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中文无码精品久久久|自偷自拍亚洲首页av

  • <ul id="y0emu"></ul>
  • 小學生品讀《論語》心得

    | 小龍

    小學生品讀《論語》心得(精選5篇)

    讀書心得就是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后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小學生品讀《論語》心得,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小學生品讀《論語》心得【篇1】

    論語著本流傳了千百年的書籍,只到今天,甚至連外國人也來學習論語。孔子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教育家,給我們后人留下了一筆不可用金錢衡量的財富。里面的精神足以使我們學習一輩子。年幼的我,讀完《論語》,雖然里面有很多精神仍不能充份了解,可是讀完著本名著后心得也很多

    談《論語-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著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的知識要時常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單單這句話就不僅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還教會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從前,老師教過的知識,我從來都不懂得復習,總以為自己后會把這些知識記住。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到了即將大考的前幾天,媽媽一檢查,才發(fā)現(xiàn)自己記住的東西并不多,在離大考的前幾天里,總是在很辛苦地記知識點。即使是這樣,還是不能把知識點都記全。在考試上吃虧的總是自己??墒钱斘易x完《論語》之后,我開開始對老師當天教的知識進行復習,知識果然記得牢了,成績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墩撜Z》教會了我一個學習方法,使我學習更輕松了,學得更高興了!

    談《論語-述而》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張威威。意思是說: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小時候,媽媽買來了牛奶,我卻把牛奶藏起來,不讓姐姐知道。上學時,我經常擔心:姐姐會不會找到我藏起來的牛奶呢?媽媽會不會發(fā)現(xiàn)呢?當我讀完《論語》之后,我主動地把牛奶拿了出來,媽媽也表揚了我?!墩撜Z》教會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這樣使我再也不會擔心牛奶被姐姐找到或被媽媽發(fā)現(xiàn)我把牛奶藏起來了。

    《論語》中教會我的道理真的令我終身都能受用的!著便是我讀《論語》的心得了。

    小學生品讀《論語》心得【篇2】

    升入六年級后,在爸爸的指導下,我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論語》。爸爸經常告訴我做中國人,必須要學好中國經典文化,這樣才能永遠留住我們民族的靈魂、精神和根,才能實現(xiàn)國家振興的偉大夢想。會有這么神奇嗎?起初我半信半疑,可是隨著學習的深入,越來越感覺“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自己遠未識其“廬山”真面目,只是學得了一點兒皮毛,但是卻已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第一得意門生顏回。他在生活上幾乎沒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學習上,用在完善自身品行上?!耙缓勈?,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比绱藧毫拥沫h(huán)境,人人都無法忍受這樣的艱難困苦,可是顏回卻以苦為樂,堅持讀書學習,追求真理,實在令人敬佩。孔子表揚他“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早死”,“其心三月不違仁”,在弟子三千中,孔子認為顏回最好學,只有他的高尚品行達到了“仁”的標準,多次在公開場合進行表揚,并以他為榜樣要求弟子們學習?!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的好學精神值得我好好學習。“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因為學無止境,所以不要覺得向比自己差的人請教問題是一種羞辱;“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yōu)點,取長補短;同時,善于提出問題,許多偉人都喜歡問個為什么,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皽毓识隆币彩穷伝氐膬?yōu)點之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溫習學過的知識,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領悟和收獲??墒俏以趯W習中滿足于一知半解,讀書往往走馬觀花,常常造成錯誤百出。有的題目老師還沒講完,我早已得意洋洋地在心里說,這么簡單還用講嗎?可是做題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有幾個關鍵的地方搞不明白,只好再重新去翻書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學習效果大大下降。在與爸爸媽媽討論作品中人物的時候,好幾次張冠李戴,把《水滸傳》里李逵的故事說成張飛的,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又變成了吳用的了,為此沒少讓爸爸笑話,他批評我讀書不用心,沒有深度,太過于浮躁。想來實在令人羞愧。顏回“聞一知十”,善于舉一反三,將老師的學說不斷發(fā)展下去。

    作為當代小學生,我們也應當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全面發(fā)展,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我最要學習的還是顏回的“不遷怒,不貳過”,他從來不把怒氣發(fā)泄到別人身上,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不僅人與人之間要不遷怒,國家與國家之間也要這樣,得互相尊重,不能動不動就發(fā)動戰(zhàn)爭,導致兩敗俱傷,給老百姓造成災難。如今國際局勢混亂,美國發(fā)動了好多次戰(zhàn)爭,造成別國老百姓流離失所,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和傷害。人類要想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必須多學習孔子的智慧和思想?!暗虏还拢赜朽彙?,讓人民幸福的人,定有許多人親近他,反之,“惡有惡報”,發(fā)起戰(zhàn)爭讓人民受苦的人,就會嘗到眾叛親離的味道,變成孤家寡人。對于我們小學生而言,應養(yǎng)成尊重別人的良好品德,同學遇到傷心事,應多去鼓勵、安慰他;對于考試沒考好的同學,多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改正錯誤,而不應該去嘲笑他;犯過的錯誤,要仔細反省,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與顏回相比,我現(xiàn)在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太優(yōu)越了,可是我卻還不知足,動不動就發(fā)脾氣、耍小性子。學習表現(xiàn)好了,要求爸爸媽媽給買好吃的、買禮物,如果飯菜不合胃口,就氣嘟嘟地把嘴巴撅得可以掛油瓶,與“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讀《論語》讓我學習了許多新的東西,懂得了很多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與方法,盡管現(xiàn)在學得還很膚淺,但我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讓他滋潤著我不斷成長、進步,成長為一個品德、學識與修養(yǎng)都優(yōu)秀的有用之才。

    小學生品讀《論語》心得【篇3】

    通過這段時間學習《論語》,個人收獲良多,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許多處事的智慧,更加堅定了學習、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感謝各位老師,是你們的學習精神,激勵我一直奮力前進。

    人生一世,或志于仕,或志于士,或志于市,或無大志,快樂自在,平凡而真實,了過一生。如何為人,為君,為官,為師,為父,為子?無論在人生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立身于世?生活中有了疑惑,如何應對解決?通過學習,從《論語》中找到了答案。

    一是懂得了如何學習。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圣賢教導我們學習要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不能合理有效的運用知識,就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的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鉆研,則會精神疲倦一無所得。

    學習是伴隨一生的事情,一定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知過改過,遇事善于思考,“不怨天,不憂人”,不盲從,不懈怠,切勿“道聽而途說”,學會明辨是非,時刻保持一顆淡定平靜的心,沉著應對。

    二是學會了當下行動。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笨傇诳紤]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空想是沒有用的?!昂萌什缓脤W,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睍r刻警醒自己,想做什么事情就要立刻行動,不能猶豫不決,更不能只想不做,做了就會離夢想進一步,只想不做,將一無所成。抓住現(xiàn)在,活在當下,從現(xiàn)在開始,逐步提升自己,使自己成為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從而實現(xiàn)人生的夢想。

    三是明白了尊德守禮。

    “不知禮,無以立也”。禮,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理人際關系并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肮Ф鵁o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墩撜Z》用了大量的篇幅寫“禮”,可見孔子對禮的重視程度。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禮,“禮之用,和為貴”。時刻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中,要明禮,知禮,守禮,以禮相待,互尊互愛互諒,這樣才能和諧相處,從而促進心靈和諧,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四是堅定了誠信待人。

    子曰:“民無信不立?!闭\信乃安身立命之本。一個誠實的人,因為有正義公理作為后盾,所以能無畏地面對世界,大多數(shù)人都會信賴他,并取得長久不衰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真誠待人的人,才能行得通,立身于世。子曰:“言忠信,行篤敬”。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毙?,是為人之道,立身處事之本?!靶沤诹x,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實守信,心存敬畏,不自欺,不欺人,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五是涵養(yǎng)了仁義道德。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具有強大力量,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根基。有些人追求金錢,有些人追求道德。有些人死后如過眼煙云,轉眼即失,有些人死后仍活在人們心中,雖死猶生。作為一名公職人員,要時刻把政治品德、個人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放在首位,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胸懷仁愛之心,將仁德之力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無私奉獻,利益社會。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依道而行,不斷糾正錯誤的認識,改掉不好的習慣,化掉自己的脾氣,清除心中的怨氣,尊德守禮,敬天愛人,孝悌誠信,成己達人,相信每個人都能夠成就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

    小學生品讀《論語》心得【篇4】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著特別的光芒。兩千多年來,《論語》中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浸潤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光芒,它為不同時期,不同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

    今天,是一個經濟飛速發(fā)展,個性空前張揚的時代,更是一個競爭激烈、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面對著來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如何調適對他人的心態(tài),是首要解決的一個人生觀問題。面對這個爾虞我詐的世界,對敵人仁慈就是對敵人殘忍。《論語》中,長者們娓娓道來,輕輕拂去你心靈的塵土,教會你做人的道理。有空閑的時候,多多去翻一翻這種薄薄的卻又沉甸甸的古書,每次掩卷沉思,都會使你的思想升華。

    吾十五而治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耳熟能詳?shù)拿涫强鬃釉谥v述自己大致的人生軌跡:三十歲能夠自強自立,四十歲對各種事情都了解了,而五十歲知道天命是什么,而到六十歲就一切坦然面對,任何忠言也不會逆耳了。對此,我們當然不能拘泥于文字的表面意思,我們所要吸取的是他那種樂觀向上的人生志向和鍥而不舍的精神。

    歲月匆匆,時光如梭,轉眼間我已在教室里度過了8個春秋;回首過去,不禁反躬自問:這些年來我學到了什么,人生境界又處于一個什么樣的高度呢?又想到自己肩負著祖國的希望這一使命,就會由心底涌動起動力的源泉,激勵自己把精力投入到精益求精的學習中去。

    子曰:默而志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云:飯疏食陋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鬃映灾植璧?,枕著胳膊睡覺,而另一方面,卻兢兢業(yè)業(yè)誨人不倦,可以看出圣人的事業(yè)并非是苦行思想,而是始終樂觀地迎接未來,對未來充滿著信心和希望,而且把工作當成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目標,以至于完全沉浸到工作的快樂中去了。難怪他的學生對他的評價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讀到此處,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身為一個學生,我到底有沒有做到學生應盡的責任。我有沒有學習著并快樂著呢?我有沒有對學習產生抱怨呢?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宗教改革家路過一個工地,許多人在汗流浹背地搬磚。他去問第一個人說:你在干什么?那個人沒好氣的回答說:你看不見我在服苦役呀!他又去問第二個人,這個人態(tài)度比第一個平和多了,他看了看說:我在砌墻啊!改革家又去問第三個人,只見第三個工人擦了擦頭上的汗,微笑著說:我在建造一座教堂。這三個人做的事情一模一樣,但是他們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卻不同:第一個的態(tài)度是悲觀主義態(tài)度,他把任何事都當作是生活強加給的一份苦役,他關注的是當前的苦難也是確實存在的。第二個的態(tài)度稱為職業(yè)主義態(tài)度,因此他知道這一堵墻是一個局部成品,他也知道他這樣做對得起自己的一份工資。第三個人則是理想主義態(tài)度,也就是每一塊磚,每一滴汗,他都認為有價值??鬃釉瓢l(fā)憤忘食而知老之將至!和第三個人一樣,都是用快樂的心態(tài)在工作著,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才使得他桃李滿天下。并且成就了孔子一代圣賢的英名。

    簡單地說,《論語》用最簡單的話語、最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圣人最真實也最深刻的哲理,《論語》的內涵博大精深,意蘊深長,值得我們青少年朋友深思熟讀之、領悟運用之、發(fā)揚光大之,讓這顆國學經典中的璀璨明珠永放光芒。

    小學生品讀《論語》心得【篇5】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墩撜Z》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圣經》。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里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yǎng)等各方面,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建國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xiàn)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fā)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于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于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一、要勤學善悟,學以致用

    讀完《論語》之后,腦子里都是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關于學習方面的論述??鬃雍苤匾晫W習態(tài)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從之”,對于“不善者”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里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像我們工作時間短的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學習首先要勤奮,其次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有個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奮努力+正確方法+講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奮看成是首要因素,說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須具備勤奮精神。勤奮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方法,就是要勤學、勤記、勤思,“溫故而知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干,就必須認真讀書和思考,兩者不可廢,要養(yǎng)成經常思考問題和總結自己的習慣。

    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形成自己有理有據(jù)的判斷,那就是要勤奮學習,勇于實踐,善于總結,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不斷溫故舊學、收獲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新問題有新的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鬃诱J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暗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币簿褪钦f,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

    二、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币馑际侵冈诩揖托㈨樃改?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F(xiàn)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為什么自己付出了什么,卻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臟話粗話,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于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愛,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贊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對待每一位前來辦事的市民,對所提出的問題要一一解答,為市民提供快捷服務、便利服務、微笑服務。

    三、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觀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承認現(xiàn)實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陷的態(tài)度。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著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的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坦蕩,作為我們一個普通人的認識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份內的事,那么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四、生活中正確對待自己的得與失。

    《論語》一書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遺產,具有極大繼承價值,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真可謂是“學而不厭悔人不倦”。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廟里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細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過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同一山體的花崗巖石砌成的,臺階不服氣的對佛像提出了抗議: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都踩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領導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了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心中常常自覺不自覺的與他人凡事做比較時,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較方法是否有科學和理性。通過比較應該是發(fā)現(xiàn)差距而產生壓力和動力,因有了鑒別而便于定位和確定目標,其目標應是催人向上,奮發(fā)有為,這樣比起來我想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睂⒀酃夥砰L遠些,你才會收獲更多。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傊墩撜Z》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為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yè)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有時間就去讀一讀《論語》吧。

    33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