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
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精選5篇)
讀書可以使人更充實、豐富,有知識,使思想訓練,境界提升。書可以開闊視野。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通過讀書,可以豐富知識,拓寬視野。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篇1
在這本書里,作者用自己的親生經(jīng)歷講述了富人與窮人關于金錢與財富的不同看法與認識,對富人與窮人如何教育孩子做了詳細比較分析,傳達了一種不同于我們平常對學習、工作、金錢的認識。
我們在學校里學些什么?這是我們現(xiàn)在正在思考且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命題,從小被灌輸要好好學習,將來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觀念,可是當我們意識到書本上的知識很大一部分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所不需要的,學校里的好成績與生活中的好工作也沒有多大關系時,這個問題就開始困擾并阻礙我們。窮爸爸是這樣說的,“努力學習能去好的.公司工作“,他希望他的孩子努力學習,獲得好成績,找個掙錢多的好工作。而富爸爸說:”努力學習能發(fā)現(xiàn)并收購好公司“,他鼓勵學習掙錢并讓這種規(guī)律為我們所用。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經(jīng)歷了十幾年的學習,但在這些年我們學到了寫什么沒人說得清楚,很多知識,很多技能,其實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們的綜合素質(zhì)。學校有一套管理制度對我們進行約束,所以知識和技能大部分人都會掌握,但一個人的能力水平并不只取決于他的知識技能,還有這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態(tài)度,以及社會經(jīng)歷等。我們在學校學習不僅要注重知識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與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努力學習能去好的公司工作“窮爸爸強調(diào)掌握工作的知識與技能,“發(fā)現(xiàn)與收購一個好公司”富爸爸強調(diào)的是思考與發(fā)現(xiàn),思維方式是一個人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科學的思維方式不僅能減少錯誤,同樣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唯心主義,但態(tài)度卻是影響著你做一件事情的效果以及你整個人生的發(fā)展,當窮爸爸說“我可付不起”時,富爸爸說:“我怎樣才能付得起?”這兩句話代表兩種態(tài)度,一個陳述,一個疑問,一個讓你消極放棄,另一個則促使你去積極開動腦經(jīng)想辦法。這也是為什么兩個爸爸一個窮一個富的重要原因。
怎樣才能變得富有?窮爸爸受過全面的高等教育,擁有體面的工作,收入頗豐,卻終生面臨財務困境,而富爸爸中學開始就輟學,卻因為有正確的觀念和超人的理財技能、商業(yè)才干,最后成為了一個百萬富翁。作者用通俗的語言說明了富人的秘密,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印證了走向財富最重要的一條觀念“窮人和資產(chǎn)階級讓自己為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蔽覀兊闹車灿性S多窮人跟富人,窮人為錢而工作,他們起早貪黑,放棄休假,銀行賬戶上不斷增大的數(shù)字是他們唯一的安慰,他們一生都在為金錢為困惑,為生活奔波。而富人往往工作輕松,給人一種坐享其成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善于抓住機遇在不斷的失敗中站起,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在他們身上我們可理財是多么重要,要實現(xiàn)財務自由,不當金錢的奴隸,就要學會各種投資,不要妄圖通過單純的加薪來增加收入,要注重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實現(xiàn)財務自由的最大化。想要致富,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資產(chǎn)與負債的關系,作者認為資產(chǎn)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里面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他把這個原則歸結(jié)為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即傻瓜財務原則。通過這個原則我們可以輕松地判別出資產(chǎn)與負債,并去購買資產(chǎn),但憑這一點就可以致富?當然不 夠,作者還給我們上了第三課,即關注自己的事業(yè),值得注意的是,事業(yè)與職業(yè)是不同的,作者通過麥當勞的創(chuàng)立者雷·克羅克對他職業(yè)和事業(yè)的區(qū)分給我們形象的闡釋了這一點,雷·克羅克的職業(yè)是個商人,賣攪拌機,賣漢堡,但他的事業(yè)卻是積累能產(chǎn)生收入的地產(chǎn)。事業(yè)圍繞著你的資產(chǎn)而非收入。 富爸爸說:“生活推著我們每個人,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在抗爭,如果你是那種沒有毅力的人,你將放棄生活對你的每一次推動。這樣的話你的一生會過的穩(wěn)穩(wěn)當當,不做錯事,隨時準備著當永遠不會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時解救自己,然后在無聊中老死。你會有許多像你一樣的朋友,希望生活穩(wěn)定,處事無誤。但事實是,你對生活屈服了,不敢擔當風險,你的確想贏但失去的恐懼超過了成功的興奮,事實是從你內(nèi)心深處,你就始終認為你不可能,所以你選擇穩(wěn)定?!?/p>
現(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注定我們不可能安安穩(wěn)穩(wěn)的過,跟在生活的后面跑的人一生都會為生活擺布,領先計劃安排生活的人,才能創(chuàng)造出理想人生。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學會投資和創(chuàng)造財富,轉(zhuǎn)變傳統(tǒng)觀念,學好投資理財,讓自己的人人生更加精彩豐富。
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篇2
“唐僧騎馬咚那個咚,后面跟這個孫悟空,孫悟空,跑得快,后面跟著個豬八戒,豬八戒,鼻子長,后面跟著個沙和尚,沙和尚,挑著擔,后面跟著個老妖婆,老妖婆,真正壞,騙了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多虧孫悟空眼睛亮,火眼金精冒金光。高高舉起了金窟棒,妖魔鬼怪消滅光!”
每當電視響起這首兒歌時,我都會立刻跑過來,坐到電視機旁,靜靜地聽著這熟悉的旋律。起初看的是動畫片版《西游記》,那時的我還小,總是羨慕孫悟空那上天入地的本領,喜歡豬八戒那憨態(tài)可掬的模樣。
后來上來小學一年級,由動畫片版變成了電視劇版,我看的是懂非懂,對唐僧越來越討厭,孫悟空好心的提醒唐僧,他不但不領情還念緊箍咒,讓孫悟空疼得滿地打滾。
直到看了文字白話文版《西游記》我才了解里面的人物形象及他們的性格特征。唐僧的無能,孫悟空的嫉惡如仇,豬八戒的好吃懶做及沙和尚如老牛般的勤勤懇懇,深入我心。
以前的我總認為孫悟空是完美的,唐僧是迂腐的,豬八戒是好吃懶做的,沙和尚是憨厚老實的。但是現(xiàn)在我改變了我的看法。孫悟空并不是那么完美無缺,他那暴躁的脾氣、放蕩不羈的性格,因受不了唐僧的約束而負氣出走回到花果山;唐僧也不是我所想象的那個樣子,他雖然固執(zhí)總是相信自己的所見所聞,不相信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但他堅定不移的信念,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卻初心不改;豬八戒有時也會膽小怕死,但他認真起來卻英勇無比;如老牛般的沙和尚時而也會糊涂,缺少自己的主見。
《西游記》中,多次次寫道君王的腐敗無能,沉迷于美色,這揭示了當時黑暗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表現(xiàn)了吳承恩的社會見解和政治抱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吳承恩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于是就在《西游記》中寄托他的政治思想。
一本經(jīng)典名著,是一部經(jīng)得起時間的推敲,經(jīng)得起反復閱讀,最后讓人過目不忘的,才稱之“經(jīng)典”!
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篇3
今年寒假我有幸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我一開始閱讀的時候,還有點坐不住,但堅持讀了幾天之后,發(fā)現(xiàn)此書特別有意思。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文筆風趣幽默、把人物形象展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越讀越想讀。故事主要講述了東土大唐的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起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徒弟三人一直保護著唐僧,一路上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終到達天竺國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的故事。
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住在花果山水簾洞里的齊天大圣一一孫悟空。他曾經(jīng)大鬧天宮,被神通廣大的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唐僧看到后,幫他把符咒取下來,讓他重獲自由。后來他跟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為師父鏟除妖魔鬼怪,保住師父平安,但孫悟空的師父唐僧卻經(jīng)常錯怪自己的徒弟悟空,說他傷天害理,甚至還把他趕走。孫悟空走了以后,唐僧又遇難了,豬八戒和沙和尚沒辦法救出唐僧,于是豬八戒駕著騰云去花果山水簾洞里找孫悟空幫忙,孫悟空并沒有因為唐僧說了自己幾句而不去相救,最終孫悟空救出唐僧,接著保護他們一起去西天取經(jīng)。如此善良寬容、大方又不計較的悟空,不正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具有的品質(zhì)嗎?
孫悟空不但寬容大方,而且勇敢機智。在九九八十一難中,他多次以智取的方式戰(zhàn)勝妖魔鬼怪。印象最深的是悟空三借芭蕉扇。唐僧師徒經(jīng)過終年烈火熊熊的火焰山,需要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熄滅烈火才可以通過。
孫悟空第一次,抱著誠意去借扇子,未成;第二次變成小蟲卻拿到的是一把假扇子。這個時候的孫悟空依然沒有放棄,他第三次聰明地變成了牛魔王的樣子,從鐵扇公主那兒拿到了真扇子熄滅了火焰山的烈火。如此機智勇敢、不輕易放棄的孫悟空,不也正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具有的品質(zhì)嗎?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需要的正是孫悟空這樣的精神和品質(zhì)。
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篇4
《巴黎圣母院》藝術地再現(xiàn)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tǒng)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斗爭。 整部作品情節(jié)始終圍繞三個人展開:善良美麗的少女愛斯梅拉達,殘忍虛偽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丑陋、內(nèi)心崇高的敲鐘人伽西莫多。 小說中的反叛者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和面容丑陋的殘疾人伽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弗羅洛和貴族軍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欲。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小說浪漫主義色彩濃烈,且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它是運用浪漫主義對照原則的藝術范本。 書中描寫了一個殘酷的社會,和在那個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人物的狀態(tài),麻木的弗比斯,最底層的老鼠洞里的幾個隱修女,至于副主教弗羅洛和敲鐘人伽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弗羅洛表面上道貌岸然,過著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內(nèi)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伽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里,他第一次體驗到人性的溫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托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可以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副主教和伽西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的姑娘,同樣的遭到了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么的熱烈,那么的誠摯,可是,一個是占有,一個是奉獻,已占有為目的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篇5
一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寫出了作者的辛苦與心酸,也表達出了懷才不遇的無奈何苦悶。而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出自曹雪芹先生筆下的《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個悲劇,它不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從而使一個繁榮的榮國府走向衰敗。
當我看完了《紅樓夢》后,我感到無比的心酸,我甚至有點怨恨作者為什么把這《紅樓夢》的結(jié)局寫得這么悲慘,這與《紅樓夢》前部分的那生氣、繁榮的景象一點有不符合。但后來我漸漸的明白了,當時的社會就是這么黑暗,這只不過就是社會的演變過程罷了。
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林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從小父母雙亡,又寄人籬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語氣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yǎng)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凄涼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為她哭泣。這時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預言的悲慘的一生。
賈寶玉,一個外表看上去柔弱帶點天真的男孩子,其實也有剛強男子的一面,也許到最后誰也想不到他會去出家,是因為他看破了紅塵吧,他是一個渴望得到自由的人,當姐妹們成家后都抱怨著生活中的事,他的內(nèi)心漸漸的成熟了,更何況在這種”指腹為婚”的時代,對他來說更是一種水深火熱。同時他又是一個癡情的人,他對林黛玉可以不顧一切,從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之死對他的打擊有多大。我不禁替賈寶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這樣被斷送了。
《紅樓夢》中的人物命運幾乎都是悲慘的,從王熙鳳的”一從二令三休”到薛寶釵的”可嘆停機德,金簪雪里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憐詠絮才,玉帶從中掛。”都能體現(xiàn)出來。曹雪芹先生曾慘痛的寫道:”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譴愚忠,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生命的年輪在不停的輪轉(zhuǎn),但又有誰能讀懂這曹雪芹的夢中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