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西游記的讀書筆記
《西游記》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一西游記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分享。
高一西游記的讀書筆記1
富含行事謀略的《三國演義》,仰慕過《水滸傳》中行俠仗義的英雄豪杰,也深思過《紅樓夢》里盤根錯節(jié)的四大家族,但令我記憶最為深刻的還數(shù)降妖伏魔、大快人心的《西游記》。它沒有軍事謀略,行俠仗義,四大家族,可他那書中人物上天入地、行空下海、斗妖降魔的故事,在我的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書板《西游記》,里面有圖畫、文字,書中人物個個寫得活靈活現(xiàn),就像在我們身邊一樣。
孫悟空是一只從仙石中跳出來的石猴。他領著小猴子們進水簾洞,又去東海學藝,學會七十二變,練就一身本領,因為大鬧天宮,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唐僧西天取經(jīng)把他救了出來,又收留豬八戒和沙僧,他們師徒四人在路上遇到了不少妖魔鬼怪,有的本領高強,有的詭計多端,他們都想吃唐僧肉來長生不老。孫悟空和師弟們打敗了他們,歷經(jīng)磨難取得真經(jīng)。
我來介紹一下人物。孫悟空,雖然有些霸道,還有些驕傲,但是他做事敢作敢當,從不貪生怕死。沙僧,你別看他長著一副兇樣,其實他心地善良。沙僧值得表揚的是,他能化解悟空、八戒和師徒之間的很多矛盾呢!唐僧,你看他長得一表人才,心地善良,可是就是太笨了,人妖不分,常常念那緊箍咒令保護自己的大徒弟孫悟空滿地打滾折騰得死去來,還把他趕回了花果山,隨后自己也吃盡了苦頭。豬八戒這家伙長著豬頭豬腦不說,還好吃懶做,經(jīng)常向唐僧打孫悟空的小報告,搬弄事非,降妖時還經(jīng)常被小妖怪們捉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書中沙僧忠誠老實,豬八戒好吃懶做,唐僧沒有主見,一路上全靠機智勇敢的孫悟空。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難,他們?nèi)〉昧顺晒ΑT谖乙院蟮膶W習中,要學習他們這種不怕困難敢于斗爭的精神,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
高一西游記的讀書筆記2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為優(yōu)秀的神話小說,深受人們喜愛。近日,我又在網(wǎng)上讀了文言文版的,獲益匪淺啊。
這《西游記》啊,可謂是婦孺皆知啊。一些小孩子,一般是圖個新鮮,或者是看看里面孫悟空的神氣,并沒有領悟其中的真諦。我這次看,與以往可謂是天差地別啊,對其中的一些道理,也算是有深刻領悟吧。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去取經(jīng),一路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后獲取了真經(jīng)。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風趣生動,但雖如此,在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種種看法。他諷刺了當時朝政的腐敗無能,其實,在我們所看到的取經(jīng)途中,有許多的妖精都與天上地下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樣說來,無論是在天上還是地上那些神威的統(tǒng)治下,都隱藏著丑惡,神仙也不例外,可見當時明王朝統(tǒng)治的腐敗,。但是,在這種狀況下,在我們眼前出現(xiàn)一個不受約束,敢于抗爭的一個人物,那就是孫悟空!他從石頭里蹦出,對世間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對于玉帝要捉拿他,卻絕不屈服,還“大鬧天宮”,但是有時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這樣一個人物來進行比較,更加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這也使我們想到當時的朝政是怎樣的,朝政中當官的又是怎樣的。其實,那些腐敗無能的官員往往與天上的神仙大佛有必須的關系,不是有一些妖怪就仗著自我與天上某某神仙有必須的關系或是拿了天上某某寶物就在人間為非作歹!我想這些人間的官員也但是如此吧,借自我身后有大人物給自我撐腰,就為非作歹,魚肉百姓,導致了朝政的腐敗以及社會經(jīng)濟不景氣。
雖然如此,但唐僧師徒四人在途中對那些所遇到的妖魔鬼怪時的不所畏懼的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由于師徒四人團結一心,不畏艱險,,最后最后如愿以償,取得了真經(jīng)。我想,這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樣,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要輕易放下,可不能像豬八戒有時那樣喊散伙,只要堅持,我們就能戰(zhàn)勝困難,取得勝利的!雖然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會遭遇許多磨難,但是這樣更能磨練我們的意志力,使我們得到鍛煉,所以,必須要勇往直前!
《西游記》給我的感想有太多太多,甚至又聯(lián)想到了許多,它被評為四大名著之一,可謂是當之無愧啊!《西游記》,這顆在歷史上耀眼燦爛的明珠,正閃爍著那金色的光!
高一西游記的讀書筆記3
我已經(jīng)第三次看這本書了,每一次看心里都有不同感觸。
第一次看時,我被里面人物形象所吸引。第二次看時,我被里面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這一次是我第三次看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能從中悟出一些道理來,比如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力量等,但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覺得人要學會感恩。不是嗎?書中唐僧感激唐王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所以當唐王李世民問誰肯上西天拜佛求經(jīng)之時,唐僧立馬挺身而出,在佛前發(fā)誓:不到西天誓不罷休,然后毫不猶豫地踏上西去取經(jīng)路。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關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爬上五行山救出了孫悟空,孫悟空十分感恩,后來就死心塌地地追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即使唐僧多次趕他走,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對唐僧都不棄不離,幫助唐僧轉危為安……正是感恩才完成了取經(jīng)之路。當然書中也有忘恩遭到懲罰的例子:取經(jīng)途中,老龜駝著唐僧四徒連人帶馬通過無法越過的通天河時,僅僅希望唐僧他們幫問如來一下年壽之事,但唐僧師徒一心取經(jīng),不知感恩,把這事給忘了,結果回來途中再渡通天河時,老龜知道后發(fā)火將經(jīng)書扔到了河里……這就是忘恩負義受到的懲罰。
《西游記》中這些故事深深感動著我,以前爸爸對我嚴厲些,媽媽對我嘮叨些,我都不耐煩甚至反感,但今天的我從《西游記》中深受啟發(fā),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甚至白龍馬他們都能學會感恩,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為什么不能呢?如果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主動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相信我們也一定會擁有一個美好、成功的未來!心存感恩,快樂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高一西游記的讀書筆記4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們羅貫中爺爺所寫關于降妖伏魔的取經(jīng)故事。
《西游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杰出代表的《西游記》通過《西游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xiàn)實社會的投影。如果問我在《西游記》中喜歡誰,那我就要說:“我全都喜歡,但我更喜歡的就是孫悟空與唐僧?!?/p>
下面就是我對他們的評價。
在我眼里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他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著孩子淘氣的想法,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敢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叫板;他的火眼金睛決不會放過一個妖魔鬼怪,他的如意金箍棒也決不會對任何妖魔鬼怪留情;無論遇到任何事情也不會退縮。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正義精神,也是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精神,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正義的力量,表現(xiàn)出人民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如果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那么唐僧就是第二位,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jīng),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
《西游記》中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jīng)歷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高一西游記的讀書筆記5
《西游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jīng),沿途遇到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
若說到唐僧師徒四人,那有一人就非說不可了,那就是大師兄——孫悟空。孫悟空開天辟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師學會長生之道、七十二變、筋斗云,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意變化。他占花果山稱王,大鬧東海龍宮,被天庭招安為弼馬溫,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稱齊天大圣,然后擊敗天軍復被天庭詔安封為有官無祿的齊天大圣,大鬧天宮時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與如來佛祖斗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經(jīng)觀音點化后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jīng)終成正果,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
孫悟空,一個責任心很強能當機立斷、注重行動作風,不畏自然艱險,鋤強扶弱,抱打不平的英雄本色。他疾惡如仇、敢于斗爭、有膽、有才、有識。他追求自由,反對神權,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始終保持充沛的戰(zhàn)斗熱情,從不氣餒,堅持追求民主的精神,到西天后他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正體現(xiàn)了他的叛逆性和妥協(xié)性的性格特點。
孫悟空開始取經(jīng)時意志并不是很堅定,曾兩次返回花果山,一是唐僧剛收孫悟空為徒弟時,唐僧埋怨悟空殘害生靈,悟空看不慣,逃回花果山,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邊,菩薩贈唐僧緊箍咒;二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亂殺無辜,一氣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寶象國遇難,豬八戒用激將法將其請出。
孫悟空也知錯能改,師徒五人來到五莊觀,悟空在八戒慫恿下去偷人參果,被清風明月發(fā)現(xiàn)辱罵,悟空一怒下推了人參果樹,觀主將師徒眾人囚禁,悟空只有四處尋訪醫(yī)樹之方,最后觀音菩薩的玉凈瓶水救活果樹,眾人得以繼續(xù)上路取經(jīng)。
高一西游記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