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3篇斑羚飛渡讀后感
推薦文章
精選3篇斑羚飛渡讀后感
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與犧牲,在于為他人的利益著想。不是得到什么,擁有什么,當你的付出讓他人有利時,你一定會覺得你的生命是有價值的。我想老斑羚當時一定是這樣想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精選斑羚飛渡讀后感”,歡迎閱讀與借鑒!
精選斑羚飛渡讀后感
從小,我就愛讀書,真的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又如深深地沉浸在書的海洋里。
有一次去書店買書,我的眼睛不經(jīng)意地瞄到了一本書——《斑羚飛渡》。我不由得好奇:“斑羚”這種羊會飛嗎?它是因為什么原因要飛渡呢?有數(shù)不清的謎團,在我的腦海中回蕩。我決定把這本書買下來,查個究竟。
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翻開這本《斑羚飛渡》,立馬品味里面的內(nèi)容。剛翻開書,就看到這樣一段話:常言道:事莫大過于生死。對于一個生命個體而言,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寶貴,也沒有什么比死亡更可怕。然而,在本文中,一群面臨絕境的斑羚,卻在生死面前做出了超越個體本能的壯舉,震撼人心,催人淚下。我剛讀完前面的導讀就已經(jīng)深深地感動了。慢慢的,在腦海中仿佛看到了一幅又一幅悲慘的畫面:一群面臨著死亡的斑羚,在懸崖邊不停地嚎叫,那場面真讓人毛骨悚然。是呀!面臨著死亡,才更看得清本性。
讀著讀著,我發(fā)現(xiàn)斑羚是獵人最喜愛的獵物。雖然公羊和母羊頭上都長著兩支短小如匕首的尖利的羊角,但性情溫順,死到臨頭也不會反抗,獵殺時不會有危險;斑羚肉肥膩細嫩,是上等山珍,毛衣又是制裘的好材料,價錢賣得很俏。所以斑羚肯定是經(jīng)常被獵人守獵的動物。
我越讀越傷感,一群斑羚被獵人逼得無路可走,他們已經(jīng)被獵人逼到了一個叫“傷心崖”的地方。我難過地想:難道這些斑羚真的沒有辦法逃生了嗎?難道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死嗎?一連串的問題,使我悲傷不已。這群斑羚性情那么溫順,獵人為什么要狩獵?是人的貪婪,還是生活所迫?
我以為斑羚群是沒救了,它們終究要面對死亡。可就在這時,所有斑羚群的眼光都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別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那只強壯的公斑羚吼叫了一聲。整個斑羚群迅速分成兩部分——年老的一部分,年輕的一部分。我越讀越搞不懂,這到底是要干什么?
但讀到后面,感動地留下了熱淚。老斑羚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把年輕羚羊們送到對面的山峰去。每一只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他們是這樣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對面去的:老公羊在年輕公羊的蹄下跳,快到對岸時,年輕公羊就往老公羊的背上猛蹬了一下,然后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地再度升高,最后到達了對岸。真是不可思議呀!老公羊自我犧牲的精神真讓人佩服。這是何等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
那只強壯的斑羚最后待在懸崖上。因為這群斑羚恰恰是奇數(shù),沒有老公羊,做他的空中墊腳石飛到對岸去。狠心的獵人開槍了,強壯的斑羚胸部冒出了好幾朵血花------我的胸口很悶,嗓子眼似乎被什么擠壓著,我邊讀邊哭,邊哭邊讀。
我心中的那群斑羚,有一半飛渡山谷,獲得劫后余生;有一半墜落山谷,為了讓年輕羚羊們成功飛渡……這是多么悲壯的一幕,不禁讓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里面的斑羚具有很強的團體意識,我們要像它們一樣: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我們都應該團結(jié)一致。
斑羚飛渡,成就了斑羚家族的延續(xù),謳歌了自我犧牲精神,也升華了我的思想境界。
精選斑羚飛渡讀后感
是的,這個故事就是這樣,曼廣弄寨的狩獵隊將一群七八十只的斑羚逼到了傷心崖上。羊群面臨的正是那句俗話,前無去路,后有追兵。這追兵有槍、有狗、有人。書中這樣描述了即將發(fā)生的情境:這將是一場輝煌的狩獵,對人類而言。 這將是一場滅絕性的屠殺,對這群斑羚而言。
狩獵隊萬事俱備,只欠波農(nóng)丁這個老酒鬼領(lǐng)著人繞到崖下,做好打撈從懸崖上跳落的斑羚尸體的準備。這個工作很重要,因為關(guān)系著這次狩獵的成果能否全都歸入囊中,如果被河水沖走,就得不償失了。
正是這黃金的30分鐘,令狩獵隊無法展開屠殺行動,令動物史上多了這個斑羚飛渡的奇跡。
如果從唯心角度出發(fā),我寧愿相信,這是上蒼不忍心這群斑羚滅絕,才會用一道彩虹一頭連著傷心崖,另一頭飛越山澗,連著對面的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間架起了一座美麗的天橋,啟示著鐮刀頭羊想出對策。
勇敢與智慧并存的鐮刀頭羊接受了上蒼的啟示,迅速將隊伍組成兩組,一組是年輕的斑羚,而他和另外七八只中年斑羚與老年斑羚組成另一組。他們要合力完成一次歷史性的飛渡。
這條山澗寬為六米,而最健壯的斑羚的最好跳躍距離也僅為5米,僅憑一羊之力是無法達到對面安全地帶的。
下面就是《斑羚飛渡》的精彩畫面: 一老一少走到了傷心崖,后退了幾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飛奔起來,差不多同時,老斑羚也揚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懸崖邊緣,縱身一躍,朝山澗對面跳去,老公羊緊跟在半大斑羚后面,頭一鉤,也從懸崖上躥躍出去;這一老一少跳躍的時間稍分先后,跳躍的幅度也略有差異,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老斑羚憑著嫻熟的跳躍技巧,在半大斑羚下墜到低點時,將自己寬闊結(jié)實的背當踏板,讓它在空中再度起跳,雖然這第二次跳躍力度遠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躍的一半,但足以夠跨越剩下的最后兩米路程了;瞬間,只見半大斑羚輕巧地落在了對面山峰上,興奮地咩叫了一聲,鉆到磐石后面不見了。
精彩的往往都在瞬間完成。 我所感動的是,在面臨種群滅絕的關(guān)鍵時刻,老斑羚們會那么從容地走向死亡。 每一只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們心甘情愿用生命為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的道路。
精選斑羚飛渡讀后感
今天讀了沈石溪的《斑羚飛渡》,讓我不禁浮想聯(lián)翩,感動不已。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斑羚被一群獵人圍攻,情急之下,唯有一條寬六米的深溝可以讓斑羚們絕處逢生。于是一老一少兩斑羚同時從懸崖上起跳,小斑羚把老斑羚當作起跳板,躍過懸崖獲得新生,而老斑羚就墜入深谷,壯烈地犧牲了。
看著老斑羚那舍己為人的壯舉,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如果沒有老斑羚的犧牲,那么換來的就是全軍覆沒,老斑羚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經(jīng)不長了,不如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的下一代,讓它們繼續(xù)繁衍生息。連動物都可以做出這樣的抉擇,我們?nèi)祟愑趾螄L不是這樣呢?
黃繼光在面臨敵人的槍林彈雨,沖了出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使戰(zhàn)友們沖破敵人的包圍圈,獲得了勝利。名叫劉滿的登山隊員,把氧氣包留給別的隊員;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弓著身子,把孩子護在身下,自己擋住從上空墜落的磚瓦……這些人,不都勇敢地向死亡發(fā)起了挑戰(zhàn),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了嗎?
再來看看我們自己,跟他們相比是多么渺小,許多同學沒有一點奉獻精神。別人叫他拿一下拖把或撿一下垃圾,這是何等的小事啊!他卻推三阻四,給自己找盡理由推卻。跟愿意向死神挑戰(zhàn)的人差了十萬八千里。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動物也是有靈性的,它們也富有人情味,也會思考。所以我們也一定要好好愛護他們,給它們一個生存空間,它們也有寶貴的生命,更不應該像文章中那樣去獵殺斑羚。
鐮刀頭羊也十分讓我敬佩,在最危急的時候,鐮刀頭羊能沉著冷靜地思考問題,讓大隊斑羚轉(zhuǎn)危為安。而它自己本可以獲得新生,但它卻選擇了放棄。為了種群換來新生,這么做也是值得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斑羚的自我犧牲為后代搭了一座彩虹橋,我十分喜愛這本書。
精選3篇斑羚飛渡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