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讀后感
三體除了擁有科幻作品的風(fēng)格之外,又可以給讀者帶來閱讀出色的通俗小說時感受到的快感。三體讀后感能夠記錄自己在閱讀中獲得的感悟,你知道如何寫三體讀后感?你是否在找正準(zhǔn)備撰寫“三體中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565832三體中讀后感1
讀了《三體》之后,我特震撼。無疑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說,從地球的危機寫起,讓人們從中感悟深思與獲得哲理。
三部《三體》都呈現(xiàn)出一些老套的結(jié)構(gòu)。比如說,人類遇到了種.種危機。從最開始的發(fā)現(xiàn)三體人到最后太陽系二維化,宇宙歸零。但這些老套中卻含著不少新穎,蘊含種.種不稱心如意的事,人類只剩下最終兩人。這種.種跡象給讀者帶來一種錯覺,這不是小說而是事實。我的心總會隨著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本該按套路發(fā)生的事發(fā)生巨大改變而跌宕起伏。
下面我就給諸君介紹一下整部《三體》。
《三體》講述的是,一個物理學(xué)家。不僅發(fā)現(xiàn)了三體人,還向他們發(fā)射信號,導(dǎo)致三體人大規(guī)模入侵地球。然而人們卻被蒙蔽在鼓里,直至21世紀(jì)才被人類發(fā)現(xiàn)。但知道真相的汪淼博士并不泄氣,還開懷大笑,為了人類文明更加努力研究新科技。
幾百年后,人類即將面臨世界末日。于是,啟動了神妙莫測的面壁計劃,以挽救人類未來。不過許多計劃過于極端:逃跑主義、同歸余盡、控制思想。。。。。。等等。他們費盡心機,只不過希望人類在三體人面前有尊嚴(yán)地死去和為了人類文明種子的延續(xù)。
一百多年后決裁者移位,新任決裁者程心因母性的善良沒有啟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抗擊三體人,從而使三體人入侵地球獲得成功。在此之后,原本因和善而擔(dān)任決裁者的程心被世人罵作優(yōu)柔寡斷。
還有之前的自然選擇號為了人類文明有足夠燃料到達目的地,而殺害了周圍其他飛船。邏輯為了拯救人類,創(chuàng)造了在暗黑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但因該方法過于殘忍,本人也受到人類審判。
在暗黑森林,人類是何等渺小,歌者的一張小紙片,就被太陽系兩維化,變成一個梵高手下的《星空》。
我想這本書的作者是想讓我們明白生存的重要性,更是要讓我們擁有時代憂患意識。
我們都是陰溝里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有人說這篇小說過于單調(diào),就像一條直線。我卻認(rèn)為很好,這種單調(diào)充滿了科技化和神秘感。
老套的危機起伏有老套的好處,沒有經(jīng)歷困難與磨難又怎么成長。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讀到這里,我情不自禁感嘆起汪博士的樂觀執(zhí)著和對他的崇高敬意。面對如此大的危機,卻臨危不亂,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最終,邏輯使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以暗黑森林威脅迫使三體人撤退。
我在此悄然感嘆,人類的自私自利。
這也引發(fā)了我的深思,我想這就是不同時代,所產(chǎn)生的不同思想與價值觀。
生存本身就沒有對錯,只要能活下來,便是真理。我們的祖先從食物鏈中脫穎而出,不是為了讓我們安逸的享受,而是創(chuàng)造出許多有利條件讓我們更好地生存。
#566227三體中讀后感2
世界在我眼中是灰色的。
《三體》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作者劉慈欣。該系列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
《三體》三部曲講述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作品對人類歷史、物理學(xué)、天文學(xué)、社會學(xué)及哲學(xué)等均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全書格局宏大,立意高遠,被譽為迄今為止中國當(dāng)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說,是中國科幻文學(xué)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劉慈欣用大膽的想象,富有冒險勇氣的語言描述出了文明先進的人類或爾虞我詐、任意妄為,或心思茫然,渴望用三體文明來拯救地球文明,或與虎謀皮,渴望登上至高的權(quán)力巔峰。
同一個世界,不同身份、不同行業(yè)、不同年代、不同出生的人,齊聚一堂。受過傷害的科學(xué)家葉文潔,深受父母恩怨,自身經(jīng)歷囚禁和自由。面對巧然發(fā)現(xiàn)來自外星球的信號,絕望的她毅然決定幫助期望恒基元的三體文明入住地球。從經(jīng)歷上來說,葉文潔是有悲劇色彩的。從人性上來說,葉文潔似駱駝祥子,經(jīng)歷黑暗而人性扭曲。她既愛這個世界,仿若愛自己的孩子;又厭惡這世界上的人,他們的丑陋虛偽令她心寒。她感情細膩卻又讓人覺得冷漠麻木,寫出了現(xiàn)代人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
劉慈欣的大膽之處是將過去和未來連接起來,用小說演繹史實,用議論續(xù)寫傳奇,他用別人的話來表達自己,又用自己的經(jīng)歷去充實別人的故事。
三體,不同的意義,不同的寓意。引導(dǎo)人類進行對世界立體的思考,將眼光放遠到外星球,又將自己的眼光聚焦到人心的多元化上。
讀了這本書,更上我懂得了:世界不只有黑白兩種顏色,更多的時候,灰色才是世界的色彩。
我愛這個世界,我愿意守護她!
#566229三體中讀后感3
我是一個很少讀科幻小說的人,也是一個不求甚解的人,最初《三體》中充斥的大量的科學(xué)理論式的描寫使我一度放棄了繼續(xù)閱讀它的動力。我這里說動力而不是勇氣是因為,我覺得它作為一部小說,除了大量科學(xué)式的描寫外,至少還能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故事線能夠牽著我繼續(xù)讀下去,它當(dāng)然有,但是太弱了,至少在文章開始是這樣的。
今年我又重新開始讀它,大概只是因為我花了錢,同時在當(dāng)時沒有什么更想看也可看的書了。
從第一部讀到第三部,我依然覺得作為一部小說,它在故事性的描寫上并不太強,或者整個故事被拉得太長以至于不夠抓人心,也許這是作者選擇以歷史記事型來寫這篇小說很難避免的硬傷。如果你不是一個科幻迷,不喜歡去研究里面提出的各種腦洞題目,這本書的可讀性真的就大大降低了。我依稀還記得我小時候讀的第一本科幻小說,名字和故事都不記得了,唯一記得的就是,讀完后我第一次被開腦洞的震撼。
這本書開了我什么腦洞呢?
或者說,在讀完這么長長的一篇小說后我還記得什么?我一直覺得,一部小說,能夠有可讓人記得的觀點、人物、場景,甚至一句話一個詞語,就算是很成功了。
因為,人生很長,而我們遺忘的事情很多。
1 三體世界可脫水人。
神話有后羿射日,但在另外一個世界里,多個太陽就是一種常態(tài),生物調(diào)整自己來適應(yīng)這種環(huán)境進而進化。在我們眼里的不可思議,在別人眼里就是個常態(tài)。
所以,腦洞某個世界的人類擁有飛翔的能力,和我們用腳走路一樣自然。
2 黑暗森林法則
這算不算一種性本惡的說法?
3 多維世界向少維世界的變化及不可逆性
在小說里這算是可以作為武器來攻擊的理論了,最后當(dāng)少維達到零維度的時候應(yīng)該會重新誘發(fā)開始(宇宙大爆炸)。作為一個三維人,我真的很難清楚的想象四維世界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多的一個維度是時間嗎?那也挺有趣的。當(dāng)然,作為一個三維人,十維世界的樣子就完全無法想象了。
#565540三體中讀后感4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在距地球大約4.22光年的地方,有一個由三顆恒星組成的恒星系。那里的人因三顆恒星無規(guī)律的運動而苦惱,所以他們?yōu)樯娑鴬^斗……這就是劉慈欣的《三體》中三體人的生存環(huán)境。
《三體》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講的是葉文潔不顧一個三體人的警告,向他們發(fā)送的消息,導(dǎo)致發(fā)射源坐標(biāo)定位,三體人防止地球科技把他們文明消滅,所以他們用智子鎖死了人類科技,人類所有的東西都一覽無余,以至于在末日戰(zhàn)役中,地球軍隊全軍覆沒,三體人攻占了地球。但是“萬有引力”號啟動的宇宙廣播,兩個文明遭到不同的打擊,最后人類只剩下程心和關(guān)一帆,三體只剩下了智子。
面壁者羅輯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則,用“咒語”讓187j3x1星系毀滅起到了威懾作用,還創(chuàng)建了“威懾博弈學(xué)”,說出了最狠的威懾——與敵人同歸于盡,這讓我看了大聲叫好。
“萬有引力”號啟動了宇宙廣播沒幾天,三體文明遭到黑暗森林打擊,即人類竟冷靜了起來,人類問智子(三體大使)如何防止黑暗森林打擊時,智子只說了一句:“我們?nèi)缤痪酃鉄粽樟恋男▲B,打擊可能來自各個方向?!边@讓我覺得宇宙是多么的殘酷。
這里有一個情節(jié)要提一下,當(dāng)人類遭到打擊的時候,程心和AA去博物館領(lǐng)取人類遺產(chǎn)精華時,為何博物館在冥王星呢?我認(rèn)為,公元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雖然大家極其不滿,但是也有苦說不出。劉慈欣把博物館放在冥王星,有絕妙的反諷之意。
茫茫宇宙中充滿殺機,真正的星際戰(zhàn)爭沒人見過,戰(zhàn)爭的范圍和武器超出了人類的想象,目睹戰(zhàn)場之日,即是滅亡之時。
比起充滿了仇恨、欺騙、戰(zhàn)爭的宇宙,我們地球是多么的美好,地球是多么的舒適,沒有“亂紀(jì)元”,地球是多么的安全,沒有伽馬射線、宇宙射線和正反物質(zhì)湮滅的情況,地球是多么的和平,沒有大規(guī)模沖突、滅絕種族的戰(zhàn)斗……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度w》告訴我們,要珍惜、愛護地球。
#565436三體中讀后感5
《三體》是很棒的硬科幻小說,帶給我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大劉或許不是一個文學(xué)功底深厚的文學(xué)家,但卻是一個苦心經(jīng)營、造詣極高的小說家。他單槍匹馬地將中國科幻小說帶向了世界頂級的水平。
數(shù)學(xué)原理、宇宙規(guī)律、天馬行空的想象、龐大的故事情節(jié)、人性的溫情和扭曲交織在一起,描述了一個介乎真實與虛假之間的世界,一邊令人向往,一邊讓人害怕。
或許把第二部作為全劇終更讓我滿意,人類與三體和平相處,宇宙也沒有那么兇險。在《死神永生》里,程心這個主角看得我難受,讀到她兩次葬送了人類命運時我憤憤地在一邊寫下“人性的愚蠢!愚不可及!”,讀到她最后和關(guān)一帆成了伊甸園里的亞當(dāng)夏娃,我為云天明不值,婊子配狗的結(jié)局讓我對大劉腹誹不已。
書里面有我很欣賞的人——羅輯、史強、丁儀、云天明、維德、章北海、面壁者們。他們代表的是永不放棄的堅強、殺伐果斷的冷酷、欺騙整個世界的心思縝密、玉石俱焚的瘋狂、還有及時行樂的樂觀。
想起維德一邊夾著雪茄一邊拍著桌子怒吼“向前、向前、永遠向前!”,想起這個瘋狂偏執(zhí)的男人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地殺死絆腳石,卻又為了一個承諾放棄了畢生的追求,那時他眼睛里有什么東西熄滅了,毀滅一個靈魂該是多么生不如死。他讓三體感到敬畏,卻身陷在愚蠢的人類民主中。
直接與主對決的羅輯單槍匹馬地拯救了世界,他在葉文潔的墓前用黑暗森林法則向三體世界發(fā)出“一起去死”的盛情邀請,最終為人類贏得了三體文明的尊重。在作為執(zhí)劍者的漫長生涯里不發(fā)一言地凝視著深淵,與智子對峙卻無人理解。他是危機紀(jì)元的龍城飛將,一夫當(dāng)關(guān)扛起人類的命運,不教胡馬度陰山。他前半生是一個尋花問柳的放蕩者,突然感受到了愛情,又不知所蹤地失去,這種愛一個男人一生只有一次。
云天明是所有的愛里最卑微的一個,送給程心一顆星星卻被她慫恿著把大腦送往三體世界,我想起他在病床上凄慘的苦笑,為她說出了“我愿意”。最極致的帝王之愛不過是烽火戲諸侯,他卻送給了程心一個救贖地球的方法,倘若程心不在了,我不相信他肯看地球一眼——為了一個人,拯救全世界,不是因為世界,只是因為有她。世界末日,送君宇宙,又有何求?在我眼里,她配不上這份愛。
吊兒郎當(dāng)?shù)拇笫费劬镉袩o法熄滅的火焰,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軍人,只是沒穿軍裝,“知道各位都是不要命的,我們也是沖不要命來的!”在那個余暉灑遍大地的傍晚,是他最早自覺“蟲子,是殺不死的”的人。
章北海的個性與維德有些相像,都是那種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只是北海更善于隱藏,他騙過了自己,也騙過了世界上所有的人,或許在某種意義上他也是一個面壁者,而且單槍匹馬地完成了人類的救贖。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含著笑松開了按鈕,“都一樣的”——或許是一種解脫,不必再為了責(zé)任活著。
也有我厭惡的人——葉文潔、程心。
整部書出現(xiàn)了上百個人物,沒法雨露均沾,這兩個“獨得恩寵”。
因為經(jīng)歷過黑暗就為黑暗辯護,發(fā)出聲音是危險的卻不肯保持沉默,自覺無力發(fā)光卻不肯蜷縮于墻角,為茍且而得意,嘲諷那些更勇敢和熱情的人們,不曾卑微如塵土,卻扭曲如蛆蟲。葉文潔是一個優(yōu)秀的科學(xué)家,可她喪失了靈魂,出賣了人性,因為一己私欲和沖動就要把人類毀滅,我看不起她。
程心是一個很復(fù)雜的人物,她善良有愛心,這也也毀滅了她。
她絕非一個合格的領(lǐng)導(dǎo)者,卻被道德的綁架。身為執(zhí)劍者卻少了必要的堅強和瘋狂,為了一個“不得傷害人類”的政治正確葬送了光速飛船的研發(fā)。她兩次處于僅次于上帝的位置上,卻兩次以愛的名義把世界推向深淵。
她不配談及愛情,這兩個字從她嘴里吐出來都是一種玷污。
對于云天明從來不是愛而是出于憐憫,一邊全盤接受了他的好意,一邊對他造成最大的傷害。因為云天明的照顧,幸運地成了活到世界末日的兩個人之一,為此,云天明承受了兩個文明的壓力:于地球,他幾乎只是一個試驗品,忘卻在廣袤的時間戈壁中;于三體,他想必極難融入外星社會,如履薄冰,一旦起疑便招來殺身之禍。即使冒著處死的風(fēng)險,他依然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付出,可笑的是,最是真情留不住——千好萬好都抵不過在世界盡頭與一個陌生人共渡幾天的溫情。真他媽婊子配狗,天長地久。活著,就是對她最好的懲罰。
《三體》是一部刷新三觀的小說。
人性中美好的東西有時候或許是一種累贅;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在浩瀚的宇宙中未知總是大于已知;
夜里抬頭仰望星空時感到神圣的敬畏;
就像葉文潔的自訴:有時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覺得群星就像發(fā)光的沙漠,我自己就是一個被丟棄在沙漠上的可憐孩子……我有那種感覺: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宇宙是個空蕩蕩的大宮殿,人類是這宮殿中唯一的一只小螞蟻。這想法讓我的后半輩子有一種很矛盾的心態(tài):有時候覺得生命真珍貴,一切都重如泰山;有時又覺得人是那么渺小,什么都不值一提。
三體閱讀筆記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