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電影觀后感范文5篇
《第一書記》電影觀后感范文5篇
《第一書記》影片講述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克服種種困難,帶領小崗村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第一書記》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書記》觀后感1
《第一書記》本月開始在首都各大影院放映。如果不是培訓單位組織觀看,恐怕我不會買票進影院。正像對近年來的“典型報道”缺少信心外,我對模式化的“主旋律電影”也了無興趣。但是進了影院,未及看完,已然落淚兩次。
在20日舉行的《北京高校教師觀看<第一書記>座談會》上,我提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兩個鏡頭:一是沈浩在回家過年的路上,被村民吳奶奶攔截吃年夜飯。村里人知道了,紛紛搬著桌子一起來湊熱鬧。席間,大家搶著給沈浩的妻子打電話拜年;二是沈浩去世后,女兒汪汪在鋼琴演奏現(xiàn)場對父親的真情告慰。
電影的感人之處,絕非只有以上兩個鏡頭。大家提到影院里身邊的觀眾紛紛落淚,所談到的感人鏡頭也各不相同。我認為,影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較好地體現(xiàn)了宣傳價值與觀賞價值的統(tǒng)一?!爸餍呻娪啊钡淖畲髥栴},就是說教性太強,觀賞性較差,因此往往“叫好不叫座”。如果不是單位組織觀看,大多數(shù)電影肯定會成為“票房毒藥”。繼《建國大業(yè)》在這方面取得突破后,《第一書記》也在這方面做出了可貴的嘗試。尤其是力邀眾多明星加盟(現(xiàn)在看來,實無必要),運用網(wǎng)絡語言(“小崗牛x”等),明顯借鑒了《建國大業(yè)》的策劃??梢灶A料,該影片的票房也會有不俗的表現(xiàn)。
二、較好地表現(xiàn)了沈浩的“七情六欲”,表現(xiàn)出普通人的情感。以往塑造典型人物的主旋律電影,往往求助于“豪言壯語”與豐功偉績?!兜谝粫洝穭t側重于寫“情”。這包括沈浩與母親、妻子、女兒的親情,與同學、朋友的友情,以及與村民之間的真摯感情。其實,在這些看得見的“情”之外,還有一個隱含的“情”字,就是沈浩多年來的工作原地踏步,小崗村的經(jīng)濟發(fā)展多年來沒有起色,他對自己、對小崗的發(fā)展還有一種“一起突圍”,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殷殷之情。
三、在展現(xiàn)矛盾中成功塑造了一位“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基層干部形象。小崗雖然以“中國第一村”聞名,但多年來經(jīng)濟發(fā)展停滯,在新農村建設中明星村鎮(zhèn)紛紛崛起的情況下,已是徒有其名。選擇到小崗掛職,沈浩其實面臨著幾對矛盾:一是原來省級機關的辦公、居住條件與村里的生活、工作條件的矛盾;二是對基層工作“盡忠”與對九旬老母“盡孝”的矛盾;三是處理日益緊張的家庭關系與復雜工作環(huán)境的矛盾;四是處理掛職期滿后等待升職與繼續(xù)被挽留作村官的矛盾......影片在以上矛盾的處理中,真實地展現(xiàn)了沈浩的思考與抉擇過程,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第一書記》觀后感2
七月一日,北京下起了小雨。
在去參加電影《第一書記》首映式暨圖書《沈浩日記》首發(fā)式的路上,我給自己準備了一包紙巾。根據(jù)八個月前在小崗村采訪的經(jīng)驗,這是有必要的。當時的情景,是媒體同行們集體潸然淚下,不能自已。
早就聽說這部電影從主演到配角都是由知名演員來承擔,首映式也果然星光熠熠。
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墻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xiàn)時,那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來,觀影的人們安靜了。
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干紀念館、紅手印……這些符號,很快勾引了回憶。而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jié),也是熟悉的故事。
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對于在采訪過程中聽人描述、查看資料而想象的場景,電影的畫面、聲音等等帶來的,是更直觀具象的沖擊力。比如,影片所呈現(xiàn)的沒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崗村,與我所見到現(xiàn)在的小崗村的巨大反差,更讓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義,他所付出心血的意義。
電影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結尾。突然發(fā)現(xiàn),120分鐘的時間里,事先準備的紙巾并沒有派上用場。有落淚卻沒有失聲痛哭,某些細節(jié)的處理甚至是幽默的,引發(fā)觀者的會心一笑。總體來說,這個電影并不是一顆“催淚彈”。
電影制片人張旸的觀點印證了我的這一感受。他說,這個電影從一開始創(chuàng)作,就沒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記錄一個真實的人生。沈浩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想做實事,并不在乎人們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應該被神化。沈浩在小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獲的喜悅。把這些真實地通過電影呈現(xiàn)出來,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觀眾能夠接受的真實的人。因此,電影沒有走苦情的路線,而是一種平實的紀錄風格。
一位觀眾說,她之前只是在網(wǎng)上看到沈浩的事跡,而電影讓她十分感動。
一位從北京市昌平區(qū)趕來觀看電影的女大學生村官對我說,可能是同在基層的關系,她對沈浩經(jīng)歷的感觸就更深,因為了解農村基層工作的不易?!八苤档镁磁濉!睂τ谏蚝朴掠诟淖冃彺迕婷驳木瘢髮W生村官印象深刻。
這或許就是真實的力量。真實引起了共鳴,引發(fā)了思考?;叵肫鹪诎不詹稍L結束準備返程的那一天,我們一群媒體同仁抓緊最后的時間,聚在一起交流對沈浩的理解和看法。沒有人要求我們這樣做,只是在知道許許多多關于他的真實后,心底里受到了觸動。這種觸動,已在采訪者的生命中打下烙印;相信,會帶給更多人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第一書記》觀后感3
“第一書記”,一個響亮的名字。我懷著一顆期待的心,走進這個曾經(jīng)熟悉卻又另人感動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
也許是我一直在農村,一直在鄉(xiāng)鎮(zhèn),那泥濘的路,那黃色的菊花,那純樸的臉,那熱情的期待,那真誠的心,那倔強的沖動,那憤怒的`對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脈,那一條條只有用心才能開啟的民心綠色通道,沈浩真實面對了。
真誠讓我一直在流著淚,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一聲大爺、一聲奶奶,一句我記住了;一只能產(chǎn)奶的小羔羊,一個說不清楚話的多孩殘疾家庭,一個隆重的葬禮;一臺鏟車,一條通村路,一條開放路,一個新的紀念館,一個高科技企業(yè);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擁,;一眼一眼的深情,一個一個發(fā)自心底的愛的信息,一雙一雙牽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飯,一次一次的紅手印;那是什么樣的人才能贏來的大愛,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樣的人才能源于人民無限需求的動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員,是60年代的大學生,是一名普通的國家公務人員,是響應組織部門號召的一名機關干部。也許是自己和沈浩具有相同的工作背景,相同的心里感受,總之,一切都是那么的期待與親切。我從第一書記里看到了一個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層干部的影子。
這是一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為沈浩自豪,為正在奮戰(zhàn)在農村基層的人們自豪;為自己曾是一名基層干部而自豪,也為沒能用更執(zhí)著的行動留在需要的農村而深思。
《第一書記》觀后感4
2010年11月10日,沙區(qū)教委組織我們觀看了沈浩先進事跡電影《第一書記》。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干部,2004年2月被選派到鳳陽縣小崗村任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積勞成疾突發(fā)心臟病不幸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6歲。6年間,他工作出色、群眾信服,小崗村群眾兩度在他三年任期屆滿時ji體摁手印將他留任。影片雖然沒有好萊塢大片絢麗恢弘的場面與特效,也沒有懸疑驚悚片那么跌宕起伏的劇情與情節(jié),僅僅是平鋪直敘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六年的工作經(jīng)歷,但卻幾次使人落淚。是什么使我們的情感世界受到震憾,是什么使我們感動落淚?我陷入了沉思!
影片中沈浩書記所表現(xiàn)出的用心做事用情做人的風范、心無旁騖的執(zhí)著、咬定青山的堅韌、永不放棄的頑強深深地打動了我。
影片中有一幕給我印象特別深,那就是在他的臥室里,有一幅字畫寫著"厚德載物",我感覺這確實是沈浩同志思想境界的真實寫照,他用深厚的品德修養(yǎng)詮釋了他用情做人的思想境界。沈浩書記用行動詮釋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內涵,不僅是給我心靈的一次洗禮,而且引起了我強烈的心靈共鳴。
《第一書記》觀后感5
《第一書記》的原型就是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積極響應省委號召,作為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干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zhèn)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任職近6年來,沈浩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為重,干事創(chuàng)業(yè),勤奮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忠實履行共產(chǎn)黨員的神圣職責,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廣大干部群眾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
雖然很多人已經(jīng)看過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跡,但是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墻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xiàn)時,那所有觀影的人們都安靜了。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干紀念館、紅手印這些符號,很快勾引了回憶。而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jié),也是熟悉的故事。
沈浩是一個老實人,在安徽省財政廳十八年原地踏步,與其混光陰,不如為大多數(shù)人干點事情,于是他選擇去鳳陽縣小崗村,這個中國十大名村之一,中國農村的發(fā)源地,來實現(xiàn)“小崗與自己的突圍”,讓業(yè)績去證明自己還能干事,靠實干的業(yè)績來實現(xiàn)自己仕途的遷升,實現(xiàn)小崗與自己的“雙贏”,本無可厚非??墒?,善良的人,永遠第一位想著的是別人的痛苦,看到住在非人住所的困難戶,他動了真情,他愿意為最受苦的窮苦農民過上好日子而奔波,他愿意讓他們切實得到實惠,愿意留下來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和酸辛苦辣,什么時候種麥子什么時候收麥子,他都門清,顯然,他做了充足的準備。
沈浩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但他為理想奮斗不止,有著大情懷的精神。沈浩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對于當代人很有借鑒意義。
我們要把學習沈浩轉化為推進科學發(fā)展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加速統(tǒng)計事業(yè)崛起的具體行動。學習沈浩對科學發(fā)展的那份堅定,對加快發(fā)展的那份追求,扎根基層、奉獻人民的那種境界。
要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切實強化“不發(fā)展最不科學、抓發(fā)展必須科學”的'理念,聚精會神搞建設,奮發(fā)有為促崛起。堅持發(fā)展不動搖,把發(fā)展作為履職盡責的第一要務,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以心無旁騖的執(zhí)著、咬定青山的堅韌、永不放棄的頑強,加速發(fā)展不懈怠,樹立強烈的爭先進位意識,拓展視野、抬升標桿,堅定信心、奮力趕超,努力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緊緊圍繞轉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這個重大戰(zhàn)略任務,著力擴大有效需求,著力調整經(jīng)濟結構,著力推進自主創(chuàng)新,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動經(jīng)濟社會長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
要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永不停滯、永不僵化,敢闖敢試、勇于擔當。要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積極研究新情況,敢于解決新問題,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在更新觀念中理清發(fā)展思路、激活發(fā)展動力。切實做好“結合”文章,把中央精神與自身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發(fā)展所需與群眾所求緊密結合起來,找準切入點,尋求突破口,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走出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
要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蓬勃朝氣,把心思放到促發(fā)展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多干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多做利和諧、促崛起的實事,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歷史、實踐和群眾檢驗的實績。始終保持知難而進的昂揚銳氣,振奮精神,增強信心,不懼風險,不畏困難,有效化解制約發(fā)展的不利因素,積極應對前進中的各種挑戰(zhàn),奮力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新勝利。
盡管崛起道路上還存在困難和風險,盡管還面臨著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挑戰(zhàn)和壓力,以沈浩事跡為榜樣,以沈浩精神為動力,我們就能始終保持一股迎難而上的勇氣,始終保持一股敢為人先的銳氣,始終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罷休的志氣,就能振奮崛起精神、凝聚發(fā)展合力,不斷創(chuàng)造推進科學發(fā)展、加速統(tǒng)計崛起的新業(yè)績!
《第一書記》電影觀后感范文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