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觀后感作文
推薦文章
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觀后感作文五篇
在各種真人秀以緋聞、狗血、拼明星、拼規(guī)模等俗套逐漸受到一些詬病時,近期一檔沒什么噱頭的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卻安安靜靜地火了。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砭C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觀后感作文1
今日下午觀賞了《見字如面》,尤在讀聞一多信件時不知覺潸然淚下。節(jié)目制作方成功地營造出文學氛圍,讓人確是搭載著信件,穿越時空,對話于古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你是理性的經濟學家,也許你是嚴謹?shù)目茖W家,也許你是只跟數(shù)字說話的程序員,但在這個節(jié)目中,導演成功地將你拉入一個充滿文學氣息的殿堂。
除卻節(jié)目配以優(yōu)秀的朗誦者、合適的燈光、精挑細選出的信件這些因素,我談談讓我深有感觸的兩點。
一、100%的真實感
唯有當事人親身經歷的、最真實的情感,足以感染他人信件乃當事人所寫,不假他人之手,不被粉飾涂改,所以顯得真誠厚重。我們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的心不同意他口中所言時,他的姿態(tài)與表現(xiàn)是令人尷尬的,而這種尷尬斷難使旁人產生共鳴。
今年春晚許多人在回憶陳佩斯,有這樣一則評論讓我印象深刻:“那時的演員表演時透出一股子自信,把自己內心認同的觀點、現(xiàn)象幽默的表達出來,自然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F(xiàn)在的演員機械式的演繹、生硬的情感切入,脫離了實際,他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會是這樣嗎?肯定不是的。”這評論恰是精辟,真實是真人秀的實質,共鳴因它、尷尬也因它。
二、歷史的交互
這樣一封信件,它不是來自于這個時代,它描繪的不是這個時代的物欲縱橫、房價飆升,而是濃縮了那個時代,或是抗日將領的民族大義,或是五四青年的高遠志向,或是三毛的愛情與孤獨。。。。。。這些信與我們隔了一個時代,或是一段歷史,我們感覺新奇,更甚至,它使我們感覺清醒?;钤诋斚職v史前進步伐當中的你我,通常無法突破時代的限制,因此我們的認知、思維、價值觀都刻上了屬于這個時代的烙印。那么,同樣的事情,不同時代的人是如何地思考與選擇呢?因此,這種歷史的交互確是令人陶醉。
下文附上聞一多在五四期間寫給父母的信件《孩兒在此幫忙,絕不會有任何危險》內容節(jié)選:國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強權,無公理,全國人民瞢然如夢,或則敢怨而不敢言,獨一般學生敢冒不韙,起而抗之。雖于事無大濟,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且男在校中,頗稱明大義,僅遇此事,猶不能犧牲,豈足以談愛國。非謂有男國即不亡,乃國家養(yǎng)育學生,歲糜巨萬,一旦有事,學生尚不出力,更待誰人。
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觀后感作文2
盡管手寫書信的時代已經悄悄溜走,但是《見字如面》仿佛文化界的一股清流,將書信最純粹的一面展現(xiàn)在了大眾面前。帶領的觀眾重新溫習書信里不為人知的感動與記憶?!兑娮秩缑妗芬詴诺姆绞街匦聠酒鹆酥袊嗣裥闹袑诺哪欠萸殂?。
節(jié)目入選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封信,不分時代、人物,真實全面的再現(xiàn)了中國各個階段。從春秋到民國,一直到現(xiàn)在,人性的善惡交織,時代的重檐迭蕩,在書信里都得到了最好的表達。
第一季的《見字如面》邀請了娛樂圈的諸多明星,例如林更新、張國立等人,他們用聲音扮演寫信人,在各大媒體以及現(xiàn)場觀眾的注視下把信件一封封讀出來。這些信件里飽含著太多的個人情感與時代背景。當每讀一封信是,我都感覺是在重溫一個歷史場景,使自己置身其中,國破家亡、羈旅悲愁、盛世王朝一一通過文字生動形象的表達了出來。當時的社會氣象以及歷史人物,仿佛栩栩如生的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
書信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一大成就之一,守住傳統(tǒng),匠心以成。在當今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社會生活里,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充斥著人們太多太多的生活時間,書信仿佛漸漸被人們所遺忘。而這樣一、一檔的綜藝節(jié)目,仿佛又喚起了我對書信的熱愛。心急的我立馬給媽媽寫了一封信。書信仿佛就是通往心靈的快遞列車。每當落筆寫信,或者讀信,都能感覺到自己仿佛身臨其境,沉浸于情感之中不能自拔。
書信沒有矯揉造作,沒有嬉笑歡騰,但它卻用最實在的方式打開人們的心靈。
我愛《見字如面》,更愛書信。
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觀后感作文3
看了兩期《見字如面》,喜歡得緊。它從眾多綜藝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猶如文化界拂過一絲春風,心曠神怡。聽信中內容,也如飲清泉,甘之若飴。
嘉賓老師說,書信正在走向消亡,但它承載的文化及文明不應該被消亡。它應該轉移到電子媒體和互聯(lián)網上去,我們現(xiàn)在就在做這樣的事。
不覺便想到曾經的自己,與家人、好友、筆友通信的年歲。十月回老家,還將那一盒子保存完好的一百多封書信翻出來,夜深人靜坐在燈下,通讀了一遍,內心沉浸于對當日情景的回憶中。一邊回想是哪些年,哪些月的事,一邊不禁感慨萬千。
寫信人早已不知去向,只剩讀信人悵然若失。世事無常,萬物都不足以長久倚賴。
看那時的信,有種純粹的美。在信中聊的盡是些細微的`心緒起伏、變化,一種情緒都要寫滿幾頁信箋來表達,好像那樣才完整,擱筆時,竟還有種嬌羞之感。
后來那些與我通信之人,都失去了消息,他們曾在我生命里出現(xiàn)過,而后便漸遠無書,那些不便宣之于口卻全藏在字底的情愁,恐怕一去不復返了。
《見字如面》的第一期,我很喜歡蕭紅寫給弟弟的信,文字返璞歸真,像是嘮家常一樣,情感并不是吶喊式的濃烈,卻也承載著不可說的手足情深。
我會想念在大學時期,與妹妹通信的日子。妹妹走上社會較早,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早已懂得世事艱辛,可她從來不與我說。我在學校念書,住在象牙塔里,與她說的都是些理想主義的話。于她而言,她的理想早已死在棄學的前夜。
但她仍然支持我,每次在信里無比驕傲的告訴我,姐姐是她最崇拜的人,并以此激勵自己,要努力工作,助姐姐實現(xiàn)愿望。現(xiàn)在讀來,無比觸動。
印象深刻的是,20__年我北上抵京,在一家做書畫的公司上班,我去報道的那天,因為行李較多,是妹妹送我去的。返回的時候,老板開車送妹妹去地鐵口。
在車上,老板與妹妹嘮家常,閑聊起我時,妹妹很驕傲地說,我姐姐以前成績好,會寫文章。她很厲害的,以前作文還得過獎,常在班上當范文誦讀的。
那時候,我非常不情愿她在別人面前如此說,若是有個地洞,當時必定鉆進去了。我全程都是黑臉的,只有妹妹還是一副驕傲的表情,真正是以我傲的?,F(xiàn)在想來,家人以你為傲,打心底崇拜你,那是真的愛你啊。當歸亞蕾讀到蕭紅寫給的弟弟的那封信的最后幾句,只覺明天的明天又在哪里?
雖然我給的你信,你沒有收到,我也沒能看見你,但我不知道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見到了你的一樣。因為你也是他們之中的一個,于是我就把你給忘了。但是從那以后,你的音信一點也沒有。而今已經四年了,你到底沒有信來。我本來不常想你,不過現(xiàn)在想起你來了,你為什么不來信。想象蕭紅獨自孤零零的躺在香港的病床上,來寫這樣一封信,何年何月再與弟弟見面,竟遙遙無期,只嘆,那一別從此永訣。我又感慨,從前車馬都慢,書信很遠,一別再也不見,也有傷懷,并不盡是“從前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那般美好。
現(xiàn)在通訊發(fā)達,智能時代,想見一個人,幾個小時后就能見到。即便不能當面見,通電話也能聽到聲音,視頻連接還能在屏幕這端見到對方??偰芎苡行У囊磺蚕嗨贾唷r代的發(fā)展,使其一些東西消亡,在某種程度上,也使人類進入更便捷的社會,到底好與不好?
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觀后感作文4
從《見字如面》合集第一期,觀眾可以看到,每期60分鐘的時長里有至少七封信,除了明星的演繹之外,還有文化嘉賓坐陣第二現(xiàn)場,品鑒明星的表揚,并對每封信的來源和背后的故事逐一進行闡釋和解讀。
第一期節(jié)目,《見字如面》就如同開出一部時光穿梭專列,大千世界,人生百味,云集至此。
8位寫信人跨越古今,既有2200多年前的秦掃六合軍中的大頭兵黑夫和驚,又有唐代大家韓愈,民國洛神蕭紅,當今藝壇宿將黃永玉、曹禺,寶島歌后鄧麗君和蔡琴;而收信人更是洋洋灑灑,父母高堂,好友親眷、吃瓜群眾,甚至還有一條鱷魚!
8封信給出情感體驗也非常豐富:黑夫與驚與家人的兒女情長、與他們的大哥衷至死不渝的兄弟情深;蕭紅把對弟弟的思念上升為對抗戰(zhàn)取勝的信念:中國有你們,中國不會亡的;韓愈借罵鱷魚,祭出這篇指桑罵槐敲山震虎的檄文,一片拳拳愛民之心;蔡琴為前夫楊德昌去世致媒體的公開信,呈現(xiàn)出一個女人的深情與失落、痛苦與超脫,更表達了一個女人的大愛;黃永玉與曹禺之間呈現(xiàn)的是君子之交真如鐵,披肝瀝膽,見骨見血,而鄧麗君和她亦師亦友的老師莊奴的交往,則呈現(xiàn)了友情的另一面,歡快輕靈,心心相印。
第二期即將上線的節(jié)目,從前兩天推出的單曲看既有民國才女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又有“三體老爸”劉慈欣用科幻向女兒抒情,真可謂跨度奇?zhèn)ァ_@一集,即將給觀眾帶來什么樣的情感巔峰體驗?銷魂蝕骨的愛情?感天動地的親情?奇幻美妙的友情?讓我們拭目以待,洗耳恭聽。
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觀后感作文5
作為一個純粹的讀信節(jié)目,《見字如面》的出現(xiàn)無疑是帶著些冒險意味的。不似某些情感節(jié)目中以拆信為表、窺探家庭丑聞為實的做法,《見字》走的是文化爭鳴的路子,它選取的信件遠至公元前223年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封家書,近至十多年前羅永浩寫給俞敏洪的求職信。讀信人不僅有時下熱俏的鮮肉林更新,也有演藝界的泰山北斗張國立、歸亞蕾老師等。
根據撰信者真實身份的不同,讀信人的選擇也兼顧了性格、年齡等考量。另一邊,因著信件年代久遠,節(jié)目組還將涉及文言文的部分做了準確又保留意蘊的白話翻譯,觀眾理解方便,也更易將思緒沉浸在信件詮釋的過程中。而在第二現(xiàn)場,還有主持人翟毓紅與楊雨、許子東兩位文化嘉賓進行對談,分享信件由來或解讀深層涵義。這么看,倒有些《鏘鏘三人行》的意思。
說起《鏘鏘》,兒時最愛看竇文濤、梁文道、許子東三大才子指天說地、談笑風生,而今再見許老,脾氣稍斂,但論事更為透徹直接。許是擔心審核問題,主持人小翟與楊雨總是強加打斷,觀眾與許老皆未能盡興,十分可惜。
另一位嘉賓楊雨是百家講壇的???,對納蘭容若偏愛有加的她是典型的感性派學者,解讀時除偶爾掉書袋外,總不免將自我情感投射在信件中,于此,有觀眾戲稱道:“楊雨讀了很多書,而許子東讀明白了很多書。”也是見仁見智了。
除此之外,小翟作為主持人的控場能力也亟待提升,安靜深沉的第一讀信講臺,混搭著嘈雜急切的第二抒發(fā)現(xiàn)場,總歸顯得突兀。畢竟節(jié)目初衷,不過也是為了交待一句:我們總說得太多,卻察覺不到想得太少。
盡管第二現(xiàn)場略有缺憾,但讀信現(xiàn)場卻是誠意滿滿。三期里,個人最喜歡何冰和歸亞蕾老師的演繹。何冰其人,二度摘得中國話劇界最高獎項梅花獎,表演功底自然不容多說,但令我訝異的是,他打動我的并非慷慨激昂的情緒張力,而是在詮釋一封由普通父親撰寫、以表達為子前途擔憂的家書時,那份面對孩子哭笑不得又無可奈何的真切。那封信的名字叫《其實爸媽也是裝的》,拿捏“裝”,多一分則油滑,少一分便拘束,幸而是何冰,讓“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主題顯得并不那么生硬、悲戚。
三期節(jié)目里,我曾為兩封信落過淚,一封是蕭紅在臨終前寫給弟弟的《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的》,另一封是張曉風作為母親寫給全社會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而兩封信的演繹者,都是歸亞蕾老師。此處,原諒我無法用言語準確形容她聲音的力量,只得截取她讀張曉風的片段,讓大家聊以感受。
如今,《見字如面》在豆瓣的評分已高達9。3了,但我深知,與其他消費著顏值、笑料、緋聞的節(jié)目相比,《見字》注定只能是小眾的狂歡??晌覅s期望它能撐得久一點,有第二季、第三季,有更多的人知道它,愿意停下小駐,并被它打動。箋短情長,愿迷途未遠,還能追回已逝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