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讀《熱愛生命》讀后感讀書筆記心得感悟
推薦文章
寒假讀《熱愛生命》讀后感讀書筆記心得感悟
有一個文學(xué)家說過:“我熱愛生命,熱愛生命的真實和生命的偶然,以及瞬間即使的美。”這句話正應(yīng)驗在《熱愛生命》這篇文章上。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熱愛生命》讀后感,來欣賞一下吧。
《熱愛生命》讀后感篇一
“生命屬于每一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yīng)當(dāng)這樣度過:當(dāng)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愧疚。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奮斗。”
是啊,生命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寶貴。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人慨嘆生不逢時、人生如夢,有人抱怨活著真沒意思,更有人說人生就是痛苦和無聊,甚至有人因為那么一點點的小挫折就屈服。自我放棄,一生都碌碌無為。
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講的就是一個關(guān)于生命的故事。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強烈的大自然氣息,勇敢和冒險的浪漫精神,還有人“要活下去”的堅強意志深深地吸引著我,使人讀來激動不已: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狠心的拋棄了,他獨自跋涉在廣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風(fēng)夾著雪花向他襲來,他已經(jīng)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傷,鞋子破了,腳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布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著。甚至到了最后,他只能用爬的才能勉強前進。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幾經(jīng)昏倒的時候,他的危險來臨了!!他遇到了一匹同樣饑餓不堪的病狼!這匹病狼緊緊的跟隨在他的身后,舔著他的血跡。就這樣,一場激烈的生死爭奪戰(zhàn)開始了!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為了活著回去,為了戰(zhàn)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盡管病餓交加,筋疲力盡,仍然在徒手搏斗中用盡所有力氣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終通過冰天雪地的荒野掙扎著來到海邊,終于被一艘捕鯨船救起。
這個悲壯的故事,生動地展示了人性的偉大和堅強。這篇小說中的主人公在重重艱難險阻面前,想要放棄生命,選擇死亡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但他卻沒有甘心就死,他選擇了抗?fàn)帯_@與現(xiàn)在社會的人形成了多大的反差啊~現(xiàn)在電視,網(wǎng)絡(luò),報紙上,隨便一看都會看到幾則自殺的新聞。什么職場壓力太大、學(xué)習(xí)不好自卑拉、感情遇到問題拉,這些小事情也都能讓人聯(lián)想到死亡??梢姮F(xiàn)在社會上的人類比起小說的主人公來是多么的卑微啊。
即使一個人窮的什么都沒有,那有什么大不了的呢?還有生命啊。一個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不就是生命么!生命有的時候是非常脆弱的,一瞬間,它可能就會化為烏有;可是生命有時卻又如此強大,強大得令人驚嘆。這種力量讓你不管面對什么,哪怕是荒野、野獸,還是饑餓、疾病的折磨,都會支撐著你勇敢地戰(zhàn)勝它。而在背后支撐生命、提供能量就是堅定的信念啊。只要你心中還有生存的信念,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那么再窘困的處境也能絕處逢生。
而這個小說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狠心丟棄腳受了傷的主人公的朋友--比爾。曾經(jīng)是那樣的同甘共苦,卻為了求取自己的生命,放棄深厚的友情……那時候我很疑惑,生命難道真的那么重要么?難道真的為了生命,連愛情,友情都可以失去?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人生在世,靠的不都是親情,愛情,友情么?如果失去了其中的任何一項,這樣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然而,比爾可能到死的時候,才會體會到這一點吧!
人,一撇,一那。一撇代表的是生命,是肉體。而一那則代表著心靈。只有擁有偉大心靈,才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熱愛生命》讀后感篇二
這是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名作,熱愛生命這四個字似乎很容易脫口而出,真正完全實踐的,是不容易的。
一個爬行的病人,一只跛行的病狼,兩個生靈在荒野中拖著垂死的軀體——這樣的境況,活著便是最大的希望。他一直在尋覓著伙伴比爾的痕跡,心中有一個念頭,就是比爾沒有放棄自己。漿果,燈心草,用來充饑,在身體極度衰弱之際,還不忘數(shù)火柴,捉松雞,捕魚,同時還與棕熊等抗?fàn)?。直到發(fā)現(xiàn)病狼,找到一種相互支撐的力量。當(dāng)疲倦將意識淹沒,憑著某種奇怪的心靈法術(shù),也要反抗。他最后戰(zhàn)勝病狼,獲得勝利。作為一個人,其實已經(jīng)拋棄了,不愿在掙扎拼搏了,唯獨身體的生命不愿死去,鞭策向前。正是知道了死亡不可逃避,活著才擁有了真正的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感悟。在面臨疾病,意外,或者生命出現(xiàn)危機的時候,人有一種本能的求生,無限的涌現(xiàn)出來。這種體驗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無法想象。當(dāng)我身體瘦骨嶙峋,疼痛難忍,生命即將枯萎之時,在不能堅持,又不甘愿放棄,我還是挺過了這一關(guān),因為,活著,哪怕一分鐘,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四川地震,無數(shù)的生命被掩埋在廢墟之下,那牙牙學(xué)語的孩子,還未學(xué)會生命二字,就剝奪了生命;那學(xué)前班的孩子,還在練習(xí)人生的比劃,就終止了人生;那還未舉辦婚禮,享受生命中最美好的一課,就被地震奪去了生命——地震中出現(xiàn)的生命奇跡,又是讓人感慨萬千,生命以最高價值而重生。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苦難,苦難是一所大學(xué),主要從中學(xué)到什么。感恩,珍惜,熱愛生命。泰戈爾有一句詩,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萬物之中為此長存,活著,并經(jīng)歷苦痛,能做到這一點,便是勝利,即使這場賭博已不再金光燦燦。詩人食指寫道---我能頑強的活著,屢經(jīng)挫敗,決不輕從,活到現(xiàn)在,就是因為,相信未來,熱愛生命。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左右蒼茫時,總得有條路要走,這路又不能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拿起手中的筆,我記錄著生活的每一天,當(dāng)看到文字變成鉛字時,心里是無限的欣慰。天空沒有鳥的痕跡,我已經(jīng)飛過——只有懂得愛自己,才能去愛別人,愛整個世界。經(jīng)歷過諸多的坎坷,我又迎來了生命的春天,親情無時不刻的滋潤,社會溫暖的關(guān)懷,還有朋友的支持。坐在輪椅上,我像一株綠色的風(fēng)信子,在春風(fēng)中播撒,珍惜生命,共享人生,與天地同存,日月共輝!
《熱愛生命》讀后感篇三
可以說,《熱愛生命》描述的是一個淘金者的故事。主人公獨行于茫茫曠野上,他的同伴離他遠(yuǎn)去了,他陷入了困頓中。他該何去何從?
那時,他擁有的東西不多。一個疲憊不堪的身軀,不知道還能撐多久;一個沉重的包袱,那似乎是他身上最貴重的東西,黃金,此時于他無益,甚至是足以致命的東西,這是個太大的累贅;一支槍,這是他防身的武器,卻找不出一根子彈;還有那豐富的幻想力,他曾設(shè)想比爾會在前方等著他并與他一起南下,結(jié)果比爾早死于狼口。饑餓的他也曾設(shè)想美美地吃上一頓鹿肉,卻可望不可及。嚴(yán)峻的事實使他更感饑餓。豐富的幻想力在嚴(yán)酷的現(xiàn)實面前一次又一次受重創(chuàng);他唯一可以感愛到的實在的依靠是那67根火柴,它曾溫暖那顆失落無助的心,并給他以前行的些許勇氣,所以他視如珍寶般地小心包裹。文中有一個細(xì)節(jié),他將那67根火柴數(shù)了4、5次仍“意猶未盡”地想再數(shù)數(shù),這有點卑瑣的舉動也許看起來會很可笑,可是火,對于處在那樣未知的、恐怖的自然界里,是多么重要的工具和能源。他珍惜火柴,因為他珍惜他的生命。
那時,威脅他生命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孤獨,孤獨意味著無助。無助地行走在危機四伏的曠野中,孤獨一次又一次企圖吞噬這個單薄的生命。其次是饑餓,饑餓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他只能靠槳果之類充饑度日,而這些東西又是稀少的,他只有在饑餓的死亡線上掙扎著,以致在獲救后,他歇斯底里地囤積食物的行為也能讓人感受到當(dāng)初的饑餓是怎樣脅迫著他的生命。最后是狼群的威脅;狼群在他周圍頻頻出現(xiàn),他也曾看到狼群捕食時那撕咬的血腥。當(dāng)他面對同伴的尸骨時,那種感覺就更深切了,因為那昭示了他的命運。他與那頭病狼之間存在一種競爭關(guān)系,他們?yōu)樯鏅?quán)利而戰(zhàn),誰倒下來就意味著對方的勝利。環(huán)境逼迫主人公回到那個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因為適者生存。
文中沒有言說的是對生活的渴望,主人公用行動證實了一切。
在生存信念的感召下,他無所不能。因為有信念,即使過著風(fēng)餐露宿,食不裹腹的日子,他仍堅持著;因為有信念,取舍就有了原則。再耀眼的黃金的光輝此時也顯得暗淡了。因為有信念,無懼路途的艱險,無畏敵手的兇猛。
《熱愛生命》制造了一個絕境,在這樣的絕境中主人公通過自己的行動,在他尋找求生之路的過程中,我們也抽絲剝繭地看到了生命的原意。不是對財富的迷戀,不是對飛黃騰達的向往,僅僅是為了活著。是的,就是為了活著,雖然聽起來是那么簡單,但它卻是一直支撐著主人公的支柱,對生命本身的渴求,使他的咆哮能嚇退一只熊并在最后咬死了病狼。讀到這里,我突然想到我們常常也會為平庸中的一點升遷或占有而趾高氣揚吧,也會為貧窮時的一點不公或失去而氣急敗壞吧,難道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或生活的全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欲望只會讓人更加頭腦發(fā)熱,更加迷茫。對一些得失、榮辱,我們之所以有的時候無法看得開,恰恰在于我們把它們放到了放大鏡下面,于是它們成了我們眼中的一切。我們總會因為“為什么別人有而我沒有”焦慮過,因為“為什么該我有而我沒有”氣憤過,也許這些想法本身并沒有對錯,但在這一切都無法實現(xiàn)或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實現(xiàn)的時候,我們又何妨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放入生命的本意這個前提下,把它們和活著的幸福比較,把它們和人生的漫漫旅途比較?可能這會讓我們更心安理得一些吧。
當(dāng)然,我更欽佩的是主人公即使在這樣無助的關(guān)頭依然能維持一個人的尊嚴(yán),他沒有為了活下去而去啃食同伴的尸骨。在他的生命受到如此嚴(yán)重威脅的時候,當(dāng)饑餓在不斷榨干他的生命的時候,他能有這樣的舉動實在令人感佩,我想假如他在這時去吮了同伴的骨頭,那么這個故事便不會如此深刻地打動人心,甚至有些讓人厭惡。正是因為在這樣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主人公所表現(xiàn)出的人性而不是獸,讓我感動于生命的偉大。
不過,當(dāng)我面對小說中那個拋棄了同伴的比爾時,我又無法認(rèn)定他就是一個壞人,認(rèn)定人性在他身上展現(xiàn)的就是惡的一面。因為小說畢竟是虛構(gòu)的,我不知道真實的生活會是怎樣,如果我是比爾,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我會怎么做?是不是一樣會棄他人于不顧,因為我也想活下去,而受傷的同伴在那時是否就成為了我的累贅?一樣是為了求生,一樣是對生命的渴望,我真的能大義凜然地譴責(zé)比爾的行為嗎?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惡?我又想到,如果是在中國的小說、電視劇里,可能我們更多地會看到這樣的情節(jié):兩個同伴在面對生死威脅時,那個受傷的總會含著眼淚說:“你走吧,別管我了。”而另一個一定會怒不可遏地大吼道:“我絕不會丟下你,背也要把你背出去”或者“要死也要死在一塊兒”之類的豪言壯語,最后的結(jié)局又大多是好人有好報,兩個人一起化險為夷。但是,這真實嗎?是普遍存在于人性中的東西嗎?還是比爾的做法才代表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呢?在中國從小的教育中,好像好人總是不怕死的,在面對民族大義和各種原則的時候,他不習(xí)慣妥協(xié),喜歡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而壞人大都離不開貪生怕死的套路。好像比爾求生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支持我們對他做出道德上的審判了??墒牵嘶钤谶@個世界上的動機有很多,有的人是為了一日三餐,有的人是為了拯救全人類,我覺得既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這個法律上的平等,就并沒有考慮道德上的因素。不能因為一個人怕死,就判他有罪,不能因為一個人的行為不能給你以感動,就否定他求生的權(quán)利。最起碼,善與惡的界限不能這樣簡單地劃分。
而生命究竟有多大的潛質(zhì),究竟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展示出它美好燦爛而不是丑陋邪惡的一面,我覺得是我們的教育和德育應(yīng)該認(rèn)真思考的。尤其是我們平日的教育環(huán)境往往是和平安定的,它掩蓋了一些潛在的危機,使我們看不出一些深層的本質(zhì);而真正展現(xiàn)出這些本質(zhì)的時候,往往是一些危急關(guān)頭,這些時候,既是對教育最好的檢驗,卻又是教育最無力的時候。教育的作用在這樣的關(guān)頭是會獲得理想的回報,還是無情的打擊,關(guān)鍵是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究竟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思考有很多,卻總是理不清頭緒,無法清晰記錄,是遺憾,也是繼續(xù)思考的動力。
《熱愛生命》讀后感篇四
有一個文學(xué)家說過:“我熱愛生命,熱愛生命的真實和生命的偶然,以及瞬間即使的美。”這句話正應(yīng)驗在《熱愛生命》這篇文章上。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就像起伏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拋棄了,他獨自跋涉在廣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風(fēng)夾著雪花向他襲來,他已經(jīng)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傷,鞋子破了,腳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布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著。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發(fā)現(xiàn)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著他的血跡尾隨著他。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為了活著回去、為了戰(zhàn)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最終在人與狼的戰(zhàn)斗中人獲得了勝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終他獲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表現(xiàn)了人對生命的酷愛如何幫一個人戰(zhàn)勝了死亡;盡管病餓交加,盡管是多么的筋疲力盡,但仍然徒手搏斗中把緊跟在后面的一只餓狼制服了,并且通過冰天雪地的荒野掙扎來到了一望無際的海邊,終于被一艘捕鯨船救起。這個悲慘的故事,生動地展現(xiàn)了人類的偉大和堅強。即使遇到了多大的困難也會堅強起來。比起我來,我就像一棵枯樹,風(fēng)一吹就倒。。有一次,我和劍劍哥哥去烏龜森林里玩。玩著玩著,突然我們迷路了,被困在一個四面環(huán)樹的陰森的地方。我坐在冰冷的地面上,“哇哇哇”地哭起來說:“我們找不到出口了,如果沒人救我們,我們會餓死、冷死的!”,眼睛頓時紅成一個小蘋果。劍劍哥哥沒有哭,他在一個樹樁上看來看去,終于吐出幾個令人高興的字:“我知道該怎樣走出這個‘迷宮’了!”我立刻站起來,抹抹眼淚不哭了。后來我才知道,劍劍哥哥其實是看樹樁上的年輪才知道出口的。拿我和這個淘金者相提并論,真是相差多少啊!
讀了《熱愛生命》這篇文章,我才知道:一個人不管遇到多大的麻煩,多大的困難,都永遠(yuǎn)要堅強,如果你不堅強,那么你將永遠(yuǎn)不會逃出困難這個圈套。
《熱愛生命》讀后感篇五
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xué)習(xí)和參考的典范,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后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yè)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后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今天,我在家中讀了一篇關(guān)于美國著名作家杰克·倫敦《熱愛生命》的這篇文章,通過一個淘金者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圈內(nèi)遇難后,被朋友拋棄以后,最終戰(zhàn)勝饑餓、恐懼、傷痛、以及病狼的威脅,依靠自己堅韌不屈、頑強的意志最終得救的事,表達出作者非常熱愛生命的情感。
面對死亡,主人公也有畏懼,而正是這種畏懼,激發(fā)了他頑強的生命力,并且在掙扎的過程中越來越頑強。主人公在重重艱難險阻面前,想要選擇死亡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但他憑著對求生的渴望,頑強地活了下來。
生命有時極其脆弱,瞬間,它可能就會化為烏有;生命有時極其強大,強大得讓令人驚嘆。這種能量讓你不管面對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野獸、荒野,還是饑餓、疾病的折磨,都會支撐著你勇敢地戰(zhàn)勝它。而在背后支撐生命的就是信念和希望,只要心中的信念和希望還在,再窘困的處境也能絕處逢生。
我喜歡胡楊,喜歡它“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枯”的堅韌品質(zhì)。無論命運多么坎坷,都堅強不拔,百折不撓,向生命挑戰(zhàn),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
我們雖然沒有文中主人公身處的惡劣環(huán)境,但不能只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明白生命的可貴,不能在你遇到疾病、面對死亡時才悔恨當(dāng)初沒有好好珍惜生命。趁著我們現(xiàn)在還年輕,好好感悟生命的價值,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身邊愛你的人,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
不僅是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在我們遇到挫折時,也要有頑強的斗志,只有在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后,才能更深的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與美好。
而在生命面前,金子又算什么呢?丟下主人公的伙伴比爾至死也沒把金子丟棄,可此時金子和石頭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沒有生命,金錢也沒有了任何意義。但主人公為了能活下去,丟棄了兩袋金子,如果他不這樣做,也許早已死在狼的腳下。與生命相比,金子顯得那么微不足道。金子有價,生命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