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我是貓的讀后感
《我是貓》是主人公以一只貓的身份,俯視日本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淋漓盡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chǎn)階級的思想和生活,尖銳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膶懳沂秦埖淖x后感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我是貓讀后感篇1
平時無聊便會到因特網(wǎng)區(qū)逛逛,無意中進入了一個讀書網(wǎng)站,里面有一篇《我是一只貓》很吸引我去注意,同時它也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
我們每天都背著書包去上學,勤奮求知,文中的‘‘貓’’是一只生活豐富多彩的貓。它每天都會吃許多新鮮的魚,就像我們每天都會吃到許多晶瑩剔透的米飯。但這只貓讓我感興趣的是它每天都會做許多的活兒,為自己的東西而努力奮斗,為來之不易的魚兒倍感珍惜。就如我們現(xiàn)在一樣,我們每天都早早起床,如饑似渴的求知,無非就是為長大的那條‘‘魚兒’’而努力奮斗。那是一條令人充滿好奇與期待,總有一天會背我們品嘗得美味魚兒。
原來貓也是熱愛讀書的,它每天都會看許多的經(jīng)典小說?,F(xiàn)在的社會才是真正達到‘‘讀書’’的頂峰,現(xiàn)在滿街都是大學生。博士之類的,卻不能如愿以償找到一份好工作。這也讓我覺得辛酸,讀大學無疑是為了照到一份好的工作,連貓兒也會讀讀名著,看看報紙,用智慧來充實一下自己?,F(xiàn)在的社會競爭力那么強,不好好讀書,只顧吃喝玩樂。是不是應(yīng)該罰喝‘‘墨水’’呢?
貓的生活也是挺愜意的,每當院子里的化充滿整個庭院,它也會欣賞花的樂趣,不讓生活過得快而遺憾。其實,當我們工作,學習之余,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調(diào)節(jié)自身的壓力,偶爾對事物的認知換個角度來的,原來丑小鴨也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以及事物,總有一天,地球的陸地不也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嗎?
每當夕陽西下,貓也會三五成群地去看日落,它們確實很享受這樣溫和的太陽,藍藍的天,白白的云,天地下有許多只可愛的貓。正如我們每節(jié)課40分鐘都在學習,好像貓在看日落一樣,一樣是生活的享受。即使讀書有得有失,有樂與悲,明天不也一樣和時間賽跑?夕陽即使落下,明早不也是會照樣升起嗎?
寫我是貓讀后感篇2
無意中看到魯迅先生推薦的.一本書—《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撰寫的一本諷刺小說,以一直貓的視角來看審視人類的生活,用諷刺、滑稽、幽默的手法來闡述人類不可救藥的生活現(xiàn)狀,文中涵蓋了主人公中學教師苦沙妮的日常生活起居,穿插著鄰居資本家嫁女不成的糊涂事、“君子”寒月的茍且行為、明治時代知識分子的空虛生活,譏諷他們自命清高、不滿現(xiàn)狀卻無力反抗,小說構(gòu)思夸張、細節(jié)巧妙,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塑造。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兩件事情
第一,我記得魯迅先生曾經(jīng)到日本留學過,不看作者的話,我以為本書出在魯迅先生,文中手筆、文字用運、語言修飾與魯迅先生的文筆風格極為相像。日本文學給我的印象極具消極意義和浪漫、諷刺意味,而且它獨樹一幟的存在于世界文壇,影響著日本社會意識形態(tài),甚至周邊國家文人的思想。印象中的日本人也是比較極端的民族,第一次看到日本人的書籍是《人間失格》,這本書給我印象極為深刻,給我一種消極、頹廢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會讓人上癮,一個民族的文化和它的社會是息息相關(guān)的,相輔相成。
第二,文化把人類的雞毛蒜皮小事都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諷刺意味極強,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人類的悲歡離合極不相似,我總覺得他們太吵”,人類是一種高級動物,但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還不如一只貓,人類總是看不慣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或事,老是對于別人的失敗進行挖苦,深怕自己成為人類中的異類,遇到大家看法一致的事情,總是人云亦云。我又想起了《大眾心理學》,人類的這種表現(xiàn)是有原因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自我保護機制,這樣人類才能更好地生活、發(fā)展。不然,國家機制、政府權(quán)威、社會形態(tài)將不會擁有。
寫我是貓讀后感篇3
大家喜歡貓嗎?那么,今天我就為大家推薦一本關(guān)于貓的書——《我是貓》。它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寫的,此外,他還寫了《門》等文學作品。言歸正傳,那就來說說他的《我是貓》這本書吧!
這本書以寒月與金田小姐的婚事為主干線,引出各色人物,事件。有通過貓的視角把像苦沙彌一樣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與像金田夫婦為代表的大資本主義家對比。寫出了20世紀日本社會的真實寫照。
既然說到了人物,那就把他們的性格來介紹一下吧。先說苦沙彌,他性情暴躁,但學識淵博,偏執(zhí)任性,但善良正直。不為金錢折腰,有點外強中干,做事沒有毅力??释裁摚瑓s沒有本事。身為教師的他卻不理解學生,而且他頭腦還不靈活,經(jīng)常被同學問的一些古怪問題難住。
再說說金田夫婦。他們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認為什么事金錢都能解決。他們還冷酷無情,殘忍卑鄙。難道這就是當時日本的"大人物"嗎?這樣的人,連貓都看不起,還能稱之為"大人物"嗎?
再來說說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日本資本主義形式化迅速,資本主義家不斷壓迫,剝削工人的情況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夏目漱石對此大大不滿。于是借此書抒發(fā)了自己的不滿,批判了明治"文明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最終,作者想給文中的人們寫一條出路。但在資本主義壓迫下的知識分子,就是這樣,無用武之地。最后,作者的探尋之路就以失敗告終。
好了,不劇透那么多了,這些就是我對此書的片面理解,如果你對它感興趣,那么就去讀一讀吧!
寫我是貓讀后感篇4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笑,笑一定帶有各式各樣的感情。——題記
不同于多麗絲·萊辛所寫的《特別的貓》,這是一本完完全全以貓的視角來寫的小說?!段沂秦垺肥侨毡咀骷蚁哪渴奶幣饕彩鞘蛊溱A得不朽聲名的作品之一。
初讀這本書,一時半會兒會找不到感覺,會認為這本書是索然無味的。其實不然,這里的每一篇章,都有無盡的笑意。這里的笑,并不是單純的快樂的.笑,種種復雜的笑的要素都滲入其中:有對自己人的調(diào)笑和嘲謔,也有對厭惡對象發(fā)出的冷笑和譏諷。
我鐘愛這本書,是在于這部作品的藝術(shù)構(gòu)想——以窮教師家里的貓為整個情節(jié)的敘述者。我喜歡這只貓,這是一只被巧妙擬人化了的"靈貓",也是一只善思索、有見識、喜議論、好調(diào)侃并且賦予正義感的貓——雖然他不能講話。
從貓的眼中看這些自命清高、憤世嫉俗的知識分子,會有不同的感覺。這些人在對待現(xiàn)實的態(tài)度上各有不同:苦彌殺對現(xiàn)實十分執(zhí)著,遇到事情就打動肝火;迷亭玩世不恭;寒月講究情趣,遇到事情無所沾滯;獨仙十分消極;東風喜歡粉紅色的唯美世界…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讓他們走到一起,那就是重視知識,熱愛學問,厭惡榮華利祿。
對于貓的世界,說不上有多了解。但是,自從看了這本小說,我每次看到奶奶家的那只貓蹲坐在我面前,就會覺得它正在用它那雙閃亮亮的眼睛看著我。我看不懂那種那種眼神,或是鄙夷,或是嘲諷,或是不屑…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切都早已暴露在這只貓的面前。我在猜測,眼前的這只貓會不會也有話對我講。
親身的感受,更讓我深刻體會到《我是貓》的意義所在,那種以第三者來看透人心的敘述,更加能走進人心。
最后那只聰慧的貓因為好奇而死去,但它那活靈活現(xiàn)的形象依舊在我心中。
讀了此文,或許收獲的并不多,但給我的感觸卻有許多許多。
寫我是貓讀后感篇5
六一兒童節(jié),陪女兒去買書,淘了本《我是貓》,拜讀了夏目漱石大作。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于大上個世紀初完成的。當時日本政府意氣風發(fā),傲氣十足。狹隘的日本人開始以強國的上等人自居。在這時,一些冷靜的日本知識分子開始思索日本的前途和未來。一方面他們看不到出路,另一方面他們又無能為力,這些社會現(xiàn)狀導致他們感到無奈、無助、甚至絕望。在這種心情下,夏目漱石完成了這篇作品,也是被世人公認的一篇可以與《悲慘世界》、《呼嘯山莊》、《戰(zhàn)爭與和平》、《飄》等齊名的著作。
小說形式別具一格,寫的是一只貓的一生,(從“我”出生流落苦沙彌家始,到“我”誤飲啤酒掉進水缸淹死止)作者借此貓的眼睛來觀察、議論及評說當時的日本,大到社會現(xiàn)狀,小到人情冷暖。觀察細致入微,筆法刁鉆犀利。,作者對人的心理描寫更是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絕,也使我不得不折服于夏老的文字功夫。無論是社會名流、販夫走卒,還是市井無賴、學者大儒,總之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夏老對他們的心理刻畫,簡直無法形容。
夏老還借著貓的嘴說出了不少自己的奇談怪論,乍聽荒誕有趣,可細細品味,無一不是至理真言。比方說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大致如下:“世間人就是這樣,總是做些沒有道理的事情。從前無知時與自然和諧相處……可這樣下去,土地、空氣、水、天空……都歸了人類,也就是說自然屬于了人類,更可笑的是這些甚至可以劃分到具體某個人的名下……大逆不道,荒誕不經(jīng),這就是人類!比起我們貓……”寫的不錯。雖然有點像瘋?cè)藝艺Z,可這句句都直指人類本性的缺陷及陰暗,針對丑陋的人性,無盡的欲望。克制住了這些,你就成了完人??蛇@世上沒有完人,所以你就會到處看見丑陋的人性和無盡的欲望。
寫我是貓讀后感篇6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的處女作,發(fā)表于1905年。是日本文學史上不朽的經(jīng)典作品。講了一只可憐的小貓,好不容易逃出了惡人的魔掌,被一位好心人收留,但卻得不到其他人的喜愛,受盡了折磨,最終還是死了,不過它死后反而得到了安息。
《我是貓》不在于描寫故事的情節(jié),它更著重于刻畫小說中人物的特定心理。它不是一部以單一敘述情節(jié)取勝的作品,而是將無數(shù)妙趣橫生的對話連綴起來,猶如一串串珍珠。作品對于貓類習性的刻畫與人類弱點的刻畫并重,頗具漫畫色彩,其詼諧文風能讓人一氣呵成地閱讀完全書,書中的每一篇章都會讓你發(fā)出由衷的笑聲……
這部作品是以一位窮老師家的貓的視眼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這是一只聰明、有見識、有正義感的貓,還具有文人氣質(zhì)的貓,但它到致死也不會捕捉老鼠。
文章有一句話這樣寫到,“我邊痛苦著邊想,遭到如此煎熬,無非是想要從缸里出去。我雖然迫切希望爬出去,但我又明白腿不盈三寸的自己是爬不出去的。既然無法將爪子搭上缸沿,管你怎么亂撓啊,焦急啊,花上一百年粉身碎骨啊,也不可能逃出去。明明知道逃不出去,這未免太勉強。勉強硬干,因此才痛苦。無聊,自尋煩惱,真糊涂!”讀到這里,我被震撼了。這只貓死得真悲慘,它不是偉大地死去,而死在這小得不能再小的缸里,可能全世界都沒幾個人知道,真可憐,貓對這個世界徹底失望了,尋找另一個世界的安寧。
我讀完《我是貓》這本著作后,懂得了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無法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表達,它們也有生活的權(quán)力,人類沒有權(quán)利去使喚它們,更沒有資格剝奪它們的生命。我還懂得了不要任意傷害一只小動物,而且不要動不動就罵它們,也不要有氣就對它們?nèi)?,小動物也有尊嚴,更不要出了什么事都責怪它們,我們都知道動物的行為都跟主人學,主人這么做它就認為是對的,所以不讓它們犯錯誤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讓我們一起來愛護、保護它們吧,不要讓它們像這只貓一樣死后才能安息。
寫我是貓讀后感篇7
作者以貓眼寫人類社會,使小說得以撇開一定的社會成見,以其充滿離奇的想象,鞭撻和嘲諷當時明治維新后的日本。小貓寄居的房屋里住著一個奇怪的主人,他喜歡拿著一堆晦澀難懂的書籍假裝欣賞;嘗試過詩歌、繪畫等高雅藝術(shù)卻失敗;社交面極窄,左鄰右里的關(guān)系都處理不好;作為英語初級教師也普普通通;他的性格固執(zhí)、暴躁,卻也有讀書人的迂腐、怯懦??嗌硰浬钍芪覆∷鶖_,與妻兒子女的關(guān)系不慍不火,由于身居陋室而又自命不凡,因此被街坊稱為“本世紀難得一見的怪人”。
貓兒正是在對主人家為數(shù)不多的訪客的觀察和主人如何處理與外界的沖突中形成了對社會的看法。理所當然,苦沙彌所交往的都是些知識分子同學:喜愛胡謅八扯但又有一定文學素養(yǎng)的迷亭先生;文質(zhì)彬彬,癡情藝術(shù)卻糾纏于戀愛的理學士水島寒月;話語中帶有出家人的迷幻與飄逸,但卻過分關(guān)注自我的八角獨仙:和主人一樣,他們都是在人格中充滿矛盾的讀書人。
放在明治維新的大背景中看,小說反映了在世風日下、人人追名逐利的社會中知識分子的無奈與彷徨。當時日本人的價值觀正經(jīng)受著西方的沖擊:一方面,追求學問還是追求名利的問題考驗著他們;另一方面,社會上富人的種種現(xiàn)象又刺激和嘲諷著他們。于是,他們各自形成了各自的獨特性格:主人鄙視實業(yè)家,在自己的空間里固執(zhí)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迷亭先生在不斷地與他人胡扯聊天中得到解脫;寒月想娶實業(yè)家金田先生的女兒,但終究未能如愿;獨仙先生似乎深得東方哲學觀的深邃,要求自己以“消極”的方式修養(yǎng)心靈。
如果聯(lián)系夏目漱石先生的個人經(jīng)歷來看,這幾個在大變革環(huán)境中艱難度日的文人何似他本身呢?也許書中諸位的性格正是反映了夏目漱石內(nèi)心微妙的各個方面吧。他本人幼年不幸被生父拋棄,正像小貓一出生就煢煢獨立一樣;而晚年死于胃潰瘍,就如小說中女主人說苦沙彌“終將死于胃病”;而對東方人生觀的理解與向往,他又與獨仙先生有幾番神似。
“一定的社會意識反映著一定的社會存在”。在經(jīng)受西方思想的洗禮中,總有些敏銳的心靈憂慮著他們眼前所見到的,惋惜著他們背后所失去的。夏目漱石先生的早逝是我們的不幸,但他所遺留下來的文學瑰寶,卻為一代又一代人所誦讀、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