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
推薦文章
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范文
所以,當每一個這樣的人意識到自己身處監(jiān)獄,暫時又無法像鳥兒一樣飛走的時候,那么他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在沒事的時候,總得找點事情來做做:像杜佛蘭一樣,沒事就鑿鑿墻!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關(guān)于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1
《肖申克的救贖》值得看兩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電影如同時裝,趕一個時髦,過上一把癮,就永遠過去了。但是確實有些電影是可以沉下來的,它將在這個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有些電影,給我們感官上的快感,讓我們暫時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樂;有些電影,給我們?nèi)耸篱g沒有的奇景,滿足我們白日間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贖》不同,它是一部感動我們心靈的電影。
最初聽到《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片名,以為肖申克是個人名。實際肖申克不是這部片子中兩個男主人公的任何一個,它是一個地名,即“鯊堡監(jiān)獄”。
這個監(jiān)獄,是座人間煉獄,不僅是因為它那里獄卒殘暴、獄霸橫行,而且是因為它對人的精神的磨蝕。在那種漫漫無期的禁錮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棄希望變
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來。但是在監(jiān)中服無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這樣,他像是用一件無形的護身罩護住自己,心中永遠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什么感動了我們?是安迪歷經(jīng)20年的牢獄之災、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終于在一個雷雨交加之夜從500碼長的污糞
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關(guān)押40年后在假釋審查官面前那番看似無謂,卻令人動容的話?(“我沒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過頭去看看往昔,那個愚蠢的男孩兒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見了,只剩下這個厭物,垂垂老矣?!?
——是這些,卻又不僅是這些。電影是在一點一滴的敘述中漸漸滲入我們的心靈的。如果要全講述出來,就要把電影整個重講一遍。是的,一點一滴地敘述,那撞擊我們心靈的東西在你不設(shè)防間直觸你的內(nèi)心深處。即使在唯一能證明安迪是無辜的證人被監(jiān)獄長槍殺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棄希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間講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記憶與夢想,以為他快要精神崩潰了,“人的忍耐總是有限的……”他這樣解釋安迪。其實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也會如此原諒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殘酷的環(huán)境毀掉啊!
但是——這真是好萊塢式的——電影竟然不給我們這個充滿必然的悲劇結(jié)局。安迪沒有被命運毀掉,他獲得了一個完滿的結(jié)局。他重獲自由,懲罰了監(jiān)獄長等惡人,還與老友阿瑞在海邊重逢。知道這情景是夢,好萊塢制造的夢,但我們?nèi)匀桓屑み@夢,因為它實在是太美好了?;叵胍幌逻@部影片,雖然講了那么多殘酷的事,但留在我們腦海中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記憶。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隊長進言,為獄友們贏得了一箱啤酒,大家在陽光下暢飲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顧一切進入監(jiān)獄長辦公室為大家播放《費加羅的婚禮》的場面:你從來沒有覺得自由的陽光是如此燦爛,莫扎特的音樂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這一瞬間都變得高尚美麗,容光煥發(fā)……這時你就明白了:為什么人類在經(jīng)歷了那樣多的苦難與沉淪之后,還能生存,因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
關(guān)于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2
最近看了部好電影,叫《肖申克的救贖》。感觸頗多。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安迪的銀行家因被污告殺人,無辜入獄,謀劃了二十年成功越獄的故事。肖申克是那所監(jiān)獄的名字。希望和自由是貫穿整部影片的重要線索。而正是擁有希望和自由的信念,一個囚犯才有能力有決心實現(xiàn)自我救贖。
安迪作了囚犯后,是否也失去了自由?我想,是沒有的。至少他會時不時地召喚自由的降臨。在陽臺上,陽光盡情散在他和朋友肩頭;他讓音樂飛遍肖申克,甚至是那最無人問津的角落,告訴每一個不自由之身,聽,這就是自由。他用六年撰寫了一段自由傳奇--那就是他一手復舒的圖書館。在里面每一個不自由的人至少擁有一個讀書的自由權(quán)。正如影片所說有種鳥是關(guān)不住的,因為它的翅膀太過耀眼。是的,安迪正是這種鳥。自由便是翅膀,一只永不失翅膀的鳥,怎肯永屈于欄桿之下,畢竟鳥會飛。安迪用二十年用一把小刀挖出了鳥的翅膀,記得那夜電閃雷鳴。有五十個橄欖球場的長度的下水道又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何況那只是下水道。全身惡臭又如何,人的外在莫不過皮囊一張,何況只是臟了囚衣。正如破繭的蝴蝶,安迪從下水道鉆出時,上帝賜于了他渴望以久的翅膀,這雙翅膀不再是虛無飄渺的,它真實的如同手腳。喊吧,安迪,叫吧,安迪,讓雨水沖走蚩伏于你身上的一切一切的惡臭??薨?,安迪,我想,正如天上的電閃雷鳴,淚和著雨一起殞落。
一個人因有了希望才會想擁有自由。當希望占據(jù)一個人的心時,他就會想“我需要自由”。畢竟自由有種魅力,它可以去觸摸希望。瑞德似乎最明白這點,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東西,會令人發(fā)瘋。他學會忘記希望,告訴安迪希望不可再妄想。肖申克的銅墻鐵壁,足以讓一切希望成為笑話。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失去希望的自由人。當他尋不到活下去的意義時,他選擇了死亡。死亡解脫自己又無礙于他人。生死對自己已毫無意義,對于他人又值什么呢?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老頭子罷了。相同的命運似乎也要降臨到瑞德身上,然而安迪的一封信,幾張鈔票,填充了瑞德的希望空白。在老布辭世的房間,瑞德提起行李,起程了。為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藍得正如他所希望的。
安迪是偉大的,一個人的自救,那是勇者,一個人自救的同時,又實現(xiàn)他人的救贖,那是圣人。芝華塔尼歐某個海岸邊,有家小旅館,旁邊有一條舊小艇。上面站著一個人,是安迪。安迪,看,瑞德來了,該出發(fā)了。
關(guān)于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3
肖申克的救贖,納粹高徒,尸體,暮冬將至這四篇中篇小說,總和在一起,反應(yīng)了斯蒂芬金的寫作歷程和寫作心理的變化,及他人生中的波折和坎坷,也有成名后的風采和活力。
斯蒂芬金一生的起起伏伏與這四篇有很多的相像之處,小學時候他因為寫了篇恐怖小說被校長所唾棄,兒時的心理陰影使他在未來的創(chuàng)作空間中,將自己的原型都會在小說中體現(xiàn)。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銀行家,納粹高徒中的托德,幕冬將至中的斯蒂芬,他們的種種經(jīng)歷,都能衍射出斯蒂芬不同時期的不同心理,當通俗文學與嚴肅文學的抨擊文學壇時,許多的作家都因此存在非議,斯蒂芬金也不例外,但是他始終堅持著自己內(nèi)心對恐怖小說的熱愛,從魔女嘉莉的退稿到發(fā)行幾百萬,從一個落魄的銀行家到旅店老板,從一個懵懂少年到一位城府莫測的殺人犯,從一位文學作家到時間旅者,都是反應(yīng)了斯蒂芬金早期的落寞到成名的風采,期間的迷茫,壓力,以及為了生計的煩惱,都能在小說中感觸頗深。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肖申克的救贖中雷德因為安迪對生活的希望,及對未來的追求慢慢的感染著他,使雷德對出獄后嶄新的生活又充滿信心,但在納粹高徒中,一名14歲正直青春年華的少年因為好奇,找到了二戰(zhàn)時的納粹軍官,杜山德,最開始只是想更深入了解歷史,慢慢的托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與杜山德的內(nèi)心相性相近,對血性的渴望,對歷史的崇敬,慢慢成為一個流浪者的劊子手,但是當自己的人生走向巔峰之際,他內(nèi)心從小的壓抑即將爆發(fā),從此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光明源于黑暗,黑暗涌現(xiàn)光明。
關(guān)于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4
《肖申克的救贖》主要講述的是兩位主人公安迪和瑞德在監(jiān)獄里發(fā)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安迪如何一步步救贖自己和監(jiān)獄里的人。這部電影最令人感動的是安迪對待自由和希望的堅持與向往,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他都沒有放棄對希望的信念。
安迪對自由和希望的追求是最令人贊賞的,對他來說即便只是片刻的心靈上的自由也是很珍貴的,為此他讓獄友們喝上了本不可能喝到的冰啤酒;他堅持刻石頭,即便進獄也沒有拋棄自己的興趣;為了重溫音樂的美好,他不惜違反監(jiān)獄的規(guī)則而被獨自監(jiān)禁2個星期;為了建立圖書館堅持每2個星期寫一封信,6年不間斷;為越獄,19年靠一根小小的鐵錘挖除了一條地道。這一切,無一部體現(xiàn)了他對自由的追求。安迪也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他懂得利用一切資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用他的智慧改變了監(jiān)獄里的一切,同時也是很多人得到了心靈的救贖。
瑞德是此部電影另一重要人物,而電影正是以他的角度來講述安迪的一切的。如果沒有安迪的出現(xiàn),也許瑞德會步上老布的后塵。然安迪不僅解救了自己,更是解救了瑞德以及監(jiān)獄里的很多人。而瑞德的存在也是安迪最終越獄成功的重要媒介之一。瑞德和老布的例子也讓我們認識到體制化的可怕,人一旦體制化了,那么一旦他離開了這個體制就會活不下去。
影片主要是要告訴我們?nèi)魏螘r候、任何地點都不要放棄希望,只要自己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是能夠守得云開見月明的。正如安迪一步一步用自己的行動來救贖著眾人,同時也解救了自己,最終讓自己生活在自由的世界里。
觀看這部影片,我們學習到了無論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我們都不應(yīng)該放棄自己的希望,只有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是能成功的。
關(guān)于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5
小時候常做同一個夢。
金色的沙灘上,浪如白練。大海作為一個慷慨的饋贈者,時不時地送上一片片精致的貝殼,在艷陽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而我,正專心地做著沙堡,盼望著自己會成為最偉大的建筑師。不經(jīng)意的抬頭,與那些仰望碧空的臉,打個照面。
夢,到這里就停止了。醒來后,莫名的惆悵的涌上心頭,生在內(nèi)陸小城的我是多么想時常看一看海啊!于是我一次又一次走進這個美麗的夢,無法自拔。但它終是伴隨著童年爽朗的笑聲,在日益繁重的學業(y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直到我看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那個夢,又清晰起來,盡管那份心境已有些許淡漠,滄桑得如同前世。
我的目光,不停地穿梭,越過時光,越過歷史,到那1949年的英格蘭,到那灰撲撲的肖生克監(jiān)狀去。
這是安迪到這的第一年,罪名是謀殺妻子及其情夫。他坐在囚車上,兩只淡藍的,像是被天染過了似的眼,蒙上了一層陰翳,他遲鈍地看著那鐵柵門,隨著刺耳的聲音,打開了,里面囚犯高亢的聲音,像是海潮淹沒了他的耳朵。
他閉上了眼。
再睜開眼,已進入肖申克高高的院墻,仰望著內(nèi)部的建筑,竟透出雄偉之感。之后,就是無聊的洗澡、撒防虱粉和典獄長的例行講話,他說的那句“不要侮辱上帝啊”,聽著有些刺耳。
他進入自己的牢房,伴著獄警的那句“熄燈”張望著看到燈一個個的關(guān)閉,看到黑暗正踏著靜靜的步子走進這暗無天日的牢房。他也聽著,聽著新來的胖子哀哀地哭泣,聽著那個叫海利的獄警邊叫罵邊毆打著新來的胖子,直到他倒地不起,他沉默著,度過了寂靜的一夜。
瑞德,那個關(guān)了十幾年的黑人,就這樣認識了他,那個叫安迪的人。沒想到,他與安迪的友誼,竟持續(xù)了二十年。
在這黑暗的二十年,安迪究竟經(jīng)歷了多少,連身為朋友的瑞德也數(shù)不清:被“三姐妹”欺辱,被典獄長利用,被海利毆打,被關(guān)禁閉,即使知道自己是清白的,還沒法讓自己從這里出去!可他的臉,依然是波瀾不驚,如沉靜的海水一般。他甚至,在幫助囚友喝到啤酒時,露出奇異的微笑;在飲集雕刻石頭時,眼中閃爍著光芒;在翻閱書籍時,在深夜冥想時在沉浸音樂中時……你會看見一個優(yōu)雅而高貴的靈魂,飛出牢籠,飛出柵欄,在遼闊的天空中,伸展出雪的翅膀,像魚兒般自由地游弋著。
他是天使,坐入凡間的天使。
啊!是什么使他的翅膀,不被無情的現(xiàn)實泥潭所污染?
是那個夢。
蔚藍的天空下,是一片依然蔚藍的大海,在海鷗的見證下,他們的唇漸漸靠近靠近--海平線,是唇模糊的邊界--他們相吻了。沙灘是大海長長的金發(fā),綿延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凌亂而柔軟。而安迪,站在這頭金發(fā)上,發(fā)絲輕輕地鉤住了他的腳。他的手下面,是只破舊的駁船,正在被輕輕擦拭著,鐵銹也隨之脫落,落在地上,像是火焰,燃燒著他的熱情。而他的朋友,瑞德,正熱心地拿著冰涼的啤酒邊招待客人,邊親吻著瓶口灌了下去。
船,慢慢的重回年輕,它將載著安迪和瑞德,隨波逐流,直到永恒爬過了他們的額頭,直到孤獨沒過了他們的腳趾,直到,消失在落日的余暉中,靜靜地地,離開這世間。
那夢,竟持續(xù)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都過了二十年了,那個夢,怎么還是不肯醒?
因為那不僅是夢,更是希望。
這希望支持著他,令他用難以想象的毅力和一把小小的錘子,鑿開了一條通道。
這通道,通向天堂,
天堂的那一側(cè),是芝華坦尼荷,那個令他魂牽夢繞的夢之地。
終于他可以懷著自由的心,看那大海,看那細沙,看那駁船,還有,他朝思暮想的那個朋友。
他們的海找到了,我的呢?
看完影片后,我回到家,悵然入夢。那個愛海的男孩,似乎又回到了我的身邊。
我也該尋找屬于我的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