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書筆記和感悟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和感悟5篇
在《百年孤獨》發(fā)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并不廣為人知。你讀過《百年孤獨》這本書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百年孤獨讀書筆記和感悟,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和感悟篇1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闭緯婚_篇,馬爾克斯就已經(jīng)為整本書畫好了一條軌道——圓。
圓是封閉的,沿著那個圓走,你可以一直一直走下去。那是條封閉的周而復(fù)始的路。百年孤獨,用近百年兜了一個圓,又回到了原點。似乎回去了,似乎又沒回去。死神用百年領(lǐng)著人們跳了一支圓舞曲,重復(fù)重復(fù)再重復(fù)的單調(diào)腳步,那就是死亡。
《百年孤獨》是一本寫死亡的書,在書中,每一個人的死亡馬克斯都讓死神安排了一個魔幻的葬禮。飛天的床單,自殺的飛鳥……死神停不下來的瘋狂的舞步,重復(fù)!重復(fù)!
在死神的帶領(lǐng)下,每一個人都孤獨地踏著單調(diào)的步伐,身體與身體似乎很貼近,心與心卻隔得很遠;似乎是熱鬧非凡,實際上,每個人內(nèi)心的孤獨只有死神知道。
有人說《百年孤獨》講的是南美洲戰(zhàn)爭中混亂的愛情,死神不屑地否認。書中人們所謂的愛情在生死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那些偏執(zhí)瘋狂的人,既不會愛也無力去愛。
麗貝卡和阿瑪蘭妲為了爭奪一個男人鬧出了人命,本來得到愛的麗貝卡也在那場事故中拋棄了愛情——這么不堪一擊的愛情談得上愛嗎?更值得一提的是阿瑪蘭妲,因為不小心毒死了小蕾梅黛絲而自責不已,以處子之身死去,孤獨一生。這是阿瑪蘭妲的贖罪,她為自己編織這裹尸布。在死前平靜地躺進棺材里,她在這個世界孤身一人度過了一生。與其說她死了,還不如說是她嫁給了死神。贖完了罪,是該好好去過日子了,她為自己編織裹尸布,其實是為自己在做嫁衣,她在陰間不再孤獨。
然而就算是死神的腳步,也有可能擦出火花。如果硬要說愛情,那么也只有那起舞的黃蝴蝶,只有那樣才算是像樣的愛情。
在瘋狂地越來越快的舞步中,一個個人相繼退出。死神狡猾得如同山林里的狐貍,在雪地里繞了一個圓,然后潛伏在附近,看著人們跳著單調(diào)的舞步,孤獨地走著走過的路,重復(fù)重復(fù)!那是輪回,是封閉的,逃不出去;那是宿命,是注定的,改變不了?!栋倌旯陋殹愤@本書中充滿了一種宿命感,結(jié)局是已經(jīng)確定了的,就是要看著你把這注定的故事演完。
結(jié)尾,半年沒再出現(xiàn)的長著豬尾巴的孩子再一次出現(xiàn),颶風把馬孔多存在過的一切痕跡抹除,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又好像回不去了。
名字是重復(fù)的,死亡是重復(fù)的,故事是重復(fù)的,然而又不會再出現(xiàn)的。死神的圓舞曲在另一個平行空間再次上演,這就是《百年孤獨》。
死亡圓舞曲,重復(fù)!輪回!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和感悟篇2
《百年孤獨》是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xiàn)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百年孤獨的讀書筆記。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zhèn)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云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xiàn)實與虛幻,展現(xiàn)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jīng)典文學巨著之一。
此書想象奇特,意象豐富,大量運用荒誕和魔幻手法,就象是從哈哈鏡和魔鏡的角度反映了一個斑駁陸離的南美洲,通過描繪在這個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地亞家族百年的盛衰史,折射拉丁美洲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西方文明之間的沖突。
在讀過的所有作品的開局中,我最喜歡這個精巧神奇的開場白,“若干年之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痹谶@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宿命感,卻又憑借著巧妙的時空交錯形成了巨大的懸疑。接著在以后幾章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類似的時間敘述:“若干年之后,面對行刑隊,阿卡迪奧將回憶起,墨爾基阿德斯給他念了幾頁那本深奧著作時他驚奇得震驚的情景?!薄叭舾赡曛?,當他在病塌上奄奄一息的時候,奧雷良諾第二一定會記得6月份一個陰雨連綿的下午,他踏進房去看頭生兒子時的情景,讀書筆記大全《百年孤獨的讀書筆記》。”這些描述中,每一次都隱含了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的時間循環(huán)與回歸,每段所描述的內(nèi)容先后又互成對照、互成輪回與循環(huán),因而,這里描寫的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循環(huán)怪圈,都帶著濃厚的奇幻色彩。馬爾克斯用他那冷靜沉著的筆調(diào)描繪出一個魔幻般的拉丁美洲,刻畫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孤獨者們,讓我在悒郁中又帶著一點點訝異,同他們熱烈地交談,慢慢感到幸運和渴望,慢慢感受悲愴和荒涼,在酷烈的悲劇力的撞擊下,靈魂戰(zhàn)栗不已。
如果把《百年孤獨》比作是一部“魔幻交響曲”,那么開篇就是洪鐘大呂,震聾發(fā)聵。吉普賽人的“文明”忽悠,就像是一場熱帶風暴,卷來了大量的枯枝敗葉,裹挾著各種可疑的文化道具、被淘汰的科學器械,在這里傾銷一空,馬貢多被卷入漩渦之中,場面混亂、騷動而瘋狂。第一章敘述的情節(jié)合乎情理,主要用的還是夸張手法來表現(xiàn)這種喧囂的大場面,魔幻手法也只是初試牛刀,比如寫奧雷良諾,在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之前,他就敏銳地觀察到,放在桌子中央的湯鍋無緣無故地滑到了邊緣,掉到地上打碎了,好像有一雙內(nèi)在的動力在驅(qū)趕它移動。那么在第二章,魔幻手法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了”。比如,死去的普羅登肖靈魂復(fù)活,以活人之軀出現(xiàn)在布恩迪亞家;而烏蘇拉外出尋找阿卡迪奧將要回來時,也是奧雷良諾最先發(fā)現(xiàn)家里出現(xiàn)了異常情況:妹妹阿瑪蘭塔躺在搖藍中,搖藍卻不脛而走,在房間里兜圈子——阿瑪蘭塔想念媽媽了。小小的奧雷良諾體現(xiàn)了異乎常人的敏感。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和感悟篇3
“若干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敝骷以诖碜鳌丁返拈_篇這樣寫道。在這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感,卻又憑借著巧妙的形成了巨大的懸疑。布恩地亞上校的記憶猶如一滴墨水墜落在上,無法停止地渲染開來。
恰如《百年孤獨》這個題目給人的感覺一樣,開篇這段話,作者馬爾克斯將時間和空間拉長延展,給讀者以脫離現(xiàn)實時間的魔幻般的感受。馬爾克斯曾言:“活著為了講述生活,生活并非一個人的經(jīng)歷,而是他的記憶?!?/p>
《百年孤獨》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幾乎神話般的世界,那里有馬爾克斯童年眼中整個拉美國家真實歷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會百年變遷的縮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識,同時也融入了人類百年生存的斗爭歷史和凝聚的經(jīng)驗和精神,同時還提出了對現(xiàn)代人和社會命運發(fā)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討?,F(xiàn)實和幻想、直敘與諷喻、寫實和夸張的完美結(jié)合,加上和的一些神話和傳說故事,無異繪出“一幅巨型”,將人類心靈孤獨的苦難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小說一直貫穿著兩個重要的主題:孤獨和宿命。一方面,以娜為代表的幾個長壽的女人,代表一種,一種,一種家族的延續(xù);另一方面,布雷地亞家族在用孤獨來對抗時間,他們每一代人都無法擺脫孤獨的困擾,同樣也無法改變宿命的主宰。在小鎮(zhèn)馬貢多,布恩地亞家族上演著百年的興衰史。
這個家族由衰轉(zhuǎn)盛,又由盛轉(zhuǎn)衰,一百年的歷程,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卻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以第三代阿卡為對稱,第四代的孿生兄弟簡直就是第二代的兄弟倆的翻版,這象征著一種命運的輪回,一種注定無法改變的輪回。而這種烙自家族和生理的還鮮明地表現(xiàn)在這個家族人之間的沖動和規(guī)范的禁忌之間造成的緊張關(guān)系。
即使是看上去最高尚最理性的奧雷連諾上校,也在數(shù)十年顛沛流離的戰(zhàn)爭生涯里留下十七個私生子;而第四代奧雷連諾第二更是將這種情欲發(fā)泄到及至,并且神秘的引起了繁殖力的亢奮。到了最后,這種盲目的本能沖動到第蘭塔·烏蘇娜和第六代小奧雷連諾身上徹底的無阻擋的爆發(fā)出來,這種被壓抑了幾代的沖動如決堤的洪水淹沒了家族的一切。馬爾克斯自己在解釋這部作品的人物的孤獨性時,曾認為“布恩蒂亞整個家族都不懂得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秘密。”
此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品中有兩個極為顯著的特征。其一是書中訴說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jīng);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復(fù)出現(xiàn)和相同怪事的重復(fù)發(fā)生。
小說的情節(jié)離奇,令人迷惘。奧雷良諾領(lǐng)導(dǎo)了32次起義結(jié)果都失??;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在晚年不斷地織;奧雷良諾第二則是不斷地修理門窗;雷梅每天要洗好幾次澡;小鎮(zhèn)馬貢多一場驟然而至的雨持續(xù)下了四年十一個月又兩天,此后十年,馬貢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亞家族的人對美爾加德斯的癡迷不已并且反復(fù)上當;第七代奧雷良諾是一個出生就有尾巴男嬰,卻被咬爛后拖進;隨后一場吹走了馬貢多小鎮(zhèn),吹走了一切,比那場持續(xù)四年十一個月有兩天的暴雨帶走的更多……讀起來總是給人很虛幻很如此不真切的感覺。
但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更令人奇怪的是,書中這個綿亙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奧就是叫做奧雷良諾,而家族中各種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阿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后一個守護者。
布恩地亞家族百年的的興衰榮辱,是整個拉美社會變遷的一面,看似荒誕的一個家族其實正折射出了的歷史。布恩地亞家族由于內(nèi)戰(zhàn)和外敵,原本安定的生活轉(zhuǎn)瞬消失,家族命運急轉(zhuǎn)直下。
與此相對應(yīng),在拉丁美洲,內(nèi)戰(zhàn)連連,又有歐美殖民者的入侵。同時,家族的也是拉美自身落后的寫照:家族成員的與拉美文明程度的低下是相通的。面對落后和愚昧,布恩地亞家族不是追求變革,而只是面對過去,等待著“”的重現(xiàn)。這樣不思進取,最終只能導(dǎo)致馬貢多的落后,布恩地亞家族的衰敗,最后不可避免的被一陣颶風吹光。
同樣,似乎也在暗示著拉美人民如果不思變革,最后只能面臨被歷史淘汰的命運。這一個家族的孤獨與苦難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與血淚。拉丁美洲的大自然,歷史悠久的古代神話,原始古樸的習俗,混雜的種族和,偏僻落后的鄉(xiāng)村生活,現(xiàn)代時髦的都市文明雨季激烈動蕩的政局,所有這些因素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夢幻的歷史與神奇的現(xiàn)實巧妙地融為一體。
而正是這種神奇的不可信的現(xiàn)實,讓拉丁美洲處于獨孤的氛圍之中。當你真正了解那一段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百年孤獨》所揭出的不是單純的生活,而是表層下面一些更深刻的東西,不被理解的人,無法聯(lián)合的力量。這種孤僻貫穿了這本書,這正是作者對自己的出生地的希望或應(yīng)說是絕望。
“百年孤獨”,既是說拉美落后的時間之長,又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態(tài):對進步和先進的漫長等待。百年孤獨,百年的等待。至于這以后,落后和貧窮還會不會出現(xiàn),沒有明確答案,但是馬爾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p>
對夢想與光榮的向往,對獨立與自由的憧憬,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現(xiàn)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虛幻,找到了最終完美無缺的結(jié)合點。“變現(xiàn)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個:希望一百年孤獨的歷史永遠消失并再也不會出現(xiàn)。但愿在擺脫孤獨的宿命后,拉丁美洲的未來歷程能夠繼續(xù)前進,而不是原地徘徊。
其實文章還是蠻看不懂得,那好似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和感悟篇4
《百年孤獨》是一部有趣的書,它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jié),故事的發(fā)展更令人費解。但當我們讀完它,卻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及對拉美的孤獨百年的思考。小說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xiàn)實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馳騁翱翔:荒誕不經(jīng)的傳說,具體的村鎮(zhèn)生活,比擬與影射,細膩的景物描寫,都像新聞報導(dǎo)一樣準確地再現(xiàn)出來。使讀者也隨之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孤獨是人性中最瑰麗的色彩,星索是夜空中永恒的詩;《百年孤獨》的成功之處在于,他藝術(shù)而有力地展現(xiàn)了貫穿于整個人類心靈史的深刻而瑰麗的孤獨感。
作者是通過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充滿神秘色彩的坎坷經(jīng)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xiàn)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脫命運括弄的正確途徑。他把讀者引入到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xiàn)實交錯的生活之中,不僅讓你感受許多血淋淋的現(xiàn)實和荒誕不經(jīng)的傳說,也讓你體會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驚的情感。
小說所展示的,是一個建立在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重復(fù)循環(huán)的象征框架中的現(xiàn)代神話。時間的輪回重復(fù),使小說隱含了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循環(huán)怪圈,所有的人與事都鑲嵌于這些怪圈中,小說也就成了一個魔幻的世界。
一提到魔幻境界,即使所談及的是一部現(xiàn)代小說,人們也會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精靈、月光和光滑的山脈。除了矮人和仙女外,人們還會聯(lián)想到神奇的業(yè)績等,但不會聯(lián)想到太多的幽默,幾乎絕不會聯(lián)想到性。這種觀念看來似乎是要完全忘卻世俗生活。至少,這就是關(guān)于魔幻境界的一個設(shè)想。馬爾克斯顯然持不同的看法。
在《百年孤獨》中,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所不包的魔幻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謊言與說謊者,然而同時又非?,F(xiàn)實。在這部小說中,戀人們可以將彼此理想化為脫離肉體的靈魂,可以在吊床里愉快地嚎叫,或者,渾身涂滿了梨醬,赤裸著滾到前廊上去。主人公可以穿越叢林,作堂吉訶德式的歷險,盡管他永遠也無法達到他的目標,然而描繪其驚險經(jīng)歷的語言卻充滿了辛辣的諷刺:“遠征的人們腦海里充滿了對于原罪以前的潮濕而寂靜的天堂的最古老的回憶。
他們的靴子陷進沼澤,他們用大刀砍爛血色的百合和金色的蠑螈?!薄耙恢苓^去了,他們幾乎沒講一句話,像夢游人似地穿過一個悲哀的世界,只能見到發(fā)光的昆蟲微弱的光亮,他們的肺里充滿了令人窒息的血腥的味道?!?/p>
這就是一個了解世俗生活的詩人的語言,他不認為塵世生活是幻想家的敵人,他對它毫無畏懼。
馬爾克斯創(chuàng)造了一個連續(xù)統(tǒng)一體,一張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關(guān)系網(wǎng)。不管一些細節(jié)如何奇特與怪誕,小說更為重要的效果是表現(xiàn)熱烈的興致、健康的幽默感,乃至理性與同情。然而,小說的一切悲慘結(jié)局皆源于馬孔多居民的落后、愚昧。他們不是面向過去,追懷昔日的寧靜與淡薄,就是關(guān)在小屋里,沉湎于毫無意義的“制小金魚”、“織裹尸布”“修破門窗”“洗澡”等等。因此,他們只能等待著“豬尾巴”的重現(xiàn)。所以,人呢,應(yīng)不斷的去“文明”自己!
在人類走向深淵的那一天,我們最后的子孫在最后一刻會明白:一切會隨風而逝,無影無蹤,而我們只是“沒有意義”的代名詞。也許有人看不懂這本書,因為這不僅需要文學素養(yǎng),還需要對拉丁美洲歷史的了解??此苹恼Q的一個家族其實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歷史。這一個家族的孤獨與苦難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與血淚。當你真正了解那一段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百年孤獨》是一本透過哈哈鏡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詩,他所揭出的不是單純的生活,而是表層下面一些更深刻的東西,不被理解的人,無法聯(lián)合的力量。這種孤僻貫穿了這本書。正如書中最后所說,“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出現(xiàn)第二次了?!边@正是作者對自己的出生地的希望或應(yīng)說是絕望。
這也是一部極具現(xiàn)實批判意義的小說。我不知道作者描寫布恩地亞家族的時候有沒有一絲同情。我看這一切的時候只替他們感到可悲。他們七代人沒有一個人懂得愛,最后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愛的結(jié)晶,卻是整個家族的毀滅。這些帶有真實性的夸張,讀來不免讓人陷入深思。也就覺得作品充滿了無限的凄涼。
孤獨成了這個家族的微記,如同他們血液中固有的險,沖動,勇敢和不屈,深吸一口氣,拍拍胸脯為自己的慶幸感到喜悅,百年孤獨注定一輩子的孤單,雖然現(xiàn)實生活有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們還是坦然面對,想想偉大的哲學家,想想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或想想身邊比我們更艱難的人,我們那些小孤獨就隨時即逝吧!
一部《百年孤獨》是一本人類心靈孤獨的苦難史。人類從清澈透明的原始狀態(tài),在可見的最表層得到進化和發(fā)展,但是,在心靈的深處,人們永遠處于苦難狀態(tài)。這正如馬貢多的歷史一樣,無論他們從多么原始的透明或者多么神秘的鴻荒,經(jīng)過無數(shù)的戰(zhàn)亂爭紛,步履沉重地推動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但是,馬貢多的面紗依然神秘,布雷地亞家族也依然孤獨。
孤獨,從有人類開始有一直存在,人是群居動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個人拒絕與他人交流,一味地閉關(guān)自守,那他所要面對的將是永遠的孤獨,蒙昧的誤解……也有人說,要學會享受孤獨,在孤獨中尋找自己,了解自己??墒?,在空虛、黑暗而閉塞的世界里又怎么能真正的看清自己呢!有的也許只是胡思亂想與昏眩的錯位和莫名的猜忌。
有了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守著孤獨不肯放手,一直孤獨也就真的成了百年孤獨。坦然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一切總會過去,相信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后!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和感悟篇5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chuàng)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xiàn)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窮。
作者在書中沉著冷靜地講著一些令人毛骨悚然又魔幻可悲的故事,讀完后感覺整本書都籠罩著一種一成不變的情緒,那就是深深的孤獨之感,也正是因此我感覺到布恩迪亞家族百年間數(shù)代人的性格核心就像他們的名字那樣幾乎沒有什么改變。“他們盡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眼神?!?/p>
孤獨的可悲,源于自我封閉。布恩迪亞家族的人除了為馬孔多開創(chuàng)了繁榮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外,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狹小的世界中的,拒絕任何人的進入。終身未嫁的阿瑪蘭妲無情地拒絕皮埃特羅·克雷斯皮和赫里內(nèi)勒多·馬爾克斯上校不是因為邪惡的報復(fù)心理和痛苦的怨毒,而是被自己飽經(jīng)折磨的內(nèi)心戰(zhàn)勝無窮愛意的結(jié)果。
因為內(nèi)心那無法戰(zhàn)勝的膽怯,阿瑪蘭妲對自己封閉了一生,孤獨了一生,最可悲的不是無伴侶相伴終老的孤獨,而是他人無法理解自己,自己就采取沉默、孤僻來武裝自己,把自己包裝得似乎不存在于這個世界的巨大落寞。就像隱沒在寬廣的沼澤地中的馬孔多一樣,在缺乏信任和了解,在孤獨、苦悶、猜忌,中狹隘、落后、保守直至沒落,成為了一段外鄉(xiāng)人不知曉、不認為存在的歷史。
孤獨的可悲,源于無力去愛。書中烏爾蘇拉總結(jié)到:“實際上他的成功和失敗都因為同一個原因,即純粹、罪惡的自大。她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自己不惜為他付出生命的這個兒子,不過是個無力去愛的人?!碑攰W雷利亞洛·布恩迪亞上校還在烏爾蘇拉的腹中時,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曾被他清晰可辨的哭聲驚醒時,烏爾蘇拉就渾身顫抖地確信這深沉的哭號正是那可怕的豬尾巴的最初征兆,這就是故事悲劇的預(yù)言與開端。
晚年的她更是確信胎兒在母腹中的哭泣不是腹語或預(yù)言能力的先兆,而是缺乏愛的能力的明顯信號。無力去愛,是人活著的最大悲哀,人是情感的動物,人因情感而富有,世界因情感而生動。但是《百年孤獨》中的每一個人都顯得那么脆弱,奧雷利亞洛·布恩迪亞上校試圖用永無休止的戰(zhàn)爭與殺戮來回避孤獨、排遣孤獨,但是戰(zhàn)爭帶給他的最終只是更加寂寞。他對生命沒有憐惜,對行軍中與他的女人沒有愛,對他留下的十七個血脈沒有愛。
孤獨的可悲,是不帶情感地活著。馬爾克斯筆下的人物,不管是性格開朗還是封閉,是堅毅向上還是墮落腐化,不管他們的生活是積極向上還是紙醉金迷都給人一種深深的孤獨無奈感,他們都不可避免坦然淡定的走向死亡。
這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是孤獨,逐漸的,有人在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個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梅梅;有人在對抗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獨,可卻無能為力,比如阿瑪蘭妲;有人孤獨一生卻不自知,比如烏爾蘇拉,比如美人兒蕾梅黛絲;還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為時已晚,比如奧雷利亞洛·布恩迪亞上校。當美人兒蕾梅黛絲連身體帶靈魂才升天,涼薄的費爾南達就在角落里踱來踱去,為那些被卷走的床單憤憤不平。
當奧雷里亞洛們在墳?zāi)估锸俏春?,奧雷里亞洛第二就又點亮家中的燈火,聚上一群醉漢拉起手風琴,渾身澆透香檳酒,把那個瘋?cè)酥易兂蔀閴櫬涞睦鴪?。不會因為誰的存在或消失而帶來情感的波動,他們都在按自己方式活著,不帶情感地活著,最終敘寫的是整個家族的孤獨與悲哀。
誠如小說中寫道:“布恩迪亞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獨神情。長大后,他們都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于挫敗的沮喪。他們又以不同的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說,孤獨仿佛一種神秘的命運,難以抗拒?!苯K點最終回到起點,讓人感覺到巨大的蒼涼與悲哀。
看完這部作品后,會陷入沉思,會陷入落寞。
《百年孤獨》帶給我的情感沖擊遠遠不止文字表述的淺薄,心靈的體會很多時候是文字無法書寫的.,我想我會一讀再讀《百年孤獨》,我想我和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想法一致:希望一個個體,一個民族,一百年孤獨的歷史會伴隨著馬孔多的消失而永遠消失,再也不會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