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讀后感800字范文
變形記讀后感800字范文
《變形記》是奧地利著名的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品。它真實地寫出了在工業(yè)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實際上他探討的是人類的生存問題。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變形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變形記》讀后感篇1
卡夫卡是一個不被理解的天才,被時間長河逐漸沖刷出來的大師?!蹲冃斡洝窡o疑是他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蹲冃斡洝吠ㄆ獓@著格里高利奇異而悲慘的經(jīng)歷展開。線索極其簡單,卡夫卡卻用他無與倫比的陰郁爆發(fā)力將之豐滿成了一個浸透異色的故事?!蹲冃斡洝返淖畲篦攘Ξ?dāng)然不是情節(jié)。真正帶給文章生命的,是一個以前的文學(xué)作品中罕有的概念——異化。
《變形記》的開頭就有了這么一句:“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煩躁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巨大無比的甲蟲?!惫适掠纱苏归_。
而故事的結(jié)尾則顯得諷刺。作為一個悲觀主義者,卡夫卡對人性的理解和把握可謂非常精準。他曾說過: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著痛苦,另一間住著歡樂,人不能笑得太響。否則笑聲會吵醒隔壁房間的痛苦??梢娝谋^。談及死亡的虛無,魯迅先生曾經(jīng)引用“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詩句來形容,然而這部小說的結(jié)尾處,格里高爾的死帶來的是一家人的歡笑和如釋重負,格里高爾的父母已經(jīng)開始歡喜地盤算著他妹妹的婚事,這整個是一種“眾人皆歡笑,親戚亦已歌”的狀況,實在讓人心生寒意!
《變形記》創(chuàng)作于1920年,正值資本主義高度發(fā)達的時期,而資本主義蓬勃發(fā)展的一個首要條件就是個人的原子化。如果說,圈地運動把人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話,那么隨之而來的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則把人從家庭、社區(qū)、團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了真正原子化的個人。而這種獨立、不受外界力量束縛的原子化個人正是資本主義大工業(yè)生產(chǎn)所夢寐以求的勞動力。今天,我們的現(xiàn)實中,這樣的原子化個人處處皆是:高高的公寓樓里,住戶與對面鄰居共處了幾年,卻彼此毫不相識;自由職業(yè)者在不同的城市之間奔波、穿梭,而不受任何限制……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下,人的孤獨感、人在遇到巨大困難和挫折時那種被拋棄、被孤立的感覺就不可避免了,這也正是卡夫卡所刻畫的主人公得到如此遭遇的時代背景。
在《變形記》中,由于沉重的肉體和精神上的壓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質(zhì),異化為非人。它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孤獨感與陌生感,即人與人之間,競爭激化、感情淡化、關(guān)系惡化,也就是說這種關(guān)系既荒謬又難以溝通。推銷員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甲蟲,盡管它還有人的情感與心理,但蟲的外形是他逐漸化為異類,變形后被世界遺棄是他的心境極度悲涼。三次努力試圖與親人以及外界交流失敗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來他的變形折射了西方人當(dāng)時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ǚ蚩ㄍㄟ^小說并不只是單純闡述事實,而是抗除這個世界,追尋人類人性的完善。
卡夫卡是智慧的。又是天真的。智慧在于他把握住了我們所有人扭曲的笑容,天真的是,他竟然讓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無助和愚蠢。
《變形記》讀后感篇2
晚上,看完《變形記》我問兜兜有什么想法。兜兜居然說:“媽媽,你再生個小弟弟,然后你和爸爸上班去,我在家當(dāng)艾瑪,小弟弟是利奧?!倍刀狄恢倍伎释?dāng)哥哥,雖然平時我們下班后陪他的時間也挺多的,每天晚上吃晚飯一家人一起出去散步,晚上睡覺前陪他聊天,講故事,周末也經(jīng)常陪他出去運動、旅游,給他體驗各種新鮮事物……有時候我們會問兜兜:“你感覺幸福嗎?”兜兜總是點點頭??呻S著他的長大,我們發(fā)現(xiàn)他也很渴望和同齡大小的小朋友一起玩。晚上散步到市民廣場的時候,他總會去尋找其他的小朋友,平時的言語中會很羨慕班里的大寶和小寶,也常會和媽媽說再生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哪怕最好玩的玩具給小弟弟或小妹妹玩也沒問題。
看完《變形記》后,我也反思了很久。平時我們也花了時間陪兜兜,為什么他還是想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呢?也許,是我們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平時總是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和孩子交流,或者按自己的想法去引導(dǎo)孩子,卻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則故事:一個爸爸帶著5歲的孩子去看一個非常有趣的展覽,參觀的人很多,然而在爸爸看的津津有味的時候,孩子卻哭了起來。當(dāng)爸爸蹲下來正準備問孩子怎么了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以孩子的高度看到的全是人腿在周圍走來走去??磥?,我們做的還是不夠,沒有真正考慮孩子的想法,習(xí)慣于高高在上,看著孩子說話和做事。為人父母不容易,把一個孩子培養(yǎng)得自信、獨立、開朗活潑更不輕松。以后我們一定注意“蹲下去和孩子說話”,多考慮孩子的想法,讓孩子真正開心健康的成長。
《變形記》讀后感篇3
《變形記》,以一種絕望的筆調(diào)開頭。主人公在一夜好夢結(jié)束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大甲蟲。全家都因此惶恐。還不夠絕望嗎?我以為這就是最絕望的事。不單單如此,絕望之中還有孤獨:一個人的孤獨,一家人的惶恐,全人類的絕望?;炭种?,余下的辦法只有一個——接受。習(xí)慣了就好。到這里,在絕望的大山中似乎看到了一塊希望的石頭。淡淡的愛意出現(xiàn)了,妹妹細心的照顧,母親溫暖的語言,都讓主人公看到了一陣陣的溫暖。主人公也很知自己的情況,默契的陪和著。
開篇緊張的節(jié)奏漸漸慢了下來,事情又得到了緩解,讓人開始浮想聯(lián)翩:也許,哥里高爾還會再變回來的,生活還會恢復(fù)原狀??煽ǚ蚩ú贿@么認為。我看到的只是光明,而卡夫卡看到的卻是全貌。熟悉,不過是厭倦的第一步,稍稍熟悉之后,無限的厭倦就在前面。終于,經(jīng)濟上的重負讓這個家疲憊不堪也狼狽不堪,心理上的重負讓哥里高爾越來越多的做出他不該做的事——絕望終于把他逼瘋了。他想克制,又無法克制。理智已經(jīng)無法戰(zhàn)勝本能。對過去的回憶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一切。他雖然擁有甲蟲的外殼,但他還有一顆人類的心,只要他在世界上還存在一刻,他就仍然是個頂天立地的人。他無法忍受別人把他當(dāng)作惡心的爬蟲,他渴望自己像原來一樣!但是,他又對曾經(jīng)的生活充滿恐懼。對生活的恐懼又使他有些愛上了現(xiàn)在的狀況。矛盾,是矛盾讓他心力交瘁,是矛盾讓他死在自己房間的地板上。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小說人物,哥里高爾,他就是卡夫卡的真實寫照??ǚ蚩ú粌H僅在寫小說,他在寫自己,在寫自己的生活。
除了主人公,他的妹妹也是卡夫卡著力表現(xiàn)的人物。不像劣等小說那樣,把他妹妹塑造成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物。在《變形記》里,每個人都是普通的,社會基層的小人物。他們都是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小市民。他們的愛是建立在生存和金錢的.基礎(chǔ)上的。當(dāng)自己的生活美滿時,他們會去愛別人,關(guān)心別人,照顧別人。但是,一但別人破壞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夢想時,愛就不副存在了。余下的,只是血淋淋的冷酷。從主人公妹妹上的變化上,這一點表現(xiàn)的入木三分。這個形象的成功塑造,也看出來卡夫卡不可估量的天賦。
小說的結(jié)尾是耐人尋味的。從結(jié)尾中,可以看到不止一種感情。哥里高爾在掙扎中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模樣。也許,比原來還要美好,在哥里高爾妹妹的跳躍中,哥里高爾被忘記了。不,這個人就不曾存在,以前的生活,不過是幻覺。在一場鬧劇過后,生活又滑回了原來的軌道。而他,哥里高爾,不過是薩姆沙一家生活中慢慢劃過的一道流星……
《變形記》讀后感篇4
讀完此文,感受很深。在讀這篇文章之前,我了解了關(guān)于卡夫卡這個人。他對人的弱點了解得太清楚了,常常被人認為“與十九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差異只在于寫作手法的怪誕不經(jīng)。
小說講述的是人變蟲的故事。格里高爾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巨大的甲蟲”,驚慌而又憂郁。父親發(fā)現(xiàn)后大怒,把他趕回自己的臥室。格里高爾變了,養(yǎng)成了甲蟲的生活習(xí)性,卻保留了人的意識。他失業(yè)了,仍舊關(guān)心怎樣還清父親欠的債務(wù),送妹妹上音樂學(xué)院。可是,一個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贅。父親、母親、妹妹對他改變了態(tài)度。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掙錢,忍受不了格里高爾這個負擔(dān)。妹妹終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爾又餓又病,陷入絕望,“他懷著深情和愛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頭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絲氣息”,死了。父親、母親和妹妹開始過著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新生活。格里高爾自始至終關(guān)心家庭、懷戀親人,可是親人最終拋棄了他,對他的死無動于衷,而且決定去郊游。
小說用許多筆墨寫了變形后格里高爾悲哀凄苦的內(nèi)心世界,格里高爾雖然變成了甲蟲,但他的心理始終保持著人的狀態(tài),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大甲蟲時的驚慌、憂郁,他考慮家庭經(jīng)濟狀況時的焦慮、自責(zé),他遭親人厭棄后的絕望、痛苦,無不展示了一個善良、忠厚、富有責(zé)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這種愿望終于被徹底的絕望所代替,彌漫在人物心頭的是無邊的孤獨、冷漠與悲涼。
小說描述了一個真實而荒誕的世界,有些奇妙但又讓讀者很感興趣去讀,作者在整體荒誕的情節(jié)中運用了細節(jié)真實和心理真實的手法。寫甲蟲的行動,是符合甲蟲的習(xí)性的;寫甲蟲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爾這個人的言行邏輯的;寫親人的變化,也是符合社會生活的。
作者描寫這種人情反差,揭示了當(dāng)時社會生活對人的異化,致使親情淡薄,人性扭曲?!蹲冃斡洝返闹黝}具有強烈的批判性。
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人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為力,人失去自我就處于絕境。我認為,格里高爾變成甲蟲,無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規(guī)律是無情的。
《變形記》讀后感篇5
《變形記》是古羅馬著名作家奧維德的經(jīng)典之作。該書用六音步詩行寫成,全詩共15卷,包括約250個神話故事。全書以編年體的形式,從創(chuàng)世寫到凱撒之死,奧古斯都繼位。故事人物有神話中的神,男女英雄和歷史人物。第一部分(第一卷)講述宇宙的創(chuàng)立及黃金、白銀、青銅、黑鐵四個時代。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一卷)是神話英雄故事。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五卷)為歷史故事。作品集希臘羅馬神話之大成,每一個故事都生動有趣,穿插巧妙,而所有故事都始終圍繞“變形”的主題,以闡明“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變幻中形成”的哲理。作者把神、人一視同仁,對他們采取了不恭不敬的態(tài)度,旨在借神的變形表達事物不斷變化的道理,表達世界從混亂走向文明、羅馬從建城到帝國強盛、人類在不斷進步的深刻內(nèi)涵,從而表明凱撒的統(tǒng)治不能永久,奧古斯都的登位才是順應(yīng)時代的需要。
《變形記》的對文學(xué)的主要貢獻在于把古代世界的神話傳說總集在一起。作者把這樣豐富的材料變成了一部有機的,一氣呵成的詩作。把故事按照時代安排出場次序是奧維德的一大創(chuàng)舉,并且作者想盡一切辦法使故事串聯(lián)的自然而不顯得牽強,故事線索沒有因為種種原因二中斷。
在《變形記》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變形。這些傳說中的人物不是變成獸類,便是變成鳥形,或樹木,或花草頑石。通過變形,作者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這也符合古羅馬著名哲學(xué)家盧克萊提烏斯的樸素唯物思想,即一切萬物都在變異。
雖然由于歷史久遠造成語言閱讀上的些許障礙,但是《變形記》仍不失為在思想上,文學(xué)上都有建樹的時代巨作!
變形記讀后感800字范文相關(guān)文章:
★ 變形記讀后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