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金鎖記》的讀書筆記
推薦文章
書籍《金鎖記》的讀書筆記五篇
當(dāng)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頃督疰i記》的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書籍《金鎖記》的讀書筆記1
人生就是這樣的錯綜復(fù)雜,不講理。
—張愛玲
關(guān)于張愛玲,我已經(jīng)描述過很過了,這次不想再陳述了,只簡單的說,他是一個傳奇,她因為家庭原因,所以變得早熟,在自己的作品思維獨特,理解深刻,對外界事物十分敏感,作品以凄幽、秾艷、蒼涼著稱,充滿人性的主題。
《金鎖記》這篇寫于張愛玲23歲時,但是作品已經(jīng)相當(dāng)成熟,思考和文字的表達已經(jīng)有相當(dāng)?shù)纳疃?,由此可見張愛玲的早熟,這篇小說是以李鴻章次子李經(jīng)述的家庭為原型,小說寫了在一個大封建家庭中,只有名分沒有地位、不受尊重的女人凄慘的一生。她名叫曹七巧,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兒,他在小說中既充當(dāng)了一個封建社會的受害者,又充當(dāng)了一個害人者,但又似乎可以理解。他因為錢嫁進姜家,給一個軟骨病的少爺既做夫人,又做奴隸,地位十分低微,甚至連丫環(huán)都看不起她,但她喜歡小叔子姜季澤,但是雖然姜季澤在外面花天酒地,但在家里還是收斂著,七巧也就陷入了愛情的煎熬中,后來七巧從姜家分得自己的一份家產(chǎn)后,變成了守財奴,一心的維護自己只剩下的錢,給自己戴上了沉重金鎖,這也是這題目的道理。后來七巧因為擔(dān)心別人會騙走自己的錢,而拒絕了前來表白的姜季澤,因為七巧從嫁進姜家后一直備受蔑視,從丈夫那里得不到愛情的需要,對于小叔子的愛又只有煎熬,于是她開化寺變得變態(tài),喪心病狂的妒忌所有幸福的人,最后甚至親手拆散了二子和女兒的婚姻,吸著呀片。
他的一生中有三個男人,丈夫,姜季澤,兒子,沒有一個能給她需要的愛,這就是導(dǎo)致她如此喪心病狂的原因,當(dāng)然張愛玲不只是想表現(xiàn)七巧有多可惡,張愛玲的母的是剖析人性,揭露社會,那個變態(tài)的社會讓人如此扭曲,那金鎖是那個社會逼的七巧戴上去的。
七巧才,一個可惡又可憐的人。
書籍《金鎖記》的讀書筆記2
曾有人說過,張愛玲筆下的女子都帶了些許戾氣,但又蒼涼而無奈。黃金枷鎖,困住女子一生,七巧又有什么錯呢?她只是一個被命運玩弄的女子,奮力掙扎而不得的女子。
三十年前,一個有月亮的晚上,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凄涼的月,悲慘的人,注定是一場傷感的結(jié)局。每次讀七巧,總不免想起《紅樓夢》中的邢夫人,一個尷尬人,嫌隙人。一朝嫁入豪門,外人眼羨,只道安享榮華,實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婆婆、妯娌皆出身名門,再怎么平等對她,總不免有大家閨秀盛氣凌人的做派,而她始終無法融入她們。在偌大的家族中,她沒有朋友,沒有知己,守著一份沒有希望的愛情,只能在毒品中放逐自己。更絕望的是,在那個以夫為天的社會,殘疾的丈夫就像垮塌的天,只能她用自己瘦弱的手臂苦苦支撐。決絕而激烈的人往往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她不得不豎起全身的刺去攻擊身邊有任何潛在威脅的人。
盡管七巧像一只亂躥的刺猬,似乎所有人都是仇敵??筛缟┥祥T求助的時候,她并沒有拒之門外。對于錢財,她就像保護自己領(lǐng)地的母獅,兇狠而霸道,沒有商量的余地,這一次,她卻淡然了。雖然她的哥哥就是她婚事的攛掇者,她一切不幸的締造者,終究還是抵不過血濃于水的親情,證實其天性未泯。
張愛玲永遠都喜歡給筆下的女子割開一道傷,只流血不結(jié)痂,汩汩鮮血,是對他人的報復(fù),也是對自己的殘忍。明知季澤不是個好人,明知沒有結(jié)果,依然義無反顧,投身其中,吃了多少苦,只有她自己知道??墒情L久的壓抑與枷鎖換來的榮華不允許自己裝糊涂。斥退了季澤,也破碎了自己多年編織的夢??嗔颂茫r血漸漸凝固,最想擁抱的還是有形的物質(zhì),而非虛妄的理想,人之常情,無可厚非。那些只懂夢幻愛情不知貧賤事哀的,只是現(xiàn)今狗血的偶像劇。
一直在想,要是七巧真嫁給了一個普通人,肉店的朝祿或是沈裁縫的兒子,過著柴米油鹽的生活,為小小的生計煩惱,沒有猜忌,沒有壓抑,說不定會更幸福。哪像如今,葬送了自己的幸福,又親手摧毀了兒女的未來。她沒有人性?她只是不甘心,不甘心天下被命運捉弄的只有她一人,只能如此來換取心底的平衡。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當(dāng)長安成為另一個七巧,這悲劇是否又會重新上演?
三十年前的人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被命運捉弄的又何止七巧一個?無論是十里洋場,紙醉金迷的摩登女郎,還是偏僻鄉(xiāng)村逆來順受的勞作著的婦女,那個時代的女子總是被任意支配與戲弄。當(dāng)女子的青春漸漸蒸發(fā),美人遲暮,似落花,散落天涯。
眼角的一滴淚,懶怠去揩拭,漸漸也就自己干了。
幸福的人不應(yīng)責(zé)怪七巧,因為他們沒有經(jīng)歷過她的屈辱與不平,天真的說教蒼白無力。不幸的人更不應(yīng)責(zé)怪她,同是沉淪苦海,更應(yīng)理解她的不易。很多人總喜歡對別人苛刻挑剔,從道德上挖苦諷刺,不如去感知七巧的痛苦,設(shè)身處地為她想想。
書籍《金鎖記》的讀書筆記3
那個瘦巴巴的老太太,真是可憐憐又慘兮兮。
有人警告我說,不要讀張愛玲的作品,心里會很別扭。其實,不只是她的作品,是她那個時代,都是那樣的。新舊交替,舊的抱殘守缺,新的蠢蠢欲動,實力相當(dāng),所以撞擊出一種近似變態(tài)的不可理喻,最可悲的是這種狀態(tài)還可以自圓其說,美其名曰:歷史的印記。
曹七巧一輩子不容易,也不快樂。她不是壞人,也不是好人。她受了一輩子苦,也讓她的親人跟著受了一輩子苦。我想罵她,用最毒的話咒她,可是,她該咒誰呢?
誰都有青春年少,她也有過幾天爛漫洋溢的日子。上街買菜,接受年輕小伙的愛慕。然后為了錢財去了姜公館,受著所有人的冷眼,還要守著死人一般的丈夫。她乖張暴戾,可是她不這樣,早就死了。
最不能讓人原諒的應(yīng)該是她毀了兒女的幸福吧。可是這更能說明她有多恨自己不堪的一生。她恨她的出身,她恨姜公館,她恨她受到的所有不公,只是,她若要報復(fù),能得心應(yīng)手的只有她的兒女了。
誰也不怨,都是時代進步的犧牲品。
三十年前的月亮和三十年后的月亮有什么不同?三十年前的人或許走不到三十年后,就算走到了,心態(tài)也會變了,三十年后,還有不少新人看到的是一輪嶄新的新月,時間遠去,留下的只能是回憶。
曹七巧死了,再怎么頑固的丑陋,也隨著舊時代一起遠去了,未來路很長。一切都在慢慢康復(fù)。我相信結(jié)尾那個傳說是真的,也相信長安會幸福,不會像她娘一樣,我們總是在向前走的,不是嗎?
書籍《金鎖記》的讀書筆記4
《金鎖記》描寫了小商人家庭出身的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思想:大戶人家要求門當(dāng)戶對,小戶人家和貧窮人家攀附權(quán)貴。
曹七巧出身平凡,嫁入公侯人家,他的大哥是開心的,但可憐的七巧在公侯人家里面挺不起脊梁,小心翼翼。即使這樣,姜家人大大小小還是不喜歡她。在家族宗法禮教和人倫綱常無形的枷鎖下,七巧不敢跨越一步,無形的枷鎖不僅限制了她的自由,還壓抑了她的情欲自由,這為她病態(tài)的人性和悲慘的命運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時運不濟的十年后,丈夫和姜老太太相繼去世,十年的青春終于換來了一些物質(zhì)上的補償,卻沒有解放被壓抑的情欲。小叔子設(shè)計愛情陰謀,騙取了她的物質(zhì)財產(chǎn),當(dāng)她醒悟過來后,心如刀割?!罢l都是不可靠的,可靠的只有錢”,所以,她狂熱地崇拜金錢,為了得到錢不惜讓自己成為一個帶著枷鎖的奴隸。
然后,七巧“吃,吃,吃人”的命運惡性循環(huán),在原始欲望的折磨,她不僅成為欲望的囚徒,瘋狂的轉(zhuǎn)型為欲望的劊子手,他沒有得到幸福,異常破壞一雙孩子的幸福作為最后的葬禮。
30年后,她戴著黃金枷鎖。用枷角殺死了幾個人,即使沒死,也丟了半條命。唉,家是心靈的港灣,而母親是家庭氛圍的重要制造者,但七巧在家總是在抱怨,家里充滿了她的不滿和無窮無盡的欲望,讓親人窒息,讓家庭是支離破碎。
30年前的月亮已經(jīng)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沒有悲壯,只有荒涼。然而,30年前的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太過悲壯是一種圓滿,蒼涼則是一種啟示。
面對時間的變化,命運的變化,向上就有希望,向下則是深淵,向上向下注定了幸福和悲傷。
書籍《金鎖記》的讀書筆記5
有人說,張愛玲是一個傳奇,她寫盡了大上海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最早接觸到她的作品,便是那一道白玫瑰與紅玫瑰的永遠沒有答案的選擇題。再后來,便是戰(zhàn)火紛飛中流蘇與柳原的傾城之戀,芬芳卻沉重的第一爐沉香屑,以及苦卻不能忘懷的茉莉香片。每個故事都令我感慨萬千,記憶最深的便是那《金鎖記》。
七巧帶著沉重的黃金枷鎖,一點一點地慢慢將自己殺死,而在她害死自己的同時,又用這枷鎖殺死了自己的女兒、兒子。這個美麗而又悲哀的女子,就像一只美麗炫目的蝴蝶忽然被制成了標本,定在了門上,鮮艷而凄涼!她有愛,那個眼眸如水仙盆里清水養(yǎng)著的黑石子般明亮的黑眼男子,曾使她心里蕩起了多少的漣漪,只有她自己知道吧!她也有恨,恨哥哥嫂嫂的愛財如命,不論死活便硬將她塞給一個半死不活的骨癆病人,讓她還在夢幻之際就被推下了懸崖,甚至來不及呼救一聲。她更有愧,是她親手殺死了自己的一雙兒女,她親手扼殺了他們?nèi)缁ǖ纳?或許這一切都是注定的,當(dāng)初那個錯誤的婚姻一開始就造就了兩代人的災(zāi)難。對于七巧,也只有在彌留之際才能卸下壓迫她一生的黃金枷鎖。
生命的過程是開花的過程,七巧的花過早地謝了吧,未待烈艷卻已凋零。她也許并不欣賞她的花,所以她沒有好好照料,而當(dāng)她終于意識到這花也曾經(jīng)美麗過時,一切都晚了,過了花期,只能凋零了,她的一切覺悟,都像下半夜的曇花,太遲了。
每個人都是一朵花。請自我欣賞,自我珍愛,讓生命之花用開不敗。
書籍《金鎖記》的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 金鎖記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