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電影觀后感1000字
推薦文章
電影《左耳》改編自饒雪漫同名小說《左耳》,主要講述了李珥、張漾、許弋、黎吧啦等一群擁有不同性格的年輕人的青春疼痛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左耳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左耳電影觀后感1
今天去看了《左耳》。
看完之后說不出感覺,覺得再看一遍或許才會體會到其中的傷與痛。
聽不見的耳語最誠懇,看不到的內(nèi)心最忠貞。影片中最后吧啦告訴小耳朵的話和張漾告訴小耳朵的話,說給了左耳聽,所以是美好的耳語,聽不見,但是好美好美。
故事從一開始就是誤會,一個大人之間的誤會,牽扯了一群人,改變了他們所有人的青春。我認為愛得最深的人是小耳朵,傷的最深的人也是小耳朵,雖然她的感情表達不像吧啦那樣明顯,敢愛敢說,但是這或許是青春中的另一種形式,好孩子的內(nèi)心,好孩子的青春,把自己周圍所有的朋友都那么真誠的對待,結(jié)果說不上好與壞。
張漾的年少輕狂到吧啦死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大男孩身上所具有的特質(zhì),最后和小耳朵之間的秘密,他并不壞,一種孩子氣的正直,和青春的傷痛隱忍。吧啦吧啦,一個看不出不開心的直率女孩,大大咧咧,周圍人都認為她的愛是隨便的,可是她的愛才是最忠貞的,臉上的笑,和內(nèi)心對愛情的向往,帶著愛而意外死去,那么的突然。黑人真的是黑人,粗獷不修邊幅的行為,外貌,卻也是那樣熱烈執(zhí)著的愛著吧啦,影片中他所有的語言和行為都是為了吧啦而做的。
直到吧啦死去,他還是那么愛他,黑人是一個好男人,雖然不是高富帥,但是很實在。許弋,外表的陽光大男孩,但對自己不負責(zé),本以為他是害羞的不善言辭的乖男孩,但吧啦甩了他之后,他一直在自暴自棄,一段不該有的愛情,真的發(fā)生了,許弋愛吧啦,可是后來家庭敗落,得到小耳朵的幫助后,他并沒有珍惜小耳朵,而是再一次深深地傷害了她,只能說許弋真的不值得小耳朵愛他。尤他,小耳朵的表哥,一直默默地喜歡小耳朵,是個鄰家大哥哥的形象,靠譜。小耳朵,愛上了一個人一直到最后,直到那個人傷害了她,她離開了他。小耳朵把吧啦看成最好的朋友,因為她從吧啦身上學(xué)會了許多,吧啦是一個和她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小耳朵羨慕她,希望自己也是那樣一個吧啦。吧啦的意外離去她一直不能釋懷,一直都在想著她,吧啦,你知道嗎?蔣皎,一個富家女。
青春,是那么一群人的,故事中的他們在一個小城里演繹著自己的故事。他們的青春或多或少都有我們的影子?;蛟S你會像小耳朵,像尤他那樣一直暗戀著某個人;你也可以像吧啦,像黑人那樣把自己愛的人說出來,大膽地去追??此麄兊那啻?,回憶的還是我們的青春。
影片中最令我驚喜的是謝娜,李程遠的片刻露相,好好。最令我感到弱爆的臺詞是歐豪對蔣皎在樓上撒錢時說的話。引起我注意的廣告是許弋送給小耳朵妖精的口袋的衣服。
左耳電影觀后感2
看了左耳。
是無聊去看的,聽說票房很高。
的確,排片很密,座無虛席。
四號廳,19:45。
感覺像是看了很久很久卻始終都沒有結(jié)束,其間我看了四次手機,朋友在右手邊嘀咕了幾次,前面還有人去上了廁所。
故事色調(diào)較為陰沉,像是垂暮的老人,偶爾穿插些青春該有的色彩。
看完之后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就好像看不看都一樣。除了一直當(dāng)成劉濤的黎吧啦,頭發(fā)挑染了的三浦春馬,還有最后的相視一笑。
也幸好還有最后的那相視一笑。
聲音有些奇怪。
其實在開始的獨白緩緩道出的時候,我的心就涼了小半截。
本來應(yīng)該文藝的腔調(diào),被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來,感覺有些別扭。
還有有些本來應(yīng)該感慨傷情的地方,引起的,卻是觀眾的捧腹大笑。
不明所以,估計與原作有關(guān),與我有關(guān)。
那些年的那些人,饒雪漫郭妮可愛淘小妮子明曉溪,沙漏天使街二十三號狼的誘惑局外人那小子真帥,陪伴了大概我們的半截青春。
所以現(xiàn)在看到年輕的我如此癡迷的李哲羽,除了吐槽幾句,大概最多的,也只是會心的一笑。
青春疼痛系列小說,好像是這樣定義的。像這里的饒雪漫,還有之后的安妮寶貝。
既然疼痛,那就得有愛情有墮落有死亡有各種錯綜復(fù)雜的,人生。
所以我喜歡的,是米砂。
她像是一個漏網(wǎng)之魚,明亮得像玻璃,有陽光。
緬懷青春。
灰色的青春。
可是青春,應(yīng)該是明亮的。是鮮活的,是早上初升的太陽,給人希望。哪怕每日循規(guī)蹈矩的活著,做做不完的題寫寫不完的試卷,偶爾談個戀愛的小心翼翼,有喜歡的人的整日惦記。
或許會有墮胎有打架有叛逆和大人作對,但多年后想起的,是模糊了的吵鬧,一瞬間的怦然心動,或者是滑稽的綽號。
不是死亡贖罪報復(fù)社會抽煙買醉。
那不是我們的青春。
至少,不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
所以每次的致青春,才會有那么多的人前赴后繼的進坑,然后又前赴后繼的噴。
快樂一些,單純一些,正能量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