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精選10篇)
《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關于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該怎么寫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沓ㄏκ暗?章讀后感2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1)
記憶上“舊來的意味”,是交雜在作者腦海中的細小的、零碎的,卻又真實可感的“意味”。作者在回憶他幼年的保姆長媽媽時,便把這種細碎的“意味”描寫得淋漓盡致:長媽媽喜歡嘮叨些雞零狗碎的事情,睡相又壞,而且總有一些奇怪的規(guī)矩要“我”遵從,“我”對這樣的長媽媽是很厭煩的;但她又能講“長毛”的故事,這讓“我”曾對她產生過空前的大敬意;她踏死了“我”心愛的隱鼠,使得“我”對她又憎恨起來;但她卻能用心地幫“我”找來向往已久的《山海經》,過去的憎恨頃刻又轉變?yōu)樾碌木匆?。基于對生活細?jié)以及“我”的情緒轉變的精準把握,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便在作者的行文當中站了起來。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2)
今天,我讀了魯迅先生的大作《朝花夕拾》,對立面的《藤野先生》印象特別深,這篇散文主要講述的是魯迅先生去日本留學,學習醫(yī)學的經歷,我們從文章中可以看出,雖然當時的日本壓迫著中國,但藤野先生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并沒有為此對中國的學生進行排斥,反而用科學的精神和態(tài)度來幫助中國學生,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了“科學無國界”的思想,但是從國與國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領略這種精神和達到這種境界,因此,我們要向藤野先生致敬!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3)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說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tài)對待我們像魯迅在童年里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鐘。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4)
《朝花夕拾》是魯迅寫的一本,散文詩集,里面主要分為朝花夕拾和野草。
而我最喜歡的就是野草,告訴分東西了作者感到苦惱和失望的時候,寫的一本散文詩集小說,我最喜歡的就是希望,其中主要講的是,
我的心中已經寂寞,而我的心中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變化,也沒有顏色和聲音,我大概是老了,我的頭發(fā)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嗎?我的手顫抖著,這也不是很明白的事嗎?
那么,我的魂靈得手一定也顫抖著,頭發(fā)也一定是蒼白的。
然而這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在這以前,我的心中血腥的歌聲,希望,雖然盾牌后面也依然是空氣中的暗夜,但是,即使如此陸續(xù)地消耗了我的青春。
但是十分慘的人生啊!也終于對了暗夜止步,回顧這茫茫的東方的,我就還有失去的青春,因為現(xiàn)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尖銳的蝴蝶已經笑得迷茫,愛得飛翔而青年們十分的平安。
絕望之希望,正與希望相同。
在這一本書中,我感觸十分巨大,因為在許多實際中,我都感受到了生活的痛苦,以及無奈,但只要笑著去面對。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5)
《朝花夕拾·吶喊》為魯迅所作,主講了魯迅童年時代的一些趣事。
《朝花夕拾》描繪了清末明初人民的生活的畫面,記敘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求學的歷程。
《吶喊》中,魯迅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生活在反動勢力壓榨下的生活艱苦的不幸者,魯迅在刻畫這些人物時,不注重金錢和地位,更多的是那些人精神上的愚味、麻木。
魯迅的生活是艱苦的,童年時代的他,是個少爺,整天被關在高墻深院里,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知識貧乏。青年時代的他求學艱苦,不滿于當時的私塾教學,自己到外面求學。在寫這些作品時,魯迅什么苦都吃過,當時的反動勢力壓迫著他,但他不屈不撓,一心一意想挽回群眾的心靈,我非常佩服。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6)
讀《朝花夕拾·五猖會》浙江我是去過的,也算是見識了江南的水鄉(xiāng)。想來這已經是二十年多年前的`事了。只是腳步走到桐鄉(xiāng)為止。很是遺憾!竟沒有到紹興去看看“三味書屋”與“咸亨酒店”;沒有去看看桌子上那個“早”字,以及去聽聽有沒有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的回音。對于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只能心向往之!
記得那次是臨近年關,給單位辦完事后就匆匆往回趕,因為妻子正懷著孕,自己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出去游玩,歸心似箭。害得自己還把新買的一本《散文》雜志都遺忘在賓館里。只可惜了雜志上我寫的那些自作多情的讀后感,連同書一并留在了異地他鄉(xiāng),也算是留下了一點紀念!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7)
《朝花夕拾·吶喊》為魯迅所作,主講了魯迅童年時代的一些趣事。
《朝花夕拾》描繪了清末明初人民的生活的畫面,記敘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求學的歷程。
《吶喊》中,魯迅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生活在反動勢力壓榨下的生活艱苦的不幸者,魯迅在刻畫這些人物時,不注重金錢和地位,更多的是那些人精神上的愚味、麻木。
魯迅的生活是艱苦的,童年時代的他,是個少爺,整天被關在高墻深院里,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知識貧乏。青年時代的他求學艱苦,不滿于當時的私塾教學,自己到外面求學。在寫這些作品時,魯迅什么苦都吃過,當時的反動勢力壓迫著他,但他不屈不撓,一心一意想挽回群眾的心靈,我非常佩服。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8)
老師曾說過:“閱讀《朝花夕拾》時,我們應當時時提醒自己:這是一個顛沛流離的中年男人對自己過去的回憶。作者在文中所提及的那些童年時期的喜和悲、愛與憎,實際上已被當下一種成熟的、融融的愛意所包圍;相對于自己”離奇“的現(xiàn)狀而言,這種留存于記憶當中的”意味“備受心靈的呵護。這種愛意是單純的、流動的、溫柔的,它不僅出現(xiàn)在作者對長媽媽的回憶里,也出現(xiàn)在對”五猖會“的懷想中,還出現(xiàn)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路途。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9)
其實一開始去讀這本書,我愚笨的以為這都是一些毫無關聯(lián)的零碎片段??稍僮屑毴タ矗虐l(fā)現(xiàn),若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它是很完整的寫出了魯迅那個充滿著童心的孩提時代所存在的叛逆思想,歷歷可見。
《朝花夕拾》雖然是有任意而談之意,但文字中卻無不透露出雕心刻骨般的苦心。
比如?!冬嵱洝愤@一篇,從作者離開S城到赴日留學之前,寫了四年的生活,寫了他不斷探索前進的道路的曲折過程。通過一連串富有典型的細節(jié)寫出了作者立志要走出一條嶄新的路去努力和奮斗。
在寫作手法上來說,把敘述,描寫,抒情有意的結合在一起,充滿著詩情畫意。作者把對往事的回憶與其恰當?shù)脑u論,妙到天衣無縫。
語言真實,清新,讀起來頗得趣味。
朝花夕拾第2章讀后感200字(篇10)
一點一點讀著部耐人尋味的小說《朝花夕拾》,全書行文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好詞佳句的華麗。諷刺,熱愛,親切、嘆惋等情緒都容于書中。作者把這個社會的“吃人禮教”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逗油蛉、捉蟋蟀、遇蜈蚣、拔何手烏、摘覆盆子。呵呵,想起這些就有無限樂趣,到了三味書屋,作者認識了為人方正、質樸、博學的老師,就連書屋后的小園作者也不放過,折臘梅,尋蟬蛻,這些都讓我覺得離童年好近。
就拿《阿長與<山海經>》里的長媽媽來說吧!她喜歡切切察察,睡覺擺‘大’字,迷信,不拘小節(jié),而且還沒文化,就是這樣一位不被人所知的阿長,稱她回家那幾天,給迅哥兒買了他朝思暮想的《山海經》,為我們表現(xiàn)出了一位善良、可愛、真誠、熱愛和關心孩子的長媽媽。
藤野先生的正直與善良,他沒有民族偏見,更沒有歧視來自中國“我”,他盡職盡責地履行了一個教師的責任。
從這本書中,我們隨著作者的筆跡,感受到了童年的天真爛漫,真實,張總這自然,給人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