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最新讀后感600字
只要認(rèn)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后感,對原作其他內(nèi)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后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后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懺悔錄最新讀后感6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懺悔錄最新讀后感600字1
《懺悔錄》是盧梭在晚年為了回?fù)鬧敵人"們的攻擊而寫下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與倫比的真實。在書中完整的暴露了自我的一生。正是由于這種真實,它能夠作為一個十分好的心理分析的材料,正如盧梭所說[它能夠作為關(guān)于人的研究--這門學(xué)問無疑尚有待于創(chuàng)立--的第一份參考材料"。
本文是基于這個假設(shè):《懺悔錄》中記載的都是真實的想法以及真實的事件,如盧梭宣稱的那般:[既沒有隱瞞絲毫壞事,也沒有增添任何好事"。
《直面內(nèi)心的恐懼》一書中對人格進行了分類,分別是分裂、憂郁、強迫和歇斯底里。按照盧梭的行為來看,他屬于嚴(yán)重的歇斯底里人格的人。歇斯底里人格特征有這些:追求自由,不愿受到約束,;無法抵抗誘惑,隨時向誘惑屈服,及時行樂;不愿意承擔(dān)職責(zé),用自我的邏輯去解釋所犯的錯誤或者將之歸罪于別人;強烈的追求感情,可是喜歡的只是戀愛這個事情而不是人;自戀,不斷的尋求別人的肯定;敏感,不愿意理解別人的批評,一旦被攻擊就奮力反抗;喜歡和同樣歇斯底里的人做朋友;喜歡幻想,沉迷于其中而忘記了現(xiàn)實;喜歡冒險,做事沖動莽撞不顧后果;喜歡暴露自我。
下頭,我將逐條進行說明和分析。
1。追求自由,不愿受到約束。
盧梭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宣稱[無論在什么事情上,約束、屈從都是我不能忍受的",在《愛彌兒》中也鼓吹對孩童的教育中要放任自由。
為了不受到約束,盧梭選擇了離開城市,去退隱廬居住;在自我的歌劇《鄉(xiāng)村卜師》大獲成功,要覲見國王的時候,盧梭不想被年金的枷鎖束縛,就逃跑了。
2。無法抵抗誘惑,隨時向誘惑屈服,及時行樂。
結(jié)識了巴克勒以后,短短的六周時間內(nèi),盧梭就拋棄了自我的保護人。對盧梭來說,[唾手可得的一點小小歡樂對我比天堂的永久幸福的誘惑力還要大"。
盧梭自我聲稱[對娼妓具有一種永難磨滅的痛恨",可是在威尼斯的時候還是有一次嫖妓的經(jīng)歷。
3。不愿意承擔(dān)職責(zé),用自我的邏輯去解釋所犯的錯誤或者將之歸罪于別人。
在照料麥特爾先生的路途上,盧梭遇到了麥特爾先生發(fā)病,就拋下他一個人跑了。
在作學(xué)徒的時候,盧梭偷了師傅的東西,所以挨打。盧梭給自我的解釋是:挨打是[抵消偷竊罪行的一種方式",挨打以后[有了繼續(xù)偷竊的權(quán)利了",既然按小偷來給盧梭治罪,那就等于認(rèn)可他做小偷。盧梭說,[偷東西與挨揍是相輔而行的事情,因而構(gòu)成了一種交易,作為交易的一方,我只要履行我所承擔(dān)的義務(wù)就行了"。
誣陷了無辜的女仆瑪麗恩以后,盧梭給自我的解釋是:[為如果羅克先生把我單獨叫到一邊,對我說:`不要陷害這個可憐的姑娘,如果是你做錯了的話,就老老實實告訴我吧。`我必須會立刻跪到他的腳下??墒牵?dāng)我需要鼓勵的時候,人們卻一味地恫嚇我。再說,年齡問題也是應(yīng)當(dāng)注意的,我的童年剛剛結(jié)束,甚至能夠說我還是個孩子。"總之,盧梭犯下的這個錯誤是[有情可原的"。
盧梭認(rèn)為自我無力撫養(yǎng)孩子,就把自我的五個孩子全部送到了育嬰堂,逃避了自我作為父親的職責(zé),同時卻認(rèn)為這種做法[太好、太合理、太合法了",盧梭說:[我一想到要把孩子們托付給這樣一個沒有教育的家庭,結(jié)果會教得更壞,心里便發(fā)抖。育嬰堂的教育,危險性要小得多"。盧梭這樣為自我辯解難免高估了法國當(dāng)時的福利制度。可是,他的這種行為之后被朋友泄露出去了,這個時候盧梭卻說[出賣朋友的信任,違背最神圣的許諾,把我們胸中的秘密公開出去,恣意敗壞一個受過我們欺騙而在離開我們的時候依然尊重我們的朋友的名譽,這一切就不是過失,而是靈魂的卑污和丑惡了"。在盧梭的心中,把5個孩子送進育嬰堂可是是小錯,而朋友泄露他的秘密確實不可饒恕的罪過。
4。強烈的追求感情,可是喜歡的只是戀愛這個事情而不是人。
陪伴盧梭最久的戴萊絲是盧梭最忠誠的伴侶,給盧梭生下了五個孩子(都被送到了育嬰堂),在和盧梭相伴25年之后最終和盧梭結(jié)婚了,但事實上盧梭一生都沒有愛過她。
盧梭和戴萊絲在一齊是因為他[需要戀愛",[我最初的用意還只是想給自我找一種消遣。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找到的超過了愿望,我給自我找到了一個伴侶。--說到底吧,我需要有人來接替媽媽:既然我不能再跟她一同生活了,我就需要有個人來跟她的學(xué)生一同生活,并且我能在這人身上發(fā)現(xiàn)她曾在我身上發(fā)現(xiàn)的那種心靈的質(zhì)樸與柔順。--當(dāng)我單身獨處的時候,我的心靈是空虛的,需要有另外一顆心來充實它。--我在戴萊絲身上找到了我所需要的替代者;由于她,我得到了情景所許的最大的幸福"。
用直白的話說,盧梭原本只是想游戲人間,玩玩而已,沒想到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還不錯,能夠作為一個伴侶。注意,那里戴萊絲只是一個[伴侶",而不是妻子。戴萊絲在盧梭心中的位置并不高,因為盧梭需要的是[貴族小姐",而戴萊絲只是一個女工,和她在一齊盧梭甚至?xí)械叫邜u!盧梭[從來沒有對她產(chǎn)生過一點感情的火星",在戴萊絲身上[得到的肉體的滿足純粹是性的需要,而并不是整個身心的交融"。
盧梭說[我的第一個需要,最大、最強、最不能撲滅的需要,完全是在我的心里;這個需要就是一種親密的結(jié)合,被親密之可能的結(jié)合;異常是由于這一點,所以我才需要一個女人而不是需要一個男人,需要一個女友而不是需要一個男友。這種離奇的需要是這樣的:肉體上最緊密的結(jié)合還不夠,我恨不得把兩個靈魂放在同一個身子里,否則我就老是感到空虛"。
從戴萊絲身上盧梭無法得到感情,于是去想象之中尋找,直到他遇到烏德托夫人,他才有了第一次的感情。
5。自戀,不斷的尋求別人的肯定。
盧梭選擇戴萊絲作為伴侶,不是因為感情,是因為一種被肯定、被依靠的滿足感。[我看到她一心一意地愛著我,這就更增加了我對她的溫情。對我來說,這種甜蜜的親密生活就是一切:我不再關(guān)心前途,只期望它是現(xiàn)狀的延續(xù),我別無他愿,但愿現(xiàn)狀能持續(xù)下去。"盧梭看到的,是一種依靠,感到自我被需要。
盧梭期望有一個對自我全身心的信任的女人,一個需要自我的保護的女人,戴萊絲以一個弱女子的形象出此刻盧梭的面前,恰好滿足了盧梭的這種心理。
6。敏感,不愿意理解別人的批評,一旦被攻擊就奮力反抗。
盧梭發(fā)明了簡譜以后,帶著發(fā)財夢來到了巴黎,學(xué)院的學(xué)者們認(rèn)為盧梭的發(fā)明[沒有新意"并且[沒有用處"。學(xué)者們的評價是中肯的,事實也證明了簡譜確實沒有在歐洲流行。盧梭無法理解這種批評,認(rèn)為學(xué)者們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是不懂音樂的外行人。
在《懺悔錄》的后面幾章里,記載了幾封書信,這些書信的資料充分體現(xiàn)了盧梭對他人批評的敏感,對他人的攻擊猛烈回應(yīng)。
7。喜歡和同樣歇斯底里的人做朋友。
巴克勒,華倫夫人都是歇斯底里類型的人。那里,有必要對華倫夫人單獨進行討論。
華倫夫人很多地方和盧梭很相像: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受的教育十分雜亂,有什么學(xué)什么,長相出眾,做事輕率,腦海中總是有無數(shù)的計劃和幻想,有著不一樣于常人的道德觀點和邏輯。華倫夫人也是一個歇斯底里人格的典型代表。
華倫夫人對盧梭的喜愛很有可能只是出于情欲的,而不是出自愛。盧梭在年輕的時候長得很不錯,放在此刻就是一個美型男。盧梭自我說:[我雖然不能說是一個美少年,可是我那小小的身材卻很勻稱,腿腳纖小玲瓏,神態(tài)灑脫,容貌清秀,嘴小而可愛,烏黑的眉毛和頭發(fā),一雙小而微陷的眼睛有力地放射出熱血中燒的光芒。"因為盧梭的美貌,不僅僅惹得女人們喜歡,甚至有同性戀傾向的人也喜歡他。在《懺悔錄》中,有三處記載了盧梭遇到疑似同性戀的人。歇斯底里的華倫夫人喜歡同樣歇斯底里的美少男盧梭毫不奇怪。
歇斯底里的人喜歡用性來作為手段控制自我喜歡的人,這一點在華倫夫人身上表現(xiàn)的十分突出。盧梭也說華倫夫人[始終相信,沒有任何力量比[占有"更能使一個男人依戀一個女人的了--她用她所掌握的一切手段。使他們更緊緊地依戀她"。20歲的盧梭開始受到了各種婦女的喜愛,在這種情景使華倫夫人感到自我受到了威脅,就獻身自薦,利用了性來作為手段使盧梭對自我更加的依戀。
和盧梭類似,華倫夫人對盧梭的愛也是只享受愛的過程而并不愛這個人。盧梭離開以后不久,華倫夫人就另有新歡,讓一個理發(fā)師投入了自我的懷抱。對歇斯底里的人來說,忠誠這種東西是不重要的,關(guān)鍵的是要使自我歡樂。
8。喜歡幻想,沉迷于其中而忘記了現(xiàn)實。
想象力豐富是作家需要擁有的品質(zhì),但濫用自我豐富的想象力則使作家陷入自我的幻想之中。在盧梭強烈的渴望感情的時候,在腦海中想象出了《朱麗》中的男女主角,然后就日復(fù)一日的沉浸在自我的幻想之中難以自拔。
盧梭說,[我不能求得實在的人物,便把自我投進了虛幻之鄉(xiāng);我既看不出一點現(xiàn)存的東西值得作我的狂熱的對象,我就跑進一個夢想世界里去培養(yǎng)我的狂熱,而我那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想象不久就把這夢想世界配上了恰如我意的人物"。
9。喜歡冒險,做事沖動莽撞不顧后果。
作學(xué)徒的時候沉迷于讀書,被師傅打;認(rèn)識了巴克勒以后,活力澎湃,[毫不惋惜地拋棄了我的保護人、我的教師、我的學(xué)業(yè)、我的前途"。
認(rèn)為自我有作音樂的天賦,就沉迷于音樂中,為此辭掉了土地管理員的工作。
10。喜歡暴露自我。
盧梭寫下本書就是他喜歡暴露自我的最真實體現(xiàn)。在盧梭少年時期,有過對陌生的女子暴露臀部的癖好,這也是暴露自我的一種表現(xiàn)。
懺悔錄最新讀后感600字2
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他們永遠(yuǎn)也不相信,還有另一部分人,會以與他們完全不一樣的方式活著。
這種[不一樣",導(dǎo)致了誤解和迫害--于是盧梭一生向往自由的寧謐,卻不得不一輩子過著從西躲到東、從東躲到西的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原本對任何人都抱著友好的溫情,在人際交往中處處流露著真心--最終還是被磨礪成一個不得不對人充滿戒心的飽經(jīng)滄桑的學(xué)者。
于是,在看這本書的第一部時,我說:[啊,盧梭你多么可愛!"
等看到第二部,我開始同情:[盧梭,你真的很可憐。"
盧梭是一個很值得女性去愛的男人--這不得不讓我想到洪君彥寫的那本《不堪回首--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
雖然經(jīng)歷過幾次讓人心碎的未果感情,盧梭卻依舊堅持著對那幾位女性的敬意。
華倫夫人的移情,烏德托夫人的無意--這些理由擱在某些男人身上或許能讓他們產(chǎn)生出謾罵譴責(zé)的激憤--然而盧梭沒有,雖然有抱怨,但他對她們更多的是感激,甚至為她們的缺點開脫。
他眼中看到的,都是他的情人、或者女性知交的優(yōu)點。他筆下述說的,全是她們的優(yōu)雅和美德。
華倫夫人這個人我不喜歡,我覺得她就是一個習(xí)慣于[老牛吃嫩草"的調(diào)教型御姐??傻搅吮R梭嘴里,她變得多么溫柔,多么善良,以至于我原諒了她竟能夠繼盧梭之后,找了第三個青年作為自我的新歡。
烏德托夫人,看得出來他喜歡和盧梭玩感情游戲--玩啊玩,卻始終不讓盧梭嘗到甜頭。之后盧梭承擔(dān)了這段感情的全部惡果,即使如此,他也沒有責(zé)怪烏德托夫人--他把原因歸結(jié)為女方對達郎貝的忠誠,并且克制自我的欲望,從此只把烏德托夫人看成自我的朋友。
世界上有洪君彥這種男人,他習(xí)慣在離婚后回憶對自我前妻的恨,并且在這種恨意里既傷害自我,也傷害他人。
自然,也會存在有盧梭這樣的男人。他坦承自我的感情,贊美它們--即使它們并不完美,他也只記住了那些完美的東西。
這樣的盧梭,是值得女人去愛的。
盧梭的人生,始終是在不安定中度過。他被無數(shù)次背叛欺騙攪擾得頭昏眼花,同時,又要讓財政的瑣事、家庭的杯具折磨他本就柔弱敏感的心靈。
他寫下了教育學(xué)名著《愛彌爾》,這本書直到今日,仍是師范學(xué)校學(xué)生的必讀讀物。
然而他卻有五個孩子,一生下來就被送到育嬰堂,之后便不知生活在哪里凋落于何方。
盧梭一輩子都被這種對子女的內(nèi)疚折磨,盡管他在書中一再說他不在乎不在乎--可字里行間皆是血淚,讀者自會聽到一位父親的嗚咽。
盧梭寫作生活中最大的矛盾就是:
他的性格和職業(yè)經(jīng)歷(尤其是做威尼斯大使秘書的那次事件),令他憎惡特權(quán)階級的傲慢與卑鄙;可同時,他又不得不疲于應(yīng)對上流社會對他忽冷忽熱的追捧,甚至某些時候,必須仰人鼻息。
退隱廬,蒙莫朗西--這幾個盧梭生命中重要的居住地點,無不是貴族們供給給他的--所以閱讀盧梭,我們就必須在他對這個階層人物的不一樣感情中來回穿梭。
一方面,盧梭對很多貴族人物的友誼抱有感激和期盼;可同時,他卻仍舊能誠實地說出自我對貴族階級施政綱領(lǐng)的不滿--這是盧梭本人良知的體現(xiàn),更是他人生中杯具的根源。
與伏爾泰不一樣,盧梭的處境是困窘不堪的--伏爾泰在最困頓的日子里,那些上流社會的紳士名嬡依舊將他追捧不已。盧梭不一樣,他被上流社會拋棄,同時,也成了市民群中群體無意識的受害者。
感覺上,盧梭本人是認(rèn)為自我為性格所累的。晚年的他覺得自我不宜于再寫書了--禍從口出,這是他性格率直的證明。
可是他也是單純的,一旦有人需要他站在正義一邊去著述,盧梭立刻動筆--所以他才最終又禍?zhǔn)虏粩唷?/p>
他有過朋友,然而敵人更多。正因為如此,盧梭才分外珍惜同盧森堡公爵以及吉斯勛爵的友誼--然而他同樣也從內(nèi)心中感激一個平凡書商對他的信任和坦誠,感激他在所有人都背叛那個名叫盧梭的臭名昭著的寫書人時,仍舊對被背叛者施以援手。
盧梭的友誼是純粹的,是不分階級的。
盧梭也不是沒有缺點,他的缺點就在于他太在乎[自由"了。
他需要朋友來接近他的心靈,可同時卻又不允許朋友靠他靠得太近:他會因為霍爾巴赫太有錢而拒絕和對方更親密;他也會因為埃皮奈夫人讓他屢屢拜訪而心生煩悶;崇拜者頻繁登門的日子,我們更是能從他的文字中看出,這簡直讓他厭倦得發(fā)狂。
所以,盧梭的心靈仍舊是孤獨的--但或許正因為他保留了這種心靈的獨立,才令他成為啟蒙運動中與伏爾泰并肩而立的偉大思想家。
一說盧梭,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社會契約論》,愛看書的則會明白《懺悔錄》、《愛彌爾》,記性不好的愛看書的人在別人提醒后,會突然恍然大悟地說:[哦對了,《論人類不平等起源》也是他寫的--"
與之比較,伏爾泰和狄德羅的具體著作又分別是什么呢大家能切實記住多少呢
這就是盧梭的人生:
羞怯、善良、輕信--但卻有著潛在的堅強的性格、敏感的自尊、以及強烈的正義感。
于是,便注定了他半生的漂泊。這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最終,來說一下特蕾莎--或許她不美麗,身上并沒有以往盧梭青年時代所yy出來的女子的風(fēng)貌--然而她才是最懂得盧梭的人。
她用她平和無爭的性格贏得了盧梭這個哲人的友誼--盡管盧梭自我說那里面并沒有感情,可誰明白呢有的時候,親情反而是比感情更值得人珍惜的東西。
有了特蕾莎的包容,哲人的一生才能找到那難得的幾絲溫暖--盧梭不必有百年孤獨,因為他有了特蕾莎。
懺悔錄最新讀后感600字3
上個周末去上海書城,本來準(zhǔn)備再讀一遍《基督山伯爵》,記得高中在上課的時候偷偷看基督山,被班主任發(fā)現(xiàn)然后毫不留情地沒收了,沒收的那本還是基督山伯爵的下冊,可想而知當(dāng)時的悲憤之情。至于這本書資料,早已忘得一干二凈。這次在書城沒有找到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的基督山,所以只好買了法國著名作家讓.盧梭的《懺悔錄》。
當(dāng)時大致看了一下譯者的序,覺得不錯,并且作者的名字也蠻有意思。買回家仔細(xì)一讀,便發(fā)現(xiàn)又是一本完全貼合我胃口的好書。在我準(zhǔn)備開始好好讀書的時候,本著世界名著的標(biāo)準(zhǔn),非經(jīng)典不讀,所以從紅與黑到遠(yuǎn)大前程,再到此刻的懺悔錄,沒有一本不是世界文學(xué)璀璨的寶石,并且我也對這幾本書的資料題材都異常喜歡。
“我此刻要做一件以前沒有人做過,并且以后也不會有人敢做的事。我要把一個人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這是懺悔錄的經(jīng)典開場白。盧梭晚年受到了無情的政治迫害,甚至文學(xué)界的朋友都還是背棄他。最終他最終決定把自我的一生完完全全地寫出來,讓世人和讀者來確定,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有著哲學(xué)家的智慧和作家流暢的文筆,所以最終他實現(xiàn)了他的目標(biāo)。無論是他的卑鄙齷齪,還是他的品德高尚,他全部一筆筆真實地寫入了《懺悔錄》。如他第一句所言,以前沒有人做過,即使過了兩百多年的今日,也沒有人敢做。而他把自我的丑惡一面寫下來,并沒有對他的形象有太多負(fù)面的影響,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他的偉人地位完全被《懺悔錄》一書堅實地奠定下來。
我剛看完了《懺悔錄》的青年部分,也就是和盧梭一齊重溫了他的青年時代。他的很多生活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都能引起我強烈的共鳴。他有兩面性,有時候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有時候會沒有理由得變壞,幸運地是,他最終還是能夠重新回到正確的方向,而沒有一向墮落。我覺得自我的童年和青年在這一點一樣,我自我的本性也是十分善良,可是在高中時代也墮落過,做過很多壞事。最終也能自我改正過來。實際上還是因為環(huán)境,環(huán)境確實能夠?qū)θ说男袨闃?gòu)成極大的影響。盧梭也喜歡女孩子,并且對自我喜歡的女人顯得感情異常豐富,容易動情??墒怯质志兄?jǐn),有一次很深刻的戀愛,即使最深的接觸就是吻了那位小姐的手。但這次戀愛給他帶來的歡樂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其它人以吻手開始的戀愛。不能否認(rèn),這一點我也和他一樣。我和他一樣從內(nèi)心里就完全沒有其它的想法,而已經(jīng)能在交往中享受到極大的精神歡樂了。盧梭有一段對女人的見解,一些自以為很聰明的女人喜歡用詢問的方式來了解男人的內(nèi)心,而實際上這會使男人產(chǎn)生本能的反抗,只會用謊話來欺騙她們。相反會對她們產(chǎn)生反感。
我完全贊成他的這個觀點。他確實有極強的對人性的觀察力。還有一點性格我也和盧梭及其相似,就是不喜歡別人來教自我。用盧梭的話來說,就是擔(dān)心在別人教我的時候擔(dān)心聽不懂,而不懂又要裝著聽的懂。最終還是沒懂,所以我們都喜歡自我看書學(xué)習(xí)。還有一點就是反應(yīng)很慢,這一點很可愛,可是的確是一個很大的缺點,我們對人都有很強和很敏銳的觀察力,在某次談話結(jié)束后很久后,談話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xì)節(jié),每個人的神情都能準(zhǔn)確的回憶起來??上г谶^程中我們都有很慢的反應(yīng)。這讓我們看起來比實際上要笨,真正的才能被隱藏起來了。他對金錢的看法也和我一樣,我也從來沒有對金錢苦惱過。我完全統(tǒng)一他的觀點:金錢有兩種,我們口袋里的金錢是讓我們堅持獨立自由的一種工具。我們正在爭取的金錢是讓我們成為奴隸的一種工具。所以有時候他對自我的錢很控制,可是從來不羨慕不是自我的金錢。對待金錢上,我也和他完全一樣,在能夠保證生活下,我甚至要更大手大腳,也許來自于對自我的自信,從來不擔(dān)心沒有錢的生活??偠灾瑥谋R梭的青年時代,我看到了很多和我相似和相同的優(yōu)缺點。很多很多那里都說不完。
他在青年時期也碰到過很多善良的勞動人民,他們給他供給過無私的幫忙。勞動階層的人在他筆下得到了高度的贊揚和肯定。這也勾起了無數(shù)我小時候的回憶,有一次離家出走,走了很遠(yuǎn),之后迷路了。一個撿垃圾的老頭幫忙我,他幫忙聯(lián)系家里人,我最終得以安全回家。另一次在火車上,因為我沒有座位,有善良的老爺爺老奶奶給我零食吃,并且她們的孫女還主動給我在泡面時讓座。這些微小的善舉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盧梭問,為什么在我青年時代能夠接觸到那么多善良的人,而在我成年后接觸到的確很少了呢?他明白,因為那是不一樣的階層。貴族階層的人性要少了淳樸和熱情,更多的是爭奪利益時的卑鄙和無恥。
盧梭沒有對自我的性格多做評價,他將這個權(quán)利留給了讀者。我覺得他的青年形象十分真實,很多缺點大家也有,可是有很多性格特點和一般孩子不一樣。這樣也是他能夠取得之后的成就的一個原因。
懺悔錄最新讀后感600字4
今日當(dāng)我讀到盧梭的這句話,仍然激動不已。他說:當(dāng)時我是什么樣的人,我就寫成什么樣的人:當(dāng)時我是卑鄙齷齪的,就寫我的卑鄙齷齪;當(dāng)時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內(nèi)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那無數(shù)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yōu)槲业姆N種墮落而嘆息,讓他們?yōu)槲业姆N種惡行而羞愧。然后,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我的心靈,看看有誰敢于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這一段話像極了耶穌對惡意誹謗一個妓女的法力賽人說的話一樣:你們當(dāng)中誰若沒犯過罪,就能夠打她。結(jié)果,眾人一個個丟下石頭,低首離去。
盧梭的為人向來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變,熱情奔放而又極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無人,缺乏自制力。正是這些相互沖突的個性讓他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可是也活得茍且,他驕傲可是也卑微,他坦誠可是也有掩飾。在自傳里,盧梭懺悔了一個年輕時犯的錯誤。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顆貴重的鈕扣,把事情賴在一個他喜歡的小女仆身上,因而使那個無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由于盧梭的“自暴保密”,一些之后的哲學(xué)家包括羅素甚至認(rèn)為盧梭根本談不上是個哲人。而我卻認(rèn)為盧梭觸及了哲學(xué)的本質(zhì)問題-他首先用自我為解剖標(biāo)本,對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討。
從氣質(zhì)上講,羅素與這些人是兩類人,他對于浪漫主義活力向來不以為然。其實羅素本人也不是一個冷靜的書齋學(xué)者,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三番五次鬧離婚,不會提倡性解放,不會反宗教,不會被當(dāng)局禁止講學(xué),不會相信社會主義,不會參加反戰(zhàn)運動甚至弄到要坐牢?;盍κ敲總€人都有的,羅素也認(rèn)為活力與理智相比是推動歷史的一種更主要的力量。
盧梭是法國第一個最勇敢的平民思想家。他出身貧寒,年輕時代長期處于奴仆地位。羅素這樣的貴族子弟當(dāng)然不會去偷鈕扣,羅素的子女當(dāng)然也不用進孤兒院。盧梭跟一個地位低賤的女侍結(jié)婚,這也被羅素拿來進行了一番精神分析,意思是盧梭僅有在下賤的女人面前才能得到一種完全的自信。我對羅素一向敬仰,但這一次我覺得羅素講話未免刻薄了一點。在法國大革命前,逆向等級的婚姻是不被允許的,他與華倫夫人的關(guān)系不可能為當(dāng)時的婚姻制度許可。
上帝造人的時候,給我們一雙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審視內(nèi)心的智慧之眼則是這顆懺悔的心。如果說讀蒙田讓我心靈安詳閑適,讀盧梭則使我悲天憫人。盧梭覺得前輩作家蒙田還坦白得不夠,他說蒙田雖然也講了自我的缺點,卻把它們寫得相當(dāng)可愛??雌饋硐袷亲载?zé),可是卻是自贊。他針鋒相對地提出了一個哲理性的警句:“沒有可憎的缺點的人是沒有的。”在懺悔錄里,他寫了他的吝嗇,他的偷盜習(xí)慣,他對朋友的背叛,他說的謊行的騙。
談到盧梭不能不提到華倫夫人。如果沒有這個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養(yǎng)和經(jīng)濟支持,歷史上就不會有這位盧梭。他在與華倫夫人同居期間,生活才稍稍穩(wěn)定,安心讀書、思考問題并寫作。年長盧梭11歲的華倫夫人出身于一個古老的貴族世家,她很年輕的時候就結(jié)了婚,婚姻并不美滿。她逃到法國,法王便把華倫夫人收留在他的庇護之下,并且給她一千五百銀幣的年金。風(fēng)姿綽約的華倫夫人是一個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盧梭的庇護人、教師、情人及知心的朋友。從一件小事上我們能夠看到盧梭是如何癡戀這個可愛的女人的:一天吃飯的時候,華倫夫人剛把一片肉送進嘴里,盧梭便說上頭有一根頭發(fā),華倫夫人將肉吐到盤子里,盧梭用叉子叉起來,飛快地吞下肚去。因為這是一場超越肉欲的情感,所以盧梭、華倫夫人及夫人的男管家阿奈之間的三人戀情也充滿了柔情蜜意。
盧梭的晚年孤獨不幸。由于《愛彌爾》一書的出版,被當(dāng)局者視為異教邪說,所以最高法院判決將已出版的《愛彌爾》全部燒毀,并立即通緝盧梭。再加上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上的不如意,令盧梭在精神上的狀態(tài)近乎瘋狂。他疑心重重,不得安寧――水果商減價賣給他蔬菜,以施舍來羞辱他;馬車轉(zhuǎn)彎時差點撞死他;人們賣給他的墨水是無色的,讓他寫不了辯護詞;甚至到處都有人在跟蹤和監(jiān)視他。
然而神是公正的,盧梭的思想光芒沒有因歲月而黯淡。盧梭不論在社會政治思想上,在文學(xué)資料、風(fēng)格和情調(diào)上都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曾有一位法國批評家說:我們十九世紀(jì)的人就是從盧梭這本書里走出來的。
盧梭在地下應(yīng)當(dāng)瞑目了,起碼他在死后的,有我這樣一個讀者在崇敬他,捧讀他的作品??v橫古今中外,有多少作家能像他那樣毫不留情地剖心剜肺地寫自傳呢?沒有,一個也沒有。
懺悔錄最新讀后感600字5
我拿到的這個版本沒有附錄書中提到的,盧梭本人供給的很多書信和文獻資料,即使如此,讀這本書是個困難的過程,從頭至尾,我?guī)缀跆幪幐惺荛喿x過程中進行著與一個詭異頭腦的較量。這種較量很難稱之為愉悅。在讀到第二百頁的時候我本來想扔了它,幸虧又咬了咬牙,才沒錯過對我十分有用的第一部的結(jié)束部分,和第二部的開頭部分。
在社會政治思想上,在文學(xué)資料、風(fēng)格和情調(diào)上都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的人物,主要就是經(jīng)過這部自傳推動和啟發(fā)了十九世紀(jì)的法國文學(xué)。革命的開始,盧梭本人說“這是一幅僅有的,也許是永遠(yuǎn)不會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實形象及其全部事實確切無誤的描繪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卻不是這樣,我覺得盧梭所說的真誠,只是對于自我辯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誠。并不是出于對真實的真誠。甚至不是對內(nèi)心的真誠。其實我也不明白我在說什么。
應(yīng)當(dāng)是離大革命前的法國太遙遠(yuǎn)了,不了解其歷史面貌和社會階層,讀這本書沒有多少帶入感?!稇曰阡洝返纳舷聝刹?,我完全能夠當(dāng)成兩部不一樣的書,上部要稍微趣味一些,講述了盧梭從一個鐘表匠的兒子,到流浪漢,四處尋求貴族保護和生計,后受華倫夫人的庇護。讀到其中一些游歷四方、接觸各階層人士的經(jīng)歷令人興奮。但深受后現(xiàn)代文學(xué)藝術(shù)影響的人對其中的文學(xué)意味實在沒什么興趣,事實上,為了敘述上的平均,盧梭壓縮了其優(yōu)雅的文筆,或者文字中那種遙遠(yuǎn)的貴族腔調(diào)和我的氣質(zhì)沒什么共同之處,讀起來沒勁兒。還有描述自我對華倫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充沛的情欲,情感太過泛濫。
下半部分出現(xiàn)的眾多例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等思想泰斗,但由于是自傳,盧梭只是依據(jù)自身立場確定他人。并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筆下的這些人物似乎也沒有復(fù)雜的人性。甚至也沒有進行什么描述,基本上是事件的記錄,所以漢譯本中要是去掉書信往來的附件,是太大的損失。與百科全書派的決裂。盧梭反復(fù)講述著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產(chǎn)生芥蒂的事件經(jīng)過。但整個讀完還是能感覺到他們本質(zhì)還存在著重大原則的分歧。
第一次見到一個作者在書里流了這么多的淚水,為他遇見的每個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綿長而傷感的眼淚,盧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時驚人的。至少在二十五歲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數(shù)人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情商遠(yuǎn)遠(yuǎn)低于常人,不明白著算不算書里的缺點,對于華倫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對于自我與她的情欲,盧梭不吝筆墨。讀的人頭暈?zāi)垦?,他還是有一簍子情感要抒發(fā),在與百科全書學(xué)派決裂后,他也幾乎與所有的貴族保護人和社交圈子決裂,對此他的懺悔往往是“因為我有一顆水晶般的心”之類的話,有點不痛不癢,我總覺得盧梭本人也難辭其咎,即使他寫了懺悔錄這樣的大作,也不意味著他的懺悔是完全真實的,他以為他做到了這一點,但還是很難說服我。
譬如與狄德羅決裂的起因僅僅是因為狄德羅新書里有一句話貌似影射了隱士生活的不正確,冒犯了正在退隱廬隱居的他。盧梭為此在書中開始了對狄德羅的批評。直至之后徹底決裂,提到退隱廬,是由盧梭的另一位保護人埃皮奈夫人送給他的,當(dāng)然到之后,跟這位夫人,他也因為些瑣事絕交了。
盧梭在退隱廬前后的生活極為重要,奠定了一個最偉大思想家的基礎(chǔ),他在那里寫出了《愛彌兒或論教育》《社會經(jīng)濟學(xué)》和《感性倫理學(xué)》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論科學(xué)和文藝》《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我與泰蕾茲所生的五個孩子,卻被不愿意承擔(dān)撫養(yǎng)義務(wù)的他分別送進了療養(yǎng)院,并且他對此事的懺悔(如果算有的話),一筆帶過,“既然是時髦的做法”“沒見過面得孩子談不上父愛”。對于泰雷茲,他也一向認(rèn)為根本沒有感情,并且有一段冗長而詭異的自我解釋,實在讓人看不下去。與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決裂,好像也與盧梭的喜歡誅心和自尊心過強的性格有關(guān)。這或許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許只是一個無私追求公理和正義的偉大靈魂的自私一面。經(jīng)過懺悔錄評價盧梭的為人意義不大,因為他有一個觀點我很贊同,大致意思是對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我就好了。
上下部結(jié)合處的那些段落,盧梭詳細(xì)記錄了自我自學(xué)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學(xué)習(xí)基本上是和一些貴族知識分子偶爾的交談,加上如饑似渴、不加選擇的閱讀,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體系的知識和蹩腳的學(xué)習(xí)方法??墒墙?jīng)過在鄉(xiāng)間居住的幾個月,他用理智的自學(xué)完成了對個人知識體系的建立。并鍛煉了獨特而強大的思辨本事。這一段十分有用處,要是對整本書沒興趣,也應(yīng)當(dāng)把著兩頁抽出來反復(fù)看看,確實很有幫忙。盧梭本人從對音樂、植物學(xué)、物理、文學(xué)等各種雜七雜八的愛好轉(zhuǎn)為對形而上學(xué)的研究應(yīng)當(dāng)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這本書是從圖書館借的,等會要還回去,鑒于看完之后完全沒有摸到門路,個人感受和通常對于本書構(gòu)成的定論大有出入。我決定買一本以后慢慢翻看??墒俏乙呀?jīng)確定,在文學(xué)方面,想完全再現(xiàn)經(jīng)驗的真實的努力不僅僅會失敗,做到了也沒意思。
懺悔錄最新讀后感6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