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看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觀后感評價5篇精選
推薦文章
最新看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觀后感評價5篇精選
央視《主持人大賽》全國18強已經(jīng)正式誕生,本周將開始新一輪的激烈競爭,想必大家都是非常期待的。本次主持人大賽的熱度非常高,受到很多的關注,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的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觀后感【篇1】
2019年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三輪9進6的文藝類專場,成功晉級總決賽的6位選手,被網(wǎng)友分成了2大派系,實力派是蔡紫、李七月、尹頌,3位保送派是張舒越、依利米努爾·艾麥爾江(小米)、李莎旻子。所謂實力派就是一路走來,在主持人大賽的舞臺得分與表現(xiàn)相匹配的選手,保送派當然是分數(shù)虛高,評審大開綠燈的選手。
保送派的3位選手張舒越、小米、李莎旻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年輕、漂亮、有氣質,這3位幾乎每一輪比賽結果一出來,就會引起不小的爭議,還被網(wǎng)友調侃成了保送派。大家紛紛不理解,既然是主持人大賽,為什么不是比業(yè)務能力,而是間接辦成了“選美大賽”。
第三輪文藝類專場,李莎旻子和張超越又在爭議中晉級總決賽了,小米還意外沖到了第一名,那就具體看看3位的實際表現(xiàn)是不是真的與高評分嚴重不符?
張舒越總分96.084分,專業(yè)評審團96.133,在線大眾評審團96.009
李莎旻子總分96.208,專業(yè)評審團96.033,在線大眾評審團96.471
小米總分96.672,專業(yè)評審團96.967,在線大眾評審團96.230
首先是張超越,張超越這次是到采訪內蒙古草原上的烏蘭牧騎文藝宣傳隊。如果說前兩輪張超越只讓我們看到了一副漂亮的外表,那這一輪她的進步非常明顯。首先從形象上來了一個大轉彎,頭發(fā)扎起來突破了大型晚會的華麗風格。經(jīng)過900公里翻山越嶺,72小時戈壁跋涉,用95后的滿腔熱情與采訪嘉賓相處了三天。張舒越對烏蘭牧騎精神所呈現(xiàn)出的獨到見解也得到了董卿的肯定。
李莎旻子背上吉他來到了馬蘭村,走進一群大山中的孩子和村里唯一的音樂老師。李莎旻子與孩子們一起上音樂課,陪孩子們彈吉他唱歌,還為孩子們舉辦了一場“不完美”的篝火晚會。這段采訪,讓康輝感慨“我感受到了你的一種真”;她清新的打扮也得到董卿的肯定:“敢于穿著平底鞋、白球鞋主持的女生都是很有勇氣的,這身打扮正是出于對節(jié)目的理解!”
小米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新疆且末縣,采訪了一群“小紅柳”和一位支教老師,也是在講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作為從沙漠中走出的“小紅柳”,小米用微笑和眼淚記錄下,老師和孩子們的夢想,真情的講述令全場評委和觀眾都熱淚盈眶。對于主持人來說,講好故事并不容易,講出觸動人心的真實故事更難。康輝對小米的講述感慨不已:“小米每一次都是真的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真情去表達。”
張舒越、李莎旻子、小米在第三輪中,看似完美的表象下,其實也有各自不同的問題。張舒越雖然有進步,但感覺這個題材沒有特別觸動人心。李莎旻子被指手部動作過多,表情浮夸,小米雖然勵志但選題重復。
尤其是面對176cm大高個的張舒越,評審之一的陳臨春直說:張舒越應該說是目前為止本賽段最年輕的一位選手,雖然還有一些青澀,但是有氣質、雍容大方、有潛質,很適合主持一些綜藝晚會。
其實,文藝類節(jié)目的主持人選拔,注重選手的綜合素質,通過形象、氣質、潛力、實力等多方面來衡量。如今央視的綜藝主持人隊伍,迫切需要培養(yǎng)一批新生代主持人,年輕漂亮的選手就成了央視主持人大賽上的香餑餑。李莎旻子、小米、張舒越站在舞臺上確實很打眼,雖然青澀但有培養(yǎng)價值,可塑性強,說“明日之星”一點不為過。
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觀后感【篇2】
1月4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開啟第三賽段“走出去”實戰(zhàn)考核,文藝類半決賽9進6正式打響。本場比賽中,自貢妹子蔡紫表現(xiàn)出色,最終獲得96.148分,以文藝類第五名的成績晉級全國總決賽!
新賽段全面考核選手的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讓選手們走出演播室進行實地探訪,并結合探訪素材與心得進行5分鐘的現(xiàn)場講述。本場比賽中,9名文藝類選手在主持人撒貝寧、點評嘉賓康輝和董卿,17位專業(yè)評審以及400位在線大眾評審的共同見證下展現(xiàn)“四力”,爭取通向總決賽的6個席位。
前兩輪比賽中,蔡紫深入淺出講述傳統(tǒng)文化內涵、主持別具特色的《開門大吉》,憑借極具親和力的表達和精準的語言節(jié)奏,成為唯一一位兩次獲得文藝類小組第一的選手。在這一輪的比賽中,她帶著守護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感,前往山西采訪古建筑畫家連達,走進他的故事。“古建筑會說話,它們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屋檐木梁,它們更在向我們講述著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動人故事。”現(xiàn)場,蔡紫以連達筆下“會說話”的古建筑,帶大家尋找民族文化的“地久天長”,全新表達獲董卿肯定:“很喜歡你今天整體的講述,跟之前幾場相比的話更多了一些文化氣息。”
“傳承這個詞聽起來好像很大,但其實就是靠一個個人,用身體力行去做出來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民族的文化才得以生生不息。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光,請守護好她。選擇把這些故事帶給大家,也算借由此守護我自己內心的光吧。 ”半決賽當天,蔡紫在自己的微博上這樣說道。
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觀后感【篇3】
李莎旻子大概是2019年主持人大賽開播以來,最具話題性的一位文藝類選手。首輪因為服裝造型和像演講似的主持風格被詬病俗氣而登上熱搜,第二輪被質疑內容缺少邏輯性,第三輪動作浮夸。李莎旻子的每一場比賽,都能被網(wǎng)友找到槽點,但與網(wǎng)絡上質疑聲不斷截然相反的是,李莎旻子好像有種魔力,每次都能如有神助般拿高分。
點評嘉賓都一致給予李莎旻子極高的評價。比如朱迅稱贊李莎旻子有激情,董卿認為李莎旻子的表達很有對象感。尤其是康輝,面對其他的選手,點評都很中肯,也有提建設性意見,唯獨對李莎旻子表現(xiàn)出的全是欣賞,在李莎旻子沖進決賽的路上功不可沒,真懷疑他是粉絲團團長。
首輪李莎旻子用了《哪吒》導演楊宇的經(jīng)歷來講述“熱愛”的主題,即興發(fā)揮是《家鄉(xiāng)的味道》??递x點評時說,在夢想成功的時候我們去贊美它之前的努力,但是即使是夢想還沒成功的路上,他的努力也值得贊美。李莎旻子講到的熱愛打動了他,所以他覺得李莎旻子的表現(xiàn)很好,她就是那個會發(fā)光的人。
第二輪李莎旻子即興發(fā)揮主持元宵晚會,串聯(lián)詞毫無邏輯可言,水平相當于小學生看圖說話,完成的是一場“假、大、空”的演講。康輝點評時卻說:前兩場比賽的時候,朱迅老師一直在說,特別希望一個綜藝節(jié)目的主持人站在這里是有光的,你真的是有光的。
第三輪李莎旻子背著吉他,到馬蘭村的留守兒童學校,跟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課,采訪了他們的老師??递x點評:“我非常喜歡李莎旻子的一點就是,她在所有的節(jié)目也好,或者說在舞臺上講的話也好,都能感受到你的一種真,同時能感受到一種熱情,而且是那種如火的熱情、對人的熱情、對生活的熱情,我覺得這是你特別突出的一個特點。而作為主持人來講,有這樣一個特別能夠讓人記得住的特點是非常難得的。”
目前為止,李莎旻子出場3次,康輝點評的重點就是,李莎旻子會發(fā)光、很真、熱情如火。說實話,這評價讓人很迷惑!有光?完全沒看出來,熱情?還不如說激情更合適。聽康輝點評李莎旻子,每次都是有光,這評價也太高了吧!
對康輝點評李莎旻子感到迷惑的,還有b站上的無數(shù)網(wǎng)友。每次輪到康輝、董卿點評其他選手表現(xiàn)時,彈幕寥寥無幾,好像都沒有人在看;只要到李莎旻子出現(xiàn),康輝一開始夸,彈幕大軍立馬出征,問號源源不斷飄在上面刷屏。然后到下個選手時,彈幕立馬又不見了。
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觀后感【篇4】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2019主持人大賽》已經(jīng)開播一段時間了,最新一場比賽已經(jīng)進行到第三個階段。在前兩個階段的比賽中,有全國六十強選手,其中十八個人脫穎而出,經(jīng)過一段激烈的角逐,選手們經(jīng)過評委們的層層篩選,成功殺入了第三階段。
在第三階段中,又分為兩場比賽,在十八位選手當中,九位新聞類選手,將在一場比賽當中同臺競技。而九位文藝類選手,也將通過比賽,決出晉級到最終總決賽的六個名額。最終進入總決賽的,將有十二個名額虛位以待。
比賽一開場,主持人撒貝寧通過簡短干練的語言闡述比賽規(guī)則,緊張激烈的比賽也繼續(xù)拉開帷幕。本期節(jié)目是文藝類選手9進6,可以說對于選手壓力非常大。
本次選題主要考察選手的“腳力”“眼力”和“腦力”“筆力”,設置實戰(zhàn)考核主題為“走出去”,走出演播室,走到基層,去實地的探訪,所有的十八名參賽選手,都去到了他們各自的探訪地點。他們將結合他們探訪的素材和收獲,來進行現(xiàn)場的闡述。
這次每位選手有五分鐘的時間把他們的所看、所感、所聞用語言的力量分享給大家。
她有一雙大大且明亮的眼睛,讓人一看就很有親切感的新疆姑娘。她的名字叫依利米努爾艾麥爾江,大家都親切地稱她小米。她在VCR中告訴大家“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主持人,是我的夢想”,入場時她告訴大家“走到這兒,我盡可能地去享受這個舞臺,去做到最好的自己”。她抱著一顆平常心,邁著穩(wěn)定的步伐走向舞臺。
主持人大賽的主題就是“奮斗有我,為夢發(fā)聲”,她的這次演講僅僅貼合夢想和這次“走出去”的素材,緊緊圍繞主題進行闡述。
小米這次去的地方是她自己的家鄉(xiāng),素材也是她從小生活、受教育的地方。她演講的題目是《一堂好課》,主題是“沙漠里的大海”,把“小紅柳”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回到夢開始的地方,用她那繪聲繪色,華麗而樸實的語言,真情而溫暖的故事,打動全場每一個人,讓全場落淚。
小米在場上的每一次演講都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真情去表達,用真心去打動觀眾,用真心換真情。主持人有這樣的真實情緒,是一件非常好非常好的事情。
當然,小米最后也是獲得了全場最高分,第一名的好成績,順利進入總決賽。
依利米努爾艾麥爾江是憑實力拿到這次第一的,她以“小紅柳”鄉(xiāng)村支教的故事為線索,整篇故事代入感很強,觀眾深深被吸引,這樣一個年輕的姑娘就有如此大的力量贏得觀眾的心是很難得的。就像撒貝寧的開場白里的一句話“祝愿所有的選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些選手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主持人,一路過關斬將,一步一步走向總決賽,他們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過程是辛苦的,但結果一定是好運的!希望這些選手都能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觀后感【篇5】
去年年底綜藝節(jié)目《主持人大賽》強勢回歸,央視出品必定是精品!為什么這么說呢?這個綜藝可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后推出的第一個電視大賽,相比之前的節(jié)目形式和流程都充滿了新意,簡直太頂了。尤其的各位評委老師,都來自央視數(shù)一數(shù)二的臺柱子,當然康輝、董卿擔任點評嘉賓也是把節(jié)目再次拉高了一個檔次。
初次看這個綜藝節(jié)目,第一感受就是“快”。主持人串流程很快、嘉賓點評一針見血、參賽選手僅僅有90秒的即興主持,這三個點集合在一起就像考試一樣。選手之間堪稱神仙打架,他們必須在僅有的時間內看到題目是什么、構思好框架、再組織好語言,考反應考邏輯,更是在考思維深度和社會閱歷。再看所安排的題目也是既體現(xiàn)了專業(yè)又很接地氣,不光有國際大事還有民生問題,滿滿都是干貨,打算考公的小伙伴不妨留意下,寫申論或許用得到!
《主持人大賽》確實是綜藝節(jié)目中的一股清流,參賽選手和評委嘉賓不會給自己加戲和販賣情懷 ,董卿和康輝的點評建議也都是精準簡練。經(jīng)過層層選拔,最新一期中文藝類六強脫穎而出。最讓人大跌眼鏡的莫過于一直發(fā)揮很穩(wěn)定的龔凡慘遭淘汰,而每次在舞臺上都像是在演講的李莎旻子卻晉級了。
《主持人大賽》作為一個綜藝節(jié)目,的確是需要炒作產生熱度,或許是觀眾的專業(yè)性達不到評委的高度,所以并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磿x擇李莎旻子。專業(yè)評審團的打分標準到底是什么,讓人很迷惑!
在眾多選手中李莎旻子確實是有些格格不入,舞臺上的她看得出很緊張,夸張的手勢和語氣,和在湖南衛(wèi)視主持節(jié)目一樣,畢竟在這樣正式的場合很突兀,有些尷尬。再看龔凡,她是一個非專業(yè)出生的選手,氣質高顏值高,平凡而不平凡,聰明而且熱情。雖然說在聲音和情緒控制方面還有待提高,但不論從主持功底和思維深度都不會輸于李莎旻子。
龔凡本期選擇的主題是探訪國慶閱兵式上唯一一支接受全程檢閱的部隊。她在號角聲中帶著觀眾去感受鋼鐵洪流的鏗鏘玫瑰,獨特的選題讓人們了解了一個大事件背后的特殊人群,要說輸就輸在用力過猛,就像董卿點評中提到的,龔凡在講述軍樂團訓練艱苦歷程的描述缺失,在主持中情感把控不到位,只能說被淘汰很遺憾。
對她記憶最深的就是,在第二輪比賽中,她用自己寫的程序作詩調侃撒貝寧,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也被董卿評價為——非典型主持人。龔凡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有魄力和有能力的姑娘,從她身上這種跨行業(yè)的嘗試,也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就去追,一切皆有可能!
不過,是比賽就有勝負,只要能登上臺參加比賽的選手就都是佼佼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