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
推薦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英國畫家是以法國后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為原型塑造的人物,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高更在立志從事繪畫前也做過經(jīng)紀人。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方便大家學習。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1
故事講的是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jīng)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yè)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jīng)]有人能夠理解。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饑餓煎熬,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jīng)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于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zhì)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chuàng)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驚的杰作。在他染上疾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xiàn)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
試想你的一個朋友,有份還不錯的工作,有個幸福的家庭,雖談不上無憂無慮,但也過得充實。平日里他處事低調(diào),話也不多,以至于大多時候你都想不起這樣一個人。偶爾看到他發(fā)的朋友圈,你想起他,隨手也點了個贊。似乎我們都有不少這樣的朋友,然而你能想象這樣一個朋友突然離家出走嗎?再聽到他消息的時候,他已經(jīng)到了巴黎學畫畫,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成為一名畫家。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但不同以往,這并不是一個追逐夢想的人經(jīng)歷艱難最終實現(xiàn)理想的故事。
他的夢想道路注定異于常人,因為他是天才。一半冷酷,一半熱情。他毫無顧慮的拋棄了自己的家庭,只留給太太一封信,我不回來了。沒有原因,沒有歉意,到像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只是他真的再也沒有回來。后來的故事他對待生活、周遭同樣的冷酷,甚至到了極致。他自私、他目無他人,拒絕任何世俗,所以他也無所顧及。但他同樣也是無辜的,因為他的眼中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他不像是在追求夢想,更像是追逐自己的厄運。然而他有多冷酷,就有多熱情,畫畫像是喚起了他的靈魂,生命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他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面對生活的貧困潦倒、疾病纏身,他沒有猶豫過,只憑極致的熱情驅(qū)使前進。不為出名,不為認可,在生命的最后畫出一幅伊甸園式的偉大杰作,卻被要求在他死后付之一炬。
他是天才,不瘋不成魔。歷史的長河需要天才,但更多的蕓蕓眾生。每個人都有夢想,在追逐的路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阻力,大到生活壓力,小到柴米油鹽。理想和現(xiàn)實像是一對冤家,每當我們懷揣夢想趕在路上,總是顯得不那么盡如人意。然而他們也并非非黑即白。月亮與六便士,夢想和現(xiàn)實,一半堅守,一半妥協(xié)。當夢想照進現(xiàn)實,請保護他。
有人說,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2
科學家近期研究得出: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和精神疾病,有著相同的基因。心理學家提到的“精神病態(tài)者”的時候,實際上是指某種具有獨特人格特質(zhì)的人群,這一類的特質(zhì)包括冷酷、無畏、專注、意志堅強、缺乏同情心、缺乏道德感、有魅力。毛姆《月亮與六便士》筆下的主角特里斯克蘭就是這樣一個徘徊在瘋子和天才之間的人。
斯特里蘭克本是一名平凡的證券經(jīng)紀人,過著富足美滿的生活,誰也沒有料到他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棄妻子,遠赴巴黎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世俗的眼光和病痛的折磨并沒有使他受影響,更不能阻礙他對繪畫狂熱的追求,雖然最后得了麻風病不幸去世,但是生前創(chuàng)作的藝術杰作卻成了一筆價值連城的財富。借斯特里克蘭的形象,小說深入探討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兩種沖突。月亮,是指高高在上的理想,是美好的,純潔的。六便士,是指世俗平凡的生活,是約束的。斯特里克蘭突然的自我,使他完完全全屈服于內(nèi)心高高在上的月亮,舍棄了代表世俗生活的六便士,曾經(jīng)他的理想因為受到現(xiàn)實的約束,被大腦的守衛(wèi)兵牢牢控制住,內(nèi)心既壓抑又渴望解脫,但是沒有合適發(fā)泄欲望的動機,長時間過度關注一件事讓他漸漸忽視了周遭事物,積累的欲望使他沖破了羈絆,在某個瞬間找到自我。突然的自我之后,性格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厭惡人性欲望、不屑于別人的幫助、無恥中傷他人,不在乎病痛、甚至不在乎生命,他的形象,就好像,一幅沒有軀體而只有靈魂的畫像。
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如果說這句話是來形容現(xiàn)實的沖突的話,那么斯特里克蘭則是突破了這層枷鎖,完完全全解放自己的靈魂。世俗的大多數(shù)人,過分追求現(xiàn)實的六便士,而忘記了心中的月亮在何方,他們只有完整軀體沒有具體靈魂,好像一個半透明的空殼,半個精神上的行尸走肉。而斯特里克蘭,他忘我,好像沒有具體的軀體,只覺得有一個縹緲的靈魂,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卻游蕩在現(xiàn)實的世界之外。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他橫即他橫,流言蜚語奈我何。這大概就是斯特里克蘭的內(nèi)心獨白吧。極端地投入一件事情就會使理想與現(xiàn)實嚴重失衡,斯特里克蘭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已經(jīng)達到走火入魔的狀態(tài),精神世界上的不斷自我碰撞和沖擊,使他創(chuàng)造出恢弘經(jīng)典之作。而這個時候,他已經(jīng)異于常人了。天才與瘋子僅一線之隔,也恰恰是他的人格缺陷使他的形象更加鮮明,如果藝術家生活中太完美的話,恐怕就不能夠達到忘我的狀態(tài),也就創(chuàng)作不了驚奇的作品。
瘋子眼中的世界有異于常人,這也是他們的靈感來源,論偉大藝術為何物?——當你看到瘋子般天才的作品的時候,不禁戰(zhàn)栗,無以言表,有一種刺激的感官享受,那又說不出那是什么。小說情節(jié)是極端的,但是現(xiàn)實意義確是深刻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顧,二者皆可拋。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由和愛情,我都為之傾心;但為了自由,我寧可犧牲生命和愛情。這是斯特里克蘭的真實寫照嗎,你能夠做到像他一樣灑脫嗎?如果僅有一個選擇,你是選擇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撿起一枚六便士?如果僅有一個選擇,你是想成為瘋子般的天才,沉浸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世界里;還是想鏈接社會,成為追求現(xiàn)世安穩(wěn)的普通人?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3
一個年近不惑的大叔,做著收入不菲的證券工作,有一個溫柔大方的妻子,兩個可愛的孩子,住著另人羨慕的大房子,擁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就那么突然的有一天,他放棄了這里的一切一切,帶著家人的數(shù)落,旁觀者的責罵和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作品去遠方追求他的繪畫夢想。他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住在骯臟的孤島,與世隔絕,沒賣出過一副畫,終日疾病纏身,最終痛苦死去,而生平最滿意的作品也被自己一把火燒掉,永世不得相傳,即便最終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認可,也是他死去很久以后的事了。
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一個懷揣夢想的大叔,終于有一天沖突了世俗的眼光,道德的束縛,帶上畫架去了藝術的國度。在那里,他仿佛到了夢想的天堂,他全情的投入,心無旁騖的作畫,繪畫帶來的滿足讓他忘記了身體的疼痛,他一刻不愿停歇的創(chuàng)作,終于在臨終前完成了此生最滿意的作品,并將它帶到墳墓,實現(xiàn)了靈魂與肉體的真正共存。
前者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后者是故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本人。
其實寫一份書評可以有好多出發(fā)點,故事的編排,寫作的技巧,作者的經(jīng)歷都行,今天我想從思特里克蘭德這個人本身,去思考一些關于人的問題。
很多人并不理解思特里克蘭德的做法,一個男人不應該像他這樣毫無責任感;但更多人會選擇中立,既不贊同,也不反對。討論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平庸的人,既沒有天賦和勇氣去追夢,又不甘于太過平凡。
那么什么是夢想,是一個會刺激你荷爾蒙飆升的詞?是一個會讓你獲得快樂的源泉?還是一個你一直想去又到不了的遠方?我想都不是,書中沒有介紹思特里克蘭德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遇到的痛苦和瓶頸,更加沒有任何說明他有經(jīng)歷怎樣的掙扎、折磨甚至放棄。但我們都曾有過興趣愛好,健身?讀書?畫畫?彈琴?哪一個堅持過幾十年如一日?最初的興奮都逐漸會被過程中的困苦所消磨,直至放棄。
如果你覺得我在灌雞湯勸大家去追求月亮,你就錯了,我并沒有興趣討論什么才是夢想,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資格去擁有。我也沒有因為讀完這本書而感受到強烈的悲傷或是興奮的沖動,我最感慨的是擁有夢想這件事帶給思特里克蘭德的冷靜和理智,以及對人性的洞察。
思特里克蘭德的智慧
看似冷血的思特里克蘭德早就看穿了人性,妻子的哀怨更多是因為自己的離開使她沒有了生活的依靠,她明明憎恨思特里克蘭德,卻在他成名后在家中掛滿了他的遺作,并與來訪者談笑風生,虛榮心被徹底的滿足。他因為與朋友的妻子私通而害得朋友妻離子散也未曾感到一絲內(nèi)疚,因為他知道“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是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而這位朋友剛好是妥協(xié)了他妻子不堪回首的過去,對于妻子而言,他是自己恥辱過去的鮮活證明,她的背叛是早晚的事。
“你同我吵嘴,實際上是因為我根本不在乎你對我的看法?!敝虚g人勸說思特里克蘭德回家的時候,無法忍受其冷漠的態(tài)度便氣憤的與其爭吵,帶著世俗所認為的道德,理直氣壯。而思特里克蘭德卻平靜的說出這一句。雖然我們沒有明確的意識到或者我們根本不愿承認,我們還是非常重視別人是否看重我們的意見,我們在別人身上是否有影響力,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受到他的重視,我們就沾沾自喜,如果他對這種意見絲毫不理會,我們就會討厭他。所以當你沉默以對的時候,那些說不喜歡冷暴力而同你不停爭吵的人,真的是因為TA嘴上說的越在乎才越生氣嗎?
說到這,我停更這么久也多少與此有關。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停的聽取著他人的意見,你年紀不小了,你該成家了,你該好好規(guī)劃人生,你該有個普通女生該有的樣子,你也沒有那么優(yōu)秀。于是我照著他們的說法不斷的修正自己,小心翼翼的學會如何說活,如何閉嘴,寫文章也都是想著怎么迎合大眾的胃口,怎么寫一些老少皆宜的“干貨”,然后我什么都沒寫出來,然后我也成功的不再知道自己是誰。思特里克蘭德對世俗的冷靜處理態(tài)度引起了我的敬畏,其實寫寫字而已嘛,哪有那么復雜,懂的人看到交流交流最好,不懂的人就算評頭品足也不會對我造成什么影響,除非是我自己給了他可以影響的機會。抑郁的人大多是因為想不開這一點吧。
所以,對于大多數(shù)平凡的我們,除了吃飯睡覺沒有不做就會死的事情的我們,如何饒有興趣的活在世俗中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4
“哲人有他們的烏托邦,畫家有自己的理想國。思特里克蘭德一無所有,除了他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改編自著名畫家高更的經(jīng)歷,講述了一個四十多歲的證券經(jīng)紀人,遵從內(nèi)心聲音,為了追求理想而拋妻棄子的故事。月亮象征著理想,而六便士則代表現(xiàn)實。單看故事介紹,這是一個情節(jié)俗套落人下乘的狗血勵志成功學故事。而他開頭接近三分之一的冗長背景介紹更是一度勸退我。
但此書其實和傳統(tǒng)的勵志文學大不相同。它的主人公是一名三觀極度敗壞的人,為了夢想拋棄沒有經(jīng)濟來源的妻子與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毫無道德觀念,搶走恩人的妻子甚至害死她。作者也毫不掩飾對主角思特里克蘭德的厭惡,借旁觀者之口袒露他對倫理道德的冷漠、他的混蛋與惡心。而矛盾的是,作者也熱情地描述出思特里克蘭德被夢想控制著的,不顧一切的瘋狂炙熱。正是作者如此矛盾的筆觸,塑造了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天才畫家形象。
初讀本書,我?guī)锥认脒^放棄。思特里克蘭德著實令人反感至極??勺x到后面,對他的心態(tài)又不由得演變?yōu)橥?。思特里克蘭德的原話是:“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里,不管他游得好不好,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這不禁令人思考天才到底是幸運抑或不幸。盡管這已經(jīng)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在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地獄變》中就有提及。眾人眼中的天才往往伴隨著潦倒,孤僻,不被世人理解。但他們異于常人的天賦也是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才心中波瀾壯闊云海翻涌的情感或許難以被作家的拙筆描繪出十分之一,但毛姆筆下這一句我反反復復讀過很多遍,似乎得以管中窺豹瞅見一點隱約的輪廓。單從理智方面考慮,思特里克蘭德似乎并不想燃燒自我全情投入于藝術之中。但情感燒灼著他身不由己,只能憑借求生本能去畫畫。盡管在畫畫過程中思特里克蘭德也是快樂的,可他終究是被迫的,他的人生別無選擇。
但《月亮與六便士》講述的遠不止這些。很有意思的一點在于,思特里克蘭德一輩子窮困潦倒,挖心掏肺畫出的作品一副都沒有賣出過,甚至受盡同行與外行的嘲笑,欣賞他的人寥寥無幾,能懂他內(nèi)心世界的卻沒有一個。最后他毫無尊嚴地死在一個無名島上,死前瘋狂畫了一屋子的畫全部付之一炬。思特里克蘭德一生沒有嘗到任何天賦所帶來的名與利,但他受盡了天賦賜予他的苦痛。書的結尾,思特里克蘭德還是聲名遠揚,僅剩的幾幅畫被炒出天價。但我看來就落了下乘。我希望思特里克蘭德從未知名過,畫筆給予他的從來只有只有他繪畫時的快樂。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5
誰不曾有過夢想,夢想就如空氣,沒有它,生活也會嚼之如蠟,失去光彩。但可曾想過,如果你處于河流的中心,彼岸便是理想,但回頭現(xiàn)實卻在向你招手,此時,面對理想,你敢不顧一切嗎?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理想等同于幻想,因為有現(xiàn)實因素的束縛,理想也變得蒼白無力,也總會有人在你耳邊說,醒醒吧!別再做夢了。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力作《月亮與六便士》問世后,小說所揭示的逃避現(xiàn)實的主題,成為20世紀的流行小說。小說情節(jié)取材于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這也更加增強小說的神秘色彩。
我喜歡“月亮與六便士”這個書名。墨黑般的夜空上,只有月亮能散發(fā)皎潔的光芒,月亮代表著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微不足道的六便士便是那現(xiàn)實。我們或許可以仰望月亮,感嘆它的魅力而忽視腳下的六便士,但我們卻不能放棄六便士的生活而選擇整日仰望月亮生活。
此時我突然想起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張“高級白領放棄舒適的生活選擇在街上賣煎餅果子”的圖片新聞,雖然最后記者還原了事實真相,證實主人翁只是鬧著玩,隨手發(fā)的微博,但是此微博卻引起了廣大網(wǎng)友的熱議,都羨慕其有如此的勇氣,也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厭煩。
或許“自由自在地賣煎餅果子”是每個忙碌白領的夢想,說來卻好笑,這夢想如此小,然而面對現(xiàn)實的壓力,我們卻連實現(xiàn)這一個小小夢想的勇氣都沒有,因為我們還有房貸沒還,生活還得繼續(xù),高工資不能放棄。
小說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原是位證券經(jīng)紀人,人屆中年后突然響應內(nèi)心的呼喚,舍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chuàng)作出許多藝術杰作。那股為了理想而不顧一切的勇氣讓人艷羨。我也常常思考,為何理想總與現(xiàn)實對立?為何現(xiàn)實總是會束縛理想的翅膀?我們不能改變現(xiàn)實,那么就改變自己吧,找一個現(xiàn)實的理想,或者說找一個現(xiàn)實的目標,免得可望而不可即時生發(fā)的無線失落感。
理想與現(xiàn)實就如愛情與面包,或許只有睿智的人才能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只是,我還是很羨慕,那種為了理想而不顧一切的勇氣,那樣的勇氣是我沒有的,卻始終找尋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6
讀完《月亮和六便士》的最后一頁,我最先想到的是這句話。就好像這句話本來就在那里,就等著這本書喚它出來一樣。
當然,取決于真正愛的是月亮,還是六便士。
月亮,代表心中崇高無尚的理想,而六便士,代指金錢,地位,代表世俗所重視的東西。
這本書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就是一位為了心中的月亮放棄了六便士的人。這樣說也并不太恰當,因為他并沒有經(jīng)過權衡,心中的月亮便成了他的一切追求。
從一名中產(chǎn)階級的股票經(jīng)紀人,一個普通魁梧的中年人,一對兒女的父親,一名樂于應酬的女人的丈夫,突然間逃離了現(xiàn)有的一切,從倫敦輾轉(zhuǎn)到巴黎,又輾轉(zhuǎn)流離到了塔希提島,最后在如畫的島上找到了他所追求的真諦,接近生命的尾聲時,他將他的感悟畫在居住的小木屋里,然后用剩下的生命對著他的畫作體悟,臨終前又囑咐妻子將小屋付之一炬,只留下他平時的一些畫作供世人驚艷。他臨終前是安詳?shù)?,正是因為他追逐到了心中的月亮,有限的生命也就變得充滿意義。
對于世人來說,他是個普通,其貌不揚,說起話來又尖酸刻薄,絲毫不會圓潤的人,就如同“圓孔里的方塞子”。對于周圍的世界,他顯得格格不入。對于繪畫藝術的追求,他也不追求贊賞,而是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追尋真正有價值的藝術。
繪畫對于他而言,是必須要去做的事情,沒有任何理由,“有的人沒有出生在正確的地方……他們始終把親友視如陌路,對生平僅見的環(huán)境毫無感情,也許正是這種疏離感推動他們遠走高飛,去尋找某種永恒的東西,某片能讓他們眷戀的土地”,這土地也適用于精神領域。這種追尋是冥冥中的指引,像隧道中的唯一光束,讓人不得不靠近。
以致于,打零工也是為了畫畫,賺夠了一段時間的錢,就去畫畫。
書中的一個例子是一個很好的類比,有兩名醫(yī)生,一名特別出色,年紀輕輕就被選為醫(yī)院的管理層,他卻由于偶然的旅行,喜歡上一方土地,當了當?shù)匾幻胀ǖ臋z查員,而稍微遜色的一個醫(yī)生,接替了他的位置,名利雙收。在后者評判前者糟蹋自己時,作者進行了靈魂拷問:“難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生活在感到舒服的環(huán)境里,讓內(nèi)心得到安寧市糟踐自己嗎?難道成為年入上萬英鎊的外科醫(yī)生,去的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嗎?我想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么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么要求?!?/p>
取決于自身如何定義安寧。
讓我想起電影《海上鋼琴師》的一句話,一個人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他究竟需要多大的空間?
如今已經(jīng)是20_年,再過一個月,就到了月亮和六便士成書一百年的20_年,這樣的心靈拷問仍然不過時;非但不過時,又更加深刻了些。現(xiàn)代人所面臨的世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迭加,更加多元化更加紛雜,如何去追尋內(nèi)心的月亮,答案連同問題都被埋沒在了尋常的熱鬧中,讓人身不由己地隨波逐流。
人們往往能看到眾人所喜歡的東西,卻常常忘了自己的真正所愛。
燈光隱藏了星空,霧霾遮住了月光。
多元化觸手可得,設置界限反而是難題。
人們熱衷于形成統(tǒng)一的觀念,然后利用這種觀念對他人加以評論,對于“格格不入”的人鮮有寬容。在這種潮流中,不但忘記了自己來時的路,也忘記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夢想。忘記了世界本來就有不同的方向。
忘記了要追求月光,就要靠近原野。
在這個嘈雜的世界里,如果靜下心來,不妨想想,對于自己而言,真正的月亮是什么,能否為了它,赴湯蹈火,如果不能,請不要用自己的六便士去衡量別人的月亮。不過,在如今的社會中,如果有幸找到了自己的月亮,那就去追隨,因為這個物質(zhì)豐盈的世界,不缺少六便士,缺少的是尋求事物本質(zhì)的內(nèi)心,無限地接近本質(zhì),伴隨而來的,往往也有六便士,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收獲內(nèi)心的安寧。因為沒有什么美,是無限接近于事情的本質(zhì)。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