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吶喊讀書筆記感悟
《朝花夕拾》文集題材的選取雖然是來自魯迅的生活經歷,但是卻并沒有像一般的傳記那樣直接的平鋪直敘自己的人生,而是換了另外一種方式進行故事的講述,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朝花夕拾吶喊讀書筆記感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557013朝花夕拾吶喊讀書筆記感悟1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的求學經歷,追憶難于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記錄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經歷,生動描繪清末生活畫面,文筆深沉,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經典之作。在生命的長河里,露曦與朝暮更替交織,在看不清前進方向的時候,拾起腳邊下路邊的野花,裝進思想的背簍。
其中我認為最感人的是《父親的病》這篇文章,《父親的病》追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那段往事,描寫了幾位“名醫(yī)”所引用的藥引均是稀奇古怪、一場罕見而又充滿迷信色彩的東西,如什么“原配的蟋蟀一對,經霜三年的蔗,敗鼓皮丸”等。這些“名醫(yī)”實質是巫術醫(yī)道不分,故弄玄虛,草菅人命。騙取錢財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在他們身上,作者清醒地洞穿了醫(yī)學醫(yī)道的虛假、荒誕乃至罪惡的本質。
作者為了父親的病到處奔走,我想他的父親有他這樣的兒子應該很幸福。提起魯迅先生,腦海里揮之不去的總是那個“早”字。年少時的他,因為父親的病而遲到后,便在學桌上刻下了“早”字來激勵自己,警示自己從此不再遲到。讀了《父親的病》后我覺得,魯迅刻下的“早”不僅是惜時的早,更是提示中國人:事事都要早,思想、技術、科技、國力,都應該爭先于他人,社會才能進步,國家才能富強。但在那個時候,卻讓魯迅東奔西走四處求醫(yī),最終魯迅的父親還是難逃一死。表面上看,是當時醫(yī)生水平的低下,但實質上應歸咎于醫(yī)學的落后,導致魯迅的父親病程拖延,最終撒手人世間,不禁叫人潸然淚下。那時的社會就像魯迅的父親一樣病重了。魯迅似乎就是在吶喊著,對當時封建、腐敗的社會的批判。
面對我們自己的家人,要孝順還有關心;面對那樣子的庸醫(yī),我們要能識別;面對沒有科學依據(jù)的事情,我們不能相信。我們要像孫悟空一樣,擁有火眼金睛,看清所有事物的正反兩面,不要心急看病,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598469朝花夕拾吶喊讀書筆記感悟2
在八年級上學期的歷史課上,老師講到了新文化運動。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為此,我慕名翻看了魯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散文集,作者魯迅通過對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回憶及對恩師和故友的深切懷念,真實地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心路歷程,也從一個個側面描繪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時期社會的現(xiàn)實——從農村到城鎮(zhèn),從故鄉(xiāng)到他鄉(xiāng),從祖國到異國。作者從自己親歷的生活感受中贊美了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封建舊俗及文化糟粕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諷刺和批判;對愛國知識分子收到的不公待遇給予深切同情并充滿憤慨;對胸懷博大的異國老師,則充滿敬愛之情……在《朝花夕拾》眾多的章節(jié)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狗·貓·鼠》和《朝花夕拾》。
《狗·貓·鼠》是一篇雜文性的散文作品,魯迅先生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fā)的,追憶童年時救養(yǎng)的一只可愛的老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借對狗、貓、鼠三種小動物的描述引申,諷刺了時而“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tài)”貓一樣的“正人君子”,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如果是我們面對別人的攻擊,很可能早就破口大罵,甚至拳腳相加了。而魯迅先生用諷刺貓狗的方法來間接的諷刺這些人,實在機智。
《二十四孝圖》我雖沒讀過,但從魯迅的文章中我也能看出來,這是一本具有頑固不化的封建思想、迫害人們的精神、宣揚所謂儒家“孝”道的兒童讀物。文章著重講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故事。這些事在當今看來,是再駭人聽聞不過的了。可這在魯迅的時代,卻被人們當成了給孩子看的孝道經典!想那天真的孩童就要被這種破書“洗腦”,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魯迅小時候也一定看過這樣的書,但是他不像其他的人一樣,他能勇敢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污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同時也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尖銳的抨擊。
《朝花夕拾》的各方面都令人嘆為觀止,難以言表。我在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365197朝花夕拾吶喊讀書筆記感悟3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y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他常常會忘記戴領結,冬天也只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在我看來,藤野先生對工作的極其認真,是絕對不會被讀者所忽略的。藤野先生把魯迅的講義都用紅筆修改過了,就連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通過藤野先生的穿著和藤野先生對工作的負責做比較,寫出了藤野先生高貴的品質,也體現(xiàn)了魯迅對他的景仰。藤野先生對中國的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是讓我覺得很景仰的。再把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生的蔑視拿來對比,就更加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他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
還有令我難忘的就是“阿長”。在“阿長”的身上保留了很多迂腐的習俗,比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還有點喜歡告狀。這讓魯迅對“阿長”有些不滿。再加上“阿長”還踩死了魯迅喜愛的隱鼠。因此,魯迅對“阿長”懷恨在心。魯迅在這里的描寫,讓我的腦子里勾勒出的是一個守舊的婦女形象。但是,“阿長”也有讓我感動的地方,“阿長”知道魯迅喜歡《山海經》,就跑了許多路,幫魯迅買來了《山海經》。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還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懇切的希望阿長能夠安息。
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親的病》中出場。在“父親”臨終前,她讓魯迅叫父親,結果讓父親“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仿佛有一些痛苦?!焙髞怼案赣H”死了,這讓魯迅覺得是他對于父親最大的錯處。衍太太慫恿孩子們吃冰,還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去偷母親的首飾。衍太太對自己孩子也是十分苛刻的。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就會打罵他們。在我看來,衍太太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喜歡使壞的婦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課文里學過的,但再次細讀這篇文章,就會感受到從字里行間所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這篇文章能讓我讀出魯迅心底那份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的向往。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舊抵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fā)現(xiàn)他的學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
現(xiàn)在,我或許是真的能夠理解,為什么魯迅的文章能夠成為名著,魯迅為什么會被稱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正是因為他能用很抽象的思想寫出具有哲學性的文章。他能用他他獨特的思維方式,諷刺當時舊社會的一些“丑人鬼臉”。魯迅嘔心瀝血,有時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寫下充滿憤怒的言辭。
#550488朝花夕拾吶喊讀書筆記感悟4
我讀的名著是《朝花夕拾》,作者魯迅,我不覺得這像是一本名著,反倒像一個朋友與你閑聊家常。這本書主要是記述了魯迅從幼年時期到青年時期的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的描繪了清末明初的生活風俗畫面?!冻ㄏκ啊吩杜f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真摯的情懷,無奈的憂傷,這一切都是能感受到的。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藤野先生,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讓人鄙夷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極為厭惡,于是他去了仙臺,在那里認識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雖衣著模糊,但對科學嚴謹求實,對學生的作業(yè)一絲不茍,在魯迅的作業(yè)上用紅筆圈出來。而且他平等公正,毫無民族偏見,有著高尚的人格。
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細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這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xiàn)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三味書屋后面還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抓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的。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玩耍的無限樂趣。而《阿長與山海經》說的是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比如她睡相不好,“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給我講“長毛的故事”,謀害了我的“隱鼠”,給我買來了《山海經》等??坍嬃艘晃豢删纯蓯鄣姆饨ㄅ缘男蜗?,她有著中國勞動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她不僅質樸,而且善良,關愛別人。作者由原來的討厭她,變成敬她愛她。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的天真爛漫,令人回味,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xiàn)了他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那份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著,不過,這正是兒童特有的。
曾幾何時,我已遠離了童年,每天都在這忙忙碌碌的學習中,紛紛擾擾的生活中,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吧一起熱愛自然,向往自由。
#775951朝花夕拾吶喊讀書筆記感悟5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边@句話便是來評價魯迅先生的。初了解魯迅先生時,我心中對這句話是十分不滿的,心里常常想:“這魯迅,只會動動嘴、動動筆,寫一些批評人的事。又不會打仗,臉上還總掛著一副冷冰冰放入面孔,好像一眼能把人瞪得嚇出病似的,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贊頌他?”于是,越是這樣想,心中越覺得魯迅沒本事。每到語文課預習魯迅的文章時,從不像預習其它文章那么認真,只是草草閱讀,草草做筆記。
不過,讀了《朝花夕拾》,感覺就不一樣了?!翱v是無情也有情”,我細細地品,也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魯迅”。
雖然《朝花夕拾》是一篇帶有批判的小說,但依然帶著濃濃的人情味兒。
魯迅先生對自己的父親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段宀防铮M管父親強制要求他只有背出《鑒略》才能去看五猖會,以至迅哥兒對父親甚是抱怨。但父親臨終時,魯迅先生還是止不住對父親深深的愛,從而帶來深深的痛。
魯迅先生對傭人更有獨特的感情。就算阿長在夏天總是在床上擺個“大”字,讓魯迅總是擠在一小塊地;就算她把魯迅心愛的隱鼠踩死了,讓給魯迅心有恨意,但當她為魯迅買了《山海經》時,魯迅先生依然對她感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阿長送書情”的敬意。
魯迅先生對朋友有也是很講情誼。雖然一開始對范愛農十分厭惡,但后來兩人卻成為了手足之交。朋友死后,魯迅同樣是表達出了自己的懷念。
本以為魯迅只是個冷面殺手,但我在看到《朝花夕拾》后,心中態(tài)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的確,他批判的,只是那些坐在人民的頭上的貪官污吏,以及社會上的不平等事。
有一句話來評價魯迅先生真是沒錯:“魯迅先生是有情人,只是有時他的橫眉遮住了他的笑臉,他的剛強蒙住了他的溫情。”
現(xiàn)實中,有許多像衍太太、庸醫(yī)這樣的“精神污染”總是要讓這個世界多一點“樂趣”才行。像買房子,有些人擁有著幾十套甚至是幾百套房子。而一些貧窮的農民,卻只能住在一間租的只有幾平米的舊房子里。這些擁有著幾個小區(qū)的房子的“富豪”,常常會把房價提高,在轉賣過程中再獲得更多的利潤。此時此刻,“房子”不是一個溫暖的居所,而是一個盈利的商品。要是魯迅先生還在世,怎么會容得這些在自己眼里?這樣的人,他一定會用猛烈的語言批判他們,這種行為和封建社會的囤積糧食囤積食鹽的奸商有什么區(qū)別?
我們更不能讓這樣的“污染”存在人世間。也要拿起魯迅的監(jiān)督之筆,用“魯迅”的猛烈批判之風去除“污染”,“凈化”世界。
朝花夕拾讀書感想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