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高中讀后感20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安娜卡列尼娜》高中讀后感2000字范文
讀完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種蒼涼不覺涌上心頭,自己也仿佛隨著書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個人生——一個不凡的人生。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2000字,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參考作用。
《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2000字
高中的時候就曾嘗試去讀這本書,大學(xué)的時候又來過一次,但兩次都沒讀的下去,讀了沒幾頁便半途而廢,所以我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如今的年齡再讀安娜,才真正讀出了很多況味,俄國的等級制度,底層人民的無奈,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感受到安娜、弗倫斯基的賽馬、舞會、晚宴等,也見識了列文鄉(xiāng)村生活中廣闊的田野、漫天大雪中的樺樹林。書中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非常鮮明,除了安娜、卡列寧和弗倫斯基三位主人公之外,列文、吉蒂、奧勃朗斯基、陶麗兩對夫婦也同樣牽動著我的心。
安娜像書籍封面一樣的美麗、端莊、又魅力四射,她游走于上層社會之間,熱愛組織參加各種貴族式的聚會,是高高在上的貴夫人。但她并不是遙不可及不食人間煙火的,她有獨特的親切和和藹,讓所有見過她的夫人、小姐都愛上她、喜歡她。無論從何種觀點來看,身為皇室后裔的貴婦人,有一個前程錦繡、事無巨細(xì)的丈夫,和一個天真可愛的兒子,這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生活吧,就是這樣一位讓人人羨慕的貴婦人,因為一次與青年才俊弗倫斯基的相遇,開啟了一場不要命的熱情。
在安娜和卡列寧的關(guān)系中,安娜自認(rèn)為自己是一直活在卡列寧的手掌中,以至于她每次想起自己的丈夫,總是在想自己某一天終要沖破卡列寧“用虛偽和謊言編織的網(wǎng)”,她是一個有獨立精神的人,正如在和弗倫斯基的戀情開始之初,她收到卡列寧“迷途知返”的信件時所說,“上帝把我造成這樣一個人,我需要戀愛,我需要生活”。但她又何嘗不是和卡列寧一樣深受傳統(tǒng)思想的侵蝕和影響呢,她的內(nèi)心認(rèn)可自己是在做一件可怕且不道德的事情,無法真正的去面對自己,正視和弗倫斯基以及卡列寧的感情。她在終于做出決定和弗倫斯基雙雙私奔之后,時時刻刻掛念自己的兒子,請求卡列寧和他離婚并交出兒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她在弗倫斯的鄉(xiāng)下莊園中過的膽戰(zhàn)心驚、敏感多疑,懷疑一切人看她的眼光,甚至坐著馬車走在街上,都覺得路人對她投來鄙夷的目光,與其說是別人給她的不如說是安娜給自己設(shè)定的“壞女人”“背叛”等等罵名,她在這樣的糾結(jié)往復(fù)中最終抵不過內(nèi)心的煎熬,選擇臥軌自盡,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劇,更多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封建思想和傳統(tǒng)教義毀了她,她毀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縱觀這段家庭悲劇,不得不承認(rèn),故事中的每一人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zé)任,安娜也許是在封建宗法制和上流社會的壓迫下(其婚姻由安娜的姑姑促成,具體細(xì)節(jié)書中并未交代)十幾歲便嫁給了三十幾歲的卡列寧,在安娜的眼中,卡列寧是一架冰冷的機器,每天周旋于官場和各種官文之中,不能滿足安娜對愛情的幻想和要求,但這并不代表卡列寧就是不愛安娜的,相反我會認(rèn)為他是愛著安娜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況安娜本就是一位氣質(zhì)超群的千金小姐,十幾歲的豆蔻年華,試問正常的理念下,又有哪個男人會不愛呢?更別說按照書中的描述,安娜的一個眼神便能讓已婚鋼鐵直男列文失了分寸。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待愛情的定義不盡相同,也許卡列寧不善于表達、不懂浪漫,久經(jīng)官場的他更是少了那份安娜追求的激情與狂熱。安娜和弗倫斯基結(jié)合與愛情,以至于在和弗倫斯基的相遇中,她把愛情當(dāng)成了生命的全部,但弗倫斯基不同,他除了愛情還需要事業(yè),安娜為了愛情拋棄了一切,因此也對弗倫斯基苛刻的要求起來,求而不得,兩人開始互相猜疑,關(guān)系越加疏遠(yuǎn),此時失去一切的安娜選擇用自盡報復(fù)弗倫斯基,對他而言,她覺得她只剩下“死”可以作為唯一的籌碼。
“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福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橐霾幌駩矍?,兩個人戀愛時出了差錯可以和平分手,但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婚姻一旦形成,便也多了更多責(zé)任和負(fù)擔(dān),婚姻出了問題,雙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點上,大概我也深受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竟對卡列寧多了一些同情和理解。十分欣賞卡列寧的行為,在得知安娜和弗倫斯基的傳聞之初,卡列寧首先給安娜寫了一封“迷途知返”的信件,信件中并未直接直白的說明安娜和情人的問題,只是告訴她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失了分寸,即使放在現(xiàn)在來看,這也算是一個寬容的丈夫給自己妻子所留的最大情面。而在安娜的眼中這樣的行為卻變成了一件及其虛偽甚至讓她惡心的事情,她認(rèn)為自己找到了愛情,而卡列寧卻不放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安娜懷了弗倫斯基的孩子,生產(chǎn)的時候仍然在卡列寧的家里,她性命垂危,托人帶消息喊來了弗倫斯基,此時卡列寧也聞訊趕到了家里,他坐在床邊握著安娜的手臂,望著安娜和剛出生的弗倫斯基的女兒,滿眼都是愛意和心疼,而此時弗倫斯基就坐在床邊另一側(cè)椅子上,一間屋子四個人,只有卡列寧是外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男人,自己的妻子生產(chǎn)情人的孩子,他不但沒有氣到發(fā)瘋,還對剛遭受生產(chǎn)之痛過的妻子滿懷憐惜。安娜說卡列寧是冰冷到?jīng)]有感情也許是對的,他冰冷到即使你不愛我,我也一樣愛你。
安娜是不幸的,這種不幸來源于愛情,愛情本沒有對錯,錯就錯在她瘋的不夠徹底。
《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2000字
安娜臥倒在了布滿砂土和煤炭的枕木上,一顆曾經(jīng)那么動人的、真摯的、生氣勃勃的生命之星劃過天際,終極隕落在她愛恨開始的鐵軌上?!栋材瓤心崮取返碾娪鞍姹竞茉缫郧氨憧催^了,但總是懷疑那不是真正的安娜,因此始終渴看讀到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可認(rèn)真的捧上書本來品讀時,內(nèi)心卻始終不得安寧。當(dāng)安娜與渥倫斯基在火車站臺第一次相見時,“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當(dāng)他回過頭來看的時候,她也掉過頭來了,她那雙在濃密的睫毛下下面顯得陰暗了的、閃耀著的灰色眼睛親切而留意地盯著他的臉、似乎是在尋找什么人似的”一見鐘情固然以悲劇結(jié)尾,可浪漫的邂逅卻讓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靜的境界中。賽馬場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們的戀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寧的宗教寬容讓安娜感謝又憤怒,安娜與渥倫斯基出國了,又回來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庭的拋棄,而渥倫斯基卻重新踏進社交圈,醉心于自己美好的前途,懸而未決的離婚協(xié)議、肝腸寸斷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愛情獨占心理,這一切既讓安娜體會到了八年的無愛婚姻里喪失已久,又讓她平靜的心靈經(jīng)歷了一場喜怒哀怨的風(fēng)暴。而我也隨著安娜的故事沉浮時而興奮,時而憂傷,時而掙扎。尤其到了后面,安娜被孤獨與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沒有人傾述、沒有人理解時,我終于能稍微明白為什么安娜選擇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擺脫一切。
渥倫斯基愛安娜,而且他的愛并不膚淺,也許剛開始他對安娜的愛戀有著虛榮的成分,但安娜患上產(chǎn)褥熱即將死往時,“他在她患病期間真正熟悉了她,了解了她的心靈,所以他覺得以前就似乎從來沒有愛過她,現(xiàn)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愛上她的時候,他卻在她眼前顯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為她傾倒,由于“她除了聰明、文雅、美麗之外,她還非常老實…”我也愛安娜,從書中瞥見她的第一眼,我便愛上了這個“仿佛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個的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里,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xiàn)出來”的生氣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氣與情人遠(yuǎn)走高飛時,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戀上了她,這種迷戀不在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喜歡她、欣賞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為她,讓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質(zhì)。
可愛的安娜還是自殺了,當(dāng)看到她在自我折磨中苦度人生時,我甚至希看她早點結(jié)束生命。她的死亡始終是一個悲劇,吉蒂獲得了幸福,多麗依舊安穩(wěn)度日,卡列寧照樣平步青云,可只有安娜,由于她選擇了自由,選擇了真誠,選擇了勇敢,最后卻不得不死亡,她違反了貴族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個叛逆者,由于“我只是想活,除了自己,不會傷害任何人,我有權(quán)利這樣”。這是她的咎由自取嗎?這是她成為一個所謂的墮落的貴族婦女而理應(yīng)遭到的報應(yīng)嗎?安娜在姑母的安排下,嫁給了年長的、迂腐的、虛偽的卡列寧,八年時間里,他壓抑了她一切的熱情和生氣,當(dāng)我們知道排除了愛情以權(quán)力地位為基礎(chǔ)的婚姻是不公道的,分歧人性的,當(dāng)我們肯定了個人追求自由與幸福的價值,又有何權(quán)利指責(zé)她的選擇呢?
然而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這并非由于她道德敗壞,自私善妒,只是由于她是女人,是一個真誠的女人,是一個貴族社會真誠的女人,是一個男權(quán)社會下貴族社會里還保持著真誠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殺。假如她是多麗,忠信老實地守著家庭,在懷孕生子,再懷孕生子中耗費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咽下風(fēng)騷丈夫到處拈花惹草帶來的痛苦,她就會繼續(xù)如困獸般維系無聊的婚姻,假如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蕩荒---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會在賽馬場上失聲而起,而且隨著渥倫斯基離開了家庭,或者假如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業(yè),她就能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充實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愛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運注定她無法生存。
《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2000字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麗的,她如同蕪草叢中的奇葩,她的美不僅溢于言表,更富于內(nèi)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熱烈真摯,一種嫵媚卻真誠,充滿活力而且輕盈,聰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熱情感性,八年不懂愛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愛時可以不顧一切,斷然放棄名譽家庭甚至兒子。安娜,她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她正直不放蕩。當(dāng)她一經(jīng)接受弗龍斯基的愛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說:“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也曾對弗龍斯基說:“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于我有太多的意義,遠(yuǎn)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誠單純的,愛變愛的轟轟烈烈,無所遮掩,寧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騙。
卡列寧,這個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勛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需要一個家庭,并非出于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
這么一個冷酷的政界高官,一個從小便是孤兒不懂得愛只會追逐名利的人,一個讓安娜八年后想起便會哆嗦的丈夫!他是現(xiàn)實卑劣的,為了前程娶下毫無感情基礎(chǔ)的妻子,冷漠對待安娜與自己唯一的兒子。他,無疑不能給安娜帶來她所心心念念的愛情。他和安娜的結(jié)合,在我看來,自始至終都是個錯誤。安娜心中對愛情的渴求與可列寧的冷酷無情完全無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后才會如飛蛾撲火式的深愛弗龍斯基,因為他能帶給她所謂的愛情。
我想在我看來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終不悔自己選擇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偽的生活,在劇院里她向整個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麗的頭。
愛,只有簡單筆畫,卻比想象復(fù)雜。安娜跟弗龍斯基的愛情,到最后可以說只是單行線。
安娜性格自身有著不可彌補的局限性,她曾對弗龍斯基說:“你要明白,自從我愛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變了。在我只有一件東西,一件東西----那就是你的愛!”“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沒有了。請記住這個吧!”她變成了攀扶在弗龍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弗龍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義,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飛煙滅??墒呛髞砀埶够鶎λ膼垡延哂h(yuǎn)。她內(nèi)心永無休止的矛盾與痛苦,她對生活對自己目前處境的迷惘與恐懼。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個平衡的支點,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著一切的沖擊。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弗龍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愛情。
安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愛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野火,注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nèi)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弗龍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鐘情,沉迷于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zhì),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guān)系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龍斯基對她來說,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著他不得不重新認(rèn)識與安娜的關(guān)系,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zé),并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被愛是一種多么了不起的幸福,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可是,“水滿則溢,說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始終靠幻想活著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當(dāng)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當(dāng)被寄托所有的愛情消失不見,若愛最后只是單行,一切都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