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雪國讀后感1000字
推薦文章
川端康成的《雪國》凝聚著作者十二年的心血,《雪國》中的每一個意象都有著豐富的寓意和象征。作品中作者著力描寫的無聲的雪國在作品中是一個重要的自然角色,雪國四季的自然景色魔術般地襯托了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一起來看看中學雪國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
雪國讀后感1
島村不想被世事牽連,他有妻兒卻四處游蕩,尋花問柳;他研究西方舞蹈,卻不喜歡直觀肉體的表達,而是欣賞古文字、圖片記載的舞蹈形態(tài),這樣可以任意想象,如同“天堂的詩”。
他欣賞駒子,覺得她世俗中帶著無限的純潔,他形容為“潔凈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腳趾彎里大概也是干凈的”。駒子渴望生活,向往城市里的事物,這無疑給島村虛幻的人生帶來一些真實與靈感,他形容她這種憧憬為一種“本身的徒勞”,卻帶著純真。
島村也向往葉子,葉子清澈的聲音、車窗里浮動的影像就引來他無限遐想。他試圖從駒子那打聽葉子的消息,卻總是徒勞,駒子可以跟他分享任何事,她的身世、她的日記…唯獨對葉子只字不提。島村很好奇,他不知道駒子在回避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渴望什么。
駒子心靈純真,卻被世俗所累,長期的藝妓生活使她不免沾染了風塵氣,一個個的宴會讓她疲于應付又似乎樂在其中,她想破繭而出,繭卻越結越厚,她的抗爭在島村看來“一切都是徒勞”。
而葉子呢?如同初雪一般干凈、真誠,葉子面對現(xiàn)實生活是局促不安的,低微得覺得自己什么也不會,當她面對小孩、需要幫助的人,她又是那么的輕快、熱心,與眾不同,這與駒子的觥籌交錯、曲意逢迎形成了兩個世界,她認為葉子就像一個沉重的負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島村欣賞駒子身上奮爭的美,更被葉子天生的純凈所懾服。
駒子傾心于島村,島村傾心于一種虛幻美,對島村來說,駒子的存在只是“徒增了幾許旅愁遙遠的聲音罷了”。最后,葉子帶著她那局促不安的真善美消亡在火海中,如同一個玩偶,毫無反抗,卻由于失去生命而顯得自由了。
雪國讀后感2
這是一片隔絕孤立的凈土,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大雪紛飛的地域自由地散發(fā)著蠱惑人心的魅力。經(jīng)過長久的黑暗才能到達的雪國帶著與生俱來的夢幻與縹緲,遺世而獨立。以此為背景,一場飄落著雪的夢徐徐展開。
雪國是一場夢,這場夢里有縈繞著鮮嫩氣息的后山,有積雪覆蓋的村落,有雪水融化的青石板,也有美得極致而冷清的巨大星帶。
島村,這位玩世不恭、未嘗認真對待生活的紈绔之人,始終貪戀著一種虛幻的美。因此他踏上了這片夢幻的樂土,邂逅了符合自己虛無美學的駒子、結識了雙眼中燈火閃映的葉子,島村在這座遙遠偏僻的雪國建立了自己迷幻與虛無的夢境,也在一次次的闖進與入侵中慢慢解構粉碎著自己的白色美夢。
細看駒子,她本人的命運帶著深深的徒勞,淋漓地體現(xiàn)了一種日式虛無。當她因為行男重病而墮入風塵成為藝妓,失去自己的“純粹”之后,這種種的努力最終還是在行男死后歸為徒勞,彰顯一種令人窒息的無力。島村早早便看透她命運的徒勞,但是島村執(zhí)著于一種“徒勞感”,因此將駒子本身的徒勞生命作為自己的審美取向,去欣賞、去把玩。而他也一直作為駒子徒勞命運的旁觀者與見證者,他無可奈何,也無動于衷。
島村對駒子的迷戀源于他對虛幻美的執(zhí)著。駒子在島村心中是一個“連腳趾彎里大概也是干凈的”潔凈得出奇的女子,從這一點來看,島村對駒子的喜愛并非建立在駒子本人之上,而是建立在島村自己的幻想之上,這更可以印證島村對個人幻想的熱衷,以致顯得他對現(xiàn)實之物若即若離了。島村對駒子在肉體上表現(xiàn)出來的些許克制其實也是在竭力不去破壞自己建立在駒子身體上的幻想,可以斷言,島村對駒子的憐愛感情更多是源于對虛幻美的固執(zhí)追求。川端康成對島村與駒子之間感情的描寫從未濃墨重彩、歇斯底里,這份以幻想為基礎的感情沒有火焰般熱烈的情欲,只是雪將融化時的無力與哀傷。只是這種日式的迷幻與虛無之美,帶著徒勞感,在全書中無時無刻不在被作者強調(diào)凸顯。
島村對葉子的興趣同樣起于他個人迷幻的愛好。通讀全書后不難發(fā)現(xiàn),在島村第一次到達雪國時,尚未成為藝妓的駒子是島村心中純粹之美的無瑕象征;而當島村第二次來臨,因為行男而成為藝妓的駒子失去其“純粹”,取而代之的便是在窗玻璃上映出漂亮容顏的女孩葉子。葉子在車窗上透明的側臉和閃爍的眼神為島村做的這場雪國之夢蒙上一層更縹緲的紗。
這三人在雪國之中形成一種穩(wěn)定三角形結構,平衡了島村的迷幻夢境。然而隨著島村的步步入侵,最終駒子和葉子都向島村提出了將自己帶走的想法。島村卻將這二者盡數(shù)否定,打破這種三角平衡,最終,雪國夢境以葉子的死亡與駒子的瘋狂收尾,島村自己精心建立的美夢解構離析,崩塌破碎。當銀河嘩啦一聲向他的心坎傾斜下來時,千萬顆星星的重量該將這場夢砸得粉碎,該將島村從這場幻境中照耀清醒。
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透露著他本人的世界觀,讓人感覺到美的同時又產(chǎn)生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書中那句“生存本就是一種徒勞”讓人感覺海水沒頂般的絕望。正如島村對駒子那句“我什么也不能為她效勞呀“一樣,閱讀此書時,我也對書中人物的命運感到無可奈何。讀完后便有一種悵然若失的虛無之感。這是日式虛無之美,在不經(jīng)意間挖空讀者的靈肉,吞并進書中,因此讀者與書中的人物一起連帶著變得無力與縹緲了。
回看全書,從頭至尾都貫穿著一種日式虛無,也就是所謂的“徒勞感”。從生存到死亡,中間連接著的不過是徒勞。駒子被命運玩弄便是如此,葉子沒能來得及掌控自己命運的航向也是如此,雪國夢醒,駒子瘋了,葉子死了,只留島村一人在從雪國歸往東京的列車上徒勞嘆息。讀罷不由得讓人感嘆,人生也如雪國夢一場,迷幻而虛無,縹緲而徒勞。
川端康成這本著作為我們展示了何為日式的迷幻與虛無之美,它的魅力像一層薄霧氤氳著濕氣,浸淫你我的心靈與頭腦。
雪國讀后感3
《雪國》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國》是一部富有詩意的作品,風景如畫的北國景色與主人公的內(nèi)心融為一體,《雪國》整體給我的感覺是平緩而抒情的,但《雪國》里有一個地方給我的沖擊力特別的強,也是我認為整部中篇小說的高潮,便是葉子在一場大火中逝去生命,駒子那悲痛欲絕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力。葉子的死亡預示著一種幻想的美好人性的破滅,川端康成筆下的葉子是一位善良又潔身自好的女性,其實葉子和駒子在小說里面臨著一場相同的生活處境,但葉子從始至終也沒有淪為藝妓,顯然作者把葉子和駒子進行了對比,駒子是“實”的,那么葉子便是“虛”的,面對那樣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葉子又怎能獨善其身,潔身自好呢?這只不過是作者對比駒子產(chǎn)生的美麗幻想罷了,因此川端康成對葉子的描寫其實并不多,用了一種淡化的處理方式,你可以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過多的了解,給人一種琢磨不透的虛無飄渺的感覺。
駒子是《雪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駒子從一位社會底層的鄉(xiāng)村女子,最終為了給毫無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淪為了一名藝妓,駒子以其說是為未婚夫淪為藝妓,還不如說是生活的壓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這條路,如果像葉子那樣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駒子渴望“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生活,渴望美好而真正的愛情,希望找一個愛自己的丈夫。她對島村是有一種期待的,而這種期待在駒子身上表現(xiàn)的越來越強烈,但駒子的這種愿望破滅時,最終便是駒子人性的毀滅,駒子的刻苦學習,勤奮練習三弦,讀小說等等努力,都是徒勞無獲的,不能讓她的生活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
島村雖然對駒子的遭遇有著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島村無法實現(xiàn)駒子的愿望,雖然駒子熱烈般的愛著島村,但島村最多把駒子當做是朋友罷了,只是他在旅途中無聊消遣的玩伴,在駒子身上展現(xiàn)了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對于生活的熱愛,而島村身上展現(xiàn)出一懶散、懈怠悲哀著生活在虛無中,島村和駒子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從側面烘托了駒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運用了西方的現(xiàn)代主義和日本傳統(tǒng)文學的多種藝術手法,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獨特意境。
雪國讀后感4
川端康成是日本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一員,他的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特質。其作品《雪國》是一本講述日本尋常人家在一段旅行中發(fā)生的普通平常的事。通過這樣的故事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微妙的關系和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
在《雪國》這部作品中,描述了一位自由撰稿的舞蹈研究家島村在一次機遇中認識了當?shù)氐囊晃凰嚰撕蟮那榫?,那時所謂的藝妓就是平時在家里做些平凡的家事,過著極為普通的生活,待到被召喚時就立刻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地道的藝妓,有的時候她們在客人的旅館內(nèi)一起歇宿,大家坐在火盆旁閑聊一些家常,很自然地同客人們熟悉起來,而后,當她們看到男人們穿著棉睡衣就寢或起床時便會給予精心的料理,駒子就是這種地方藝妓中普通的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逐漸的熟悉起來,并且經(jīng)常見面。
這部小說重點在于其文字的感染力的成功。通過島村和駒子之間的對話及其之間的關系的演變,極其豐富的表現(xiàn)了其文字的浸透力。在這樣普通的生活場景中,充分的顯現(xiàn)了日本的民族特色文化,將這些特殊的食物連接起來,組成了一個個唯美的畫面,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力,甚至還會有情感的共鳴。
作者通過“雪”這樣的事物,來表達在日本所說的美學的體現(xiàn)。從這些文字中我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種平靜的心情。人物中島村對于葉子的印象比駒子還要深刻。葉子的出現(xiàn)和逝去,那是一種從靜美的狀態(tài)跌落到凄美的情景。
總而言之,這部小說是川端康成對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擔憂,即營造了雪國這樣一個唯美的環(huán)境來寄托自己對日本文化及其傳統(tǒng)美學觀念的情感。整部小說都體現(xiàn)了川端一種孤寂的心靈,表達自己的一種終極理念。
雪國讀后感5
葉子是仰臉掉落下來的.衣服的下擺掀到一只膝頭上.落到地面時,只有腿肚子痙攣,整個人仍然處在昏迷狀態(tài).不知為什么,島村總覺得葉子并沒有死.她內(nèi)在的生命在變形,變成另一種東西。
這是《雪國》結尾時對葉子的自殺描寫,在川端康成的描寫下,似乎自殺死亡都是美的,那么悲戚那么柔軟,我們會自動的進入那個純潔無暇的雪國,進行我們的旅行。
你說世界是多么遼闊
渺小的我們擁有什么
《雪國》以倒序講述了一個研究舞蹈的紈绔子弟島村來到多雪的上越溫泉旅館,結識了駒子,一個大方得體自然活潑的姑娘,兩個人產(chǎn)生了純潔的情感。但島村第二次再來,又對安靜冷淡的葉子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而且駒子還是不得已成為藝伎……
風吹入我心中
我站在樹林邊望著天空
島村,小說的男主,性格懦弱自私,還有他骨子里的孤獨悲傷,這導致他對所有的事都不在乎,面對事情都不作為。他是一個虛無主義者,會對自己追求的產(chǎn)生迷戀到極致的情感。駒子、葉子,兩個既相像又完全不同的女子,他都愛慕,卻都選擇回避。我認為他和駒子是真心相愛,“駒子撞上了一堵虛無的墻壁,那回聲都如同雪花撞在他的心坎上”但他也不會主動,甚至離開也不會告訴駒子說是否會再來。這一切一切都注定了他的這一生都是孤獨的。后來讀了很多遍,一點點明白,駒子葉子都被島村所幻化,他愛的只是駒子葉子各自的一部分。駒子是熱情勇敢的化身,為了報答師傅,為了救青梅竹馬,她義無反顧的選擇藝伎,即使知道這個身份會被人詆毀看不起。面對喜歡的男子,她愛的轟轟烈烈!“它還記得你呢”,第二次見到島村,她如此說,表達她的情感,但明白了這段感情的不可能時,她又說:“等你走之后,我就要認認真真的生活了”可憐我最愛的駒子。而葉子,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她就是理想的化身,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是美的,但她與駒子不同,她是冷的,對大部分都不感興趣,只看重自己看中的小世界,對她愛的行男不離不棄,呵護有加。最后行男還是去世了,葉子就仿佛失去了世界,壓抑郁悶,最終都導致了她的離開。但理想化的她就連從樓上降落都是美的。幻化中的駒子和葉子,美麗的讓人欲罷不能,但當回到現(xiàn)實,一切都不再如此。悲戚動人的故事中那孤單的島村、飛蛾撲火的駒子,清冷無助的葉子可憐又可嘆。
每讀一遍感受都不同,折服于作者那寫作風格,細膩的筆觸?!堆﹪肥谴ǘ丝党勺罹哂绊懥Φ淖髌分?,這本書是典型的新感覺派,運用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他有著完整生動的故事和人物,但更獨特的是,他追求細節(jié)到極致,人物的動作語言,甚至是一處景物,都很細致。而且整本書的情調(diào)都是悲戚的,典型的虛無主義。結尾處,他這樣寫道:“她在空中是平躺著的,島村頓時怔住了,但猝然之間,并沒有感到危險和恐怖。簡直像非現(xiàn)實世界里的幻影。僵直的身體從空中落下來,顯得很柔軟,但那姿勢,像木偶一樣沒有掙扎,沒有生命,無拘無束的,似乎超乎生死之外?!彼劳鏊坪醪辉僮屓丝謶侄瞧降5?,這就是典型的虛無。也正是這種虛無讓這部作品與眾不同,成為經(jīng)典。
其實讀到現(xiàn)在,也沒法真的清楚這部作品的蘊意。川端康成用著樸實平淡卻又準確細膩的語言打造了這個虛無的雪國,“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第一句話便勾勒出了這個世界,與俗世不同,他干凈遠離凡世,就像是《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一樣,或是日本常說的以太,都是人們心中美好的代名詞,理想之地。
真正的經(jīng)典總是會讓我們沉醉其中,他里面的深意內(nèi)涵需要我們細細品讀琢磨。讀萬里書行萬里路,書里的世界是作者精心打造的。讀《雪國》時,我就好像置身于故事中,看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那種悲傷一直壓抑在我的胸腔,難以釋放,但讀到葉子的死亡,似乎又釋然了。這就是《雪國》的力量,他值得所有人品味。
雪國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