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第七回的讀后感
西游記第七回的讀后感(精選5篇)
長篇小說《西游記》,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師徒四人雖性格不同,但他們最終團結一心、西天取經(jīng),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西游記》能刺激和發(fā)展孩子的想像力,孩子是世界的未來。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西游記第七回的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西游記第七回的讀后感【篇1】
西游記是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用巧妙的語言描繪出來的。小說不僅充滿了神奇與奧秘,還給人們帶來了一些豐富的哲理。
在我們看來,唐僧也許只是一個飽讀經(jīng)書、一心向佛的人,但他在困難面前卻顯示得臨危不懼、百折不撓。在貧苦百姓里,他是那樣善解人意、助人為樂;在徒弟面前,他則又是以一顆寬容而又鎮(zhèn)定的心,教育徒弟們。他這輩子,只有愛,沒有恨,他的精神流泄千里,慷慨奉獻。
孫悟空雖然高高至上,總是把自己當成大人物看待,個性也比較沖動,多次與唐僧頂嘴,也多次與唐僧分離,但是他一路上斬妖除魔,多做善事,對師傅更是可敬可佳,最終跟隨師傅西天取經(jīng)??梢钥闯鏊且粋€智勇雙全、身手敏捷、神通廣大、心地善良的人,也是一個既有正義感的人。
豬八戒是個典型的懶例子,整天游手好閑,好吃貪睡,顯示出一種天真可愛的樣子。聽到師傅遇到危難時,救不了,就開始想要回家,半途而廢是他的缺點。當然,他也有優(yōu)點,幽默、善良、忠厚老實。孫悟空不在時,打妖怪和化齋這些苦差事就由他來完成了。豬八戒還懂得調(diào)節(jié)心情,這點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沙僧是一個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謹守佛門戒律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沉默寡言,不知變通的性格特征。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十全十美的人!
西游記第七回的讀后感【篇2】
想必《西游記》這部小說大家一定都看過了吧?就算沒看過,也一定聽老師或者家長講過這個故事吧?讀《西游記》,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想。
大家都知道,西天取經(jīng)過程中主要人物有五位: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jīng),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孫悟空雖然犯過天條,但他神通廣大,而且通妖性,與妖魔打交道熟門熟路,他還會騰云駕霧,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一路上可以幫助唐僧降妖除魔;豬八戒雖然有點好吃懶做、貪心好色、撥弄是非的毛病,但他最通人性,懂得愛恨情仇,正是因為他這一點,與人打交道,方方面面調(diào)和,這些就不成問題了;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不好出風頭。像孫悟空、豬八戒,剛被唐僧收服時,不是三番五次地鬧著要回花果山,要回高老莊嗎?可沙僧卻一直默默無聞地挑著擔、背著行李;小白龍心甘情愿變成馴服的馬匹。
我愿意學習孫悟空。我想大家看他沿途降妖伏魔的過人本領和不畏強暴、戰(zhàn)勝困難的頑強精神,一定都很佩服他吧!而我不想讓小孩子們以他為榜樣。你看他出世那會,大鬧天宮,大鬧地府,大鬧龍宮……這么多罪名,那么多劣跡,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呀!取經(jīng)途中還幾次要回花果山呢,要不是觀音菩薩教給唐僧緊箍咒控制住他,還不知會鬧出什么事來呢。
如果說要再添個人物與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經(jīng)的話,你會選個什么樣的人呢?我想,最好是不要添加了,省得畫蛇添足,節(jié)外生枝。
西游記第七回的讀后感【篇3】
《西游記》是一部神話小說,小說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神力無邊的如來佛祖。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一個驚天地,動鬼神的人物形象――齊天大圣孫悟空,敢作敢當,敢愛敢恨,又不是機靈可愛,深受讀者的歡迎。
書中充滿幻想的故事情節(jié):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智斗二狼神等,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作者筆下那精彩的打斗場面卻能讓您身臨其境,只要你翻開它,一切的一切將深深地吸引著你。
西游記第七回的讀后感【篇4】
去年暑假,爸爸給我買了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這本書,一開始我是被父母逼著看,到后來我一有空就主動翻閱,它已經(jīng)成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喜歡這本書,不僅僅是書中的“大腦天宮”“三借芭蕉扇”“偷吃人參果”“大戰(zhàn)紅孩兒”等精彩動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結吸引了我;更重要的是,通過認真的閱讀和父母的講解,我還懂得了一個大大的道理,那就是“不要只盯著別人的缺點看”,人無完人,要寬容別人的缺點,發(fā)揮別人的優(yōu)點,通過團隊合作最后才能取到“真經(jīng)”。
“西天取經(jīng)”四人組合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他們特點鮮明,各有所長:唐僧理想信念異常堅定、認準目標絕不放棄;孫悟空火眼金睛,降妖除魔本領;豬八戒性情開朗,憨態(tài)可掬;沙僧忠厚誠實,任勞任怨,遵守紀律。
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一樣,他們各自的缺點也顯而易見。比如,唐僧頑固認死理,不分青紅皂白,常?!板e怪悟空”,還把他氣回花果山;孫悟空脾氣特別急躁,好斗暴力,一下子就“三打白骨精”,遇事總想“一棒子就解決”;豬八戒取經(jīng)意志最不堅定,一遇困難就退縮,經(jīng)常將“分家當散伙,回高老莊”掛在嘴邊;沙僧總是唯唯諾諾,沒有自己的半點意見,“我聽師傅的,我聽大師兄的”是口頭禪。
師徒四人走到一起,恰恰組成了一個非常包容而又有活力的團隊,師傅把方向,大師兄沖鋒開路,二師兄牽好白龍馬,沙師弟埋頭挑擔。雖然各有缺點,但充分發(fā)揮出各自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才能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
聯(lián)想到我們可愛的班級,是由42位擁有不同性格和脾氣的小伙伴組成,同學們有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但體育方面很突出;有的不太遵守課堂紀律,但非常樂于助人……我們千萬不要對別人的優(yōu)點視而不見,卻抓住缺點和不足緊緊不放。我們更應該對別人的優(yōu)點多多點贊,對別人的缺點多多包容,這樣的話,我們的班級團隊一定會越來越棒,我們自己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西游記第七回的讀后感【篇5】
話說唐三藏、孫猴子、豬八戒、沙悟凈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寶貴的真經(jīng)。
一次,玉皇大帝帶著他的老婆王母娘娘家著他最心愛的豹子頭宇宙雙棲飛船來到他的老冤家那邊去玩,來到那里走進一家服裝店一看老板不就是唐三藏嗎!唐三藏一看是玉皇大帝他們連忙把他們請進門來說:“玉皇大哥你今天怎么有空光臨小店呢?”
說著便喊小二準備幾個上等的化妝品、西裝、香水給玉皇大帝。之后他又去了孫猴子的桃子店、豬八戒的西瓜店、沙悟凈的兵器店、還有白龍馬的馬鞍店,最后準備回家的時候還看到了太白金星開的藥品店,玉帝說:“是說不得太白金星上早朝的時候總是遲到原來是在著開了一間藥店。”
玉帝也不得不服這些人的經(jīng)濟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