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7篇
要知道高考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我們經過三年的沉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母呖紳M分作文7篇(精選),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考滿分作文篇1
第一次見著父親的手,是在家中翻箱倒柜時無意尋著的一張照片上,那是在一九九五年的冬天,父親與母親結婚時照的。照片上的父親,意氣風發(fā),蓄著當時流行的中長發(fā),伸出去替人遞煙的手干凈而且自然,手背上曬得有些黑,但是厚大而踏實,給人一種很有力量,很有精神的感覺。
我拿著照片端詳了好一會兒,興沖沖地拿去給母親看,母親看了有些驚喜,問我是從哪里找到的,沒待我說話,她又感嘆道:“看你爸爸那時候多年輕,現(xiàn)在都老了啊?!蔽抑刚掌细赣H的手對母親說:“看,那時候爸爸的手多好看,手掌又大,手指又長?!眿寢尶戳撕靡粫?,喃喃道:“那時候沒干活,手當然漂亮,看看他現(xiàn)在的手成什么樣了?!蔽冶鞠肴タ纯锤赣H現(xiàn)在手成何樣,但是終因事耽擱,竟也忘記了。
再次見到父親的手,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那時候,同學不知從哪里學來看手相的游戲,一個個小半仙們拿起對方的手指指點點,神神道道的樣子,也讓我頗有些相信,回到家,拿起母親的手煞有介事地替她講解:“這是生命線,這是愛情線,這是事業(yè)線……”父親坐在一旁看我替媽媽看手相,突然說要我也替他看看,我放下媽媽的手,慢慢坐了過去。伸手拿起父親的手,觸到他的皮膚的那一刻,我愣住了,那種感覺讓我想起了戈壁灘上的胡楊樹干,是毫無生機的枯樹皮疊出的溝壑,充滿了刺痛的粗糙感。我的心頭涌上一股心疼,輕輕將父親的手移到眼前端詳,這是一只怎樣的手啊,黯淡的膚色映不出一絲生命的光彩,因為常年與金屬機油打交道,指甲里滿是黑色的油漬,大大小小的劃傷痕跡布滿了手背,連手背上的傷痕都是黑色的,這油污已隨他多年的勞動深浸了他的手,將他的手侵蝕得像一塊銹跡斑駁的鐵片,這手心里哪里還辨得出生命線的痕跡,幾十條油污墨線縱橫在生命線的上方,將他的生命線分割得七零八落,卻也擴展得很寬很寬。我的眼眶濕潤了,心疼變成了心酸,我親愛的父親的手,從光滑年輕到蒼老可怖,這么多年的勞作,他卻從未向我提及。
在淚眼朦朧中,我依稀看到了父親在烈日下勞動的模樣,他蹲在地上,手上滿是油污,他面對著滾燙的發(fā)動機,他擰著細小的螺絲,他的汗滴進尾氣的濃煙里,他的手背上,黑色的傷口上覆著紅色。在嚴冬,他也不能停下坐在火爐邊烤烤火,父親說每一樁生意都是收入,每一次收入都不能放棄,為這個家,在嚴冬里,他也咬牙堅持著。手里拿著鐵制的工具,冷得刺骨,他的手又凍得裂開了,就如形容枯槁的老人奄奄一息。我的父親,就是用他的這雙手撐起這個家。
我吸了吸鼻子,我想對他說:“您的生命線很長,我愿意伴您終老?!?/p>
高考滿分作文篇2
漸漸的,我長大了。
從呱呱墜地的第一聲哭泣,到懂事無知的孩子;從年少瘋狂的昨天,到理智果段的今朝。而我的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老去,他們辛勤的工作著,過著簡樸的生活,換來了我蓬勃的生機;他們那滄桑的面容,斑白的雙鬢,是無情歲月殘留下來的痕跡。
長大,是一種責任。長大,就意味著我要獨自去面對、去承擔身邊的一切的一切,無論是酸、甜、苦,辣的,我都會經歷的!因為我已經懂事了,已不再是那個曾經賴在父母懷中撒嬌的淘氣小女孩。小的時侯,假如我遇到了傷心的事,我可以在父母面前哭個痛快,然后轉身將它輕輕忘記,不留痕跡。而今,有了心事卻只能埋在心底,強作笑顏,不露出丁點的蛛絲馬跡,因為怕他們知道后比我還焦急或為了我而添一份多余的擔心。小時侯,我為了吸引身邊小朋友羨慕的眼光,我總是哭喊著纏著父母要買這買那,以滿足我心中的那小小的欲望與虛榮心。而今,每次用完了身上的錢,總是開不了口,不知該怎樣啟齒跟家里面要錢;胡亂花錢的時候,總有一種負罪的感覺。何曾想過,我們手中的點滴要通過父母多少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動才能換取?小時侯,我從不知天高地厚,從來不懂得關心與否,總是閑父母說話過于羅嗦嘮叨,不耐其煩,總是聽不進勸告的只字片語,我行我素。而今,才發(fā)現(xiàn)嘮叨是一種關懷、一份愛,他們總是默默為我驅趕了身邊的一切逆流。
小時候,我總是在內心埋怨,束縛了我太多的自由,總是努力張開翅膀,想沖破身上的樊籠,飛翔外面自由精彩的天地。而今,我終于明白,家才是我心靈停泊的唯一港灣。那里只有無盡的親情與愛,與生俱來,割舍不斷。
從小到大,在我身上承載了父母太多的愛與汗水,濃縮了無數(shù)的擔心與淚水。現(xiàn)在,我已有責任與能力去獨自面對一切的挫折困境,不能再讓他來為我分憂解愁,為我擔驚受怕。
因為,他們都已在時光的腳步中逐漸蒼老,經不起更多的風雨!
而我還要走完我以后的路!
高考滿分作文篇3
春雨潤物而空靈無聲,驚濤拍岸卻力可碎石。水,至柔至剛者也。
天下至柔之物莫過于水,柔者,蜿蜒曲折,可漫可溢,且潤且沁,直至無形,所謂“柔情似水”;至堅之物莫過于金石,然以水之柔,攻石之剛,竟有必勝之結果。這正昭示了“以柔克剛”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詩仙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之句。以鋼刀之利,尚奈水不得,況石乎? 《道德經》有言:“天下之至柔,弛騁天下之至堅。” 道家認為“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堅強者莫能勝之。”水以柔弱之身,卻能潤利萬物,德同天地。故道家曰:“柔弱處上,堅強處下?!边@雖然是典型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但“無為則無不為,實則事事為?!逼渲械恼嬷B并非每個人都能理解。而能理解其蘊味并能駕馭它的人則必然不同凡響。春秋楚莊公三年蓄勢不發(fā),卻“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他可謂是深深的了解了以柔制剛的本意。然而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又何止他一人?越王勾賤的臥薪嘗膽,三國劉備的寄人籬下,明朝朱元璋的“廣積糧,緩稱王”莫不讓人引為美談。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不愿在強敵面前化為至柔之水的人必然會被強石所擊碎。
世間萬物之事,非只政治如此。“水之蘊,柔之道”在軍事上更是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兵法有云:“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背h相爭,劉邦面對強大的項羽并沒有一味的硬碰硬,而是避實就虛,隱藏殺機,最后一戰(zhàn)成功,以至柔攻克了項羽的至強。三國時諸葛亮的空城計更是如此,他不動一兵一卒反而嚇退了司馬懿的百萬雄兵,如果當時他以硬抗硬,勢必會城破人亡,性命難保。此乃“無為”戰(zhàn)勝“有為”也。
打太極拳講究“四兩撥千斤”,這正是以柔克剛的道理。縱觀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剛烈的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大凡剛烈之人,其情緒頗好激動,這就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僅憑著一股沖勁去做某些事情。這有時能成為人的優(yōu)點,但更多的時候,這又恰恰是致命的缺點。倘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對剛烈如火的人則恰似細雨之于烈火,烈火雖熊熊不可一世,但遇雨則滅。因此,以剛克剛,兩敗俱傷;以柔克剛,則剛皆不覆矣。
能成霸業(yè)者,必勝者也;能勝敵者,必強者也;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至柔弱者,水也。
故當今中國,韜光養(yǎng)晦,終有一日能似水克剛。
故我愿作水,利貫金石,強濟天下。
高考滿分作文篇4
有人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么滋味?!?/p>
現(xiàn)代人大多都會有看天氣預報的習慣,根據(jù)未來天氣情況改變自己的計劃。不過,天氣預報也會有不準的時候。當一個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氣預報之后做好了全副武裝,結果遇上的卻是一個艷陽天,這應該也算得上是一種意外的驚喜了吧。
其實,生活的最美妙之處就在于它的不可預見性,你不知道你的未來,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沒有規(guī)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據(jù)現(xiàn)狀和一些規(guī)律,推測出未來可能會發(fā)生的情況,從而做好充足的準備來面對未來。當然,預測,并不是現(xiàn)實,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賴預測。畢竟,有些預測也許不會成真。
然而,總是有人會選擇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們看來不好的預測,并且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那只是預測,不一定成真。卻經常會忽略,有一些預測并非是空穴來風,假使他不以為然,那些目前還只是預測的結果將來很可能會在未來發(fā)生。就如蔡桓公不聽名醫(yī)扁鵲對于他身體情況的預測,沒有在病癥剛顯露之時及時治療,等到真正病入膏肓,連名醫(yī)都無法救治之時,才有了后悔的意思,卻再也無力回天。又如項羽不聽范增對于留下劉邦必然留下后患的預測,沒有及時免除后患,最后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因為不相信預測而最后使預測成真的例子遠不止這些,卻總還是會有人重蹈覆轍,不撞南墻不回頭。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預測就一定會成為現(xiàn)實。任何預測的提出,大都只是建立在當時的情況下的。換句話說,只有當前的情況持續(xù)下去,預測才有可能實現(xiàn)。但是,任何的情況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不希望成真的預測實現(xiàn)不了。試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開始就聽取了扁鵲的話積極治療,項羽聽了范增的建議免除后患,那么,那些預測不就不會實現(xiàn)了嗎?所以說,預測的最終實現(xiàn)與否,實際上都在于你自己。
對于預測,應當接受,并不是說預測一定會成真,而是說要接受預測可能會發(fā)生的可能性,從而對其做好準備。假如預測到的結果是理想的,那就應該保盡力而為;假如預測到的情況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應該反思自己,從而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轉化。當然,也不要被預測所束縛,因為它不一定會實現(xiàn),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高考滿分作文篇5
我很喜歡那樣一 個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葦草。"也許思考就是那個讓人可以凌駕于萬物之上的臺階。但也正是這思考的能力賦予了人類以思想,從而把人類置于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親情與真理。
我清楚地記得康德曾經說過:"有兩樣東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無上敬畏之情: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這句鎊刻在人類思想史上的話語,也許很精當?shù)貫槿祟悢[脫尷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堅持自然真理與思想的道德法則。也許這樣,人類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長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葦草。
我相信人類在判斷認知事物的時候一定都會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跡,更何況是那樣一種與生俱來揮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國歷史長河中清風明月般的人物當然有,但是完全割裂親情毫無私念的例子又實在不算多。而我也許真的不太主張做一個冷血無情的人,否則世界沒有了感情,也沒有了色彩。
我很喜歡魯迅,喜歡他那橫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個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觀冷靜的觀點絕不是眾叛親離而來的,"無情末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先生的詩,而先生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遠是鮮活的,泛著血的殷紅。
世界失去了親情的牽絆將會變得多么蒼白,多么令人窒息。當然我們也很難接受一個親情泛濫的、失真與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們可以找到一個折中的契合點,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極端。
去過草原的人一定會驚異于牧草的柔順和堅韌,人這棵可以思考的葦草也許也應該這樣遵循著自然與思想的雙重法則在風中生存。
柔情也許是一把雙刃劍,正負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許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質與生命的特質:讓生命美麗而不輕佻,繁華而不浮躁。
高考滿分作文篇6
許多古代帝王在他們創(chuàng)業(yè)之初,往往廣開言路、廣納良賢,以致萬人擁戴,最終因之直搗黃龍,建立霸業(yè)。創(chuàng)業(yè)中扶持他們的不僅有他們的親信,的則是當初慕名投奔的四方奇士。然而,在霸業(yè)建成之后,又有多少非親信的戰(zhàn)將良才可留用于朝,抑或幸存世間,于是便有了后面的帝王去推倒他,建立他們的霸業(yè)……如此循環(huán)、周而復始的歷史當中,人們分明地悟出了那些賢圣早已高呼的處世之理:兼聽則明。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現(xiàn)實地存在著,并且它們的存在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而惟有實踐才能檢驗出真理。
于是,人們由于各自經歷多少或種類不同——實踐的具體差別的存在,每個人掌握的真理的種類與多少也各不相同,于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的認識也各不相同。
在面對未曾經歷過的事物時,人需要依據(jù)自己掌握的有關真理抑或可以稱為成功的經驗去具體推斷,然后獲得個人對此事物的認知,于是,人與人對同一件事物的認知便具備了產生分歧的可能,然而孰對孰錯,只有待實踐慢慢的或迅速的給出"檢驗報告"。
若問有第三人為的決策,他應如何抉擇,那么且只能是他均衡再三,再以自己的認識做出盡量客觀的推斷,并選擇,因為物質是永遠的客觀存在,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若是此人顧念其中有一策為親信或是自己情有獨鐘的某人所出,而心存偏見于另一策,那么無疑此人終將成為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因為運氣再好也不能當本領用,究其一生,終將挫敗絕對必然。
古代帝王有兒人最終成就了名副其實的千秋霸業(yè)?恐怕難數(shù),怎么數(shù)呢?所以,舊的各種制度在更迭之后終而為現(xiàn)代的民主制度取而代之,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舊的各種制度下,政治決策少且難于兼聽,而新的現(xiàn)代民主制度利于兼聽,兼聽可以使國家更富強,社會更進步。
評古論今 說理透徹
文章由評說古代帝王,總結歷史教訓入手,提出問題,展開論述對歷史進行了深沉的反思,省悟到因情感經驗偏聽偏信,則亡淬智地廣開言路,廣納賢良,則興,于是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兼砂則明"。之后,站在哲學的高度追根溯源,剖析人們的認知心理評析人們的認知行為。最終,高視點的提出:"舊的各種制度在更迭之后終而為現(xiàn)代的民主制度取而代之,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舊的各利制度下,政治決策少且難于兼聽,而新的現(xiàn)代民主制度利于兼聽"的擬識。在層層深入的透徹說理中,我們不僅看到可貴的認知能力分析能力,更能看到一種社會責任感。
高考滿分作文篇7
社會上不乏這樣一些人,名氣稍微大了,腰桿直了,縱使自己錯了,面對指責,仍然鏗鏘有力,話語中透出毋庸置疑的“霸氣”,但名家們并不是都如此趾高氣揚。某刊物就開了一專欄,給名家作品指錯。所涉及的作家如鐵凝、莫言在被糾錯后,反是態(tài)度誠懇,坦然面對錯誤,博得廣大讀者的贊賞。
有道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就該,善莫大焉。”我想借用古語運用佛語,來表達我對名家名人知錯改錯、坦然誠懇面對讀者指正的態(tài)度:知錯就改,善哉善哉。
知錯能改,其善之一就是有勇于面對錯誤、敢于承擔的責任。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他謙恭面對被人指出的錯誤,絲毫沒有因身份地位的因素擺架子或表現(xiàn)出不屑一顧的姿態(tài)。這種積極的心態(tài)是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對人生負責的寶貴精神財富。
知錯能改,其善之二就是以此為契機,讓其作為成就事業(yè)的墊腳石,直步成功的臺階。想那魏公子無忌竊符救趙,在逼退秦兵、挽救趙國后自恃傲慢,洋洋得意。但通過身邊的食客提醒后認識到居功自傲的錯誤,并誠懇道歉,及時改正,得到了身邊更多人的支持,以此成就人生的輝煌。可見,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須在知錯就改的態(tài)度中鍛煉自我,提高自己的智慧和文化修養(yǎng)。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也會犯很多錯誤,但我們不應該將錯誤掩埋在黑暗的心角。殊不知,錯誤積累到一定程度,日后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就像在一次次的考試中,如果不正視出錯的小細節(jié),到了大考,終歸不會發(fā)揮出自己的好水平。我們就是這樣在“吃一塹,長一智”的量的積累中不斷前進,最終才可以達到質變的精彩。所以,別再顧忌自己可笑的面子了,只要知錯能改,積極地面對錯誤,我們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高考滿分作文7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