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英語電影觀后感
阿凡達英語電影觀后感范文
《阿凡達》這部電影告誡了我們:人類要與自然保持和諧的生存狀態(tài),不要為了掠奪稀有的資源,發(fā)動戰(zhàn)爭而破壞環(huán)境。因為保護自然,其實就是在保護自己。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阿凡達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關于阿凡達英語電影觀后感1
看完《阿凡達》,內(nèi)心久久無法平靜。我不僅驚嘆于它精美的畫面制作、震撼于它堪稱完美的3D視聽效果,更為其悲壯、凄美的故事,以及它所反映的對自然生態(tài)的熱愛和對人類瘋狂地、毀滅性地攫取地球資源強烈撻伐的主題久久不能平靜。
Avatar源自梵語,意指天神在人間施展善靈時所附著的肉體,即化身、替身的意思。影片中雙腿癱瘓的老兵杰克因為哥哥的一次DNA捐獻以及不幸被殺,而代替他來到富含礦物元素“unobtanium”的潘多拉星球采礦公司工作,用自己的思維控制由人類和Na’vi族人的DNA合成并克隆出的毫無意識的Na’vi人。
故事進行到這里,也許很多人都會認為《阿凡達》是一部簡單的科幻探險類影片。但隨著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那優(yōu)美壯闊的畫面以及自然真誠、引人入勝的劇情發(fā)展,深深地吸引著每位觀眾的心。同時,它給觀眾的震撼和反思也變得愈加強烈、深刻。
在一次勘探行動中,杰克的化身遭到猛獸追捕而脫離隊伍,危難時刻被美麗的Na’vi公主相救,并邂逅了一段凄美、悲壯的愛情:她將他帶到巨樹城堡,讓他看到Na’vi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他卻將巨樹位置泄露,人類軍隊大舉入侵將它毀滅。在對自然的眷戀和對人類肆意破壞的強烈憤懣中,杰克和公主將各部落的Na’vi人團結起來,用最原始的方式與擁有最先進的人類軍隊展開血戰(zhàn),并取得最終勝利。
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一個帶著孩童般想象的美麗童話。在那優(yōu)美的畫面中,我們雪藏已久的童年記憶得到釋放。那是一個仲夏的傍晚,一個孩童躺在草地上看著天空逐漸閃亮的星星,靜靜地幻想著屬于自己的英雄史詩:和公主美麗的邂逅,無憂無慮地游玩,奔跑于一望無際的草原、巍峨俏麗的山巔抑或風景娟麗的湖畔;愛情萌生于山花爛漫的季節(jié),成長于激情洋溢的歲月,在風雨中經(jīng)受考驗,在悲壯的歌詠中變得永恒……
《阿凡達》帶給我們的是一次對生命中那種原始美的完美體驗,是對現(xiàn)實中因人類的貪婪和欲望而對自然環(huán)境、其他物種甚至人類自身暴虐無度的強烈拷問。
當靈魂樹的種子飄蕩在杰克和Na’vi公主周圍,每一只晶瑩剔透的種子好似精致的小水母一般在畫面中輕輕飄過,我似乎看到童年的某一天日暮時分白楊樹纖弱而執(zhí)著的種子隨著暖風飄過眼前;當杰克和公主騎著各自的迅雷翼獸在萬米高空自由翱翔,我仿佛重溫了童年的某個夜晚夢中揮動潔白的翅膀自由飛翔的豪壯;當看到巨樹城堡遭到人類攻擊而被連根拔起,盤虬臥龍般的枝干在最后一次享受了陽光的撫慰后轟然倒下,我似乎看到故鄉(xiāng)的老桑樹林在最后一次用甜美的桑葚送別這群懵懂的少年之后,在電鋸冰冷而無情的鋸割聲中逐漸消失;當看到Na’vi人獲勝之后逐一將人類趕上飛船遣返離開,我真不愿去回想現(xiàn)實:鋸扔在不停地截斷老樹的筋脈,而當年那些手握電鋸的人已經(jīng)不在,卻將它傳到了兒子手中。而他們,當年亦曾接過老桑樹臨終前最后的饋贈和囑托……
有些人認為《阿凡達》是一部老套的故事,只不過在3D技術的應用和畫面制作方面下足了功夫。然而,它里面所表現(xiàn)出的Na’vi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生靈萬物的眷顧是如此真切,如此令人動容。它讓每位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更為深刻地體會到:人類對自然資源貪婪攫取,帶給其他生物和自身永無止境破壞的深深的負罪感和恐懼感,為每位觀眾上了深刻的一課。
關于阿凡達英語電影觀后感2
不得不承認,《阿凡達》在立體感上,還是有些部分超出個人預期的——有鑒于此片的矚目程度,我得說,這有些難得。開場的第一個鏡頭,用幾顆水滴,就已經(jīng)顯示出極其牛逼的3D感,后面更有大量讓人迷失的景深鏡頭。它似乎有意探索3D電影的新語法,即如何把3D鏡頭的功效發(fā)揮到最大,卻又能與敘事融合不顯突兀,這在關于人類的段落里特別突出。反而是關于外星世界的展示,也許是為了控制成本,比如主角騎著飛龍、怪獸穿越天空和叢林時,幾乎沒有主觀視點鏡頭,我所期待的無限風光在眼睛兩邊呼嘯而過的景象,自然也就無從感受了。
但總體而言,《阿凡達》仍然創(chuàng)造出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充滿視覺奇觀的世界。但我會想,如果看的是非3D版,還會這么嘆為觀止嗎?或者,如果《魔戒》系列也是IMAX3D版,會不會比《阿凡達》更好看呢?我沒有答案,但有建議——盡量去看IMAX3D版,至少要看普通3D版。
至于故事,它真的老套到無以復加,就是典型的西部片:白人來到了印第安人的世界,為搶掠資源而屠殺他們,印第安人奮起反抗——白人就是《阿凡達》里的地球人,印第安人的角色就由潘多拉星球的原住民來扮演。男主角學習騎怪獸和大鳥,活脫脫是學習馴馬和騎野牛。從人物設置到劇情走向,無一不熟口熟面。唯一有一點點新鮮的,就是說外星人和他們的圣樹的關系,是網(wǎng)絡和電腦的關系——放心,這不是劇透,是否知道這點,對欣賞這部電影一點影響沒有。
是的,我知道有人會說,這就是一部販賣視覺奇觀的電影,所以故事越簡單越?jīng)]有文化障礙,越容易全球暢銷。可在故事上用心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不也賣得很好嗎?而《阿凡達》,即使我事先已經(jīng)知道故事很老套,還是不免有一點失望。
總的來說,我感受到了震撼,但這震撼沒有超乎我的想象——而我本來認為,《阿凡達》應該是一部能超越想象的神作的。所以,最后我要再次送上一條建議——請把期待值降低一點,再降低一點。
關于阿凡達英語電影觀后感3
要問2009年最熱的電影是哪一部,我想大多數(shù)人的回答應該是《阿凡達》。相信喜歡大片的人都會對這部電影有深刻印象,強大的導演,獨特的視角,細致的特技,發(fā)人深省的主題……作為電影愛好者的我,卻在遲到的時間觀看了此部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震撼并沒有因時間流逝而減少。
目前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歷史之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阿凡達》的導演就是因創(chuàng)作《泰坦尼克號》而名震一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少年時代的卡梅隆就已經(jīng)開始科幻小說的創(chuàng)作,14歲時,他看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10太空漫游》,這部電影為他之后的科幻電影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泰坦尼克號》之后,他發(fā)現(xiàn)精進的電影工業(yè)技術只是用來使一個原本就精彩的劇情更加引人入勝的手段,單靠特效無法成就一部好電影。于是他花14年時間謹慎構思,投入3億美元,以親自研發(fā)的虛擬影像擷取科技,花4年時間拍攝,終于在09年推出影迷期待已久的影片――《阿凡達》。
與以往拍攝的科幻片不同,此次卡梅隆導演的講述視角可謂獨具匠心。運用第一人稱視角凸顯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從開始的一點點私心(想借助開采公司給的費用去做手術重新站起來)到他為完成任務而主動接近納美人,再到后來愛上女主角,同時在內(nèi)心認同納美人,甘愿做一名納美土著戰(zhàn)士。銜接自然緊湊,在主人公感情的微小變化中我們能感受到這是一種必然,我想這是影片能夠感動觀眾的原因之一。
不能不說《阿凡達》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獨到細致的特技。我們可以在男女主句的臉上看到他們心理變化的蛛絲馬跡。特技給觀眾帶來超強視覺效果,不得不使觀眾感嘆導演的拍攝功底。《星球大戰(zhàn)》開啟了特效電影的新時代,同時自那時起,越來越多的電腦制作圖像被運用到了電影作品中,不但取代了傳統(tǒng)特技,也令視覺效果的魅力大大超過電影故事本身。在感嘆影片中精湛特效技術的同時我想到我國目前的一些影片中使用的特技效果,遠不及此,令人惋惜。
當影片無數(shù)次的出現(xiàn)人類用各種大型機械來破壞潘多拉星球時,我的心為之一震。導演的深度就在于影片在給我們視覺沖擊的同時,也向我們拋出了一個重點問題――環(huán)保。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人類的生活日新月異,但人類只是無限度的享受著美好生活,不曾想到工業(yè)污染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產(chǎn)生了多么大的威脅。當人類無限度的利用資源破壞環(huán)境之時,可曾想到有一天我們會因為這些做法而受到懲罰?如果我們還得向外星人或者虛幻的角色學習如何保護環(huán)境,那將是怎樣的悲哀?
電影《阿凡達》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視覺沖擊,更是一種心靈震撼,不要讓如夢似幻的潘多拉星球的悲劇發(fā)生在我們身上!
關于阿凡達英語電影觀后感4
從電影院走出來,朋友問我,你對于這部影片有什么看法。我想也沒想就回答道:這部影片根本不需要任何評論。這是我第一次對一部電影持這樣的看法。我能有的只是感受,而不是評論。
觀看之前,看到不少評論詬病阿凡達的劇情,國人將諸多鄙夷戲謔的字眼加之于上,諷刺這是一部劇情俗透,炫耀技術的好萊塢大片,將之貼上美國快餐文化的標簽。在我看完之后,我有些困惑這樣說的人在看阿凡達的時候是帶著怎樣的腦子,但是我知道,這是我所熟悉的一種東西起了作用。它決定了你在影片中會看到什么。
有人看到了爛俗,有人看到了煽情,有人看到了匱乏的劇本,有人看到了其他影片的影子和片段,說這不過是一個三流的故事、一流的技術混合體,更有人認為自己找到了好萊塢電影行業(yè)的軟肋,言辭間流露出發(fā)現(xiàn)了對手命門一般的竊喜和得意。而我看到的,卻不是這樣。我看到了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技術為劇情服務,劇情為技術奠基;看到了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體系建構,想象力的挑戰(zhàn)進取;看到了生命在追逐夢想道路上的滾燙呼吸,一塊恰如其分的價值載體。看到了一名電影工人對自身職業(yè)的熱情和執(zhí)著,一名商業(yè)導演的精神野心和現(xiàn)實智慧。一部氣韻高標、美輪美奐、顛覆視覺、開創(chuàng)先河的電影。它是一個絕佳的電影樣本,一道道或奔騰或溫軟的力向四面八方伸展,每一個方向都值得跟隨并且能夠?qū)懗鰯?shù)以萬言的評論。
我看到了一種精神上的凌駕與超越,而這種精神世界的差別,外在表現(xiàn)好像僅僅是一小步,但是內(nèi)在的質(zhì)量級差異,完全是天壤之別。就好像漫天的雨點往下掉,而有一滴卻掉頭向上。哪怕它只前進了一厘米。但是在質(zhì)量上,它已經(jīng)不可和其他的雨滴同日而語。是的、這是一個通俗的故事,但是不是庸俗、惡俗、更不是低俗,它只是把現(xiàn)實世界中常見的故事摘出一段放在屏幕上。它俗的像生活一樣真實,不過是為愛而溫柔,為愛而戰(zhàn)斗,生活家園不容侵犯,生命尊嚴不容踐踏。做得到嗎?問問自己。不要以為卡梅隆是沒有深度的,T2最后兩個結尾的取舍,就足以成為卡梅隆的思想注腳,而在阿凡達中,同樣有東西可以讓你看到。當杰克祈求圣樹的時候,艾蒂莉說,圣樹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它只是維持自然的平衡。
而當潘多拉的生靈們最后集體投身戰(zhàn)役時,艾蒂莉說圣樹顯靈了。在我個人的理解,導演并非是想說圣樹最終選擇了納美人,而是想說,任何行為都不能對抗造化的偉力,一旦你越過了生態(tài)平衡的邊界,那么自然界絕對不會坐視不理。這無關種族信仰、政治科技。這是自然界的規(guī)則,違背者終究會自取滅亡。做的到嗎?看看哥本哈根會議。如果都還不能做到,那么對它的指摘就有些蒼白無力。如果你只是想說,這個道理我懂,這個故事我見過,而不是說我真的就是這么做的,那么這種故事就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它不是為了某個人而存在的,而是為了一個整體而存在。這的確是一個人人都能看懂的故事,因為它暗含了某種普世價值,這種價值可以在世界范圍內(nèi)被懂得、認可和接受,這就貌似簡單的設定足以使它在地球上暢行無阻,為票房掃清先天障礙,然后,他只需要把這個故事講的足夠精彩,就可以在完成夢想的同時,把自己牢牢地楔進一個時代。將商業(yè)利益、理想追求、講述技巧、普世價值如此成熟的結合,還有誰?這個世界有不少博士類的導演,充當著不同型號人性挖掘機,而實質(zhì)上,他們的本質(zhì)無異于簡單的重復勞動,只是利用不同的講述技巧將之展現(xiàn)出來罷了。有誰真正能夠做到去構建一個生命體系,并且將之在銀幕上展現(xiàn)出來?創(chuàng)造是進步的原動力,而創(chuàng)造生命更是其中最為偉大的一項工程,而創(chuàng)造出這樣完整、真實的生命和生態(tài)體系,還有誰?
如果說泰坦尼克號只是時代災難的感性表白,那么阿凡達就是電影文化的激情實踐,卡梅隆耗時十年,帶來的絕非曇花一現(xiàn)的驚艷,他帶來的是整個電影進化階段最強有力的突進呼喊,是行業(yè)生命孕育出的要求和心聲,是文藝形式再次突破的一種可能,在這里,認識重新變得寬廣,心靈重新渴望天空,這里和世界一樣,寬廣,并且有善惡的極端,看似中規(guī)中矩的體系包容著一種內(nèi)在的狂放不羈,它不是把神話寫成詩句,而是用詩句創(chuàng)造神話,他用想象搭建一個舞臺,制造矛盾,然后放無拘無束的心靈在上面盡情宣泄,其影響仿若整個行業(yè)的一次咯血。這種壯麗的狂飆將會動搖乾坤,它融合了整整一代好萊塢電影人激情的所有跌宕起伏,舉起了對夢想執(zhí)著追求的鮮明旗幟的同時也樹起了一個高高在上的靶子。我對朋友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國家,那么你最好先了解一個國家的標識性文化,要想了解一個國家的標識性文化,那么最好先去了解他最具旺盛的生命活力的部分。因為沒有體驗就沒有那種精神上的理解,不懂得其價值判斷就不會懂得它存在的基礎意義。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要了解電影,那么就請欣賞它最為美好的形式,看看它最為青春的激情,要聽聽善于創(chuàng)造和完善這門藝術形式的家伙們的聲音,用心去感受它的心跳和熱力。而現(xiàn)在我可以明白的建議他去看看阿凡達,看看卡梅隆過往十年的準備和以后緊鑼密鼓的追隨,我會建議他清空了頭腦坐在那里,在感官逐漸被那些淳樸野性的激情所點燃的過程中認識每一個電影中與生活相印證的現(xiàn)象,通過激情的思考,帶來思想的沉淀。而不是將它放在解剖臺上、按照劇情、畫面、音效、細節(jié)。。。的順序?qū)⑵渲夂笤倨礈惓鲆粋€完整的印象。不要去嘲笑這部電影的通俗并將之理解為淺薄,那是你把卡梅隆放在你自己的水平上理解的結果。要帶著干凈的眼睛和敏感的心靈去看一看這部美到登峰造極的作品,然后才是對電影的剖析和研究。
關于阿凡達英語電影觀后感5
《阿凡達》確實是一部好電影!導演卡梅倫確實是一位讓人敬仰的導演,不僅給我們呈上一幅天馬行空、美妙絕倫的畫卷,更以博大的人文情懷向我們展示了人性中那些深沉的、美麗的、偉大的東西。
劇情就不回顧了,看的人應該都知道,大部分人應該都看過。美妙的畫面自不必言,畫作愛好者自有定論?,F(xiàn)在只想淺陋的說說那些綻放于影片中的情思奇葩。
先說說那深沉的東西。這是我的第一感覺。當大批所謂文明的地球人殘忍的向潘朵拉土著投射催淚彈、火箭彈時,當大批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地球人開著精良的裝甲車、飛機摧毀圣樹、焚毀大批原始森林時,當一批批土著奮力反抗,但卻英勇倒下無力回天時,當神秘美麗的潘朵拉星球上焰火熊熊、禽飛獸竄時,我難過了!我擔心了!我氣憤了!這是啥嘛?——這不就是當年歐洲白人在美洲大陸所犯下的暴行的再現(xiàn)嗎?可敬的納美人啊!只好也只能用簡單落后的弓箭脆弱的制暴;同樣可敬的印第安人啊!或許你們還用到了長矛!可憐的納美人啊!你們只好踩著同胞的鮮血尋求圣樹的庇佑,繼續(xù)著血書悲壯;同樣可憐的印第安人啊!血淚之路上你們只有荒蕪到遙遠的西部。善良、可敬的土著啊!相信不是善良將你們推向家園破碎、種族滅絕的深淵的!無恥、丑陋的入侵者啊!不信貪婪不會將你們投入到閻羅的諂笑下的?
就這樣悲劇的收尾顯然是不夠的,接下來巨大的落差讓人、特別是那些坐在貪欲塔塔尖還幻想上帝救贖的人深思了。納美人得到了人類叛逆者——阿凡達(或杰克)的幫助,阿凡達與他們——每個圣母的寵兒儼然化為一體,迸發(fā)所有的智慧拼命一搏,集聚所有的能量奮力一擊,天驚地顫,乾坤扭轉(zhuǎn)。盡管勝的悲壯,可是尊嚴尚在,自由還存??删?可嘆!可贊!而印第安人呢,他們的阿凡達在哪兒呢?沒有!被驅(qū)逐、被屠殺、被同化,短短幾年的急性屠殺死者誰能統(tǒng)計個大概?文明所遮蓋下的慢性屠殺可否有始有終?尊嚴俱無,自由殘喘??杀?可嘆!可憐!
再說說美麗的東西吧。納美人美啊——恪守一切原始生靈天然心靈,真誠的待客,真摯的信仰,還有比這更美的嗎?尤為要提的是女主之美,人類的善良、智慧、勇敢……。她都具備,稱她美之化身當之無愧。阿凡達的人性美也全然不會因為他的“無恥背叛”而絲毫有所折扣。為自己而來,也為人類而來,更可貴的是也為人類而去,也不僅為人類而去。敢想、敢做、敢為、敢堅持不渝、敢為美而不屈,試想他不美誰美?他不稱之美誰還稱之美?同樣出色美的是那些充滿良知的科學家、飛行員,那些為納美人浴血奮戰(zhàn)的地球人。
偉大的東西在哪兒呢?在阿凡達或者在杰克的內(nèi)心——他有一顆美麗而勇敢的心。在這顆美麗而勇敢的心的驅(qū)動下,偉大應運而生。
有評論說:世界的卡梅倫,宇宙的阿凡達。我倒是希望他們都屬于世界,都屬于人類,都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