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讀后感400字
推薦文章
《水滸傳》一書講述了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漢從梁山泊聚義,而最終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一起來看看《水滸傳》的讀后感400字,歡迎閱讀!
《水滸傳》的讀后感1
水滸傳里108位英雄好漢,本晁蓋是眾頭領(lǐng),但在后來晁蓋不幸中了一支毒箭,臨終前他立下遺囑:“你們誰捉了史文恭,誰就當(dāng)山寨之王?!闭f完便斷了氣。
后來盧俊義在宋江的幫助下活捉了史文恭,眾好漢決議能者為王,宋江就成了山寨之王,盧俊義為次。雖然他們也是一種土匪,但他們是好土匪,而且他們從不搶劫良家百姓,只搶那種貪官污吏,來救濟老百姓。
在宋朝,貪官污吏異常多,所以官逼民反,他們理所應(yīng)當(dāng)上山謀反,報仇雪恨。更何況誰也不愿意看到這種哀鴻遍野、妻離子散的樣子。于是,他們招兵買馬,召集各路人才準(zhǔn)備起義,干掉所有的貪官污吏。 108位好漢他們文武雙全,愿為朋友付出一切,而且也各有所長:宋江的仁慈、盧俊義的武力高超、武松的勇猛、魯智深的力大和李逵的俠肝義膽……
但是后來隨著梁山泊義軍接受招安后,宋江受詔平定叛亂。在平定方臘軍的過程中,義軍陣亡72條好漢。回軍途中,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殘廢的武松不愿回京,就在這里出了家;離開杭州后,林沖癱瘓,楊雄、時遷、楊志、穆弘病死,燕青又悄然離去;到了蘇州,李俊、童威、童猛又離去。等到大軍回京駐扎陳橋驛時,只剩下20余名頭領(lǐng)。蔡京、童貫、高俅、楊戩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們設(shè)計害了盧俊義,用毒藥摻入御酒毒死了宋江和李逵。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起義在悲劇中結(jié)束了。
雖然他們起義的失敗起源于宋朝統(tǒng)治者的昏庸愚昧,但是水滸傳中梁山眾好漢扶危濟困、仗義疏財?shù)木裰档梦覀冇朗缹W(xué)習(xí)!
《水滸傳》的讀后感2
寒假里,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這本書主要講了梁山108位好漢的英雄事跡。
在眾多英雄好漢中我最喜歡武松,因為他武藝高強,行俠仗義,曾在景陽岡上赤手打死一只大老虎;還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后來在梁山泊成為第十四位好漢;在征計方臘的過程中作戰(zhàn)勇猛??梢哉f武松是《水滸傳》里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勇士。
《水滸傳》里的108位好漢雖然都是作者虛構(gòu)的,但他們有血有肉,都是好漢。他們的正義永遠(yuǎn)留在我心中。我愛英雄們身上的忠義精神。
《水滸傳》一共描寫了一百零八個好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黑旋風(fēng)李逵。他是一個魯莽的莊稼漢,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jié)果總是要么吃虧要么后悔了。當(dāng)然他身上那股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氣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他身上最讓我敬佩的是他尊重長輩,孝順父母好品格。雖然他是一個魯莽的山野漢子,但他對老母親卻是萬分敬重的,當(dāng)他要去梁山過好日子時,還要把他的老母親背上一起去享福,背著一個老人走路是很累的,那時候又沒有交通工具,全靠他那顆拳拳孝心來支撐他。
我愛看《水許傳》,更敬佩里面的英雄好們。
《水滸傳》的讀后感3
《水滸傳》這本書主要講了一百零八條好漢反貪官的故事。
一百零八條好漢,都有自已的名號,分別對應(yīng)天上的一百零八個星宿。天魁星呼保義宋江、天雄星豹子頭林沖、天貴星小旋風(fēng)柴進、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在這一百零八條好漢中,我最喜歡智多星吳用。無用與吳用同音,但他是一個聰明機智的軍師。開始他跟著晁蓋,后來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宋江做寨主后吳用給宋江出謀劃策。我還欣賞浪子燕青,他有鐵一般的胳膊和手腳,善于摔跤。和貌若金剛,力大無窮、自稱擎天柱的任原比過摔跤,勝過了任原。燕青還武藝高強,多才多藝,吹蕭唱曲樣樣能行,又射一手好箭,真是文武雙全。
《水滸傳》這本書里的每一個故事都描寫的栩栩如生,令我流連忘返。
《水滸傳》的讀后感4
“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每次聽到這熟悉的歌聲,我就會想起爸爸零零碎碎地跟我講梁山好漢的故事,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
媽媽告訴我,《水滸傳》是一本很有名的書,還是四大名著之一呢!這個寒假,我終于閱讀了這本書。
《水滸傳》這本書可精彩了!主要講的是北宋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起義的故事,有九紋龍大鬧史家莊、魯提轄拳打鄭關(guān)西、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汴京城楊志賣寶刀、武二郎景陽岡打虎等等,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讓我情不自禁得讀下去。這些故事生動曲折,人物具體形象,他們很講義氣,鋤強扶弱,一人有難,大家?guī)兔?,團結(jié)友愛,互相扶持。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武二郎景陽岡打虎,故事情節(jié)很跌宕起伏,武二郎有勇有謀,老虎雖然勇猛,但是武二郎更加武藝高強,最終打死了老虎,也老百姓除了一害。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覺得作為新時代的小學(xué)生,我們要繼承他們講義氣的精神,好好學(xué)習(xí),努力掌握更多的本領(lǐng),幫助弱小,為祖國的和諧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水滸傳》的讀后感5
在成長過程中,無數(shù)本書滋養(yǎng)著我,伴我度過漫漫長途。我對書如魚和水,緊緊系在一起不可分開。臧克家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當(dāng)一本書真正住進你的心里,你就會有這種感觸。
小時受爸爸的影響,對書很感興趣。爸爸便買來了幾本名著以陶冶我的情致。但我太小,只是隨便翻翻。
上學(xué)后發(fā)現(xiàn)小時爸爸買的書竟是四大名著,便來了興致,隨手拿了一本《水滸傳》看看,卻一下被吸引住了。小時的零碎記憶在一頁頁紙中被重現(xiàn),記憶也隨之深刻起來。當(dāng)合上最后一頁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靈久久地被那一個個英雄豪杰所震撼著,感動著。
在這昏暗迂腐,官官相護的年代,無數(shù)好漢被處處欺壓。但亂世出英雄,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他們義聚梁山泊,匯成了一股連朝廷也不敢忽視的勢力。在一次次征戰(zhàn)中,他們?yōu)榱肆x,救出兄弟,殺除貪官,卻也沖為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賊。在幾經(jīng)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讓他們四處奔波掃平其他勢力,但結(jié)果卻是,在百經(jīng)沙場后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戲完結(jié)后的慘淡收幕。
那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印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急公好義的宋江,智慧多謀的吳用,豪邁大力的魯智生,武藝高強的林沖等等,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他們是天上108位星辰,來到人間替天行道。他們豪氣沖天,為了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宋江的帶領(lǐng)下,他們打倒貪官污吏,濟世救民,顛覆了我們心中所謂的“義”。何為真正的義,誰也說不清。但他們卻說明了一點善、正即義,民心所向即義。他們用自己的義,反對朝廷的腐敗。
《水滸傳》的讀后感6
這幾天我終于閱讀完了《水滸傳》,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書就是這本書。它栩栩如生的描寫了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漢。忠、義、孝、是他們的品德。
雖然梁山好漢與朝廷作對,被稱為草寇,但他們也是迫不得已才被逼上梁山,他們上梁山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已經(jīng)看出朝廷的腐敗,不可能一直在朝廷做官,而且一定會有賊寇反對朝廷。第二:他們都被客觀形勢所迫,逼上梁山。比如豹子頭林沖本來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后來被陸虞侯、高俅、高衙內(nèi)等人陷害,要不是魯智深救他,林沖就被害死了,所以被逼上梁山。武松本來在陽谷縣當(dāng)都頭,由于哥哥被西門慶、潘金蓮、王婆等人害死,去官府報案,結(jié)果知縣不領(lǐng)案,武松只好親手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后來醉打蔣門神,又被張都監(jiān)陷害,也被逼上梁山。呼延灼、關(guān)勝、董平、張清等大將也被打敗逼上梁山……
但是我認(rèn)為宋江不應(yīng)該接受招安,因為本來朝廷就腐敗,好漢們應(yīng)該與朝廷戰(zhàn)到底,讓朝廷明白不是土匪壞,而是自己的國家管理的不好,如果朝廷不腐敗,重用人才,安撫老百姓,每個做官的都做清官,不陷害別人,就不會有土匪了。如果朝廷在認(rèn)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就和朝廷拼到底,徹底打敗大宋朝??扇绻邮芰苏邪?,就是自投羅網(wǎng),被朝廷利用,既不能讓朝廷意識到錯誤,還要被方臘那群真正的賊寇打得生存無幾。
梁山好漢的忠、義、孝等優(yōu)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宋江之所以稱為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呼保義是因為他寬宏大度,樂于助人,是個大孝子。還有魯智深野豬林救林沖,武松替哥哥報仇,武松血濺鴛鴦樓并寫上“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宋江接父,李逵下山接母并孤身殺四虎等故事充分表達了梁山好漢孝順、忠心耿耿、為兄弟兩肋插刀、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做事敢作敢當(dāng)?shù)扔⑿燮焚|(zhì)。我喜歡魯智深的講義氣,喜歡武松的敢作敢當(dāng),喜歡李逵的粗中有細(xì),更喜歡梁山好漢的忠、義、孝?!端疂G傳》真是一本必讀的名著。
《水滸傳》的讀后感7
《水滸傳》中用以組織群眾和團結(jié)群眾的思想基礎(chǔ)是“忠義”。這里所說的義,它在某種程度上注入了被壓迫階級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觀念,這一點,有些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是有所覺察的。明人郎瑛就說過:“逆料當(dāng)時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江必有之?!边@實際上是說《水滸傳》所說的義不完全同于歷來統(tǒng)治階級所說的義。在中國封建社會里,下層人民也常講義,他們?yōu)榱司S護自身的利益,免受暴力的欺凌,自然產(chǎn)生一種團結(jié)御侮的愿望,這種愿望,在為生活所迫、流落他鄉(xiāng)異地的一些游民身上,反映得尤為強烈,他們最講朋友之間的義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進而至于“濟困扶?!?、“殺富濟貧”,都是“義”的表現(xiàn)。
因此,《水滸傳》中所寫的義,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壓迫的性質(zhì),而不同于儒家的綱常倫理中的“義”。但是“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彼浴端疂G傳》里的“義”,還不能取代舊的倫常觀念的地位和作用?!端疂G傳》里的“忠”,有忠于梁山事業(yè)的內(nèi)容,但它又有忠君思想,在許多場合里,“忠孝”這種封建倫理大節(jié)被放在首位,而把“義”置于次要地位,這就是江湖義氣沒有突破封建道德的表現(xiàn),梁山泊一些斗爭性最強、革命最堅決的人物,最終也不免在講義氣的情況下跟著宋江接受招安,義氣服從了忠君,就是《水滸傳》所寫的“義”本身存在嚴(yán)重缺陷的證明。
《水滸傳》的讀后感4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