎士堂吉訶德·德·拉曼卻傳記的第三部了。
關(guān)于堂吉訶德讀書筆記范文5篇2
這是一本有意思的書,它由西班牙天才作家塞萬提斯創(chuàng)作,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堂吉訶德,由于平時里讀了許多的關(guān)于騎士的書,因受其影響而經(jīng)常把自己當做騎士,到處去游歷,經(jīng)常為人打抱不平,但卻又經(jīng)常弄得笑料百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
他會把自己的那匹瘦得不能再瘦的那匹馬向別人炫耀說是一匹千里名駒;他還會把大風車看成了一個巨人,還宣布要與其戰(zhàn)斗;他自己做了一個紙頭盔,并且把他當作是世界上最堅固頭盔;他把一個面貌丑陋的農(nóng)家女想象成了公主……凡此種種,無不給讀者們呈現(xiàn)出了一個滑稽,有趣的人物。
主人公堂吉訶德在書中的形象是活靈活現(xiàn)的。雖然有點神經(jīng)質(zhì),但他的身上還是有著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在書中,他遭遇了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越挫越勇,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如果說堂吉訶德的故事是一個悲劇,那么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于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堂吉訶德臨終的一番話與其說是所謂的清醒倒不如說是他對現(xiàn)實的一種妥協(xié),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凄涼,諷刺與無奈。
我想每一個讀過《堂吉訶德》的人,都會嘲笑唐吉訶德的不切實際,說他總是瘋瘋顛顛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只看到他另人發(fā)笑的一面,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他另人敬佩的那一方面,他嫉惡如仇,面對自己的“對手”,他總是光明正大地進行挑戰(zhàn)。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想堂吉訶德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zhì),在當今社會正在漸漸地消磨殆盡。
這是一本很有想象力的書,它主要是講了唐吉訶德的冒險,把生活中一些不可能的事集中在一起,最稀奇的是,塞萬提斯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稀奇古怪,別人想不到的念頭。
讓我們高舉起手臂,為唐吉訶德歡呼!
關(guān)于堂吉訶德讀書筆記范文5篇3
我翻過《堂吉訶德》這部小說的最后一頁,桌旁的玻璃杯正吞吐著云霧繚繞,讓我想到了堂吉訶德飛升的靈魂。
作為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現(xiàn)代小說,它的確詮釋著作者與眾不同的見解,傳遞著作者憫世情懷與深入骨髓的幽默感,體現(xiàn)著作者反時世的無畏精神。但這些都不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初感覺。
翻開這本書的目錄,隨意閱讀幾條小標題,便能感受到一種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仿佛是頑皮的孩子隨意哼唱出來的,、就成了醒目的鉛字印在那里?!暗谖逭?,我們這位騎士的災禍還沒結(jié)束”“第三十八章,下面接著講堂吉訶德如何得知為杜爾西內(nèi)亞驅(qū)魔的方法和別的古怪事”“第四十六章,桑丘路上的遭遇,其它事情一看就知道”……諸如此類,讓我對此書捉摸不透。
在隨后的閱讀中,最讓我感嘆的便是“細致”二字。堂吉訶德的飲食起居以及他與桑丘的交談,事無巨細,一點細節(jié)也不放過。有時一個人說的話就有三頁之多,這讓我一開始不免有些頭痛,便在主人公抒發(fā)情感時草草略過,而把閱讀重點放在了情節(jié)上,到了后來方才發(fā)現(xiàn),是人物的語言最能體現(xiàn)出性情,最能讓人體會到西班牙的異域風情。現(xiàn)在想來,仍覺得后悔。
到了漸漸步入主題,主旨的意味愈來愈明顯之時,故事也愈發(fā)有趣,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越來越明顯。例如堂吉訶德的瘋癲與桑丘的憨厚、樸實。在一樁又一樁離奇的怪事中,一主一仆總會鬧出不少笑話。在大戰(zhàn)風車時,堂吉訶德執(zhí)意認為“準是那個劫走了我的書和書房的魔法師弗里斯通把巨人變成了風車,想抹去我馬到成功的光彩?!倍G鸬目蓯叟c憨直隨而體現(xiàn),“我的上帝啊!我早就跟您說了,千萬要看仔細:那是風車。其實,這事誰也不會弄錯,除非它的腦袋像風車一樣亂轉(zhuǎn)悠?!敝T如此類。隨著事件的增多,人物的雙重性格也能體現(xiàn)出來。桑丘又是狡猾的,堂吉訶德認為通過鞭打桑丘屁股的方法能為杜爾西內(nèi)亞驅(qū)魔,而桑丘“根本沒往自己身上抽,而是掄在樹上,還時不時嚎叫幾聲,仿佛每鞭子下去都能叫靈魂出竅”,但他的主人還在癡癡地盼著為他的心上人驅(qū)除妖魔,他“左等右盼,心急火燎,如同幽會前的情人急不可耐,覺得太陽神的車子壞了轱轆,白天比以往都長。”這不免令人發(fā)笑。
作者塞萬提斯在1605年就用如此幽默、犀利的筆觸寫就了此書,這不能不令人贊嘆。但這部看似嘻哈逗樂的喜劇小說之所以在文壇上流傳至今,奉為經(jīng)典,必定有其深意。
《堂吉訶德》中的一個個小故事,看似引人發(fā)笑,實則其內(nèi)蘊其悲哀,即便是最風光的桑丘做海島總督一事,也處處體現(xiàn)著鄉(xiāng)下人與位居高位要職的總督之類人的矛盾,一連串的碰壁和被捉弄也是以桑丘為代表的底層人物的悲哀。他們頭腦不聰明,也不愛惹事,他們生性直爽,不好上流社會的勾心斗角,被捉弄數(shù)次后,終于看清了這總督,“我一心攀高枝,想成大事,露大臉,結(jié)果是心里塞滿了上百的晦氣,上千的煩惱和上萬的窩囊?!薄拔蚁蛏系郯l(fā)誓,別說這個官職我不要了,就是敲鑼打鼓再送來一個,叫我不插翅膀飛上天去,我也不干嘍!”這是桑丘的內(nèi)心矛盾,是桑丘的悲劇。
而對于堂吉訶德這位異想天開的騎士,他的矛盾是一生的矛盾,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是他一生的悲劇啊!他仿佛一生都被“騎士”所束縛,所困惑,叫人在他背后打了個結(jié),開啟了他的騎士生涯,直到生命的盡頭才悄然解開,但已為時太晚。我仿佛先看到了那位容光煥發(fā),精神矍鑠的老頭,騎著干瘦的洛西南特,仿佛勢不可擋,浩浩蕩蕩,生命的泉流奔騰不息,但時,直到他躺到幾年前還躺過的床榻上時,方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所鐘愛一生,自己所看重的騎士的榮耀,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幻像,都是燈光下五彩繽紛的氣泡,光彩奪目,但一戳就破,就這樣完了,沒了。一生的建樹,一生的功名,也許都是無故的效仿,盲目的重復與瘋癲的戰(zhàn)斗罷了!——這是何等悲哀,這是何等悲劇啊!
也許社會的悲劇,就在于此。
“堂吉訶德做了臨終圣事,又長篇大論,振振有詞地怒斥了騎士小說,便與世長辭了。當時在場的公證人說,他讀過不少騎士小說,可從來沒有一個騎士像堂吉訶德那樣,安詳虔誠地死在自己的臥榻上,就這樣,在親友悲泣的淚水中,他的靈魂飛升了,我是說:死了?!?/p>
關(guān)于堂吉訶德讀書筆記范文5篇4
寒假里,一本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出現(xiàn)在我的眼簾里。之后,便久久抹不去。
《堂吉訶德》主要講述了一位紳士由于看多了騎士小說,便幻想著成為一位威風凜凜的大騎士。于是,他改名堂吉訶德·拉曼恰,讓自己的仆人和鄰居做他的侍從,開始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旅途。期間,他把羊群看做敵人,把旅店看做城堡,把酒囊看做巨人頭,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不斷的不顧青紅皂白的亂殺亂砍。他的行為不僅傷害了他人,自己也受苦,正可謂:損人不利己。最后,他立下遺囑,如果唯一的親人侄女嫁給騎士的話,就取消她的繼承權(quán)。
這本書詼諧幽默,讀著不禁令人發(fā)笑。但作為世界名著,自然有他深刻蘊含的道理:有一份幻想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是不切實際的妄想,最終不僅會傷害別人,還害了自己。堂吉訶德的騎士夢是美好的,但他實現(xiàn)這個夢的過程,卻不理想
這不禁令我想起了如今,不是還有不少人是這樣嗎?!有的人為了成就自己的成名夢,不惜作踐自己,用金錢去開路。有的人為了自己能上一所好的大學,不惜采用作弊的手段。這不是一樣令人發(fā)笑嗎?
但是,有些人則恰恰相反。他們勇于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夢想去拼搏。多少學子寒窗苦讀,只為金榜提名;多少熱血少年發(fā)憤圖強,只為在奧運為國爭光。這,不正恰恰體現(xiàn)出了那份為夢想的執(zhí)著嗎?
堂吉訶德,一本數(shù)十萬字的堂吉訶德。卻時刻在提醒著我們:不要成為下一個堂吉訶德!
關(guān)于堂吉訶德讀書筆記范文5篇5
即使被所有的人嘲笑,被所有的人孤立,我們活著,只活這一次,當然是為心活,為我們理想的那個世界活。為什么要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染上這種通病?堂吉訶德的不被人理解使我想到那個在荒原上絕望吶喊的梵高,被認為患有精神病,沒人理解他的想法,悲苦地絕望掙扎,用畫撕扯表達所有的強烈。如今,他的畫作成為珍藏巨作。梵高為心愛的女人割下自己的左耳,這樣的極端與偏執(zhí),是屬于他自己順從內(nèi)心的作為,為什么要被別人評頭論足,惡語中傷呢?沒有任何人有資格。
行進途中多少次,堂吉訶德感到害怕畏縮,他不斷鼓勵自己勇敢,提醒自己是一個騎士,這才能夠促使他不斷邁向自己的理想。人的心,即是萬物的主宰。你笑,這世界便與你一起笑了;你哭,世界都一片昏暗。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魯迅如是說。堂吉訶德是一個擁有理想主義的冒險家。初讀《堂吉訶德》時,每每看到他那種瘋狂的舉動我都會覺得不可理喻,但后來深入閱讀下去,我漸漸開始敬佩堂吉訶德。人總是要在現(xiàn)實和理想主義中作出選擇,堂吉訶德選擇了后者,去實現(xiàn)他偉大的騎士夢,去實現(xiàn)他那個被別人嘲笑的夢想,堅定不移。這需要多天真的心情與足夠的勇氣。也許用世俗的標準判斷,堂吉訶德的理想沒有實現(xiàn),失敗了。但是用自己的心去衡量,堂吉訶德絕對是人生的真正的騎士,為自己的夢去闖蕩這么一回,人生足夠完美。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范文5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