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高中生讀書筆記5篇
推薦文章
《局外人》形象地體現(xiàn)了存在主義哲學關(guān)于“荒謬”的觀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離,世界對于人來說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人對荒誕的世界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物都無動于衷。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局外人高中生讀書筆記5篇,供大家參考。
局外人高中生讀書筆記范文(1)
周末拜讀了法國加繆的諾貝爾文學作品《局外人》。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荒誕性。公司小職員默爾索,過失殺人被起訴,卻因為在他在母親的葬禮上表現(xiàn)冷漠而被判死刑。兩者之間毫無因果關(guān)系,在一個法治社會里,卻被檢察官、陪審團、周邊的群體從道德至高點上對嫌疑犯進行審判,可見這個社會是如何的缺乏理性和包容性。
默爾索是一個遵從內(nèi)心活著的人,他與這個社會有著一定的抽離感,他不愿意虛偽地表現(xiàn)熱情。他對社會的約定規(guī)則不敏感,是否結(jié)婚、升職,他都表現(xiàn)得不熱衷,無可亦無不可,似乎是個局外人、旁觀者。
他因身體疲乏,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慟哭;葬禮后他如往常般生活,沒有沉浸在悲痛中。這些引起了周遭的人的不理解和反感,并成為他被指控殺人的依據(jù)。人們普遍認為親人逝世后一定要哀痛,并且一定要表現(xiàn)出來,甚至還雇人來奔喪哭靈,這些行為表演得越到位,越能喚起別人的深切同情。
讓我想起了古代莊子妻子病亡卻鼓盆而歌,莊子認為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就如四季的交替,生前珍重彼此,死后坦然放下,這是一種安然的灑脫的人生選擇。默爾索不裝腔作勢的行為違背了社會上的道德標準,他的生命,被社會道德觀所綁架,已與他無關(guān)。
在法庭上,檢察官說:“我控告這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理葬了一位母親?!敝缚貏訖C與殺人事實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卻迎合了法庭里看戲的群體和陪審員的情緒和心理,默爾索最終被送上斷頭臺。
默爾索將真實本性貫徹到底。判決后,他拒絕神父為他祈禱,拒絕皈依上帝。與其相信彼岸與來世,讓精神寄托于虛無,默爾索寧可真真切切地活在現(xiàn)實世界里。
這點我頗有同感。曾經(jīng)摯友極力勸我修行學佛,去追求彼岸、追求阿羅漢的境界。我翻閱了許多大乘、小乘的書籍,走過一座座寺廟,見識得越多,信仰越淡薄,終究無法說服自己去相信一個虛幻飄渺的、顛倒的現(xiàn)實世界,我只汲取了其中有益的部分,即運用正念來生活和工作。直至翻閱了文學泰斗的書《季羨林談佛》,我更加堅信了自己的看法:真實且熱忱地生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修行。所以默爾索對神父的拒絕也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
默爾索不懂人情世故,也許不屑于懂,他熱愛陽光、大海,即使要被行刑,依然在感受世界的美好。
文章結(jié)束時一段描寫自然而清新:“我覺得我是睡著了,因為醒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漫天的星斗照在我的臉上,田野上的聲響傳到我的耳畔。夜晚的氣味,泥土的氣味,還有鹽的氣味,給我的太陽穴帶來陣陣清涼。夏天睡著了,它那美妙的安寧宛若一陣潮水,涌入我的身體。此刻,長夜將盡,汽笛聲鳴響起來,它們宣告著這個世上的'一次次啟程,而這個世界,已經(jīng)永遠地,與我無關(guān)了?!?/p>
這怎能說明他是一個冷漠的人呢?他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熱愛去擁抱這個世界。
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呢?是堅持自我,還是違背內(nèi)心曲意逢迎社會群體的需求?社會道德準則是怎么形成的呢?一定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嗎?道德能否成為行為評判的唯一標準?信仰是個人的事還是社會的事?這個世界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值得思考。
法國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指出:“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zhí)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倍后w的控制欲有時美其名曰“社會道德”。
局外人高中生讀書筆記范文(2)
一天之內(nèi),把加繆的《局外人》看了兩遍。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但正因為在這種簡潔日常的敘事里,主人公脫離常人的內(nèi)心戲才顯得特別值得回味。
我想我基本上能夠體會默爾索。作為一個老實本分,或者說是對世界和生活沒太大抱負和期待的人,能夠得到的最好結(jié)局就是平淡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沒有什么不好,以這種個性,不必付出太多,換取波瀾不驚的一輩子,其實是性價比很高的一件事。在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并且說服了自己溫和寬厚良善的個性只值得一個平淡是真的人生之后,這個故事猛然給了我當頭棒喝。
這個警醒就是,無所謂的隨便的好說話的處世態(tài)度,在平時不會帶給你什么麻煩,甚至還可以規(guī)避掉很多的麻煩。但是,等哪一天你真正需要為自己申辯的時候,為嚴重如生死問題申辯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一直以來的散漫冷淡無謂的處世哲學態(tài)度徹徹底底幫不上你的忙。這么多年來你已經(jīng)習慣了不去主動選擇,不去爭取,不去感受外界。最后,你就會像默爾索被宣判死刑之后,在有機會說一些話時,只說出了“沒有”二字。加繆甚至沒有給這時的主人公多余的心理描述。
作者有許多深遠的意圖,比如批判司法審判中以道德臆測代替事實依據(jù)的荒謬,每一個配角的臉譜都非常生動,他們組成了這個可笑的世界,是默爾索們懶得開口對話的世界。然而,諷刺的是,這世界手握權(quán)力的人大多是這些自以為是的浮夸的急于站在自己想象的道德制高點藐視普羅大眾的人。
我個人不太同意譯者序中所說的,加繆對主人公的個性有多少的肯定。我只是感覺到,這種人存在于每個時代,需要被真實地呈現(xiàn),給那些個性脾氣如他一樣,對這個社會感到虛無冷漠和絕望的同類,找到一點共鳴而已。
但是,我為什么要說,深邃必要吃苦。通常,默爾索這類人都有著極為內(nèi)斂深沉的性子。不論他是出于懶惰、無力、鄙視都好,他無法向世界敞開心扉,所以永遠向內(nèi)地忠誠自我。他說,人即使只活一天,就可以在監(jiān)獄里待一百年而不會難過??梢姡炕貞涍@種留存于內(nèi)在的東西便可以很歡愉。他對黑夜、黎明、天空。海水、氣味這些非人際交往的自然世界有著非常敏銳的觀感力。所以,事實上這是一個深邃的人。以我的個人經(jīng)驗而言,一個深邃到過度自溺的人,不光在情感上常常吃苦(當然其幸福感受力也許強于一般人),在現(xiàn)實中也常常吃虧。
于是,問題來了,到底要不要做一個局外人。坦白說,我有那么一刻真心佩服默爾索。有時候無力感是很迷人的,就像重感冒的鼻音一樣性感。為什么,因為慵懶。當你背過身去,以一種Idon’tcare的姿態(tài)懶洋洋地作別這個操蛋的世界,也不失為一種高冷的風情。但是,局外人的風險并非人人都能承受得起,如果你能夠像默爾索那樣最終在夏夜、星光、田野、土地和海水的撫慰中,坦然地清除掉痛苦和恐懼,平靜地走向死亡,那么就請任性地對這個世界冷眼相看吧。
但是,我還不能夠。
我常常對這種堅硬如頑石的靈魂著迷,愛他們的冷酷無情和這背面的洶涌熱烈,也愛他們抽身局外拒被規(guī)訓的真實自我。但是,我不允許自己這樣,我選擇帶上盔甲。所以,永遠只能向書中的他們表示欣賞和致敬。
之后,幽怨地對自己說,深邃必要吃苦。
局外人高中生讀書筆記范文(3)
真相總是包裹著謊言一同到來。我的朋友,我需要你友情的支撐時必須接受你的困擾;我的愛人,我需要你愛情的撫慰時必須接受你的無知;我的家人,我需要你不計回報的付出時必須接受你的固執(zhí);我的老板,我需要金錢來自我立足時必須接受你的世俗。在我接近這些真相之后,我總是取舍利弊,然后在你們的游戲中敗下陣來。我了解作為勝者需要付出的代價——無助、孤獨、貧困、死亡。于是我每次都選擇了妥協(xié),用謊言來讓游戲變得簡單。但每次處于真實與虛無之間的時刻,我總試圖尋找些什么,以期待能離真相更近一點。
加繆的《局外人》講的故事很簡單,主人公默爾索在鄉(xiāng)下養(yǎng)老院的母親死了,他回去守夜時沒有表現(xiàn)出悲傷的感情,并且在葬禮上也沒有哭泣。之后在和朋友的一次海灘出游時意外用槍殺死了一個阿拉伯人,然后被判了死刑,并拒絕接受神父的懺悔。在整個人生包括對待自己的審判時也一直表現(xiàn)的像個局外人。
在嘗試理解《局外人》之前,我要說個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事。前兩天我媽給我打電話,要求我去看望在上海醫(yī)院住院的大姨,大姨第二天要做手術(shù),而我媽在蘇州老家,家里也在裝修,無法脫身,于是要求我去看望。我聽了后心里不大樂意,這當然不是我感興趣的事情。但我開始分析,大姨是我媽的姐姐,姐妹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且有很多共同回憶。其次按鄉(xiāng)下的規(guī)矩親戚有人生病要去看望,那么做手術(shù)之前她當然要來看望,但她來不了,于是讓正好在上海工作的兒子去看望,十分合情理。
可問題就出在這兒,我得為這情理去做一件我不感興趣的事,我個人不是很在乎情理。從我這方面來說,小時候大姨對我很親,但長大后我常年在外讀書工作,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面,逐漸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第二,這世上每天都有人生老病死,很多事情都應(yīng)看淡,這世上的大多數(shù)事情與我無關(guān)我也不感興趣去參與。第三,我同很多當代青年一樣處于一個斷層的環(huán)境中,我并不把親戚當成我至關(guān)重要的人,我很難傾注起和我媽一樣的情感。
于是被要求看望這件事對我來說像是一個形式主義的事,一個道德上的負擔。但我媽是我至關(guān)重要的人,而大姨是她至關(guān)重要的人,所以我理解她,于是我買了水果,包了紅包,決定去醫(yī)院。去之前我路過女朋友那給她送西瓜,她想一起去但被我拒絕。
她看我只買了葡萄和荔枝,還是簡單的塑料袋裝著,就建議我買個水果籃,或者至少買些橙子搭配,顯得顏色好看。我心想水果籃好看但不好吃,而且大姨手術(shù)前不能進食,買的水果大部分是陪床的人吃,那買當季的水果性價比更高。誠然,我不喜歡形式主義,對于這套規(guī)矩顯得也很生疏,但我女朋友當然希望她的男朋友八面玲瓏,在社會上多方面能吃得開,但這種要求使我為難。我和默爾索一樣在成了社會規(guī)則下的矛盾體,我并不想?yún)⑴c人們規(guī)定的很多游戲。但我在去之前還是買了橙子,因為我覺得她說的顏色搭配的話有道理。
局外人高中生讀書筆記范文(4)
之所以會看起《局外人》這本書,是當時很要好的一個朋友提起的,她對于這本書的描述讓我有一些動心,于是便在回家后去書城買了這么一本書。這本書的結(jié)局讓人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她當時是這么對我講的。
充滿好奇心的我,再加上這位朋友推薦的基本不會壞到哪里去的信念,我便開開心心地翻起這本書了。
全書共197頁,我的書是插圖典藏版,在后面對于《局外人》一書的書評竟有21頁之多。我首先沒有去看書評,沉淀了一下自己,翻開第一頁開始看正文的內(nèi)容。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在昨天,我搞不清。”這是正文開頭的第一句話。我朋友有給我看過第一頁,于是我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情緒,不過在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是為這句話寫得大膽誠實而吃了一驚。竟然會有人把自己的想法表現(xiàn)出來。
主角這種似乎不大在于母親的心態(tài)在后來她的葬禮上用行動和語言表達得清楚,但也能看出主角是遵從自己的想法,不習慣也不想去虛偽地對待別人。比如文中他與一個周圍人似乎都不怎么喜歡的倉庫管理員雷蒙·桑泰斯結(jié)交了朋友,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說實話,我很贊同主角這種性格,與他的人生態(tài)度,如果現(xiàn)實中有這么一個人,那與其相處應(yīng)該蠻不錯的。不過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具備一些親情的好。
后來,在某些因素(朋友,天氣等)下,主角過失殺人而被捕了,在這部分里主角接受了法庭的審訊,這其中再次刻畫了主角的性格與其形象,審訊過程中還提及了主角對母親冷漠的態(tài)度,等等等等。最后男主角的結(jié)局我就不知道該怎么描述了……似乎有人說男主角是冤的,說他是時代背景的濃縮。突出了當時的社會。
局外人高中生讀書筆記范文(5)
讀完小說《局外人》,總想寫些什么。然后就有了以下的了。
首先是關(guān)于“局”,也就是這個世界。加繆認為世界是荒謬的。其實這個咱中國人理解起來是最簡單的:想想身邊的事情就行了。
有了這個局之后,也就有了局外人默爾索——他的“出局”是由于一次意外的殺人,在此之前,他是一個游離在這個“局”邊緣的怪人:冷漠,貌似遲鈍,對一切事物感到厭煩。甚至連母親死了,他的反應(yīng)僅僅是: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但默爾索對這個“局”的認識是清晰、準確無疑的:進退兩難,出路是沒有的。在殺死人之后,他認識到:那卻好像是在我的苦難之門上短促的叩了四下。也許僅僅是出于厭煩,他才生性孤僻,什么話都懶得說,什么事都懶得做。
之后他參加的法庭辯論是造成他出“局”的直接原因,也使得他本人同這個“局”的對立日益尖銳,“全部希望就是在奔跑中被一顆流彈打死”。讀到此我總是悲觀的?;恼Q的世界,出路是沒有的,可能的選擇有:一是死,自殺或者被殺;二是妥協(xié),也就是思想上的自殺。
但是不對,局外人默爾索在最后一刻想起了他死去的媽媽,他明白了她為什么在死之將至,時日無多的時候仍然玩起“重新再來”的游戲,他醒悟了:我覺得我過去是幸福的,現(xiàn)在仍是幸福的。(他當然沒有“在精神上殺死自己的母親”,檢察官對他的指控在這一刻顯得多么可笑!)他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通過人們的仇恨,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在局外的存在,并以此為幸福。他是真實的。他以自己的真實存在完成了對這個荒謬世界和悲慘人生的一次打擊和勝利。
顯然,小說是積極的,催人奮進的。作為一種哲學思想的闡釋,那很好;但要從小說角度分析,我認為還是不夠好:作者把人心想的太簡單了。但事實真有這么簡單么?正所謂,人心難測啊!
局外人高中生讀書筆記5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