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學生做讀書筆記
昆蟲記學生做讀書筆記3篇
《昆蟲記》被雨果譽為“昆蟲世界的荷馬”,文學接尊稱法布爾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國學術界和文學界推薦法布爾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昆蟲記學生做讀書筆記”,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昆蟲記學生做讀書筆記篇1
若要在自然的懷抱中,不必遠離喧囂,置身于純粹質(zhì)樸的自然中,只需在被忽視的路旁的荒草叢中,懷著追尋昆蟲奧秘的孜孜探求,去一覽這微觀世界的無限樂趣。
法布爾先生與其著作《昆蟲記》蜚聲世界,無獨有偶,我國作家朱贏椿先生的《蟲子旁》,也以清新妙趣的語言,為孩子打開探尋昆蟲的另一扇窗。
四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不倦終造就了法布爾的輝煌,他傾心于這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昆蟲的利欲爭紛,在他筆下儼然已成一個微觀社會;而《蟲子旁》,則是在紙醉金迷的社會中,辟出一方心靈喘息安寧的凈土,在紛擾奢靡的都市,讓自己不忘初心。兩者相結合,昆蟲社會便在眼前幾近一覽無余。
法布爾對他鐘情的昆蟲傾注了畢生的精力與熱情,他賦予了每一只昆蟲人生百態(tài),將人類的喜樂哀樂盡數(shù)置于昆蟲,于是,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昆蟲情態(tài)便現(xiàn)于讀者的眼前。
于我而言,將昆蟲人性化,不僅是單單的法布爾先生對昆蟲的癡愛,更是如巴金先生所言,是“由蟲性到人性”的蛻變演化。昆蟲在專屬他們的世界中形形色色的角色,何嘗不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縮影?昆蟲為食互相廝殺,而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存在的人類,則為功名利祿而勾心斗角。我想,這《昆蟲記》不僅是研究界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更是演繹了人性的善惡美丑。
讀罷這兩部昆蟲巨制,不禁駐足于那從未留意的路邊野地,在步履匆匆的現(xiàn)代社會中,看那默默無聞的生靈的微觀社會的自然妙趣,讓自己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平靜煩擾,返璞歸真整裝待發(fā)重新上路。這在從前只是擦肩而過的世界,竟也成休想的樂園,予以我新奇熱情逝的視角,慢慢學會以初心待未來。
蟲性的世界,能予人性世界的啟示又何止一星半點?
當我趴在地上看蟲的時候,在我的頭頂上,是否還有另一個更高級的生命,就像我看蟲一樣,在悲憫地看我!
昆蟲記學生做讀書筆記篇2
在夏天的夜里是缺少不了蟲鳴聲的,當我每每聽見那參差不齊但又動聽悅耳的歌聲時,卻又分不清它是出自蟈蟈還是蟋蟀。一天,我翻開一本?昆蟲記?,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看著看著,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書里里居然有這么多關于這些性格各異又充滿智慧的小昆蟲的事情。于是,我跟隨法布爾的腳步,走進一個名為“荒石園”小院子里,開啟了昆蟲世界的探索之旅。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關于圣甲蟲的生活習性。它們是食糞蟲中的一種,身子胖乎乎的,呈短壯體型,烏黑油亮。它們勤勞地工作,不懼烈日風雨。其中一只圣甲蟲干勁十足地滾好糞球,推著糞球去嘗試爬一個它幾乎不能戰(zhàn)勝的陡坡。在意料之中,它一次次的連滾帶翻地滑掉下去;在意料之外,它十次、二十次地試著這老爬不上去的攀登,最后以頑強的意志戰(zhàn)勝了困難。原來,圣甲蟲的生活不僅這么有趣,還這么勵志,我們真應該學習它這種不懼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在我的印象里,蝎子是一種危險的昆蟲,它的螫針含有劇毒。但誰知,看似惡毒的朗格多克蝎,卻是一位溫柔的好媽媽?!耙恢荒感诜置鋭偨Y束時有三四十個卵,軟弱無力的蝎寶寶是無法像雛雞一樣破殼而出的,而是由蝎媽媽用大顎尖小心地撕破薄膜……在給小寶寶剝胎衣的母蝎動作異常的溫柔,盡管工具很粗糙,但寶寶的細皮嫩肉上卻沒有任何傷痕……”讀到這,蝎子在我心里兇惡的形象被完全顛覆了。面對自己的骨肉,它展現(xiàn)出如人類母親般的慈愛;面對外來襲擊時,它立刻把小蝎子護在身下,惡狠狠地舉起雙鉗隨時準備還擊。真是可歌可頌的母愛啊!
炎熱的夏夜里,總能看到一些閃閃發(fā)亮的“小星星”—螢火蟲。這些人見人愛的小東西,為了表達生活的歡樂,竟然在屁股上面掛了一只小小的燈籠??烧l又能想到,看似弱小的螢火蟲,卻是個最小最小的食肉動物,而且捕獵時還相當狠毒:它會把獵物化為汁液,然后吮吸干凈。
原來,在自然界這些小小的昆蟲身上竟然有這么多有趣的事。?昆蟲記?讓我了解了昆蟲,更讓我了解了生命,這本書也讓我懂得了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在字里行間,我也感受到法布爾認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他對生命、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昆蟲記學生做讀書筆記篇3
探索昆蟲的奧秘——讀《昆蟲記》有感蘇州平江實驗學校分校五(二)班吳越每個孩子對昆蟲世界都有無限的興趣,昆蟲世界對我來說有很多的奧秘。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一書,給我解開了許多的疑惑,它是我了解昆蟲世界的鑰匙。
在我家旁邊的松樹上,有時會有毛毛蟲。我常常拿一根樹枝,去撥弄那毛毛蟲,逗它玩。我很喜歡它,覺得它有勁??墒菋寢屨f:“別弄,那是害蟲?!?,我說:“為什么”媽媽沒有回答,她提過來一本書,就是法布爾的《昆蟲記》,我打開書,貪婪的閱讀起來了。
我找到了松毛蟲一節(jié),看到了法布爾先生把毛毛蟲的栩栩如生,他介紹了毛毛蟲的一生。他的筆觸中流露了對毛毛蟲的贊賞和敬意。當他寫毛毛蟲為“卵”做保護層時,用飽含深情的筆法寫道:“這種柔軟的絨毛是哪里來的呢?是松毛蟲媽媽一點一點地鋪上去的。它為了孩子犧牲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它用自己的毛給它的卵做了一件溫暖的外套?!保易x到這里,心中油然而生對毛毛蟲媽媽的敬意。你看它多么有愛心,有犧牲精神啊。我感嘆這位法布爾先生真是我的知音,和我一樣喜歡昆蟲。在讀這本書時,我也感悟到作者在這些昆蟲身上賦予了人文精神,就像松毛蟲一節(jié)中的毛毛蟲母親身上,感悟到我母親對我的愛。
閱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學到了作者的勤于觀察的品質(zhì)。只有他細心的觀察,才能寫出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譬如: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鉆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務等等。因此,他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只有勤于觀察、勇于探索,才能寫出這樣上乘的科普作品來,閱讀《昆蟲記》,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
讀過《昆蟲記》,我感悟頗深,《昆蟲記》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他對各種昆蟲都有生命的敬畏,我現(xiàn)在更愛毛毛蟲了,因為他是這個大千世界生物鏈中的一員,它也有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