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
推薦文章
《呼蘭河傳》這部名著用灰色的筆調(diào),平靜的敘述,暗淡的畫面描繪了當(dāng)時黑暗社會,用司空見慣的故事批判了封建禮教,社會風(fēng)氣,麻木冷漠的人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暮籼m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呼蘭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篇1
我總是想到一個梳著辮子穿著棉襖的小女孩,瀟瀟地站在田畔高地上,形態(tài)里面透著一絲輕靈,神態(tài)里面透著一絲落寞。
我總是想到蕭紅的童年,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待在小鎮(zhèn)子里??墒撬荒苊鎸@樣單調(diào)的生活,面對著呼蘭河這小城人們對愚昧與良善,尋找著世界上的音響與色彩。
她愛這個小城,所以她以含淚的微笑回憶著寂寞的小城,懷著寂寞的心情,在悲壯的斗爭的大時代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和社會的共鳴。一直到她的墓碑靜靜地獨立在香港的淺水灣,陪伴著一撥又一撥來來往往的紅男綠女,謳歌著她內(nèi)心淺淺的悲哀和孤獨。
祖父應(yīng)該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牽掛。她年年歲歲的與祖父的生活在她心里生根發(fā)芽,變得枝繁葉茂。然后呼蘭河從住著她的祖父,到埋著她的祖父,祖父一過八十,就成了她回憶里的人。
我說這些文章是悲哀的,在蕭紅的心里,她的童年被禁錮在這個充滿迷信和封建的小城里,她見不到一絲光明。她只好在后花園和破舊塵封的后房里消遣。她愛她的祖父,她在祖父的身上才看得到童心與自由。
但是小城里的人,大多又是良善的。他們的良善對蕭紅日后的性格起了重大的影響,他們的樸實忠厚也在文中得以肯定。
當(dāng)蕭紅用孩子一般的筆觸寫這座小城的時候,她的內(nèi)心卻是悲憫孤寂的。當(dāng)她再次立在小城田畔高地上的時候,天明了,路也闊了??墒撬絹碓娇床磺宄@個世界,這個社會不再善良。世界上不再有她的祖父,她的有二伯,老廚子和曾經(jīng)的東鄰西舍。她悲傷地看著這個世界。曾經(jīng)厭惡的單調(diào)與愚昧,也漸漸隨著一次次雨水的沖刷洗滌干凈??墒切〕遣辉诹?,她曾經(jīng)生活的地方和深愛的地方不在了。相比較起童年時的孤寂,成年后的孤寂程度更加深沉。
她終于看透徹了這個世界以后,靜靜的離開了。
只留下一曲哀歌。
呼蘭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篇2
在這個暑假,我媽媽讓我多去書店轉(zhuǎn)轉(zhuǎn)。一次,偶然看到由大作家蕭紅所著的《呼蘭河傳》。我瞬間就愛上了這本書。將它借走了一個月,這不算一本很厚的書,但是里面卻講了許多作者與自己祖父的事情。
蕭紅是東北人,她來到上海,但是卻受盡人們的鄙夷,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她遇到了慈祥的魯迅,這也使蕭紅開始提筆寫作,之后《呼蘭河傳》就面世了。
當(dāng)時的社會非常的黑暗,但是呼蘭河的人卻都是善良的,但仍然沒有避免舊社會對他們的殘害。
祖父是一個非常的幽默,疼愛“我”的人。有一次,“我”在后園摘了一朵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p>
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只有十二歲。如果是現(xiàn)在我們這個新時代,應(yīng)該過一段開心的童年生活。但在那個黑暗的舊社會,她卻被賣給別人了,做起了童養(yǎng)媳。和現(xiàn)在快樂無憂無慮的我們相比,她是多么的可憐。
作者的童年,是快樂的,同時也是寂寞的。作者經(jīng)常在后園與祖父玩耍,很自由,很快樂。但是她的父母卻對她很冷淡,祖母更是兇。
大文學(xué)家茅盾曾這樣評價這本書“它是一篇敘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是一串凄婉的歌謠?!边@本書從很多方面去寫,但都能看得出作者對童年無憂無慮生活的懷念以及對黑暗的舊社會的絕望。
通過讀這本書,我知道每個人的童年生活都不一樣,有快樂的,有悲傷的,有絕望的。童年一人一輩子只有一次,我們應(yīng)該好好珍惜,不讓自己后悔。等到長大了,還可以回憶自己的童年。
蕭紅在四十二歲就早早的離開人世,只給我們留下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們應(yīng)該好好的品味,賞析。
合上書,閉上眼睛,蕭紅快樂的童年生活似乎完美的展現(xiàn)在我的腦海之中。令我久久不能忘卻。
啊!我多想讓時光暫停,讓我永遠(yuǎn)的留在我的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既然這樣,我只能好好珍惜我現(xiàn)在擁有的時光,感受童年的美好。
呼蘭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篇3
《呼蘭河傳》是一本著作,也是一本充滿心酸、血淚,記載了一個荒涼時代的史書。在那片寒冷寂靜的東北大地上,童年時代的作者見證了無數(shù)形形色色的鬧劇。
《呼蘭河傳》的作者蕭紅,魯迅先生評價她是“當(dāng)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同他一樣,蕭紅也生活在那一個動蕩的時代,那個充滿封建迷信的時代,那個蕓蕓眾生麻木不仁的時代。但她沒有屈服,沒有默默忍受,而是用她的筆書寫了她的悲憤,將其化為了《呼蘭河傳》。她以一個兒童的視角,敘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隱喻了人們認(rèn)為“善良”的舉動背后的真相,強而有力地寫出了那個時代的可悲。
書中,二伯是“我”家中的一名老長工,他為這個宅子辛苦了大半輩子,卻沒有得到一分工錢。直到年邁時他仍被父親毒打,卻始終不曾還手。他喜歡和天空的雀子說話,也喜歡和大黃狗談天,他對被奴役的命運毫無覺悟。他對弱者毫不同情,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是作者筆下的東北“阿Q”。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呼蘭河就是荒涼的代表,人人麻木無知,這不僅是呼蘭河的寫照,更是那個時代的寫照。在那個時代,人們是為活著而活著,有的甚至是為了死去而活著;在那個時代,平凡的人也被當(dāng)作是異類來看待,被折騰得死去活來;在那個時代,周圍只有看客,他們麻木地看著別人的命運,麻木地看著自己的人生。“他們看不見什么是光明的,甚至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陽照在了瞎子的頭上了?!?/p>
這本書極盡所能地批判著封建迷信的思想,為那個時代的人們敲響警鐘。它懷著一份厚重的期望,期望民族的改變,期望文化的復(fù)興。
蕭紅雖然早已停留在了那個時代,但是她的精神傳達給了千千萬萬的青年人們。我們作為時代的新鮮血液,更應(yīng)該為祖國未來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呼蘭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篇4
幾天前,老師給我們買了一本名叫《呼蘭河傳》的書。這本書通過作者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了當(dāng)時的呼蘭河人的生活。
第一章描寫了呼蘭縣人民平?,嵥榈纳?,文中提到賣豆腐的、大泥坑等等,只是呼蘭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本章中,賣豆腐的人清早起來就沿著人家去叫賣,偶有不慎就會把盛豆腐的方木盤貼在地上,因為被凍在地上而拿不起來了。從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黑龍江呼蘭縣天氣的冷。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深有六七尺,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到災(zāi)難。從這里,我感受到了呼蘭縣的貧窮與落后,也看到了作者寫大泥坑的危害為下文描寫人們迷信埋下了伏筆。
第二章和第四章作者通過對跳大神、扎彩鋪、染缸房等多種盛舉的描寫,讓我感受到了當(dāng)?shù)厝藗兊挠廾梁兔孕?。文中也成功塑造了幾個不同的人物形象。
第三章刻畫出了一位慈愛的祖父形象,這也是作者寫的自己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在后花園和祖父玩。這段時光作者和祖父幾乎形影不離,祖父拔草她也拔草。有一次,她和祖父一起去鋤地,她拿不動鋤頭,祖父就把鋤桿去下來,讓她單獨拿著鋤的頭去鋤地。
第五章寫了一位愚昧、自私和沒人性的婆婆,她竟然把自己的兒媳活活折磨死。她不但對小團圓媳婦釘竹簽、用烙鐵燒,還把她吊在房梁上毒打、暈倒后再用涼水潑醒,以至最后用熱水結(jié)束了小團圓媳婦的一生。
第六章和第七章則生動描述了堅強的呼蘭河人。有二伯——一個畸形人,他在喪妻的艱難處境下依舊頑強生活的樂觀精神。他堅強,敢于向命運抗?fàn)帲幌蛎\低頭。盡管他敏感、古怪、自尊心極強,但他也嚴(yán)肅、認(rèn)真。
通過呼蘭河這本書,我認(rèn)識到舊社會人們的愚昧、迷信和自私,看到了社會底層人們生活的艱辛不易,但也感受到他們堅強、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他們永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
呼蘭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篇5
寒假里,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呼蘭河傳》講述了蕭紅在呼蘭河邊上的一個偏遠(yuǎn)小鎮(zhèn)里度過的童年。那里的條件并不發(fā)達,存在著許多有趣但迷信的活動:人生病了,不去醫(yī)院,卻到山上去請大神;女人們?yōu)榱私裨缃o孩子辦婚事,竟“指腹為婚”!因此,不少女人嫁過去后,不是被婆婆欺負(fù),就是自殺了。我真為他們而難過!地方偏遠(yuǎn),吃不到新鮮的食品,人生病了得不到及時的救治。那里的人,善良而愚昧;可惡又無辜。讀完以后,心中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慢慢嘗。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中為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
他們家是個外來戶,也是個大戶,可并不知道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所以他們家連連鬧事。于是,各種偏方可就來了:跳大神,抽帖……
他們訂了一個媳婦。我的天!她叫“團圓媳婦”。這我的天!人也是能訂的嗎?個媳婦才12歲呀!事就出在“團圓媳婦”身上,為了給她治病,老胡家花了不少錢。那婆婆也夠狠!團圓媳婦生病前,每當(dāng)她不高興了,出事了,都要打團圓媳婦,好像一切都是她惹的。甚至去拿火鉗烙團圓媳婦,常搞得半夜尖叫聲連連。我看了以后,真想罵那婆婆幾句。她也是個財迷。后來,團圓媳婦病死了,那婆婆也哭。但不是哭團圓媳婦,而是哭花在團圓媳婦身上那五千多吊錢!“為了治病,五千多吊錢又怎樣呢?更何況是你把這個媳婦弄病的,你還有臉哭?你也不反思一下,你是怎么對待團圓媳婦的!”我讀完以后,氣憤地想。但讀完全書以后,我又不禁感嘆:
知足!知足呀!
疫情當(dāng)前,我們都被封在家里,但我們卻總是抱怨這不好那不好,但想一下呼蘭河的人們,他們連新鮮的東西都吃不到!而我們呢?果凍、餅干、糖……堆滿屋子。生了病,也可以及時去醫(yī)院。比偏遠(yuǎn)的呼蘭河,要好太多了!
知足者常樂!
呼蘭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篇6
《呼蘭河傳》一共有七章和一個尾聲,第一章主要講東北小城呼蘭河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第一節(jié)引出呼蘭河以后,主要寫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節(jié)主要寫賣豆芽的女瘋子;第三節(jié)寫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節(jié)第五節(jié)主要寫扎彩鋪;第六節(jié)主要寫小胡同賣麻花的;第七節(jié)主要寫賣豆腐的;第八節(jié)介紹火燒云;第九節(jié)總寫呼蘭河的一年四季。第二章寫了關(guān)于呼蘭河人們的精神上的活動,有什么“跳大神”,鬼節(jié)放河燈,臺子戲,廟會,跳秧歌等。第三章寫了祖父與祖母。第四章主要描述了我家的荒涼。第五章寫了小團圓媳婦之死,第六章寫了有二伯的故事,第七章主要寫磨房里“馮歪嘴子”一家的故事。尾聲講述了故事的結(jié)局。
通過蕭紅細(xì)膩而詳細(xì)地描述,我看到了一個對我來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年代的人們的生活狀況。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小團圓媳婦之死,來的時候活蹦亂跳,沒過上幾天安穩(wěn)日子,就走上了黃泉路了,她才十四歲,卻早已成為人家的妻子,可她原本應(yīng)該是個天真活潑孩子,而造成這一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她那個惡婆婆。幸好我們生活在當(dāng)今時代。那時的整個社會嚴(yán)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使多少小女孩失去了親人的愛,本該上學(xué)的年紀(jì)卻不能上學(xué),在家里做這做那,還要飽受摧殘??偟膩碚f,呼蘭河當(dāng)時的人們的經(jīng)濟是很落后的,精神是愚昧的,人心是迷茫的,尤其是迷信害了很多人。而我認(rèn)為呼蘭河也許就是當(dāng)時整個中國農(nóng)村的縮影。
蕭紅的整個童年關(guān)于愛的記憶大多都來自于祖父,書中很溫情的描述了這些關(guān)于愛的回憶,祖父的園子里永遠(yuǎn)是春天、是生機、是五彩斑斕的,而園子外的呼蘭河城里卻總是凜冽的冬天,是蕭瑟、是暮氣沉沉的。從祖父那里,蕭紅知道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之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她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這也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
呼蘭河傳滿分讀后感600字篇7
筆調(diào)細(xì)膩,安靜隨意,卻又淡漠憂傷,在她的筆下,呈現(xiàn)出一座繽紛的城市。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感情,一直都是那么淡漠憂傷,但提到她的祖父時,筆調(diào)一下子輕盈明快起來。這座小城里,究竟有著作家蕭紅怎樣的回憶呢?
寫到祖父和他的園子時, “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地就跟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的感情,親切的稱呼,足以看出作者對園子深深的感情,仿佛把蜜蜂當(dāng)做一個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一樣,用母親般疼愛的口吻進行了描述。作者細(xì)膩的描述間,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天真調(diào)皮的小女孩,踢白菜的胡鬧,捉蜻蜓的三心二意,拼命灑水的活潑,不服氣著辯解的可愛倔強……
但是,在描寫其他地方的時候,筆調(diào)一下子淡漠而憂傷起來,平靜的敘述的口吻,仿佛一切都不起波瀾。即使是哪家人家里出了事,大家悲傷一陣子,這事兒也就過去了,一切都恢復(fù)平靜,不管如何,日子總是要過的。開始我并不認(rèn)同,可是,后來我想想,的確是如此,那家人肯定是悲痛欲絕,但周圍的人,那出事故的人與他們又沒有關(guān)系,他們自然不會永遠(yuǎn)記著這件事,慢慢地這風(fēng)波也就平息下去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啊!但是,作者這里的傾訴,為什么感覺有著悲傷感,還是,她曾親眼看到過這樣的事?
作者對自己親人的描寫,祖父是重中之重,對祖母、媽媽、爸爸的描寫則略少些,也就是作者并不喜歡嚴(yán)厲的祖母和冷漠的爸爸媽媽,而喜歡親和的祖父。爸爸和媽媽一直對幼年的蕭紅十分冷漠,祖母更是用針扎過小蕭紅的手指,借此整治她的調(diào)皮,所以小蕭紅無論如何都喜歡不了他們,但是,當(dāng)最后描寫祖母不是躺在床上,而是躺在長板上,被白布單蓋著的時候,雖然是平靜的描寫,但卻從中感到作者的一種空茫和不安。
其實,這座熱鬧而繽紛的城市——呼蘭河小城,蕭紅還是愛著這里的吧!合上了手中的書頁,我卻還沉浸在呼蘭河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