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
推薦文章
最新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模板
大年三十天這天,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lián),掛燈籠,燃放煙花爆竹,這便是我們美好的記憶,為此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最新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模板,歡迎參閱。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1】
翻開相冊中的一張張照片,春節(jié)的記憶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現(xiàn)。從小到大,我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12個春節(jié),回顧往昔,不禁感慨時光竟流逝的如此悄無聲息。
我的腦海中好似放起了一部電影,“電影”講述我去年春節(jié)的記憶,感興趣的話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干什么?當然是到奶奶家去過年啦!一路上,我的腦子就沒停過,一直在“算計”著怎么也得多賺點壓歲錢,可誰知,后面的問題更麻煩了……
一下車,我便如一只歡快的小兔一溜煙兒跑進了奶奶家,奶奶見我來了,趕忙掏出壓歲錢塞到我手里,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著爺爺,本以為他也會興奮地拿出壓歲錢來,可誰知,他卻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詳,邊喝還邊說:“好茶,好茶?!备緵]有一點兒拿壓歲錢的動機。這下,我可急了,想給他點暗示。但還沒等我開口,爺爺便發(fā)話了:“這樣吧,想拿壓歲錢可以,但要答題,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爺爺真小氣,連拿壓歲錢都要答題。但經(jīng)過一番思索,我還是答應了他的挑戰(zhàn)。
比賽開始了,我們倆互不相讓,你追我趕,我一路過關斬將,終于艱難的熬到了第五題: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占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多少?聽完題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低下頭開始苦做,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了,草稿紙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寫滿了,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做出來了!
我欣喜若狂,拿著我的“戰(zhàn)利品”——250元壓歲錢又蹦又跳。爺爺更是輸?shù)眯姆诜瑢ξ掖蠹淤潛P。
晚上,我們進行了春節(jié)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放煙花。
一走出家門,只見樹上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掛,樹枝上纏著各種各樣的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隨風搖曳,好似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放煙花了,“彭~”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五彩繽紛的煙花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繼而又如天女散花般裊裊擴散開來,夜空立即被點綴的光彩奪目,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也許許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也只是為了像它那樣絢麗光彩的綻放吧!
當煙花“飛舞”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沸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令人欣喜的歡呼聲,如銀鈴般清脆的歡笑聲……全部匯聚升騰,共同來告訴人們:新的一年來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吟誦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節(jié)的記憶便會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眼前。
“電影”結束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這就是我的節(jié)日記憶——春節(jié)!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2】
有人總喜歡回憶曾經(jīng)的點滴,有人卻想盡量擦除走過的痕跡,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是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沒有對錯之分。而我顯然是前者,明知道過去的已成煙云,還是喜歡回憶,喜歡用笨拙的文字記下一些心情,一些經(jīng)歷,想給自己留下更多記憶。
春節(jié)在家住了二十來天,時常下雨,除了走幾家親戚,幾乎都宅在家里,卻不會覺得厭倦或者無聊,畢竟家里可以體會到溫馨的感覺。
住在家里重新看了《十八歲的天空》,這是一部我看過很多遍的連續(xù)劇,里面的故事雖然與自己的高中生活有差距,但劇中體現(xiàn)的學生氣息,總能聯(lián)想起當時的成長歲月,追憶遠去的青春,想起至今還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
許多劇中的演員那時候剛出道,演技不是很好,因為劇中主題好,學生的懵懂愛情,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對高考的無奈,看得時候可以看到當時自己的影子,從而很受觀眾的喜愛。
許多80后看了《十八歲的天空》,看到古越濤和裴佩老師的愛情而選擇當老師,這部電視劇還是對人們有些影響力。里面的許多臺詞,也讓我深有感觸,比如說“人生是一定要選擇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抓在手上,如果這樣,你什么都會失去”,人其實很怕面對選擇,有選擇則一定會失去一些,錯過一些,同時又擔心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但如果一直在猶豫,不去選擇,又會蹉跎歲月,錯過機會。
人有時強迫自己記憶,是怕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很重視的卻突然間忘記了,也是怕發(fā)現(xiàn)自己不放棄地去珍惜的是那段曾有過的感覺,而不是那個人。我很習慣地去想起一個人,每逢過年整理書籍時,都會安靜地閱讀那堆她曾經(jīng)寫給我的信件,然后陷入回憶,年少的純真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從當初的文字中尋找那種感覺。
《十八歲的天空》也有關于安全感的解讀,“所謂愛的安全感是來自于怎么去愛別人,而不是等著被人愛?!卑踩惺菓賽哿?jīng)常提到的詞匯,女生都需要安全感,所以更愿意選擇比自己大,足夠成熟的男生。我也曾經(jīng)被人說沒有安全感,至今估計自己也沒多少安全感,我想安全感也包含物質生活的充裕,可以給對方想要的生活。如果自己足夠堅強,而不是脆弱,大概也會對安全感的渴望會少些。
昨天是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過后,新年20__的喜慶散去,工作進入新的軌道,不管有沒許下新年要去實現(xiàn)的愿望,都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付出,付出才有收獲,才能生存。
4號是立春,春天也已經(jīng)悄悄來了,我對季節(jié)的變化也是很有感觸,春天應該是充滿希望的,可是我不知道該期待什么,該來的沒有期待也會來,比如春天的花開,燕子的歸來。對于生活或者人生理想,不敢去期待,害怕美好結局美好到來而失望。
我很少說豪言壯語,也不習慣去空談未來,規(guī)劃的太完美,如果沒有付出實踐,想要的美好終是泡影。只有當自己實現(xiàn)了,然后再說自己的當初的夢想,才不是大言不慚。
季節(jié)的變化中,生活盡管平凡,還是選擇去記錄。希望每次回首的時候,年輪留下斑駁的印記,可以讀出曾經(jīng)的感動和欣喜,就算曾經(jīng)的苦澀,經(jīng)過時間的釀造也會變得甜蜜。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3】
除夕總是在爆竹聲中開始,在圓桌旁發(fā)展,在春晚與土湯圓的熱氣中達到高潮,最后在爆竹聲中結束。
土湯圓是必出現(xiàn)在每年除夕夜的身影。祖母是個勤快能干的農(nóng)村女人,一雙手上廚藝出神入化,非常人所能及。在除夕的第一聲爆竹聲里,我們這些孩子聚集到那張圓桌旁,桌上早已準備好了醒好的面團和各式餡料,在頭頂那盞老白熾燈昏黃的光影下散發(fā)著溫暖的顏色。
祖母照例先包上一兩個作為示范:先揪下嬰兒拳頭大小的一塊,用搟面杖搟得薄而均勻,挖一勺餡料置于中央,再整個包起來點上芝麻。這過程寫在紙上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是異乎尋常的繁瑣:不是這個皮搟得太厚就是那個餡料填得過多,導致湯圓被開膛破肚,一副凄慘的重傷員形象。說來也怪,祖母年年教,我們的手藝卻絲毫不見長進,幾番密集培訓下來仍是老樣子。祖母只得繞著圓桌轉圈,看到哪個有問題就停下來救急。最后時間不夠了,祖母就親自上陣。
此時我們就會彼此心照不宣地擠眉弄眼做些小動作,于是你就能看到正方形的湯圓、長條狀的.湯圓以及環(huán)形的湯圓等等。想不被祖母看到是不可能的,但祖母總是睜只眼閉只眼,默許我們的行徑。大家用完所有的面團之后,祖母把它們丟進開水里。爐灶快樂地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燒著,白色的蒸汽不急不緩地氤氳著,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條?;鸸饨o祖母古銅色的皮膚染上紅紅的光暈,像是有青春的熱血在蒼老的血管里流淌。
當春節(jié)晚會開始的時候,湯圓也差不多煮好了。我們三三兩兩地拿著碗向廚房走去,盛上六七只湯圓再擠到祖父祖母的老屋里,整齊地坐在老舊的床沿上,腳下是溫暖的火熜,舒適得像天堂。湯圓的味道極好,手搟的面皮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粗糙,與味蕾接觸時,像大風吹過草原,像情人親密無間的華爾茲,芝麻的香揉碎了散在血液里,味道久久地在舌尖上徘徊。
雖然在包的時候我們起勁地創(chuàng)造奇形怪狀,但湯圓成品出來以后卻幾乎沒有什么人動筷子。那些稀奇古怪的湯圓最后都被祖母一個人承包了,她笑瞇瞇地夾起它們放入嘴里,眼里臉上都是心滿意足。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美食,一個虛擬的坐標,指向故園的方向;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我與祖母;一種冥冥中的緣分,把我和那段時光牢牢地綁在一起,永不分離。
爆竹聲中的除夕、美味的土湯圓、慈愛勤勞的祖母,這些元素和氛圍構成了作者記憶中最溫馨最美好的畫面,也蘊含了作者對祖母、對故鄉(xiāng)永遠牽系心中的脈脈深情。作者是一個情感深厚卻用詞至簡的人,但是我們仍能從他細致的描述中感受到祖孫間的其樂融融——祖母教孫子們搟皮、包餡,默許著孩子們搗蛋做出的奇形怪狀的湯圓,笑瞇瞇地承包下備受冷落的的惡作劇湯圓。作者是一個很善于用筆表達的人,無論是動作的描繪還是場景的烘托都簡而不繁、恰到好處,幾個比喻用得別致而妥帖。文章的構思非常值得稱道,把美食——土湯圓,作為連接作者與故園、連接祖孫深情的媒介,表達了作者對祖母以及故園、童年時光的無限眷戀之情。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4】
現(xiàn)在過春節(jié),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而兒時的春節(jié)留在記憶里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jié)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xiàn)在城里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xiāng)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和走親戚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fā)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系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間里,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里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為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xiàn)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家鄉(xiāng)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面做的,只是在里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卜什么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窩頭和玉米面粥,吃的我經(jīng)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著玉米面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zhèn)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里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回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里對玉米面特別的抵觸,這種抵觸持續(xù)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jié)晚會了,只是等著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我放炮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里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弟弟妹妹端著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該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當然由我來,小我七歲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擔,但是我從來沒有讓過,直到我對放炮沒有了興趣。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后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哪兒學來的,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只到現(xiàn)在媽媽每年還在重復著這樣的活動,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5】
我隨父母離家進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鄉(xiāng)過年了。家鄉(xiāng)那濃郁的年味還一直讓我難以忘懷。大年三十早上,爸爸正在貼春聯(lián)。農(nóng)村的春聯(lián)大部分是村里人寫的,聞著一股墨香味,對聯(lián)的內容有的隨口即興傳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在城里的春聯(lián),多是印刷廠成批印出來的,貼在門上,雖也好看,卻總覺得少了點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沒有特點。上午,我、爸爸、爺爺全家一起去祭祖,走過泥濘的田埂,我們終于到了,我們一起為祖先燒錢、磕頭,爸爸對我說:“兒子,以后你不論到了哪里,你都一定要每年回來祭祖?!蔽也惶靼装职值脑挘矣X得爸爸想讓我不論怎么出人頭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
晚上,我看見廚房有好多菜,我便問奶奶:“奶奶,你為什么要做那么多菜?吃幾天也吃不完呀?”奶奶笑道:“因為有一個習俗,在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不能用刀,只有三十晚上把所以菜燒好,而且放的炮竹,還有家里的衛(wèi)生必須過了初三送完年才能打掃出去?!蔽尹c了點頭,不一會酒香味,蒸饅頭味,餃子味彌漫在各家各戶,家鄉(xiāng)的年味真獨特。還有我更喜歡的是在老家,一進臘月,就開始響起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左鄰右舍的娃娃,手里拿著二踢腳、麻雷子、摔炮、拉炮,變著花樣放,高一聲,低一聲,你張開鼻子,便能聞到淡淡的硝煙味。隨著煙味越來越濃,年也就越來越近了,特別是除夕夜,那鞭炮幾乎要響上一夜,鞭炮味一直要延續(xù)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說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沒有鞭炮味,這還叫過年嗎?
原來,父母不辭辛苦,攜家?guī)Э冢丶亦l(xiāng)過年,不為別的,就是想重溫一下那久違的年味。其實,城里也不是沒有年味。那鋪天蓋地的年貨廣告,張燈結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紛呈的春節(jié)晚會,收到的成堆賀卡,打爆的拜年電話,成千上萬條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門的電子郵件,酒店里豐盛的年夜飯,還有滿大街的紅男綠女,不都是年味嗎?可是我魂縈夢繞,日思夜想的還是家鄉(xiāng)的年味。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6】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就到新年了,長久沒有聯(lián)系,長久沒有相聚的親朋好友,在這個時候便會相聚一起。
說到過年,大家都不陌生,農(nóng)歷一年的最后一天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年夜飯以后有守年歲和發(fā)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nóng)歷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jié)又稱之為過年。在南方大年三十才是過年,大年初一是新年,過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才對,表示一年將過去。所有人對于過年的期待都有所不同,小孩子期待的是能夠收到壓歲錢,然后能用壓歲錢來買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并且能在這個時候玩到平時不見賣的煙花,夜晚買上一點煙花便和朋友們一起燃放,以此來取樂;而大人們期待的則是和家人們聚在一起吃上一頓飯,喝上一點小酒,和親戚朋友們聊上幾句,詢問家里的情況,最近過得如何,飯后可能會聚一起打打麻將和撲克啥的。
不同的人對于過年的態(tài)度也有所不同,根據(jù)慣例,今年則是在我家里過年,除夕開始親戚們都會來我家吃飯,于是我家便在除夕前就開始做準備了。首先先是將年貨買好,一大早我媽媽就和我一起出門,一起去購買年貨。到了超市,許多零食都開始有了促銷活動,買多少減多少的活動到處都是,但是在購買什么的問題上卻是個困擾我們的問題,我們在超市里徘徊了很久才買好了年貨,結果出來一看也沒有多少東西,但是價格卻覺得十分昂貴。更接近除夕了,我媽一大早便出了門,到菜市場買好了菜,因為買了很多菜,我媽有點提不動了,便打電話叫醒了還在睡夢中的我,讓我?guī)兔θヌ岵?,我趕忙穿好衣服洗漱完就沖了出去。原本想騎公共單車去的,結果發(fā)現(xiàn)公共單車都已經(jīng)取光了,只能徒步去了。
終于接近除夕了,到了除夕的前一天晚上,我爸便開始將所有的菜都進行準備,一些肉食都煮熟了放在桌上,等到第二天再將這些菜進行調味,這一忙就是一晚上,晚上12點多我爸爸才弄完準備休息。
終于到了除夕,親戚們都來到了我家,人人都在說“新年好”,這時我爸已經(jīng)將飯菜準備好了,大家紛紛坐到了桌前開始吃飯了,看著大家吃飯臉上的笑容,我爸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7】
每逢寒假我就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趣事多多:有豐盛的年夜飯,有美麗的煙花,還有精彩的春晚……能不招人喜歡嗎?
臘月二十八,我一大早就跟著爸爸媽媽去置辦年貨。來到商場,眼前人流如潮,一眼望去全都推著堆得像小山似的購物車,人們的臉上都露著喜悅的笑容。商場的上空不時地傳來歡快的音樂,《新年好》、《恭喜發(fā)財》、《歡樂中國年》等更襯托出了過年開心的氛圍。我們隨著人流擠進了年貨街,貨柜上的商品琳瑯滿目,甚至許多商品還換上了新衣,漂亮的禮盒裝瞬間吸引著我們購物者的眼球。因為過年的緣故,爸媽都對我解除了一些禁止令,我盡情地挑選著我喜愛的零食。轉眼間,我們的購物車就被塞得滿滿的了。我們可謂是滿載而歸,一路上,我看著屬于我的囊中之物偷偷地樂呵著。
期盼的大年三十終于到了,我們踏上了回外婆家的旅程,沿途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充滿著濃濃的年味。一踏進家門,我就看見外公外婆在忙碌地準備年夜飯,爸媽也參與了其中。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溜進廚房看到擺著都是我愛吃的菜,忍不住咽了下口水,趁沒人注意我的時候,趕緊偷了塊肉往嘴里塞。到了傍晚時分年夜飯開吃了,我們全家其樂融融地圍著一桌豐盛的飯菜吃得津津有味,感覺過年的飯菜尤其的美味可口讓我食欲大增。
在歡聲笑語中,天漸漸黑了。突然,一聲巨響劃破天際,接著噼噼啪啪地響聲接連不斷。我趕忙停下手中的筷子沖出門外,只見一簇簇煙花沖上天,然后又爆開,像流星一樣劃過天空墜落下來。我興沖沖地把爸爸為我準備的煙花拿出來,并催促著爸爸去點燃?!班?”只見一束火光沖向天空向四面八方爆開,煙花千姿百態(tài)地綻放著如百花爭艷。瞧,那朵“牡丹”開得多么絢麗呀!那兒的“菊花”也不甘示弱,還有那兒的“梅花”……其中最快的就屬那“沖天炮”了,它以閃電般的速度飛上天,快得讓人來不及反應。那五彩繽紛的煙花照亮天空,照亮了大地,那絢麗的色彩猶如我們來年的錦繡前程。
隨著時間的流逝,伴著煙花爆竹聲,我進入了夢鄉(xiāng)。我喜歡過年,喜歡過年的熱鬧,喜歡過年時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時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边^年,是一種快樂!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8】
春節(jié)對中國人而言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日子,因為這個節(jié)日不僅寓意著平安喜樂,更是一家人團聚一堂的美好愿景,因此一說到過新年,中國人的心中便會不由自主的涌動出一種幸福感和滿足感,而這種情感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所以它是與生俱來的,是天經(jīng)地義的。當然,對于國人而言,春節(jié)除了帶有濃厚的民族情懷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血緣親情,而這種愛的紐帶除了鏈接家人朋友之外,更是緊緊的把海外同胞,把邊防戰(zhàn)士,把堅守在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捆綁在了一起,所以說春節(jié)是我們最為重視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我們最為有意義的一個節(jié)日。
因此在春節(jié)之際,不論你身在何方,不論你身處何種境地,只要一提到過年這兩個字眼,似乎一瞬間就把所有的煩惱,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甘,所有的不暢都拋之腦后了,因為在你心中總有一個聲音對你說:沒事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還有很多愛你的人在守護著你,在等待著你,在思念著你,在期盼著你,所以請不要難過,也不要悲觀,勇敢的回到“家”這個溫馨的港灣里去吧,在那里,你只會感受到濃濃的愛意,只會享受到真摯的幸福。
當然了,春節(jié)除了例行的大掃除、貼春聯(lián)等傳統(tǒng)習俗之外,最為重要的便是各種事情的準備了,而忙忙碌碌了一年之久,在春節(jié)這個放松又愜意的日子里,家家戶戶都恨不得把所有疲憊都掃光,把所有美味佳肴都搬上桌,把所有親朋好友都訪過,把所有娛樂項目都玩遍,真正是開心的不得了,快樂的不得了。當然,我家也是如此,一大早我的母上大人便像個花蝴蝶一樣在廚房轉了起來,她一會洗這個,一會切那個,一會拿這個,一會煮這樣,一會蒸那樣,整個人恨不得把一雙手當成十雙手來用,真正是手忙腳亂的不行。
不過看著母親這忙碌的身影,我們心里只有甜蜜和幸福,因為這忙碌的身影里面充斥著濃濃的關懷和愛意,這種感情和感受讓人心里覺得踏實,覺得安心,更加覺得幸福。總之,過年就會有一種心里的慰藉之感,只要一回到家,頓時就感覺所有的疲憊,所有的傷心都沒有了,我想這大概就是家的力量,是愛的力量吧。
不管怎么樣,鼠年都如約而至了,但愿每個人的新年都歡歡樂樂的,也祝愿開心鼠于每個人,幸福鼠于每個人,錢財鼠于每個人,新年快樂。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話題作文【篇9】
新年到,家家戶戶都在迎接著新春的到來,那些小孩子們拿著小紅燈籠在街上亂竄,男人們在家里貼對聯(lián),打掃房子,女人們一天到晚忙著做好吃的。
我像是吃了興奮劑,天天在弟弟的屁股后面陪他瞎跑。弟弟玩泥巴,我就跟著玩泥巴,弟弟玩水槍我就跟著玩水槍。我媽媽說,你這么大了,也不寫個作業(yè),天天跟小屁孩玩,這樣子好嗎?我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立馬就冒出去了,媽媽天天這樣跟我說,我的耳朵也就不那么聽使喚了。
過年的前幾天,爸爸媽媽合計著回老家過年,我本不想回去的,但一想到回去后有那么多親戚給發(fā)紅包,立馬覺得回去是一件當務之急必須辦好的事了。于是,盡管很無奈,我還是跟著爸爸媽媽在年前回到了老家。
我們老家有一個習俗,每次吃飯前都要給各路神仙燒香、送飯、磕頭,這樣的活之前本是媽媽的,可是媽媽見我這么大了,還天天這么游手好閑,便把這個重任交給了我。
剛開始,我想罷工,因為神仙太多了,有財神、灶神,天地之神,還有我們家的六代宗親,跟這么多神仙上香、磕頭,豈不累死我呀?不過,在媽媽的一再嘮叨下,我最后還是同意了。
于是,第二天的一大早,爺爺便叫我起床燒香,我便拿了一大把香點著,在神仙面前插三根,磕個頭,又匆匆去了另一個神仙面前??念^的時候,我雙手合十,學著媽媽的樣子,在心里祈禱起來。祈禱什么呢,預先沒有準備,嗯,希望各路神仙們保佑我們全家幸福美滿吧,希望我的爸爸媽媽身體健康,萬事順心,希望我的小弟弟笑口常開吧!哦,還有我自己,希望神仙保佑自己什么呢,來點俗的,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不知是神仙們聽到了還是怎么回事,說完這些,我竟然內心又安詳而又歡樂,難道是因為我學會了給別人送上祝福嗎?
我本想燒了香后可以趕緊吃放了,可誰知爸爸又給了我一盤餃子讓我到神仙面前舉一下,也是呀,大過年的,神仙們也要吃餃子的,于是我又歡快地跑到各位神仙面前,托起餃子在神仙面前很虔誠地舉了一下。到了最后一個供奉著我們列祖列宗的幾案時,我把餃子舉了一下,又恭敬地跪下去磕了個頭,表示尊敬。這樣的工作連續(xù)做了好幾天,到了最后,我竟還有些戀戀不舍我這份寶貴的工作呢。
到了邢臺后,大人們聚在一起,都夸自己的孩子,我媽媽也不失時機地說“俺郝一諾長大了,會幫家里燒香了”。說這話時,媽媽的臉紅撲撲的,眼里竟閃著淚光,我這才發(fā)現(xiàn),替媽媽給神仙和先人上香,敬的是神仙和先人,其實更是眼前的親人。這份工作于我輕而易舉,于媽媽卻是對兒女付出艱辛后的回報和慰藉。
哦,過年了,長了一歲。我也似乎真的體會到了年的意義,生活的意義。是呀,都大了,瞎跑什么呢,不能一味地放養(yǎng)自己,該負起責任的時候,就要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