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電影上帝也瘋狂觀后感精選5篇
推薦文章
最新電影上帝也瘋狂觀后感精選5篇
《上帝也瘋狂》系列講述的是在非洲的卡拉哈里地區(qū),生活著一群生性樂觀、知足自在的布希族土人。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纳系垡帛偪裼^后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上帝也瘋狂觀后感1
看完《上帝也瘋狂》這部電影,我在大笑之余也感觸頗深,我想影片通過布希族人的生活方式與城市文明人的生活方式的對比,表達了對現(xiàn)代社會狀況的深思。我認為影片傳達了多個意蘊,城市現(xiàn)代文明帶來了我們所認為的高質(zhì)量的生活方式,然而我們每天都在為了生存與生活奔波,可能在社會繁蕪叢雜的叢林中適應(yīng)了社會上的種種人情世故,不得不卷入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正如近日大火的《甄繯傳》,以及《杜拉拉升職記》,無不反映了現(xiàn)代人生活的艱難,現(xiàn)代人之間缺乏的安全感??赡芪覀兌紱]有生活在原始叢林中布希族人那么的快樂與幸福,他們雖然似乎沒有什么工業(yè)文明,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與語言,有自己的家園,財產(chǎn)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而他們沒有私欲,也就沒有憂愁。與此相比,我們自以為聰明的人類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輝煌的文明,也許我們也是不斷地制造規(guī)則,而又不得不不斷去適應(yīng)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規(guī)則。擁有無數(shù)現(xiàn)代工具的同時,我們也多了生活的壓力與人際交往的負擔,現(xiàn)代人的生活未必就有那些原始文明的人類幸福,兩百年來的近代化造成的不可挽救的環(huán)境污染,人們不斷地犯錯,又不斷地試圖用科技,用移民火星來補救自己的過錯,用把高污染型企業(yè)移到更不發(fā)達的地區(qū)去的方式減輕環(huán)境污染對自身的危害。這些無不是根源于財產(chǎn)的私有,人類的自私性。而片中由瓶子引發(fā)的一系列不安定事故也是這點的體現(xiàn)。
影片用了對比的方式,南非地區(qū)的叛亂與戰(zhàn)爭和布希族人以及土著人的祥和安寧做對比,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代文明的反思。戰(zhàn)爭破壞人民的生活。而片中也表現(xiàn)了宗教與信仰力量的強大,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安詳。
片中的兩個人物,男的生物學家和女的職業(yè)記者兼小學教師,都是人性淳樸的代表,生物學家雖不善言辭,卻聰明勇敢,是美好的人的代表,女教師美麗勇敢善良,保護學生,這些都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中美的人性與社會道德。而主角凱則是原始淳樸人性的代表,他對人類現(xiàn)代社會不解,他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影片用一個原始人的視角表現(xiàn)出了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荒謬與混亂。雖搞笑卻能發(fā)人深思,這也是這部美國電影值得欣賞與學習的地方。
上帝也瘋狂觀后感2
這是一部幽默的影片,鏡頭對著生活在荒漠與簡單之中的布須曼人,也對著活在鋼筋混泥土與復雜中的現(xiàn)代文明人。開頭,我們看到荒蕪、干旱的沙漠造就著一群簡單、淳樸、善良的族人,沒有紛爭、資源共享、生活簡單、沒有煩惱。之后,我們又看到了忙碌在工作上、學習中,奔波于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活的我們。我們可能更先進,可能顯得更多彩,可能活得更便利,但是我們被圈在自己規(guī)定的一套體系中,八小時的工作時間、做午休二的工作方式,讓我們多少顯得疲憊、壓抑、煩惱重重。接著,這兩類人在草原上相遇了。
因為一個從天而降的玻璃瓶子,布須曼人的簡單生活被打破,因為瓶子只有一個,大家開始爭搶這個瓶子,于是,有了紛爭?;X得這個瓶子是個不祥之物,他不知道上帝為什么要把這個送給他們,上帝給了他們食物、棲息地,他們深受感激,但是當上帝掉下這個玻璃餅子的時候,他們覺得上帝瘋了。所以基決定走到世界的盡頭,親自把這瓶子還給上帝。關(guān)于世界的盡頭,文明的我們明白地球是個圓的真理,更明白簡單的布須曼人根本走不到世界的盡頭。所以基走啊走,便碰到了在草原調(diào)查的博士和漸漸被文明同化的西方土著?;幻靼诪槭裁此⑿Φ啬弥愃茦涓傻臇|西面對土著的時候他們會驚慌,為什么他打到的獵物讓他們分享他們卻那么生氣。在他的字典里,沒有罪惡,也無所謂偷盜,所以在他被關(guān)進那個狹小牢籠的時候,他望著那個高高的圍著柵欄的窗戶,神情中第一次有了無助和迷茫。
還好,基遇到了一個懂布須曼語的人,遇到了善良博學的博士,他們了解布須曼人,也深知三個月的監(jiān)禁對他來說意味著毀滅。他們將他救出,留在自己身邊,偶爾教他一些機械使用知識。在與那群手持武器的脅持者的較量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基很聰明,他會很快理解博士的意思,他會區(qū)分歹徒與受害者,他會很準確地給凱特傳遞消息,他動作嫻熟、表演精湛,我們看到他其實與我們是一樣的,只是最后,當基像猴子般跳躍在那輛破車上,無法駕馭它的時候,我們醒悟,他依舊是游蕩在我們的文明之外的朋友。
百度百科里用自然的單純和文明的莽撞來評述《上帝也瘋狂》的一和二。顯然,布須曼人代表著自然的狀態(tài),而自以為是的我們代表著文明人的思想。我常用文明和野蠻來區(qū)分他們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可是漸漸地我們會發(fā)現(xiàn)莽撞和粗魯可能只是我們這些穿戴整齊、舉止文雅的文明人所有的特點,因為在他們的腦海中,從來沒有文明和野蠻之分。他們其實是聰明的,能在這樣一個極度缺水的環(huán)境中很好地適應(yīng)下來,能極好地利用植物、動物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他們其實更是明智的,他們不給自己安排工作日和休息日,所以天天都是星期天,時時都是快樂的,他們不給自己留有剩余,所以就避免了爭奪。他們其實什么都明白,所以在那個瓶子引起爭執(zhí)的第一時間,他們選擇扔掉它而不是因為它的便利而繼續(xù)爭奪,所以在遇到白皮膚、包裹嚴實的文明人的時候,會質(zhì)疑他們是否是心中的上帝。他們或許是比我們更先進,比我們懂得如何避免復雜和煩惱,而保持一種自然狀態(tài)下的單純和簡單。
我們常常用異化這個詞來評價我們所處的生活和我們自己,我們也很早開始反思以前讓我們引以為豪的文明進程是否真的顛撲不破。當我們把目光轉(zhuǎn)向那片安靜、荒蕪的土地,轉(zhuǎn)向布須曼人的生活時,我們或許感受了一點點的領(lǐng)悟。當上帝瘋了的時候,把那些不祥之物還給上帝,而不是,跟著上帝去瘋,然后自己把自己囚禁了。這就是他們與我們的區(qū)別。
上帝也瘋狂觀后感3
世界上還有上帝嗎,我們蕪雜的心中還有上帝的純潔嗎。當我們的眼睛被越來越多的物質(zhì),科技,粉塵所蒙蔽的時候,我們早就沒有時間再去享受上帝給予我們的時間。甚至,我們開始懷疑上帝本身最大的錯誤就是創(chuàng)造了人類偉大的文明。我們知道我們做錯了,但還是笑得那么得意。所以,上帝讓我們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
在我們文明觸及不到的卡拉哈里沙漠,有著善良原始的布西族。他們純粹,原始,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真是人類最原始的智慧。他們能在沙漠中找到水,沒有犯罪和刑罰。他們相信上帝給予的一切有用及美好。一個玻璃可樂瓶的闖入改變了一切。起先大家認為是上帝的失誤給予這樣沒有用處的東西,但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他的好處,比如能吹出好聽的樂曲,能搗碎東西。大家互相爭執(zhí),所以歷蘇決定把這不祥之物還給上帝。于是他的旅行開始。他遇到讓他不可思議的“上帝們”以及他們的奇怪東西。
片子開頭上有些黯淡的彩色畫面。80年代的片子像一部我們平??吹目平唐Q谉崦篮玫姆侵揎L景。動物們在陽光、干草、河流邊奔跑,跳躍。那么悠閑的世界,和諧無處不在。然后鏡頭轉(zhuǎn)到繁忙的現(xiàn)代文明。城市飛快地奔跑,人們彼此忙碌。歷蘇的旅行讓兩種文明有了交點,兩條彼此分開的平行線,相互交匯,撞得我心中強烈的不安和羞恥。和那些純潔的部落首領(lǐng)相比,我們的文明得到了電,汽車,搶,但也失去了善良,真誠,團結(jié)。我們自私,暴力,狹隘。
歷蘇認為我們就是上帝,因為我們擁有不用走就能跑動的動物。但是我們無疑是瘋狂的。歷蘇看到奇怪但又看起來很好吃的動物(羊)但卻不獵殺。他殺了其中的一只,想讓“上帝”一起分享的時候,上帝們卻弄傷了他??吹竭@一幕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受。歷蘇的眼中全是真誠,他不懂什么畜養(yǎng)動物,他認為食物就要彼此分享,而我們卻拿子彈打穿了他的腳。他不懂什么是囚禁,在沙漠里,他們自由奔跑,他們一輩子沒見過墻。而我們卻把他審判,關(guān)起來。他難過得不吃不喝。
心里最柔和的地方徹底被歷蘇的真誠和善良感動著。我們本來就擁有最美麗純潔的心靈,是我們丟失了它。我們選擇了我們的舒適生活,盡可能的攫取我們需要的,所以放棄了純真的和美好的。我們選擇了把自己圍困在鎖和墻內(nèi),守著我們的財產(chǎn),細數(shù),順便鎖上了我們的心。所以我們放棄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氣。我們選擇了談吐優(yōu)雅,舉止大方。但是同時我們給自己帶上了沉重的社會枷鎖。那些天高地闊,肆意享受陽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們瘋狂地丟棄了。
文明是貪婪的。它探著欲望的舌尖,吞噬著一切。一切純真和善良的。文明舒適而痛苦。片中的歷蘇最后回到了他的部落。但是,在現(xiàn)在還找得到廣袤的場地,那里動物可以無束縛地生存和活動?布西族在現(xiàn)代文明的觸角下,還能保持純真和善良,還能相信上帝嗎?據(jù)說后來歷蘇還演了很多的續(xù)集,他給全世界人們帶來了歡笑,后來還是被現(xiàn)代人所拋棄。他還能找到來時的路嗎?他還能回得去嗎?心痛,心痛,心痛。
是的,我們瘋了,但愿上帝還清醒。
上帝也瘋狂觀后感4
《上帝也瘋狂》系列講述的是在非洲的卡拉哈里地區(qū),生活著一群生性樂觀、知足自在的布希族土人,兩萬年來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雖然距離現(xiàn)代化大都市僅六百哩,但他們對于現(xiàn)代化的事物卻一無所知??ɡ锸莻€半沙漠地區(qū),一年中有九個月干旱無雨,許多動物都因為無法適應(yīng)那里的環(huán)境紛紛離開,而它卻是布希族人眼中的天堂——他們無須依靠地表水就能生活,擁有豐富的生存經(jīng)驗。
這個半原始的人類社會沒有所有權(quán),布希族人與世無爭,過著單純快樂的生活,卻因為一只從天而降的可樂瓶發(fā)生了改變。這個來自文明世界的產(chǎn)物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也引發(fā)了嫉妒和仇恨,為了丟掉“上帝賜予的”“邪惡”禮物,部族成員基踏上了漫漫路途,也由此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引出了種種故事……
《上帝也瘋狂》系列每部均有三條人物線索,如:第一部里的基、生物學家史帝和教師凱特以及波嘎,第二部里的奇哥、生物學家史蒂芬和律師泰勒以及奇哥的兩個孩子。三條線索各自張弛有度地發(fā)展著又有條不紊地穿插著。
《上帝也瘋狂》系列成功而難得地兼具了多種風格:既有嚴肅深入的思索又有輕松質(zhì)樸的趣味,既有出自藝術(shù)手法的虛構(gòu)與夸張又有基于人文視角的寫實與細膩,既幽默逗樂又感人淚下,真真是回味無窮。
一方面,觀眾會為劇情樂不可支:政府軍逼問口供的方法、香蕉林里勞娛結(jié)合的混戰(zhàn)、破吉普車引發(fā)的種種麻煩……很多都是基于非洲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和動物習性、看似信手拈來實則花費心思設(shè)計的誤會與笑料,匯聚在一起就制造出了精彩紛呈、喧鬧而富有層次感的喜劇效果。當然,其中不乏刻意制造的噱頭,有些在今天看來已經(jīng)很老套了,卻被演員演繹得渾然天成,既在意料之中又有意外之喜。
另一方面,《上帝也瘋狂》系列就像一部活動著的人類文明簡史,生動、直觀地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片中有原始部族也有現(xiàn)代社會、有發(fā)展中國家也有發(fā)達國家,多種社會形態(tài)縱橫交織在一起,多種文明集中地沖突著又溫和地共生著。來自各個地域、階級與國度的人們彼此好奇地觀望著、謹慎地試探著、滑稽地碰撞著、真誠地感動著,所有矛盾都被處理得并不那么激烈,反而極富趣味與人情味,比如硬是要求交戰(zhàn)國士兵、兩個冤家對頭手牽手才能擺脫困境。
在《上帝也瘋狂》里,隨處可見導演對人類自身發(fā)展的思考:文明在帶來種種便利的同時還附帶了些什么?為什么我們想方設(shè)法節(jié)省人力、改進環(huán)境,反而使生活變得更加復雜、緊張?不甘屈服于自然、反要它來遷就我們卻又必須每時每刻去適應(yīng)自己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所有這些都具體化在了一只可樂瓶上。無疑,可樂瓶再適當不過了——它是原始部族接觸現(xiàn)代社會的媒介、是工業(yè)文明的產(chǎn)物,也最能夠代表美國對他國的文化侵襲。與其說它是上帝賜予的,不如說它是上帝授權(quán)人類制造的。
童話作家Edith Nesbit(伊迪斯·涅絲比)在其作品《The Magic City》(魔術(shù)城市)里描繪過這樣一幅景象:“里頭有一條因為一時疏忽而訂下的可怕律法——任何人只要開口要求使用機器,就會得到那部機器,但是必須一直保有并不停地使用它。”聽起來很熟悉吧?這一具有寓言性質(zhì)的律法在電影《Jumanji》(勇敢者的游戲)里同樣得以體現(xiàn)。上帝訂立的規(guī)則也是如此:人類制造物品,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yīng)的后果,比如喪失節(jié)制、產(chǎn)生依賴與環(huán)境惡化。人造物本身是無罪的,有罪的是人的貪欲。上帝不會收回一切,人類發(fā)展進程本身就是一條不歸路。
于是,像布希族人爭奪可樂瓶那樣,一切都從不必要變成了必要。正如片中所說“(奇哥)很難描述外界的人,最后只好說他們會變魔術(shù)、讓東西或跑或飛,但他們不夠聰明——因為缺了那些東西之后,他們便無法生存?!被鶊?zhí)著地要扔掉那只可樂瓶,莫若說是人類堅持要拋棄某些自身的罪惡,然而消除物品就能根除人性的弱點嗎?退守到原始社會就能解決發(fā)展帶來的種種弊端嗎?
影片流露出對人類社會初始狀態(tài)的贊美。卡拉哈里地區(qū)是地球上最后的伊甸園,布希族是原始的烏托邦,沒有私有財產(chǎn)、生活無憂無慮,導演Jamie Uys(杰米·尤易斯)毫不掩飾對這一理想國度的向往之情。正因為如此,基打了獵物要與人分享卻被指控侵犯了私有財產(chǎn),在獄中呈現(xiàn)出的呆滯與深受傷害的表情令觀眾印象深刻。
當然,這一切都只代表了導演個人的價值取向。對于私有制和階級出現(xiàn)前的那段時期,人類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慕情結(jié)。比如古希臘詩人赫西奧德將人類的發(fā)展分為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四個階段,越到后來越黑暗;印度史詩里的好些詩節(jié)熱情謳歌過去那沒有等級差別的社會;中國也有描述上古時代如何美好的神話傳說。這種情結(jié)延伸出去就成為:篤信過去的一切總是比現(xiàn)在美好。出于對現(xiàn)實的不滿又對未來充滿困惑,只有通過美化、懷念過去以尋求安慰,卻忽視了那個“過去”后人并沒有經(jīng)歷過,或是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美好,或是忘記了所有的“過去”都是“現(xiàn)在”的累積。
在《上帝也瘋狂2》里,依然可見導演延續(xù)著第一部的反思:如果人類當初是從非洲走出來的,當他們重新回歸非洲時,表現(xiàn)出更多的卻是驚恐、笨拙與手足無措;在那里,所有的行程安排都得聽命于上帝的規(guī)劃;文明人讀取電腦里的信息,土著居民閱讀沙上的新聞。
兩部影片都有對戰(zhàn)亂的控訴:非洲大地上雞飛狗跳、民不聊生、缺乏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而八年之后拍攝的《上帝也瘋狂2》更是將視角更多地投射到了環(huán)境和動物保護這一主題上來,增加了偷獵的社會現(xiàn)實和更多的動物趣聞。與偷獵者的貪婪、冷酷、自私和無所顧忌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布希族人知足、善良、無私地救助陌生人、真誠地敬畏大自然,這也體現(xiàn)出導演對于同自然和諧共處的期待,那才是天堂里應(yīng)有的景象。攝影技師Buster Reynolds(巴斯特·雷諾茲)猜測,對導演杰米·尤易斯來說,基和奇哥都是英雄,我卻認為他們是至真至純的真正的人。
其實,文明究竟該不該發(fā)展?由不由我們控制?它將走向何方?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人類自身無法也無力解答的,那就調(diào)侃著推給上帝好了,讓他和我們一起瘋狂吧。
在我的印象中,廣袤的非洲大陸是神秘而可怕的,那里有密集的熱帶雨林、數(shù)不清的毒蟲猛獸;同時,它又是親切而令人神往的,那里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物種、最奇麗壯美的景色。
那里經(jīng)歷過富庶與貧瘠,飽嘗了戰(zhàn)爭、疾病、饑餓、貧窮與部族屠殺等種種天災(zāi)人禍,至今還在同環(huán)境惡化、經(jīng)濟掠奪和種族歧視作著斗爭。那里是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又似一位歷經(jīng)苦痛與磨難的母親。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是否會在天堂里靜靜俯瞰著自己創(chuàng)造的眾生萬物?包括那些叫作“人類”的子民。不知他是否會為他們的愚蠢、自私、貪婪與無知而頻頻皺眉、搖頭嘆息,又是否會為他們的善良、真摯、悔悟與思考而連連點頭、暗自發(fā)笑?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會賜予地球多少年的生命?在那時間的盡頭,我們又將何去何從?
上帝也瘋狂觀后感5
故事發(fā)生在卡拉哈里是一個距離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只有6000公里的非洲土著部落,而居住在這個地區(qū)的人對于現(xiàn)代大都市的事物卻一無所知,過著原始的生活。貧瘠而荒涼的卡拉哈里看上去就像是人類無法生存的沙漠,在那里,每年有9個月的時間是干旱無雨的,就連許多動物都因為無法適應(yīng)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而紛紛離開。然而,在樂觀的卡拉哈里人看來,這里卻像天堂一樣美好,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祖祖輩輩都快樂的生活在這里,他們靠挖樹根、收集清晨樹葉上的露珠來解渴,共同分享捕獵來的動物以維持生命。他們之間沒有矛盾和紛爭,有的只是安居樂業(yè)、享受生活。
部落居民基的兩個孩子不小心搭上了途經(jīng)卡拉哈里的偷獵者的卡車,由此開始了他們一場短暫而奇妙的旅行。一路上,他們和車上的一堆象牙作伴,不小心掉入水箱,更欣喜的是,他們見到了這一輩子從沒見過的水。摘食樹上的果實,哥哥不堪從車上跌下車,為了找尋弟弟,哥哥不懼艱險向前追蹤。這時弟弟也下了車,正碰到豺狗的追擊,跺到了山石上,哥哥的到來為弟弟解決了危極,兩兄弟擁抱在一起熱淚盈眶,讓人感受到執(zhí)樸的親情。
發(fā)覺兩個孩子丟失了,為了尋回親人基踏上了征途.,不辭辛苦沿著車輪印一路的奔跑。植物學家和他的女博士妻子駕駛著飛機不幸誤入沙漠,為了求生,他們不得不開始在沙漠種中艱險的行進,開始了一場前途未卜的冒險。一路上,兩個來自于大城市的人遭遇了從未想象過的奇趣經(jīng)歷,與猿猴、蜜獾、蝎子……這些看似危險的動物展開了一連串驚險的而奇妙的故事。植物學家一度脫水,幸運的是遇上了尋找孩子的基,基用最原始的方式救了他,3人結(jié)伴而行。
而帶著兩個孩子免費觀光旅游的偷獵者仍毫不知情,他們還在盤算著帶著滿車的象牙去與傳說中的老大接頭。于是,這些來自于不同地方的三類人偶然碰頭,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搏斗。正義戰(zhàn)勝了邪惡,尋親的終于一家團圓,逃難的總算性命無憂,作惡的也不免作繭自縛。
影片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向我們展示的人間的執(zhí)樸親情,在危難中求生的愿望,和人世間存在著的“愛”。
也使我聯(lián)想到前些日子有兩名礦工被埋在礦井下,憑著生存的欲望,靠著吃煤喝尿,用自己的雙手挖出了一片天;也聯(lián)想到山西小煤窯,小磚窯的童工事件。螻蟻尚知茍且偷生,是誰剝奪了他們生存的權(quán)力?值得我們深思。古人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國父孫中山一生宣傳博愛觀,是通過對人們的道德感化,使人們在“互助”與“博愛”的精神啟導下,努力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貧富的差別,實現(xiàn)人類的和諧、幸福和大同。是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讓我們?yōu)橹鴬^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