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個人領(lǐng)悟
推薦文章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個人領(lǐng)悟五篇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談了一批最優(yōu)秀的中國人成長的過程。書中每一個真實的故事,可以讓學生、家長和老師知道自己該怎樣做才能不斷成功。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冻砷L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個人領(lǐng)悟,希望大家喜歡!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個人領(lǐng)悟1
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很慚愧,幾乎從來沒有靜下心來,去深思一些問題,一些有關(guān)學生成長的問題。書中尖銳地指出,中國的教育體系的確很像一條制造工業(yè)品的流水線,大家都遵循同樣的程序、同樣的標準,走進去的孩子形形色色,出來的孩子卻一模一樣,否則就不發(fā)給你大學文憑。為了同一個目標,所有的老師都做著同樣的事情,就是為了達到最終于目標,成績=成功。為了成績的,我們會潛意識地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潛意識地忽略了一些學生,我們的忽視,可能從此會改變他們的一生。作為一名教師,在引導學生方面,做得太少太少。所以正如書中所言,既然我們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對教育的看法。
首先,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孩子知道“人品第一”,讓孩子們學生學會關(guān)愛、尊重、寬容、廉恥。在學生成長的歷程中,其實我們能做的,不僅是教給他們課內(nèi)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課本以外的知東西,那便是教給他們?nèi)绾巫鋈?,去做一個有著健全人格的人。其次,我們要端正觀念,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眼中有“人”,真正關(guān)注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心靈感受,遵循孩子們的個性和成長規(guī)律,因勢利導。讓孩子學會關(guān)注自己。我們有時候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但是我們還是不快樂,究其原因,我們總認為“最好”的含義就是戰(zhàn)勝別別人,而沒有想到真正的最好的是“成為最好的自己”。要以一種積極地、向上的態(tài)度,來審視自己,來肯定自己,做最好的我自己。
最后,我們落實在自己的教育行為上,我們應該果斷地指出是非,熱情地贊揚學生的優(yōu)點,真情地鼓勵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科學地指導改進的方法。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相信每個孩子的潛能都是不一樣的,不能忽略課堂與日常行為中的細節(jié),獨具慧眼,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鼓勵孩子去不斷地探索,才能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地發(fā)揮,這樣會對學生的成長得到深遠的影響。改變你的角色,不要做一名高高在上的老師,而是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寬松的寬松的環(huán)境。正如書中所言,事實上孩子的秉性是豐富多彩的,不可能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方法。如果真的希望孩子不僅有一個好的考試分數(shù),而且有一個好的性格、好的習慣、好的品行、好的心態(tài)、好的心情,就必須少給孩子一些強迫,多給孩子一些空間。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粒美好的種子,只要別不人去壓迫,它就成長成一棵美好的大樹。在微軟小子的故事中,他們都在關(guān)鍵時候遇到了優(yōu)秀的老師,在大部分中國教師中,只有一位是“特級教師”其余都是籍籍無名之輩。這些老師之所以讓他們難以忘懷,奧秘全在課堂之外;教給他們?nèi)绾巫鋈?教給他們?nèi)绾螌W習;告訴他們朝哪個方向走去,而那里真的就有他們想要的東西。這些正是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非常缺失東西,所以我們肩上的擔子任重道遠。
在對“E”學生定義的時候,書中這樣寫道:擁有強烈自主意識和很高的情商,因而是更快樂、更杰出的學生。要成為這樣的學生,很難;能成為這樣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但是在機械型的這一轉(zhuǎn)折點,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告訴他,這不是分數(shù)的金字塔,而是態(tài)度的金字塔;不是智力的金字塔,而是非智力的金字塔。是非智力的因素決定了你站在什么位置,而你的位置決定了你能從現(xiàn)在的教育體系中吸收多少真正有用的東西。
告訴我們學生,要堅強,要自信,努力改變自己,不斷超越自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在哪;同時也告訴自己,我們不需要成為“最好的”,但是我們會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而成為“最好的我自己”!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個人領(lǐng)悟2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是每個渴望成功者最好得心靈驛站。成功是目標,成長是到達目標得道路。但這條曲折得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有時讓我胸有成竹,有時讓我垂頭喪氣,甚至迷失自己,在挫折面前選擇最多得就是軟弱和妥協(xié)。讀完《成長比成功更要》這本書,我茅塞頓開,書中質(zhì)樸、平凡、意味深長得小故事,幫我理清了思索,讓我悟出了如何做最好得“你自己”。
每個人都渴望知道自己該如何成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得孩子盡快成材,每個老師都盼望自己教出來得學生早日取得喜人得成績。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李開復所談是一批最優(yōu)秀得中國人——30個“微軟小子”得成長過程。他們并不擁有一個比我們更聰明得大腦,那么他們憑什么變得和我們不一樣,就憑著他們自身得努力,他們得自信,當然也離不開他們得家庭教育,他們每個人都飽受挫折,但他們站起來了,使自己更堅強,更“聰明”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巖石阻擋,哪能激起美麗得浪花?”
想想自己,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怎樣得環(huán)境,讓他充滿自信,讓他向“E學生”發(fā)展。從“微軟小子”得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只要找對了方向,自己得孩子一樣也會有出息。反思自己,作為老師如何在成長得路上做最好得“你自己”為什么在成長得路上過得如此艱辛?沒有能夠更優(yōu)秀,不是因為天生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不是按照自己得想法去使用聰明,而總是按照別人得標準使用自己得聰明,即使優(yōu)秀了還是不快樂,是因為總認為“最好”得含義是戰(zhàn)勝別人,而沒有想到真正最好得是成為最好得“你自己”。做人做事,道理是有一樣得,不應該總是跟著別人走,也沒有必要看別人怎么評價你。做你自己!就會發(fā)現(xiàn)心里有一塊是真正屬于你自己得。激情一定就在那個地方。認識到自己得激情所在,不要壓抑它,把它開發(fā)出來,就可以看到價值就在那里。
看完這本書,我不僅對為人師、為人母有所得,對自己得工作和將來也有一定得指導意義。面對生活中得一點挫折,我不再軟弱,想想“微軟小子”得成長歷程,我會更加堅強。努力改變自己,不斷進取,超越自我,更加堅定了信念。在今后得人生中,我會越活越精彩,因為我知道了,我不需要成為“最好得”,但我會成為“最好得我自己”。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個人領(lǐng)悟3
這幾天集中精力讀了凌志軍先生得《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頗多感觸。書中描寫了三十位“微軟小子”得成長史,這些“人精”得成長遵循了一條規(guī)律:“E”學生最易成長為社會得中流砥柱。所謂“E”學生是指自主型得學生,他們具有自信、主動、積極,把必須要做得事情做到最好,持續(xù)性地保持一流成績得特征。除此之外,還有自主、自由、堅韌、快樂、有個性、有激情、有想像力,享受學習而不是完成學習,不以分數(shù)衡量成敗,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有獨立得意志,有強烈得興趣,有一個執(zhí)著追求得目標等特征。
此書初版是六年之前,從那以后多次再版,可見受歡迎得程度之深。但是,凌先生不知有沒有想到,這本書產(chǎn)生得轟動效應和實際得教育發(fā)展進程相比真是不算什么!
在書中,就讀于上世紀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得精英們對中國這種“填鴨式”得教育深惡痛絕,對中國大學以及研究生教育頗多微辭??墒?,時過境遷,在今日之中國,這種教育模式相比以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xiàn)在得競爭是從幼兒園開始得,甚至更早,從孩子還沒出生時父母就在操心他(她)們得上學問題,買房要買學區(qū)房,戶口要落在教育程度較好得區(qū)。在現(xiàn)行教育制度下,中國得父母們已經(jīng)幾近瘋狂。他們得恐慌感極大地影響了孩子,從上學那一刻起,孩子們就背負著沉重得壓力,這一背就是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能感到學習得快樂呢?
我們這些做家長得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得,將心比心,如果我們處在現(xiàn)如今得社會,我們能比我們得孩子做得更好嗎?我們明知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對得,可是還是屈服于升學得壓力,給我們得孩子們報奧數(shù)、英語、繪畫、音樂等各種培訓班,一點一點地擠占著孩子得睡眠和娛樂得時間。
雖然我們也矛盾也痛苦,但是我們已經(jīng)深悟:在如今得中國,如果你要給孩子一個快樂得童年,就意味著給他(她)帶來一個痛苦得中年。在如此重壓之下,誰還敢奢談什么素質(zhì)教育,這就是應試教育大行其道得原因。
中國得教育制度真是畸型,這種“流水線”式得產(chǎn)生人才得方式還談什么創(chuàng)新力?為我們得孩子悲哀,為我們祖國得未來悲哀。遲早有一天,我們會為今天得畸型教育付出沉重得代價。而這代價不只是幾代人得努力付之東流,還意味著我們得國家喪失了核心競爭力,淪為為別得國家輸出“智力”和勞動力得大國!
此情此景,不愿想像。這也不是我們這種平頭百姓所能掌控得。我能做得,是盡量為女兒撐開一線天,讓她在如此煩重得學習空間中喘喘氣,并盡可能地在她長大成人后送她出國,接受一下西方教育。否則,我得女兒會對學習喪失興趣,從而失去了前進得動力!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個人領(lǐng)悟4
這個三月,我斷斷續(xù)續(xù)讀了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書中記錄了一批最優(yōu)秀的中國人成長的故事,是一個關(guān)于教育、人才、社會的記錄與總結(jié)。作者從微軟亞洲研究院30余位研究員的成長歷程中采擷一些平凡的小故事,以他獨特的視角切入,通過這些質(zhì)樸、平凡的小故事將“微軟小子”們成長過程中的歡笑、悲傷、激情、惆悵表現(xiàn)了出來;同時也揭示了他們不斷進取、不斷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直至成功的奮斗歷程。作者希望借這本書,改變國人對教育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中國學生能在這本書的鼓勵下,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其實,“成功”是很誘人的兩個字眼。一提到成功,我們一般都會想到,事業(yè)有成,財富滿滿,家庭幸福。說通俗點,就是有錢,有權(quán),有勢等等。“成長”這兩個字可能沒有“成功”那么誘人,但是卻比“成功”更有分量,更重要?!冻砷L比成功更重要》的主要觀點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沒有必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而是應該認清他自己,發(fā)掘他自己的價值。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就是吳楓的浪子回頭和平凡中產(chǎn)生的強大力量。他從一個中考數(shù)學考32分、英語考28分,整天穿著喇叭褲的街頭浪子,蛻變成連續(xù)讀了大學、碩士、博士,到最后成為“微軟四少”之一,期間還承受到病痛和生活的諸多磨難,他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他出生在江漢平原的一戶普通人家,卻能夠在開竅以后不受任何困難的干擾堅持努力學習,最終取得了成功。這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卻用普通人的情感和堅持,迸發(fā)了如此強大的小宇宙,告訴了世人們平凡中也能締造偉大,普通人的情感也能產(chǎn)生強大力量!
吳楓的命運轉(zhuǎn)折,來自于第一次中考后,父親歸來給他的一次自我選擇,他選擇了繼續(xù)讀書,而沒有去接媽媽的班當一名售貨員。之前,他是一個典型的差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浪蕩子,而且更要命的是他全然沒有將讀書當回事,也從來不在乎自己的成績。然而,就在父親讓他自我抉擇的時候,他鬼使神差地選擇了讀書。我不知道他是一種怎樣的頓悟,秉持一種怎樣的毅力和努力,復讀一年初三又將真?zhèn)€初中三年重學了一遍,能夠讓自己考上重點高中,一只腳踏進了大學。按照他自己的說法,當時如果父母強迫他繼續(xù)讀書,沒準兒他就逆反了,反而會破罐破摔。看到這里,仿佛我也有一種頓悟,那就是對待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等方面,不能一味強求、強迫,要多站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去設(shè)身處地來處理問題,否則面對青春期的叛逆、花花世界的誘惑,很可能適得其反、事與愿違,有時候沒有處理好,反而導致貽誤終生。
一路走來吳楓并不順利,除了憑著自己的那股沖勁學習有了很大的起色,然后命運卻連續(xù)給他開了玩笑。本來很有希望考上北大清華,卻因為視網(wǎng)膜脫落差點人生就此進入黑暗,最終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萬幸的是讀了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卻在大學里因為談戀愛而被迫放棄了班長、學生會職務;畢業(yè)后兩人天各一方,他也整天在從事擰螺絲的工作,但他憑著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忠貞,為了離愛人近一點通過努力考上了碩士、博士。最終那個20年前穿著喇叭褲、唱著《路邊的野花不要采》的浪蕩少年,成為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研究員。其實,他這一路走來,面臨了很多個人生的挫折和低潮,面對命運的起伏、事業(yè)的不順、時空的障礙,他的理想信念沒有絲毫變化,他沒有被這些暫時的起伏左右自己的情緒,反而是從中擺脫出來,堅定地做著自己的事情。身處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身邊充滿了浮躁、自私和急功近利,卻鮮有這樣充滿理想并為之執(zhí)著奮斗的人和精神。細細品讀吳楓說的“普通人的情感有時候也會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這句話,不禁讓我心生感動,想到了海倫·凱勒的名言——堅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yè)。對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而吳楓的奮斗歷程,就是這句話最真實的寫照。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最偉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而費狄拉也曾告訴我們,“只有平凡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蔽覀?yōu)槿烁改傅囊泊蠖嗍瞧椒驳钠筋^百姓,作為父母最偉大的目標和成就不是必須幫助孩子取得成功,而是要幫助孩子在平凡的生活中充分地認識自己,做真實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強壯自己,通過理想信念和真情實感,集聚自身的各種能量,爆發(fā)出孩子的潛能,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書筆記個人領(lǐng)悟5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是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徐小平、王強等成功人士分享的關(guān)于他們接受家庭教育的經(jīng)歷和個人成長的軌跡,以及他們對自己子女實施家庭教育的理念與具體操作經(jīng)驗。
俞敏洪說:“書本學習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培養(yǎng)他們美好的心境更重要?!毙煨∑秸f:“我認為可以自由選擇是一個人快樂幸福的人生基礎(chǔ)?!蓖鯊娬f:“沒有良好的習慣就形成不了健全的人格。”——所以《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大概真的如俞敏洪在序言中所說并“不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導手冊”,更多的只是一種“真實的分享”。
正因為這是一種分享,所以字里行間流露的都是實實在在的例子,很多例子得到了我們家長的共鳴。例如:美好的心境,美好的生活。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有個美好的心境,我一直覺得,對于孩子來說,書本學習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培養(yǎng)他們美好的心境更重要。什么是美好的心境呢?就是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而我們的孩子在國內(nèi)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習既辛苦又忙碌,很少有真正屬于自己向往的童年生活,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減負,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讓他們的童真毫不保留的釋放,使孩子過上快樂的童年。又如:快樂是快樂之母的例子,說明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和源泉?,F(xiàn)在社會各個培訓班琳瑯滿目,家長們?yōu)榱瞬蛔尯⒆虞斣谄鹋芫€上,紛紛參加課外培訓,殊不知課外培訓占據(jù)使孩子不少休息和玩的時間,那么孩子是否真正喜歡,是否真正覺得快樂,這是需要我們家長考慮的。
書中例子很多,作者從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和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兩方面相結(jié)合進行了分享。既能看到作者那個年代的傳統(tǒng)教育,又能看到現(xiàn)代教育,這是一本通過兩個年代的不同教育的分享,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