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左右
《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僅寫了蕭紅的童年,還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呼蘭河鎮(zhèn)里,封建迷信的人們、充滿了死亡、血腥殘暴的生活,襯托出蕭紅童年里的那種旁人都無法理解的傷痛和空虛寂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暮籼m河傳讀后感600字左右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篇1
蕭紅,民國時期女作家,有許多感人肺腑的經(jīng)歷。這位女作家筆下的《呼蘭河傳》,使我感觸很深。這是一本書,一本不普通的書,它的韻律似一首歌,跌宕起伏,連綿不絕。開始時,它給人以愉快的感受,但,越來越久,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一串凄婉的歌謠。
我們先從蕭紅的生平說起吧。
她出生在一個地主制的家中,她的父親是位官吏,具有濃厚的封建化思想,他對蕭紅冷漠無情,只有祖父疼愛她。她的母親在她年幼時病故。祖父張維禎是一個很好的老人,她經(jīng)常和祖父去小園玩。
所以蕭紅的后期作品《呼蘭河傳》是以她和祖父的回憶為題材。我記得有這么一段:
我家有個大園子,這園子里蜂子、蝴蝶、蜻蜓樣樣都有。蝴蝶有黃蝴蝶、白蝴蝶。這些蝴蝶太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嗡嗡地飛,胖圓圓的和一個小球似的,落到一朵花兒上不動了。
瞧,祖父的園子多熱鬧啊!
祖父的園子也是自由的。
太陽在園子里特別大?;ㄩ_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怎么樣就怎么樣,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愿意結(jié)一黃瓜就結(jié)一黃瓜。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愿意長上天去也沒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墻頭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墻頭飛走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蕭紅的這兩段話,描寫了祖父的園子又大又自由,既有動物,又有植物,是很好的兩個章節(jié)。
作家,蕭紅,原名張乃瑩。她用自己簡短的一生謳歌了現(xiàn)實的殘酷與生活的無情與有情。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篇2
《呼蘭河傳》,文題簡簡單單,只不過是地名加個“傳”字,說明是發(fā)生在呼蘭河的事。如此簡單的題目,卻飽含蕭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懷念,那兒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本書第三章主要寫了童年的歡樂與無限的回憶,而第四章講述了家里院子的荒涼。此時的一切在蕭紅的眼中都無比的凄慘、落寞。正應(yīng)了《呼蘭河傳》結(jié)尾那句“以上我寫的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蓖甑募亦l(xiāng)不一定是溫馨、和諧、歡樂的,但一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讓人懷戀,給人啟迪的。這些便是促使蕭紅有感而發(fā)寫下《呼蘭河傳》的主要因素!
而文中簡練、明了的文字,卻給予了讀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觸,仿佛親眼所見。這樣白描的方法,給人真實的感受,而不同于那些寫得令人一知半解讓讀者覺得深奧卻枯燥乏味的手法!
本書第五章開始講述蕭紅記憶中的一些人物以及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比如性格古怪的有二伯“他戲弄一個耍猴不像耍猴的,討飯不像討飯的,可是他一走起路來,卻是端莊、沉靜,兩個腳走路非常有力,打得地面咚咚地響,而且是慢吞吞地前進,好像一位大將軍似的?!眲幼?、神態(tài)描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還有那可憐、窮苦的馮歪嘴子,自打他成家搬了房之后,把一個好端端的王大姐給糟蹋了。一個個探員圍在他家門口看熱鬧,看見繩子就說他要上吊;看見菜刀就說他要自刎。但也正是經(jīng)了這么一折騰,把呼蘭河的熱鬧氣氛和人間煙火味又加深了幾分!
這章最后以馮歪嘴的二兒子的笑話直接插入收尾,顯得很文章連貫。蕭紅用她那詩化的語言結(jié)尾,顯得無比凄涼,正應(yīng)了矛盾評論中的那句“一串凄婉的歌謠”?!逗籼m河傳》給讀者啟迪、想象,去自己感受在那院中曾經(jīng)的景象,曾經(jīng)的故事!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篇3
周末無疑是讀書的最好時光,早上打開《呼蘭河傳》,一口氣讀完后才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已經(jīng)黃昏?!逗籼m河傳》出自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前讀的書再怎么悲傷也不像它所描繪的那樣荒涼,再怎么荒涼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樣死寂。生活在呼蘭河的人們,是徹徹底底的悲劇。
通過第一章介紹的故鄉(xiāng)的整體環(huán)境,輕輕松松把讀者引進故鄉(xiāng)呼蘭河城,讓讀者感受到呼蘭河城是一個自然,美麗,可愛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huán)的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著自然的結(jié)果?!痹谶@部小說里,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著對于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著四周的一切。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只有脆弱和枯槁。那里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對他們好比面對一堵厚墻。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么?
整篇小說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著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xiāng)。盡管凄婉,盡管優(yōu)郁,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說更為誘人。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松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tài),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盡管那里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人,總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園的。《呼蘭河傳》這“回憶的詩學”,給予了我們片刻的精神的回歸。
回首童年,確有千般滋味。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篇4
平淡得如秋水的文字,卻描繪出一片多彩的風土畫,吟誦出一串凄婉的歌謠。這,就是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
寒假里,這本使我深有感觸,回味無窮。
書中,蕭紅通過一個四五歲女孩的視角,寫下了她的童年。一個個故事獨立而又渾然一體。其中,我最記憶深刻的是小團圓媳婦的故事。
小團圓媳婦有個婆婆,這婆婆待她一直很不好,經(jīng)常打她,掐她,罵她……后來,小團圓媳婦生了場大病,臉色蒼白,奄奄一息。她婆婆不是去請大夫,而是幫小團圓媳婦舉行了驅(qū)鬼活動。跳大神,熱水洗澡驅(qū)鬼,扎彩人……最后活生生的一個人,就被他們折磨死了。
看完小團圓媳婦的故事,我的心情像大海一般波濤兇涌,久久不能平息。也許,小團圓媳婦的病,只要多吃點藥,就能解決。也許,那些所謂的跳大神,熱水洗澡驅(qū)鬼,扎彩人……不做反而會好??墒窃俣嗟摹耙苍S”也換不回小團圓媳婦的命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時封建迷信制度惹的禍。我陷入了沉思,再看看當今的社會,雖然比那時好多了,但這種現(xiàn)象依然存在。有一次,我好朋友小芳說:“大年初一,她自己不小心摔碎了一個玻璃杯,正想掃掉,她奶奶連忙擋住她的手,然后說歲歲(碎碎)平安。掃了就不好了,不許掃!”后來那些碎玻璃還扎傷了一個客人的腳。我聽后想: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盡我的力量驅(qū)逐這種現(xiàn)象!
小團圓媳婦的故事,使我很同情她,同時又很憤怒!然而再讀讀作者與她的祖父的故事,我不禁又哈哈大笑。祖父最關(guān)心作者蕭紅,祖父就像是蕭紅的知心小伙伴,和她嬉戲玩耍。蕭紅與祖父經(jīng)歷的每一件事,都成了她童年的快樂音符。想想蕭紅無憂無慮的童年,再想想身處童年的自己突然很高興。是呀,時光如水,逝去如飛,讓我們珍惜童年時光吧!
讀完了《呼蘭河傳》,我要謝謝蕭紅作者,她讓我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東西,好好生活,好好學習!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篇5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叫作《呼蘭河傳》。這本書講了呼蘭河城的一些有趣的習俗和那里人的生活。
在呼蘭河城,大家會說到“龍王爺”。這個“龍王爺”應(yīng)該是那里人的迷信,有點類似于我們說的老天爺。有一位父親說沒有龍王爺,我感覺他是對的。有個小孩給龍王爺戴了個草帽,別人都在議論這個小孩。我感覺沒什么,而且還挺好玩的。
呼蘭河城經(jīng)常下雨,下雨后,就會有泥坑。這可不是一般的泥坑,這是“殺手泥坑”。許多動物都死在里面,因為上面有一層硬殼,動物們不知道下面就是陷阱。我感覺假如死的多了的話,硬殼上應(yīng)該有很多很多洞,這樣的話動物們和主大家應(yīng)該會注意的。
城里有一些賣麻花的,這些人都是挨家挨戶地問。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們買了一些麻花,但大小不一,就開始互相搶了。母親追過去,他們也開始跑,結(jié)果母親摔到了泥坑里。我認為這些孩子太調(diào)皮,也有一點自私了。大姐先挑,老小最后,這是常理。而且自己就吃自己挑的,有什么不好?孔融讓梨的道理多好啊!可能還有點笨,因為追著追著自己的就容易壞。大的沒拿到,小的也沒了。
還有一個就是呼蘭河的冬天。唯一一個特點就是——冷。作者也很夸張,再冷不可能凍掉耳朵呀!除非是高原。平常冬天可能鼻子、耳朵都紅了,再厲害點也就僵了、裂了。大自然太威風了。
還有一個迷信,就是“跳大神”。有一個大神,也要有一個二神。不好的二神可能會惹怒大神,但大神卻會罵病人。這太不合道理了!誰欺負你,你就罵誰,拿無辜的人當出氣筒,這可不行。病人被大神罵是不吉利的,看來病人的安危都在二神的手上啊!
這就是呼蘭河城。是不是很有趣呢?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篇6
暑假期間,我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一開始,我只是粗略的讀了一遍,感覺跟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環(huán)境,簡直是天壤之別,令我難以想象。慢慢的,我被她的故事吸引著,感動著,憤慨著,我又回過頭來仔細的品讀起來。
呼蘭河讓我感到溫暖而冷淡:比如這個街中大坑,車夫和馬陷了進去,有一種穿長袍短褂的,在那里喝彩,幫助車夫的人,全是平民百姓。生活是需要溫暖的,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幫互助的,這樣,才會讓生活更美好;而我與老祖父這篇文章,講述著祖孫深情,只有祖父喜歡“我”,祖母不喜歡“我”還用刺扎“我”的手?!拔摇痹谧娓傅年P(guān)愛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為“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小團圓媳婦。十二歲的她花一般的年紀,原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卻成了胡家的童養(yǎng)媳,在照“規(guī)矩”被婆婆“調(diào)教”之后,日漸病倒。他們無視她為什么會病倒?是什么致使她成為了一個“黃瘦的病人”?此時最愚蠢的是病倒了不選擇去看醫(yī)生,而選擇了“跳大神”。當眾強行脫了光了小團圓媳婦的衣服,推到大缸里用熱水,是滾燙的熱水,往她的頭上澆,到最后,頭發(fā)都燙掉了,還說她是妖怪。含苞待放的花朵就這樣凋零了。我們想想看,別說是生病的人,就算是健康的人受這種折磨之后,會變成什么樣呢?更讓我氣憤的是,她死后,她的家人并沒有因此而難過,還覺得花了那么多的錢,虧本了。想想我們同她一樣的年紀,享受著父母百般寵愛,無憂無慮如小公主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呼蘭河傳》讀完了,這個暑假中,聽著蕭紅講述著呼蘭河的故事,盡管憂郁,但依然美麗動人。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篇7
讀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的感觸頗深。文中介紹了作者在寂寞的童年中,所發(fā)生的那一件件難忘的往事。書中不僅寫了蕭紅的童年,還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呼蘭河鎮(zhèn)里,封建迷信的人們、充滿了死亡、血腥殘暴的生活,襯托出蕭紅小時童年里的那種旁人都無法理解的傷痛和空虛寂寞。
在語文課中,我們學習了《祖父的園子》,許多同學都認為蕭紅小時的童年生活是非常有趣的、快樂的。但是,真正讀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時,我發(fā)現(xiàn),蕭紅的生活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正如序言中茅盾所述:“……一位解事頗早的小女孩每天的生活多么單調(diào)啊!年年種著小黃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有些蝴蝶、螞蚱、蜻蜓的后花園,堆滿了破舊東西……”
這序言就已經(jīng)讓我的想象開始天馬行空,更好奇下文了!剛開始讀,只覺得作者的文筆十分清新,讀著讓人有輕松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每一個字都需要細細品味,咬文嚼字般使自己對作者寫作時的心境,了解得更加透徹,更能體會這本《呼蘭河傳》的實際意義,更能走進蕭紅的內(nèi)心,更能以她獨特的觀點去看她小時的回憶。
呼蘭河這小城的生活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聲響和色彩的,可又是刻板單調(diào)的。呼蘭河這小城的生活又是寂寞的,蕭紅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寂寞環(huán)境中過去的。這在她心靈上留的烙印有多深,自然不言而喻。
我靜靜讀完了《呼蘭河傳》,看到了尾聲:“……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如此平靜的語句,卻是蕭紅以含淚的微笑回憶這寂寞的小城,懷著寂寞的心情,在悲壯的斗爭的大時代。
讀完了《呼蘭河傳》仿佛到了秋天,在蒿草的當中,也往往開了幾朵花,所以引來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著。這樣一來,不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