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1500字范文5篇
推薦文章
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1500字范文5篇
《肖申克的救贖》以黑暗的監(jiān)獄為背景,突破了以往人們心中監(jiān)獄的中的罪惡,反而在其中給人以人間溫暖的人情與溫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奈迤缎ど昕说木融H》讀后感范文精選,希望大家喜歡!
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1500字
第一次讀《肖申克的救贖》還是上高三的時候,那時內(nèi)心充滿了敬佩之情。如今第二次讀這本書,心中除了敬佩之情外,又多了一分思考: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是誰得到了救贖?是安迪嗎?好像是的。
安迪被指控殺害自己的妻子和她的情人,從而被判無期徒刑。但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我知道,安迪是無辜的,但是誰又能說他是無罪?故事的最后,安迪逃獄前對他的好友瑞德說:“是我殺了她,因為我的不善表白,害她離我而去。”人與人之間的愛,即使再偉大,也需要向?qū)Ψ皆V說。也許,如果安迪善于向他的妻子表達他的愛的話,這一場悲劇就不會發(fā)生。這,也許就是安迪需要救贖的地方。
安迪在監(jiān)獄里的19年,救贖的就是自己。正因為在監(jiān)獄里的所看所思,他深深的明白,愛別人就要表達出來,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在修葺房屋的時候,冒著生命的危險,利用自己的知識,為自己的“同事”贏得了一點點的自由。
“公差犯人,在五月的早上十點,喝著冰涼的啤酒,由肖申克監(jiān)獄歷來最狠的獄官請的客。陽光灑肩頭,仿佛自由人,像在修葺自家屋頂,我們仿佛造物之主般存在。”就在這一刻,安迪和他的同事們得到了心靈上的救贖。那是生為人的自由,當然,還有安迪自己的那份幫助他人的愉悅,正是通過這種行為,他表達了對別人的愛。
自我的救贖從此開始。
當然,監(jiān)獄的生活不是那么的美好。從第一天,洗澡和灑除虱粉,帶他們進入到了監(jiān)獄的生活。而老鳥們對菜鳥們的捉弄,又給他們上了殘酷的一課。緊接著,三姐妹對安迪的騷擾與毒打,并沒有使安迪屈服。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原則。每當我看到安迪被三姐妹毒打時,總是懸著一顆心。心中矛盾不已。既希望安迪不要屈服與三姐妹的淫威,又希望他少受點苦。但是,安迪的確是好樣的,他以他的行為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堅強。
后來,安迪開始向議會寫信,一周一信,整整寫了六年。正是由于他的堅持,終于使得監(jiān)獄得到一筆錢及捐贈的圖書。欣喜若狂時,他播放了《費加羅的婚禮》。面對監(jiān)獄長的發(fā)怒與威脅,他微笑著放大聲音“有音樂才不會忘記,是石墻關不住的,在心里,有他們管不到的,是完全屬于你的,希望。”也許,這就是安迪播放音樂的目的,他要帶給所有囚犯們希望!
“監(jiān)獄里的高墻實在是很有趣,剛?cè)氇z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也許,安迪害怕自己的伙伴們在這種體制化中磨滅自由的希望,他利用自己的知識,為監(jiān)獄長洗錢,來為自己的伙伴們獲得更大的利益。
他每周寫兩封信給議會和慈善團體,將監(jiān)獄里的儲蓄室改成了新英格蘭最棒的監(jiān)獄圖書館。而且,還幫囚友們考取中學文憑。日子就這樣過去了。雖然安迪早就挖好了地洞,但是,他一直沒有離開監(jiān)獄,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救贖自己的囚友,同時,也救贖著自己。妻子的死深深地打擊了他,也許,他是以這種方式來贖罪。但湯米和他的慘死,促使他逃離監(jiān)獄,揭發(fā)監(jiān)獄長的罪行。
于是,他從自己挖了19年的地道中爬出來,逃離了監(jiān)獄。當他終于逃離時,在暴雨中,他脫下衣服,伸開雙臂,迎接著新生。我才知道,自由,一直都在他的心中。那一刻,我忍不住潸然淚下,不僅為他的重獲自由高興,更感動于他的執(zhí)著。
安迪的自我救贖,在他的努力適應環(huán)境,利用自己的知識,并通過朋友的互相幫助,既救贖了自己,又救贖了他人——心靈上的!
當然,也救贖了我!我更懂得了救贖的含義——面對厄運,不去抱怨,努力適應它。利用自己的知識,和伙伴們互相幫助。堅守信念,永不放棄!也許,面對環(huán)境的不如人意,我會自我消沉;面對人際關系的困惑;我會黯然;面對學習的壓力,我會放棄。但是,從安迪身上,我看到了他寫信時的堅毅,挖地道時的不放棄,幫助別人時的不拋棄。他,就是我心理上的支撐點。
從此,自我救贖,正在開始……
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1500字
在我們自己的現(xiàn)實中,我們注定是自己劇中的主角,而電影給我們一個局外人的機會,所以我們經(jīng)常喜歡以一個局外人角色從影片中尋找自己、審視自己,總喜歡從電影中尋找生活、審視現(xiàn)實。這一次我看到最多的是體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滅的希望、壓抑下的友誼以及善惡的歸宿。
片中瑞德關于監(jiān)獄高墻的一番話語發(fā)人深省:“剛?cè)氇z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監(jiān)獄就是如此的將一個人徹底改造,獄中計算時間的單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為一個計量單位。當看到忽然間歲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人的希望都會消失殆盡。瑞德曾經(jīng)告誡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它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倔強的安迪始終堅信著希望,沒有一刻不在構(gòu)筑著自己的希望,而且他一直試圖用圖書和音樂重新點燃獄友們的希望。
肖申克就如現(xiàn)實社會的一個縮影,那里有最廣大的“遵紀守法”的市民,有橫行街市的惡霸,有濫用職權(quán)的當?shù)勒?,有巧取豪奪的投機者,當然有潛伏伺機而發(fā)的智者。肖申克中生存體制又如當今社會體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當權(quán)者干著骯臟的勾當卻會在公眾面前宣講“拯救之道”,似乎只有當性格沒有棱角,思想失去火花,被“體制化”的人們習慣逆來順受的時候才可以平安生存。影片中當瑞得“因沒有報告而撒不出一滴尿”時,伴我的不是發(fā)笑而是顫栗:體制可怕啊!老布在光明到來時因無法承受陽光的照耀而選擇死亡,那一幕,我看到的不是老布懸掛著的身軀,而是個性與思想的死亡。
“制度化”這三個字最大的含義,或許不是真正的體制,而是我們所依賴的生活習慣。平時,我們依靠習慣生活,也在超越著習慣,但最多可以有限度地實現(xiàn)個人的自由,就象安迪一樣拯救了自己,卻也拯救不了集體。瑞德一直在努力“改過自新”,卻又無助習慣性地生活著,最終在最后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釋審查時,留給我們一段經(jīng)典的臺詞:
“我沒有一天不在后悔,但并非受懲罰才后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
我想瑞德絕不是對審查者說這番說,而是說給我們蕓蕓眾生。是啊,生在人世間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覺中,便會在習慣性的生活狀態(tài)中耗費掉自己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如果能夠回到過去,能夠糾正那些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說錯的話,該有多好!如此,我們會面對那些愛錯或沒有愛錯的人,會用所有的激情和真誠再博一次??墒?,世上沒有如果,我們無法回到過去。
再次經(jīng)歷了140分鐘聽覺與視覺的洗禮,沒想到這次依然被感動的差點熱淚盈眶,影片中真摯的情感讓我想起來了社會上流行的“四大鐵”,我想鐵窗肯定應該也算“同過窗的”吧!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勵志的杰作,影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著所有的希望和夢想,以及對幸福、自由、友誼和愛情的感知能力。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1500字
《舊約.以賽亞書》中說道:"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1400字。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據(jù)說這里就是"救贖"一詞的起源。據(jù)粗略統(tǒng)計,在整部《以賽亞書》中,這個詞一共出現(xiàn)了16次之多。很明顯,它象征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至于到了宗教時代,"救贖"因其明確的指向性而一度成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關鍵詞。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jié)論:即"救贖"產(chǎn)生于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隨著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也將不復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從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個故事》中看似無意地提取出了這個銀行家的故事。隨后,一部偉大的電影誕生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里關于救贖的故事。
那么,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xiàn)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于命運,然而肖申克并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jiān)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么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于上帝的",于是,一場關于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jiān)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tài)、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huán)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quán)可言,為監(jiān)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后,這個不甘現(xiàn)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于監(jiān)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jiān)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里,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于"紀律和圣經(jīng)",甚至于"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后仍帶上了毫無人權(quán)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jiān)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于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注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于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于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于不畏兇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于他當著監(jiān)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于他執(zhí)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jiān)獄圖書室,在于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于瑞德。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后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于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
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1500字
當某一天,睜開惺忪睡眼,卻發(fā)現(xiàn)自己面對的是不屬于自己的公堂對決,面對的是那些腐朽昏庸的官員丑惡猙獰的嘴臉。掙扎中,芳華逝去,流年已改,在監(jiān)獄的鐵欄桿中穿梭徘徊的陌生身影記錄著匆匆流逝在鬢邊的時光,你會悵然嗎?
銀行家安迪,卻在十九年汲汲而生的時光所結(jié)成的厚繭中,沖破了那本不屬于自己的天空,從肉蟲橫行的飯菜,到19年來從石灰質(zhì)高墻破繭而出的新生;從借用一刻閑暇滿足內(nèi)心的自由,到匍匐在泥濘破爛的半公里下水道終于在管口魚躍而出的身影,無不鐫刻著19年來的彷徨和內(nèi)心獨白。他沖破了高墻禁地,重獲自由與新生;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墻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陰暗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正如安迪所說:“那是一種內(nèi)在的東西,他們到達不了,也無法觸及的,那是你的。”曾經(jīng),他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一念之間鏟除罪孽的妻子和那狼狽為奸的第三者,但他沒有。他戰(zhàn)勝了自己,放棄了謀殺的念頭。他明白,是他過分他專注于工作,忽略了妻子的感受,親手釀成了這般悲慘的過錯。他把那喪心病狂般的期望,換作對妻子傾注更多的愛。這種內(nèi)在的渴望喚醒了他的良知,真正觸及了失去理智的心,讓他學會了理解和信任。然而,卻因一種時間上的巧合背負上19年來的重任和永遠無法贖清的罪孽,成為肖申克監(jiān)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所幸的是,在這世界陰暗猖獗的角落,不失一絲光明曙光的召喚。他仍為獄中其他還擁有美好前程,依然肩負著重大使命的青年們一次次向州政府要求撥款重建圖書館,用闌珊篝火照亮了他人,重建了那被陰霾逐漸侵蝕的心靈所搭砌成的一道散發(fā)出萬丈光芒的心墻。
有些鳥注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里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同樣,安迪在獄中的真心朋友,生死患難之交也朝向著曾經(jīng)的允諾和自己罪行的贖過而不斷奮斗。他用那在亂世之間不斷磨礪出的成熟而厚實的心窺透一切黑暗,用一番真誠的話語打動了假釋審核員的內(nèi)心:“回首曾經(jīng)走過的彎路,我多么想對那個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輕人說些什么,告訴他我現(xiàn)在的感受,告訴他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墒?我做不到了.那個年輕人早已淹沒在歲月的長河里,只留下一個老人孤獨地面對過去。”他看破了世間悲歡離合,深邃而落寞的吐露著一番內(nèi)心的獨白。終于,在40年的輒返中重獲新生。面對喧囂的塵世間變遷的萬物,卻霎那間無所適從。但他放棄了老布那般輕視生命的想法,朝著昔日許下的愿望永不停息的奔馳而去。終于,安迪和瑞德兩個老朋友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灘重逢。與當一片滿載著希望的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便被幻化成了一首優(yōu)美的圓舞曲。無論最終得到的是什么,永遠是最值得回味的。因為擁有愿望,擁有夢想,一切都值得永遠珍藏。
畫面在黑色的邊襯下悄然消逝,演員表在黑白間輪回。思緒淡出淡起,回到現(xiàn)實。恰逢考試后的失意與落寞,然而正是這部歐美勵志大片,用那闌珊篝火喚醒了我那塵封在不可饒恕的細小差錯中的心緒,驅(qū)散了心中的陰霾與晦暗。為何不在那街角富有挑戰(zhàn)性的挑釁下孤注一擲,朝著現(xiàn)在似乎可望不可即的夢想沖刺呢?盡管結(jié)局是未知的,或許會不盡人意,但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征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我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振奮每一顆擺渡浪子的心。
是的,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墻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我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但它可以喚醒一顆被晦暗侵蝕的心,用闌珊篝火照亮心中晦暗的幽徑,那就是--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1500字
在我們自己的現(xiàn)實中,我們注定是自己劇中的主角,而電影給我們一個局外人的機會,所以我們經(jīng)常喜歡以一個局外人角色從影片中尋找自己、審視自己,總喜歡從電影中尋找生活、審視現(xiàn)實。這一次我看最多的是體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滅的希望、壓抑下的友誼以及善惡的歸宿。
片中瑞德關于監(jiān)獄高墻的一番話語發(fā)人深省:“剛?cè)氇z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監(jiān)獄就是如此的將一個人徹底改造,獄中計算時間的單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為一個計量單位。當看忽然間歲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人的希望都會消失殆盡。瑞德曾經(jīng)告誡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它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倔強的安迪始終堅信著希望,沒有一刻不在構(gòu)筑著自己的希望,而且祂一直試圖用圖書和音樂重新點燃獄友們的希望。
肖申克就如現(xiàn)實社會的一個縮影,那里有最廣大的“遵紀守法”的市民,有橫行街市的惡霸,有濫用職權(quán)的當?shù)勒?,有巧取豪奪的投機者,當然有潛伏伺機而發(fā)的智者。肖申克中生存體制又如當今社會體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當權(quán)者干著骯臟的勾當卻會在公眾面前宣講“拯救之道”,似乎只有當性格沒有棱角,思想失去火花,被“體制化”的人們習慣逆來順受的時候才可以平安生存。影片中當瑞得“因沒有報告而撒不出一滴尿”時,伴我的不是發(fā)笑而是顫栗:體制可怕啊!老布在光明來時因無法承受陽光的照耀而選擇死亡,那一幕,我看的不是老布懸掛著的身軀,而是個性與思想的死亡。
“制度化”這三個字最大的含義,或許不是真正的體制,而是我們所依賴的生活習慣。平時,我們依靠習慣生活,也在超越著習慣,但最多可以有限度地實現(xiàn)個人的自由,就象安迪一樣拯救了自己,卻也拯救不了集體。瑞德一直在努力“改過自新”,卻又無助習慣性地生活著,最終在最后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釋審查時,留給我們一段經(jīng)典的臺詞:
“我沒有一天不在后悔,但并非受懲罰才后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祂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但是我辦不,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
我想瑞德絕不是對審查者說這番說,而是說給我們蕓蕓眾生。是啊,生在人世間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覺中,便會在習慣性的生活狀態(tài)中耗費掉自己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如果能夠回過去,能夠糾正那些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說錯的話,該有多好!如此,我們會面對那些愛錯或沒有愛錯的人,會用所有的激情和真誠再博一次。可是,世尙沒有如果,我們無法回過去。
再次經(jīng)歷了140分鐘聽覺與視覺的洗禮,沒想這次依然被感動的差點熱淚盈眶,影片中真摯的情感讓我想起來了社會尙流行的“四大鐵”,我想鐵窗肯定應該也算“同過窗的”吧!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勵志的杰作,該書中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著所有的希望和夢想,以及對幸福、自由、友誼和愛情的感知能力。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