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12篇
推薦文章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12篇范文
春節(jié),可是我們最為重要,最為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因為關(guān)于過年時一些話題征文我們應(yīng)該要如何寫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12篇范文,歡迎參閱。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1】
隨著那除夕之夜的到來,春節(jié)就已經(jīng)來臨了。只聽“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響起時,新年的味道就已經(jīng)全了,雖然春節(jié)如今已過,但是那份熱鬧的記憶我卻難以忘懷。
還是那桌飯,還是那杯酒。親朋好友又歡聚一堂,嘻嘻哈哈,嘮著家長里短。一杯杯酒下肚,早已經(jīng)酩酊爛醉,但這一年來僅有的一次聚會卻不能草草了事。一盤盤菜,空空如也,可家人的那份甜美的笑容卻未見消失。大街上,那些賣年貨的,恐怕也早已和家人團聚了吧,而這僅僅一天的團聚,接著還是在外工作。
中國的春節(jié),從古代就已經(jīng)有了,多少節(jié)日都已經(jīng)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淡化了,只有春節(jié),依然是那么隆重,就像那滾滾江流,永不停歇。我不是什么著名的作家,能用什么優(yōu)美的詩詞、語句來表達對春節(jié)的熱愛,我只能用我僅有的枯乏文字來訴說自己的情感。
小孩子最喜愛過年,我也是一個小孩子,自然也是如此,我愛過年,不僅因為可以得到壓歲錢,可以穿漂亮的新衣裳,可以吃到好吃的,而是因為我可以玩我一年僅有一次機會的爆竹。有人會笑我:“這有什么,爆竹而已,現(xiàn)在比它好玩的玩具多多了,它又不安全?!庇钟腥藭f我幼稚??墒悄怯钟惺裁?,我依然喜歡。
每當那爆竹、搖花、煙花點起時,不僅是對新年的祝福,我更想合起手掌,在心里默默地表達自己對著新的一年的愿望和憧憬。那煙花就是我心靈的寄托,是我最美好的祝福。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痹谶@里,我用遲來的聲音對您說一句這是我最真誠的祝福,當然這就是我的春節(jié)記憶,即使算不上最好,也是用我最真摯的語言去塑造出來的文章。
千百年來,春節(jié)一直是我們中國人的節(jié)日,如今在西方竟有人過起了春節(jié)?,F(xiàn)在我深深地為我的祖國而驕傲、而自豪。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2】
翻開相冊中的一張張照片,春節(jié)的記憶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現(xiàn)。從小到大,我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13個春節(jié),回顧往昔,不禁感慨時光竟流逝的如此悄無聲息。
我的腦海中好似放起了一部電影,“電影”講述我去年春節(jié)的記憶,感興趣的話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干什么?當然是到奶奶家去過年啦!一路上,我的腦子就沒停過,一直在“算計”著怎么也得多賺點壓歲錢,可誰知,后面的問題更麻煩了……
一下車,我便如一只歡快的小兔一溜煙兒跑進了奶奶家,奶奶見我來了,趕忙掏出壓歲錢塞到我手里,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著爺爺,本以為他也會興奮地拿出壓歲錢來,可誰知,他卻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詳,邊喝還邊說:“好茶,好茶?!备緵]有一點兒拿壓歲錢的動機。這下,我可急了,想給他點暗示。但還沒等我開口,爺爺便發(fā)話了:“這樣吧,想拿壓歲錢可以,但要答題,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爺爺真小氣,連拿壓歲錢都要答題。但經(jīng)過一番思索,我還是答應(yīng)了他的挑戰(zhàn)。
比賽開始了,我們倆互不相讓,你追我趕,我一路過關(guān)斬將,終于艱難的熬到了第五題: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占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多少?聽完題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低下頭開始苦做,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了,草稿紙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寫滿了,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做出來了!
我欣喜若狂,拿著我的“戰(zhàn)利品”——250元壓歲錢又蹦又跳。爺爺更是輸?shù)眯姆诜?,對我大加贊揚。
晚上,我們進行了春節(jié)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放煙花。
一走出家門,只見樹上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掛,樹枝上纏著各種各樣的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隨風(fēng)搖曳,好似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開始放煙花了,“彭~”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五彩繽紛的煙花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繼而又如天女散花般裊裊擴散開來,夜空立即被點綴的光彩奪目
,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也許許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也只是為了像它那樣絢麗光彩的綻放吧!
當煙花“飛舞”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沸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令人欣喜的歡呼聲,如銀鈴般清脆的歡笑聲……全部匯聚升騰,共同來告訴人們:新的一年來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泵棵恳髡b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節(jié)的'記憶便會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眼前。
“電影”結(jié)束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這就是我的節(jié)日記憶——春節(jié)!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3】
記憶中的年
“明天早上,全體干部到村組和群眾一起貼對聯(lián),下午回宿舍進行大掃除,晚上在食堂集合包餃子……”一天的安排滿滿當當,我依稀還記得在鄉(xiāng)里度過的第一個春節(jié),那份溫暖、那絲溫情。
伴著初生的太陽,空中飄著薄霧,農(nóng)家小院的屋頂冒著一縷縷青煙,一支支朝氣蓬勃的小分隊,趕著清晨的寒氣,手持紅艷艷的對聯(lián),興致勃勃地走向村莊,和群眾一起貼對聯(lián),照全家福,共同祈禱來年的風(fēng)調(diào)雨順。
我懷念那年一起擦窗、掃樓梯。臘月十二日所謂的“掃塵日”,掃塵有驅(qū)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情感愿望。這天,迎著這個特殊的“日子”,全體干部也紛紛拿起掃把、洗凈抹布、拽著拖把,放著《閃閃紅星》《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樣激昂奮進的音樂,開始“精彩”的大掃除,有說有笑,有土有灰,不亦樂乎地創(chuàng)造著絕無僅有的儀式感。忙碌的氣氛傳遞著新春的訊息,彰顯著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優(yōu)良品質(zhì),寄寓著對美好明天的期盼和希望。
我懷念那年一起剁餡、包餃子。洗干凈手,開始洗蔥、切姜、剁肉,怎么把它包得外表好看,又美觀?怎么讓它牢固,不露餡?這份包餃子工作既是在考驗?zāi)托?,也是鍛煉意志,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種生活。我還記的鄉(xiāng)里的干部教我包的立體“3D”水餃,綜合所有的特點,“好看不露餡”。在這熱鬧的氣氛中,似乎也給所有干部增添了一絲絲生活中的煙火氣,讓初出茅廬的年輕干部感受異地他鄉(xiāng)不一樣的年味,即使親人不在身邊也能感受大家庭的溫暖,也能體會新春的喜慶。
我懷念那鄉(xiāng)那村那些人?!捌饋?,不愿做奴隸的人民……”雄偉莊嚴的國歌,“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鏗鏘有力的入黨志愿。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藍天上,自由的鳥兒在屋檐、樹枝間穿梭,清晨干部們一起集中升國旗、唱國歌,結(jié)束后相約一聚,共譜新一年的計劃。我記的大年三十到村組兌著米糊幫著群眾貼對聯(lián),和干部一起自拍留念,和干部趕著12點一起放鞭炮跨年。
今年,倡導(dǎo)大家就地過年,不少干部主動留鄉(xiāng)和同事一起跨年,掛燈籠、貼春聯(lián)、放鞭炮……過年必備,樣樣齊全,年味一點不少。不少干部表示,雖然身處異鄉(xiāng),但是年味一點不少,別樣的新年更是美。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4】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比諝v進入臘月,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人們趕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絲煙塵,家家戶戶便開始趕制過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鄉(xiāng)地處閩中,山區(qū)盛產(chǎn)稻米,鄉(xiāng)親們每日三餐以米制品豐富胃腸,卻也有滋有味。
我們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過年夜飯,一家人還要圍爐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種會留著慢慢燒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這個童謠。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搗爛,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來韌性十足。然后雙手并用搓粿丸,動作像打太極拳,小時候我們跟著大人們學(xué)得不亦樂乎。
如果在打米粿時,加入蔥花以及被香油爆炒過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綠粿。摻紅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團塞入錫模,拓出來的形狀如鈴鐺,再疊成寶塔樣子,名曰“蠻頭粿”。
山里起霧了,接著又下了霜,當太陽從陰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時,年近了。這時,母親會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漿壓成團,然后在篩子里搓揉,那一顆顆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篩眼,曬滿了院場。
村里過年有互贈米粉的習(xí)俗,《清嘉錄》謂之“送年盤”。蘇軾在《饋歲》里寫過: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給鄰里鄉(xiāng)親賀新年,這個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復(fù)雜,米漿擠壓成粉團,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團壓出粿條來,需要入鍋反反復(fù)復(fù)煮。
民間“慶賀多尚彩聯(lián),賓宴不離紅蛋”,那酒糟染紅的雞蛋,是年節(jié)飲食的標配。年夜飯五花八門,米粉上桌如玉縷金絲,在盤中交織纏綿。長長的細條,搭上蔥葉和佐料,色彩明快,給喜慶的家宴增添了無限溫暖。
母親在年夜飯后生火熱油,我們兄弟姐妹圍在灶臺前,跟著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狀,一段段掰下來放到油鍋里,銅錢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銅色,寓意大富大貴。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鍋后甕藏,防止霉變。
村人待客如同小說里的梁山好漢,崇尚大塊吃肉與大碗喝酒。家家戶戶自釀紅酒數(shù)缸,然后在過年時每人三碗,敬遍所有賓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紅耳赤。那紅酒綿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許多人飲后拍手叫絕。倘若有朋自遠方來,性情豪爽的鄉(xiāng)親,就會忙不迭地開壇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隨即沖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瀲滟,火紅的瓊漿如江波映日,滌蕩胸腔。酒未入腸,人便陶醉。
生活的習(xí)慣形成了節(jié)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個個節(jié)日的內(nèi)涵。時光在流逝,人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但傳統(tǒng)的年味在老百姓們歡樂的笑聲中繼續(xù)拔節(jié)成長!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5】
除夕夜到了,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鞭炮齊鳴,大家開開心心地把舊春聯(lián)換成新春聯(lián)。此時,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焙靡慌蔁狒[的景象??!
關(guān)于除夕夜,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物。它有著巨大的身子和鋒利的爪子。每到這一天,都會到村莊里去吃人。大家都很害怕。有位智者告訴大家“年”最害怕紅色和鞭炮。過了一年,“年”又來了,大家用鞭炮開始反擊。從此以后,“年”再也沒有回來。大家過上了幸??鞓返纳睢?/p>
現(xiàn)在,一提到除夕夜,人們就會想起年夜飯與煙花。“魚”有“余”的諧音,所以在年夜飯上吃魚,就有“年年有余”的意思,面條有長壽的意思,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吃面條。吃完晚飯,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放煙花。只聽“嗖嗖嗖”的幾聲,一道道亮光飛向天空,天空中頓時開放了一個大火球,整個天空都被照亮了。煙花晚會終于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煙花飛向天空,展示出不同的魅力,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一個大蘑菇,有的像一條銀色的瀑布,還有的煙花散開了,我形容不出它的樣子。紅的,藍的,黃的,綠的,幾種顏色混在一起,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有時,好幾種煙花在同一個地點炸開,便形成了各種各樣美麗的圖案。我正看得入迷,突然“嗖”的一聲,一大顆煙花在我上方炸開,流光溢彩,火星稀稀疏疏竄向四周,旋即又消失了。緊接著又有一個煙花在空中綻放,映著人們的笑臉……看著這美麗的夜景,我情不自禁地喊道:“這真是‘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告別了20__年,我們迎來了全新的20__年。這個除夕夜是我過得最有特色的一個夜晚,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個夜晚!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6】
“果條”記憶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時間從不會辜負任何人,“年”也邁著輕巧的步伐即將如約而至,著急地、歡愉地趕來赴一場中華兒女都在期待著的團圓佳節(jié)的邀約。特別是在_年新冠疫情暴發(fā)后,有的家庭時隔兩三個月才能見面,有的家庭時隔兩年都沒能相聚,而有的家庭已然有人永遠缺席了……
所以,“過年”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都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意義。
以往過年總盼著能分到多一兩顆的糖果,能選擇最長的那一節(jié)甘蔗,能先挑最大的那顆柑橘……糖果分給最小的弟弟妹妹,最好啃、最甜的甘蔗給牙齒剩余不多的爺爺,最大的柑橘一半分給奶奶一半給自己……我們家過年必不可少的當屬果條(也稱裸子)。
自懂事以來,過年我總會吆喝著弟弟妹妹一起做果條。先和一小團糯米粉,再揪成一小團,用兩只還不怎么大的手,慢慢揉成雞蛋形狀,一顆顆排成隊放好。起鍋炒紅糖,等冒小泡的時候再加上一瓢水,等到糖水唱起了歌就可以放糯米團子了。等團子熬熟之后,先每人分兩個過過嘴癮,剩下的全部用來和做果條用的糯米飯,等全部“豬”(“豬”是八都瑤對和好的糯米團的特有稱呼)都做好之后就可以開工了。
一大家子蹲在地上,排成兩排,每排四人。你搓成條,我上芝麻,她盤成“墊”,還有一個隨便做成自己喜歡的小兔子、剪刀、花兒……而經(jīng)驗老道的母親則負責(zé)起鍋燒油,然后將一個個“墊”放到油鍋里面炸?!白套套獭惫麠l在油鍋里忍不住歡唱起來,陣陣芝麻香混合著糯米香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口舌生津。還未出鍋,最小的弟弟已經(jīng)等在鍋子旁邊,兩眼直直地望著唱得正歡快的果條,時不時就問母親“可以了嗎?應(yīng)該可以了吧?”“媽媽你看,那個已經(jīng)熟了,可以夾出來了……”而母親總會含笑答道,“再等會兒,快了快了,快好了,準備出鍋了……”
弟弟翹首以盼十來分鐘之后,閃耀著金光的金燦燦的果條終于出鍋了,心急的弟弟搶先拿了他最愛的“金箍棒”,“很燙,等一下……”母親話音未落,弟弟的“金箍棒”就掉落在籃子里斷成了幾節(jié),弟弟愣了幾秒之后,“金豆子”就從他的眼眶里一顆顆掉落下來了。我也忍不住小心翼翼拿起一條放到嘴里,“咔嚓”,瞬間,濃郁的香味就溢滿了我所有的神經(jīng),仿佛我已置身在鳥語花香、溫馨祥和的空中世界。
一年又一年,餐桌上的年夜飯越來越豐盛,但已沒有了往日的激情,沒有了必不可少的果條。大人孩子不再盼著過年能吃香喝辣了,不再盼著過年才能穿新衣了,年畫更是遠離了人們的視線,三十晚上的年夜飯后不再促膝長談、嘮嗑家長里短,守歲的人也愈發(fā)少了。日子越來越富裕,過年的氛圍卻是越來越淡。
也許愈來愈淡的年味里,是愈來愈清朗的心境,而過年本就是辭舊迎新,很多東西會漸行漸遠,但也愈發(fā)溫馨綿長。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現(xiàn)如今,對于我來說,“春節(jié)”,意味著可以當面傾聽母親的絮絮叨叨,聆聽父親的過庭之訓(xùn),享受奶奶的噓寒問暖,與爺爺一起回憶往年光輝事跡,陪姐姐促膝談心,與弟弟妹妹分享“過來人”的經(jīng)驗,以及那一根根刻在骨子里的、溫暖的、代表著團團圓圓的果條……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7】
車站里的“年”
“過年了,走親戚出游的人還是蠻多的,日常保障以外,我們還提供了一些志愿服務(wù),比如為乘客們提供熱水、暈車藥、拿行李,有些老年人不會掃健康碼,我們就用自己的手機幫他們輸入身份證號,確保健康碼是綠色的。沒回家陪陪老媽,有點點遺憾,但和大伙在車站里一起過年,也挺有意義的。”張本惠是貴陽市花溪車站站長助理,這個春節(jié),和同事們一樣,堅守崗位,“年”就是在車站里過的。
對很多人來說,過年就是家人圍坐,美味佳肴,歡歌笑語,但對張本惠和她的同事們來說,過年卻是忙碌和緊張。對進站車輛的燈光、雨刮、車身下方懸掛物等進行安全檢查,提醒進站的乘客進行測溫、掃碼、佩戴口罩,遇到帶小孩進站乘車的旅客,引導(dǎo)乘客走綠色通道,幫助他們把小孩送上車。一切的努力都是為旅客提供安全、溫暖的出行環(huán)境。
花溪是旅游文化創(chuàng)新區(qū),豐富的旅游資源對周邊的游客有極大的吸引力,這個春節(jié),天公作美,陽光燦爛,更是增加了大家出門的動力。為確保廣大乘客能順利、安全出行,春節(jié)期間,從花溪發(fā)往高坡、青巖、久安、麥坪等17條線路車正常發(fā)班,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最大限度滿足乘客出行需求。鄭江洪是花溪至清鎮(zhèn)的專線司機,這個春節(jié)他也是在崗位上度過的,“雖然是過年,但還是堅守崗位,不休息,安全把乘客送到家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我們只是暫時舍小家為大家?!背Φ淖詈笠话嘬囈彩撬?,路上的車已經(jīng)稀稀疏疏了,見不到了平時的熙熙攘攘,路兩旁的人家也張燈結(jié)彩,透過窗戶的人影,能看到一家家的人都圍坐在一起準備年夜飯。他說,每年這個時候很想回家和家人一起,但看著車上大包小包往家趕的乘客,踩下油門,把乘客們安全送到站,成全別人也挺好。
出行平安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平穩(wěn)運行卻是個大活。據(jù)花溪區(qū)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zhí)法大隊何傳琦介紹,為了保障春運期間的轄區(qū)客運安全,他們推出了“三招質(zhì)保”,第一招是安排專人對區(qū)內(nèi)三家客運企業(yè)進行源頭檢查,督促企業(yè)落實主體責(zé)任,對所有參加春運的車輛進行全部檢查,杜絕病車上路,對所有參加春運的從業(yè)人員進行資格審查,杜絕不符合資質(zhì)的從業(yè)人員駕駛營運車輛上路經(jīng)營;第二招是嚴格按照交通部春運期間客運戰(zhàn)場和交通工具的分級分區(qū)防控指南,督促企業(yè)按照要求做好車輛的消殺,以及車輛的通風(fēng),同時要求駕駛員在駕駛營運車的過程中戴好口罩、手套,并督促乘客按要求規(guī)范佩戴口罩后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第三招是在轄區(qū)內(nèi)的各重點路段開展相關(guān)的路檢路查,確保春運期間轄區(qū)內(nèi)的道路交通客運的安全。
_年春晚的小品《站臺》里的那位警察和他的列車員妻子的故事依然記憶猶新,為了保障大家的出行,夫妻倆也都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在高鐵停車的時候,他們才擁有了短暫的年夜相逢,也完成了他們對年夜飯美味的共同分享。對于像張本惠這樣的車站工作人員,他們的團圓就是保障大家的團圓,他們的年,就是車站里大家高興出門、平安歸來的年。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8】
論“值班”
春節(jié)到了,在這個闔家歡聚,萬家團圓之時。還有不少人因為疫情防控或者工作需要,留在了自己工作的城市和崗位。春節(jié)回家過年,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觀念和習(xí)慣。天大地大,過年最大,今年春節(jié)注定不一般,“就地過年”成為了_的開年之詞。今天是正月初六,作為一名基層的公務(wù)員,根據(jù)組織的安排,輪到我值班,在這個特殊時期值班,我感覺責(zé)任很大,也頗有感觸。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我今天值班的一點心得。
值班是對公務(wù)員這個特殊崗位的必然要求。我們的國家和政府之所以能夠凝聚人心,得到百姓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是人民的黨,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為人民服務(wù)是我們公務(wù)員存在的理由。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里,除了以往春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一般性問題,比如放鞭炮引起的火災(zāi),客流量增大引起的諸多問題以外,還面臨著疫情這一復(fù)雜的因素。為了讓老百姓能過上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jié),我們公務(wù)員值班是必不可少的??梢栽诎l(fā)生問題之時,老百姓能有渠道和手段去聯(lián)系我們,讓我們來為老百姓解決問題、消除隱患。
值班是提升思想覺悟的重要途徑。春節(jié)回家過年、休息也是我們內(nèi)心的需求,說不想回家過年肯定是不誠實的,但是在集體和組織面前,個人利益必須做出讓步。值班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公職人員,要把百姓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很多人說,在這個信息技術(shù)如此發(fā)達的時代,值班還有沒有必要?的確,如今,通過撥打12345或者上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就能夠反饋問題,也能夠及時通知相關(guān)人員去處理。但是,為什么我們還是要保持傳統(tǒng)的值班制度呢?我認為,更多地是一種精神上的要求,要求公務(wù)員對自身定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那就是我們是人民的公仆。
值班是提升自我社會價值,獲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當春節(jié)期間,老百姓路過政府大樓或者公安局、消防局的時候,如果是空無一人的狀態(tài),人們會沒有安全感,會想萬一出現(xiàn)了問題怎么辦?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放下這顆心,安心地過好這個年。有句人盡皆知的俗語“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匆娊稚先藗兿矏偟男δ?,我覺得這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我們在第一線奉獻著自己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獲得幸福感,畢竟我國的公務(wù)員是和其他國家公職人員的性質(zh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不同的,因為我們是為人民而生的,我始終相信我們公務(wù)員努力一點,我們的社會真的會變得更好一些。正所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我們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好之時,里面能有我們的一分耕耘,這種自豪感是盡在不言中的!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9】
年三十的歌
_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在一片歡樂吉祥、溫暖和順的新春氛圍中,給全國人民帶來新年的祝福。如今,春晚已經(jīng)是人們過年的重要儀式,是一年一次的年貨大集,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每年正月,“春晚”也會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人們會在語言類、歌曲類、戲曲類等節(jié)目中評出自己心中最喜愛的節(jié)目。而我今年對春晚印象最深的是岳云鵬、孫越表演的《年三十的歌》,隨著“小岳岳”的相聲,我的思緒瞬間飄到一首首經(jīng)典歌曲中。這些“年三十的歌”因春晚走紅,傳唱至今,不經(jīng)意間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唱起《最親的人》,感恩親愛的人?!案兄x著人間愛/傳承了千萬年/親鄰好友笑開顏/夢里夢外喜悅春光暖/花開山崗那個紅艷艷/綠水青山不問是何年/離家的日子又到冬天/謝謝我最親的人掛牽”“小岳岳”以《最親的人》收尾,打動人心,引起共情——向愛的人述說、表達心中的情感。_牛年春節(jié),1億人響應(yīng)“就地過年”號召,成為“原年人”“抗疫人”。他們中有堅守一線的醫(yī)務(wù)人員、志愿者為春節(jié)不懈守護,他們中有“不打烊”快遞隊伍運送著家鄉(xiāng)土味,他們中有平凡的打工人自愿留下不給國家增添麻煩……無論他們是誰,都是一個個離別愛人、家人的人,有著自己的牽掛,有著人間真情。值新春佳節(jié),他們通過電話視頻“翻過了一座山”同吃年夜飯,他們通過云拜年將樸實、簡單的祝福送給最親的人。所以,過年的方式變了,但親情、友情、家國情不變。
再唱《牧羊曲》,禮贊巾幗英雄?!澳琅畠簨?無暇有奇巧/冬去春來十六載/黃花正年少/腰身壯膽氣豪/常練武勤操勞/耕田放牧打豺狼/風(fēng)雨一肩挑”這首歌樸素清新、優(yōu)美動人,不僅描述出一幅美好生活的畫面,還表達出女子的遠大志向。再聽這首歌,我想起削發(fā)出征馳援湖北的她們。而你,是否還記得_年馳援湖北的2.86萬名護士?是否知道其中占比近90%是女性?是否知道她們在家是父母的“女娃娃”?但疫情來襲,她們以白衣為戰(zhàn)袍,逆行時迎風(fēng)雪,化身“白衣天使”“護士媽媽”,用生命守護生命。她們中有00后女護士、家有老小的家庭婦女、七旬的李蘭娟院士,她們舍小家顧大家,甘于奉獻,勇敢拼搏,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年,當我們闔家歡樂,共度佳節(jié)之時,她們?nèi)詰?zhàn)斗在第一線,用生命赴使命,為平安過年保駕護航。所以,無論何時,她們都用自己的力量撐起半片天。
唱響《難忘今宵》,共祝愿祖國好?!半y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愿祖國好/祖國好”這首《難忘今宵》是春晚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歌曲,可以說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它的音律舒緩、悠揚,詞意“通俗易懂”“簡單明了”,表達出對來年無限的期盼、祖國美好的祝福。_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一百年來風(fēng)雨無阻、風(fēng)雨兼程,譜寫了如今的盛世圖景。歌聲表達了人民之心,傳遞了愛國之情,凝聚起上下同心、團結(jié)奮進的磅礴力量?;厥走^往,每一名為祖國的建設(shè)貢獻一份力量的人,都值得尊重,也將被歷史銘記。展望未來,中華兒女將乘風(fēng)破浪,勇敢追夢,譜寫新時代新篇章。所以,唱響《難忘今宵》,是一路自信的歌唱,助力一路不停前進,逐夢前行。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10】
春節(jié),是王安石筆下“爆竹聲中一歲除”的熱鬧喜慶;是劉長卿筆下“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的思鄉(xiāng)懷遠;是孟浩然筆下“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的樸實快樂。而在每個人的心海深處,定有一片幸福的島嶼,那便是春節(jié)的記憶。
自打小時候,我們每年過春節(jié)都要回老家。一回到老家,便有濃濃的年味,家家戶戶都飄來了飯菜的香味。爺爺奶奶正忙著在大紅門上貼春聯(lián),拿一根舊的掃把頭在漿糊里蘸一蘸,再均勻地將漿糊涂在門上,不一會兒,紅紙上醒目的燙金字便展現(xiàn)在我眼前:“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順心永安康”,這是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祝福。
爺爺也在羊圈的門上貼上了“六畜興旺”的對子,每次回老家我都要看看這些小伙伴們,那些小羊羔,一個個胖乎乎的,身上毛茸茸的,可愛極了!我打開羊圈的門,把玉米一顆一顆地從棒子上掰下來,小羊們“咩咩”地叫了起來,好像在歡迎我這個久違的小客人。羊的眼睛里充滿了溫順,渾身米白色的毛,就像一朵棉花糖似的,小時候的我,經(jīng)常趴在羊的身上,幻想自己正在吃著棉花糖,蓬松松的棉絮吃到嘴里變成了甜甜的糖果。每回去一次,我和小羊們的感情就增加了幾份,這已經(jīng)成了我童年記憶的一部分。
印象中,這幾年過年前后總會降一次雪,整個世界都變得潔白了,整個村莊也是銀裝素裹。紅紅的對聯(lián)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喜慶;每當這時,我總會和家人們一起玩雪,任調(diào)皮的雪花鉆進我的脖頸,可是也阻擋不了我玩雪的興致,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樂乎!
過年了,家家都要放鞭炮,從而祛邪避災(zāi)和對美好愿望的祈福。大街小巷到處彌漫著鞭炮的味道,還有家家戶戶烹制美食的香味,年味甚濃!我最喜歡奶奶炸的蘿卜丸子,外皮酥脆,里面松軟,輕輕咬上一口,蘿卜和雞蛋的香味交織在口中,就像是一場味蕾的盛宴,唇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這濃濃的香味承載了我太多童年美好的回憶。
今年這個特殊的春節(jié),我沒能回老家過年,望著窗外紛紛飄揚的雪花,又一次把我?guī)У搅四莻€讓我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過年的場景仿佛歷歷在目……記憶中的春節(jié)永遠是最溫暖的。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11】
“鞭炮”是用來慶祝的,會將它使用在不同的日子里,而過年也少不了它的影子。
——題記
小時候,我最喜歡過年了,因為過年的時候,只是會聽見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每一次放鞭炮,我都會站在遠處注視著鞭炮炸出的火花,而這次,我一如既往地站在遠處注視著,只見一片灰蒙蒙的煙霧迅速向遠處飄散,若隱若現(xiàn)的消失了,紙屑炸了一地,我慢慢的走近,生怕還有沒炸開花的炮。
仔細觀察了一番后,感覺安全了,我就走到紙屑堆里打量了一下,發(fā)現(xiàn)還剩下幾個沒炸的炮,我拾起了一個又一個,看著自己收集的炮,很有成就感。忽然間,我想起了那年……
我從小就出生在新疆。那年冬天,我和爸爸回到家鄉(xiāng)過年,我們是住在大伯家里的,大伯是爸爸的哥哥,他對我很好,我天天都很開心。
就在大年初一那天早上,一家子人都起的很早,我例外,天還沒有亮,我就聽到整個村子里一家接著一家的放起了鞭炮,吵得我睡不著,半睡半醒的,不一會兒,大伯們也開始放起了鞭炮,這下子可把我折騰得真的睡不著了,我也只好起來了。
我在鞭炮堆里閑逛,發(fā)現(xiàn)了很多沒有炸過的炮,之后我就要和大伯去廟里上香,伯父讓我呆在廟院里站著看跳舞,我閑著無聊,剛好又帶了炮,于是拿著炮用廟院里的香的火苗點燃了,燃了后就往煙灰盆里一仍,直接把里面的灰炸的滿天飛,我越玩越起勁,響聲連續(xù)不斷,灰塵飛滿了整個院子。
過大伯上完香出來,看見我自己狼壩不堪,就把我一頓臭罵,我二話不說,直接開哭,伯父就帶我到“許愿池”旁投硬幣,我一下就投進中間的圓心里面了,我商高興的不得了一下就不哭了,我又趕忙問大伯要了幾個硬幣,可卻怎么都投不進去,我很生氣,又問大伯要硬幣,大伯卻說:“投進一枚就可以了,又不可能枚枚都進,那有這么幸遠的事,你要是行,那你就成神仙了?!?/p>
我總覺得大伯是小瞧我了,現(xiàn)在回憶起來,那時的我可真天真啊!不過我還是挺想再和大伯去一回廟,再聽一次鞭炮的聲音,再炸醒那次的回憶。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主題征文【篇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今天是馬年的最后一天了,也就是除夕。
今天晚上奶奶說一定要吃餃子,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習(xí)俗,我本來就愛吃餃子,一聽這話,頓時口水流了“三千尺”,恨不得立即就吃到嘴里。好不容易盼望餃子要下鍋了,不曾想,奶奶又說了一句話,一下讓我從興奮落到了無奈。那句話是:“吃餃子前必須要先放鞭炮?!蔽蚁耄何叶伎祓I死了,還要到樓下放炮?這習(xí)俗可真怪。和爸爸一起拿了2萬響的大地紅,到樓下,擺在地上長長的一排足足有2米。我催著爸爸用煙點燃了炮念兒,霹靂吧啦,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云霄,我趕緊躲在爸爸的身后把耳朵捂得緊緊得,不一會兒炮聲停了,我飛一樣的跑的樓上,大口大口得吃起了餃子。餃子真香啊,是大肉韭菜餡的,媽媽說三十吃韭菜餡餃子是取義“久財”的意思,圖個吉利!我想我足足吃了一大盤,來年一定發(fā)財,哈哈!
晚上8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正式開始了,我們?nèi)叶紘陔娨暀C前一起看春晚,好溫馨啊!今年的春晚和往年有些不同,那就是搖紅包!主持人一出來就開始了第一次搖紅包,媽媽是全家反映最快的一個,我還沒搞清楚狀況的時候,就見媽媽拿著手機高興的喊道:“搖到了、搖到了,10元呢,太棒了!”媽媽真是好運氣,第一次就搖到了10塊。爸爸一聽也立即掏出手機搖起來,可惜第一輪已經(jīng)結(jié)束,于是大家一起一邊繼續(xù)觀看節(jié)目,一邊等著第二輪搖紅包。大概半小時后第二輪開始啦!只見爸爸、媽媽一起奮力搖起了手機,爺爺奶奶也沒心看春晚了,大家都為爸爸媽媽加油,好一會兒,媽媽宣布搶到紅包8元,爸爸搶到3元!哈哈!真有趣,接下來我們都沉寂在搶紅包的游戲里,連春晚精彩的節(jié)目都記不得演過什么啦,而且后面的紅包越來越難搶,好像爸爸媽媽后面一個都沒再搶到。
突然鐘聲響了,12點啦,羊年到了!樓下又一次響起了陣陣鞭炮聲,辭舊迎新的時刻,伴著這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伴著這美好的新年記憶我漸漸得進入了夢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