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紅海行動電影觀后感
高中生紅海行動電影觀后感五篇
看完《紅海行動》走出影院,就像穿越到另一個世界;夜色斕珊,燈火輝煌,一切是那么的嫻靜。我覺得自己好溫暖、好安寧、好幸福,有家人、有工作、有一日三餐、沒有槍林彈雨從身旁呼嘯而過的戰(zhàn)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紅海行動電影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海行動電影觀后感1
電影是根據2015年也門“撤僑”真實事件改編,講述我海軍特種部隊蛟龍突擊隊在局勢緊張的非洲,在戰(zhàn)火紛飛,危機四伏的惡劣環(huán)境之下執(zhí)行撤僑任務,解救中國公民的故事。
電影以兩條脈絡給我們講述這個故事:明線是以“蛟龍突擊隊”的集體8人小隊模式深入伊維亞共和國戰(zhàn)地營救華僑,以楊銳隊長為首,職責分明,進行層層的突破和襲擊,表現(xiàn)軍人集體的英勇和無畏。
暗線則是以法籍戰(zhàn)地記者夏楠的角度出發(fā),從側面引出-的真實目的,是人性對正義的追求,以及其家人、助手被-殺害,揭示生命的脆弱和無能為力,彰顯對和平的渴望。
我查閱資料,仔細了解了一下這部電影的真實背景:這次撤僑由當時正在亞丁灣執(zhí)行護航任務的海軍第十九批護航編隊執(zhí)行,由054A型導彈護衛(wèi)艦547臨沂艦和550濰坊艦,以及903型大型艦隊補給艦微山湖艦組成。編隊含2架艦載直升機、50名海軍特戰(zhàn)團“蛟龍”突擊隊的隊員。
2015年3月29日上午,海軍是通過獲得也門內戰(zhàn)各方情報和交火規(guī)律,抓住幾小時?;鸬膶氋F窗口期來進行撤僑的,所以不能出現(xiàn)”人等艦”或者“艦等人”的危險情況,要確保行動能夠同步。臨沂艦由待機點向亞丁港高速機動,13時46分完成靠泊。集結在碼頭的首批122名中國公民、2名外籍人員一同隨艦撤離。14時30分,臨沂艦離開亞丁港碼頭,經過近8小時高速航渡,抵達吉布提。
海軍和使館的協(xié)同被認為達到了天衣無縫。臨沂艦接回的124人,在39分鐘內全部登艦完畢,平均每人為18秒,而且還要完成大量的人員甄別、行李檢查等。3月30日,第二批撤離的455人登上中國海軍濰坊艦,離開也門荷臺達港,由于情報準確、協(xié)調有力,整個登艦行動只用了81分鐘,平均每人不到2秒,至此,需要撤出的中方人員全部撤離也門。由于也門內戰(zhàn)陷于一片混亂,濰坊艦進入和離開荷臺達港的全部行動都是我海軍自主完成的。
屏幕上最后國旗招展,強烈的視覺沖擊,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用硬煽情而自然心動。據說當年執(zhí)行撤離的海軍臨沂艦為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員準備的晚飯也是異常的豐盛:六菜一湯——紅燒牛肉、酸菜粉絲、木須肉、土豆絲炒青椒、肉串、魷魚圈和紫菜蛋花湯,主食有餃子、花卷、饅頭、米飯。我想當撤離的人們登上我國的軍艦一剎那,心情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再吃到熱騰騰可口的“中國味“時,自豪感更是難以言表。傾盡特種部隊的全力去營救一個中國人質,更多時候是在建立對國家的信任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會被祖國拋棄,哪怕你只有一個人而已。
兩名女性的存在,在戰(zhàn)爭片、動作片里,她們不再只是作為花瓶、溫暖的代表、愛情的點綴,而是有血有肉和男人同等重要的角色出現(xiàn),她們一個是女記者夏楠,臨危不亂、機智勇敢、既有頭腦又有狠勁兒,對于電影情節(jié)推進、對戰(zhàn)爭勝利是有很大作用的角色;另一個是女蛟龍佟莉,一名卓越的不輸給任何一個男特種兵的女特種兵戰(zhàn)士,而且我相信,在中國神秘的特種兵部隊里,一定還有很多個這樣的“佟莉”,頭一次覺得女人剃了寸頭、古銅色的皮膚、干裂的嘴唇、堅毅的眼神是那么美麗那么帥,她徒手扼斷敵人脖頸,肩扛防空導彈炸毀敵人直升飛機的鏡頭,一派巾幗烈烈。
這樣的劇情,在激烈奮戰(zhàn)的喘息中,仍然忍不住落淚!
盡管電影在撤僑和救人質的戰(zhàn)術行動的收尾都有點草草了事的感覺,但仍不失為一部優(yōu)秀力作。
正因祖國軍人在危亡之際的負重前行才讓我們無數(shù)人歲月靜好!
《紅海行動》中,“勇者無懼,強者無敵”是蛟龍突擊隊了然于胸的自豪,但“帶你回家”才是影片要訴諸的主題——無論何時何地何處,祖國才是永遠的后盾。而要作為后盾,一個國家的實力才是真正的基礎。只有祖國強盛了才有“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鐵血豪情和氣慨。
和平的背后是無數(shù)像他們這樣平凡又偉大的英雄用肉體血淚堆砌的長城,前仆后繼,死而后已。我們看不到斷壁殘垣,血肉橫飛,尸橫遍野的戰(zhàn)爭,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每天怨天尤人,抱怨壓力山大?
電影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生在一個安穩(wěn)的社會、和平的國度,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
紅海行動電影觀后感2
影片一開始便是講訴“蛟龍”隊員追擊阻截海盜逃跑的橋段,分秒必爭,給人一種“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的緊迫感。20分鐘多的片頭,影廳里都有人驚訝咦這才開始呀,宏大的場面與視覺帶來的沖擊讓我們已經早早地入戲。
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沒有那么“神跡”,進而凸顯更真實的英雄本色,英雄是有血有肉的,英雄也會死。這部片讓我留下深刻的人和事實在太多,讓老夫冷靜地梳理一下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jié)。首先我想說的這是一個海外撤僑的故事,作為一個平頭老百姓我覺得是擁有中國國籍是幸運的是驕傲的,在劇中只有一位中國籍女子被恐怖組織綁架的前提下,中國海軍是立刻派分隊前去營救自己的僑民。我想,講真,遇到這些危難關頭也只有人民解放軍,不拋棄不放棄任何的中國公民。在國內不管是遇到游客被海潮圍困,還是遇到地震泥石流化學爆炸這些大災難,挺身而出、置身危險的也是他們。
其次是穿插在劇中的三條感情線。第一條故事感情線發(fā)生在法籍華裔女記者夏林身上,她的丈夫和孩子死于倫敦街頭爆炸恐怖襲擊,那時起她決定要與-戰(zhàn)斗到底,為了曝光恐怖組織的黑暗交易,防止黃餅和核武信息落入叛軍,不顧性命之危一次次潛入敵人內部。當她知道自己的助手也被恐怖組織處決時,她狠狠地撞打土墻,我真的感受到個體在邪惡力量下的渺小。但同時,只要黑暗勢力還在作祟,與黑暗力量相斗爭的人們將會戰(zhàn)斗到底,并且永不停息,永不動搖。第二條線則是用“吃糖”串聯(lián)起石頭與佟麗這兩位軍中情侶在生與死之間患難相守的感情。“吃了糖就覺得什么都沒事了”石頭跟佟麗嬉笑著說媽媽小時打完他就給他一塊糖。在片中石頭中彈奄奄一息,佟麗給他喂糖,哭著說:沒事了...我們要回家了.....是啊,戰(zhàn)亂的國家是沒有家的!他們只有殘垣斷瓦,以及街道上數(shù)不清的尸體和空氣里彌漫的硝煙。我既看到這對軍旅小情侶像平凡人一樣愛慕戀人,親密合照裝在衣服夾層里,也看見他們在使命面前的光輝與偉大。第三條線是發(fā)生在觀察員李懂身上,因為心理素質與壓力過大等一系列原因,他的射擊得總是不盡意,然而在千鈞一發(fā)、生命攸關的時刻,他抗住了壓力,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礙,一發(fā)命中恐怖組織頭目救了佟麗,也為團隊獲救提供了寶貴的時機。
這部片子令我毛骨悚然的是一車難民被迫擊炮炸得血肉模糊的場景,我當時心頭一緊,媽的,這簡直比一百起交通事故還要可怕。生長在和平時代的和平國家,我沒有經歷過炮火紛飛,我所了解的寥寥,在看這部片之前,《戰(zhàn)狼》確實讓我對有些恐怖名詞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我更崇拜的是戰(zhàn)狼男主的英雄形象和澎湃的國家情懷。反政府武裝、恐怖組織、自殺式襲擊、汽車炸彈等對于我也不過只是世界新聞上無關痛癢的名詞,看這部片之后,感觸最深的便是那個難民被逼迫成為汽車炸彈的鏡頭,恍然大悟,原來做汽車炸彈的人不全都是自愿的啊,他們背上雷管炸藥去赴死,去赴不屬于自己的宿命,只為了保全家人。當時,片中拆彈的徐宏說他聽見這個難民求他救他的兒子,他無奈,他內心煎熬,身在危險的不受控制的國度,這怎么可能做得到呢?他跟隊長說起這件事,他難過地說:他怎么救得了呢?他們最多只能保證自己的僑民安全。就像中紀委點評《紅海行動》一樣:不再一味強大自己的“高大全”。英雄也會流血掉肉,英雄也會無奈力所不能及。
《紅海行動》中展示的高科技也是令人驕傲的中國制造,不論是臨沂號的反導系統(tǒng),還是在無人機的精確打擊,帶來的視覺沖擊都不比好萊塢大片差,片中對人性對感情的細膩處理更是好過只賣場景不走心的大片。我覺得在十年前中國拍不出這樣的好片,可能有技術問題,又或者有資金問題,如果現(xiàn)在條件都不是問題了,那么就期待看到中國電影市場涌現(xiàn)更多的良心之作(ps:期待三體)
離開影廳,略微昏沉地走在大街上,一輛白色汽車從身邊經過,內心一緊,似曾相識,直到它拖著尾巴似的尾氣慢慢遠離,沒有異樣,才松一口氣。抬頭向遠望,七點的沙坪壩華燈初上、熙攘祥和,連玉蘭花也趁著春天的溫暖開放了,我才意識走在中國寬敞明亮的大街上,原來是這么有安全感。
紅海行動電影觀后感3
這個春節(jié)因為外出,所以與電影院直接隔絕,一系列好看的電影只能在朋友圈里看看。這幾天看微信、網頁到處刷著這部電影,外加喜歡了很多年的張譯在里面擔任演員,所以也一直惦記著。諾諾小寶貝想看《捉妖記2》,因為里面可愛的小主角圖吧,然后我們耍了個小小的“心機”,讓爺爺奶奶帶著小家伙看《捉妖記2》,我們倆則偷偷的看《紅海行動》,完美(但愿爺爺奶奶沒太多想法.......)
之前有過一點點的了解,聽說這部電影戰(zhàn)爭的情節(jié)很多,比較暴力與血腥,事實證明之前了解的完全正確,電影總共兩個小時十五分鐘,打了近兩小時,但讓人覺得打得理所當然。整部電影圍繞海外撤僑進行,這與之前異?;鸨摹稇?zhàn)狼2》異曲同工,但不同程度的是上一次是吳京單槍匹馬的闖,這一次是以楊銳為隊長的蛟龍隊團體作戰(zhàn),每一個場景都看得膽顫心驚,用網絡用語就是“全程無尿點”。
電影整場下來都是打打打,難以進行通盤描述,所以老方法,找?guī)讉€印象深刻的場景記錄。
一是戰(zhàn)爭的殘酷。的確,戰(zhàn)爭中,誰都沒有幸運者,看著那些斷肢殘臂,看著那些燒焦的尸體,急忙的用手去遮住視線,惡心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不愿面對的殘忍。這次拍攝引進了更先進的武器與方式,隨處可見的火箭炮(那種扛肩上直接就可以打且效果接近炸彈的那種,不知道學名叫什么),以孩子相要挾讓父親沖鋒上陣的汽車炸彈,戰(zhàn)爭的硝煙彌漫著整座城市。記得之前看過的《追風箏的人》,里面關于阿富汗戰(zhàn)爭的描述其實不是很多,但絕對讓人看得膽顫心驚,而這部電影則把戰(zhàn)爭的殘酷直接用畫面的形式帶到我們眼前。真的希望這個世界不要再有戰(zhàn)爭……
二當然是蛟龍隊的勇敢與忠誠。出演的演員本身就長得好看,外加飽滿的漢子氣概,幾乎每個人的頭上都閃耀著光環(huán),哈哈,太花癡了。一直喜歡著的“班長”張譯在這部電影里擔任隊長,繼續(xù)著他之前那種暖人的心思,隊友嚴重負傷,擔心影響其他隊友情緒,把隊友的嚴重病情有保留的隱瞞,一個人扛著壓力,充當著“家長”的角色。是啊,戰(zhàn)爭是殘酷的,但總有人心溫暖著這個世界。在隨處爆發(fā)的戰(zhàn)爭中,為了僑民的安全撤離,蛟龍隊的隊員們置自己的生死不顧,一直冷靜、理智、勇敢的抗爭著,雖然仍有難以避免的傷亡,但看著他們奮不顧身的樣子,依然讓人心安。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細節(jié)是一個被挾持的平民脖子被套上炸彈,在-的威脅下沖往政府軍陣地,被蛟龍隊的一名隊員控制住,然后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運用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將炸彈拆解并平安的解救出該人員。這讓我們看到隊員們的責任與信仰—--珍視每一個生命。
三是不放棄、不絕望。因為是在異國的領土,所以蛟龍隊的人數(shù)是有限的,特別是最后深入敵區(qū)營救人質的時候,只有八名隊員,而他們需面對的是打不盡的敵人,不僅人員力量懸賞,就連武器也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在隊員們跟著政府軍的車隊前往關押人質小鎮(zhèn)的路上,被敵人偷襲,政府軍在剎那間直接全滅,隊員們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當安裝在公交車上的炸彈爆炸后,三四名隊員差點被活埋,還好他們訓練有素反應快,把“活埋”的隊員及時解救出來,看著他們慌亂不失冷靜,但也為突如其來的襲擊而有些后怕,就像這些危險真實的發(fā)生在身旁而不是演出來的。不得不佩服這些演員的敬業(yè)與實力。遭受幾乎滅頂?shù)耐狄u后,他們想到的不是放棄,而是更加小心的繼續(xù)前行。在小鎮(zhèn)上的戰(zhàn)爭異常的激烈,看網上的影評,其實這個時候他們的心態(tài)已經從營救轉化為求生,當然,人質也需要帶上。8人對150人,在對方的地盤,且對方的武器是“武裝到牙齒”,天不時、地不利,想要完成任務,能靠的只有自己的才智與實力。當然,他們是出色的,隊長根據每人的特長冷靜 熟練的安排好一切,然而意外狀況頻發(fā),隊員們還是陷入重重危機,這部電影改變了往?!爸鹘鞘谴虿凰馈钡囊回炋茁?,讓情節(jié)更貼近事實,而這種改變的結果是兩名隊員慘烈的死在我們的“面前”,記得當時眼淚忍不住的流了出來,還跟坐邊上的老公說“如果這些事情是真實的,給他們再多的榮譽或獎勵都是應該的?!备鷼g歡女神講到這個的時候,她說她第一反應是“軍人戰(zhàn)死沙場,馬革裹尸”,根據影片最后的資料顯示,犧牲的兩位隊員分別是85年、86年的,是我們的同齡人,他們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軍營,把最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了人民。哎,想想都難過,的確,哪有和平的年代,只是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每一個國人都應該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現(xiàn)世安穩(wěn)”,才對得起那么多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謝謝你們。
電影是好看的,而我也是淺薄的,這次觀后感雖然字不多,但斷斷續(xù)續(xù)寫的三次,剛出電影院的那種豪情與感動慢慢的消磨殆盡,還有就是原本想著保留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所以寫之前并沒有去查閱其他的影評,結果寫著寫著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因為自己缺乏深刻的認識直接導致寫不下去……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真心不錯。
紅海行動電影觀后感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矗立在東方的大國,她有13.4億的人民,他是一頭正在蘇醒的雄獅,即將全力以赴,向世界高速發(fā)展國家靠齊!電影《紅海行動》,更是激起了無數(shù)中國人的熱血!說白了,就是其他的電影,高潮部分只有一段,而《紅海行動》這部評分9.5分的電影,則是從高潮開始,從高潮結束,讓人從頭沸騰到結束!
“強者無敵”!
“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讓敵人知道,一個中國人都不能殺!”
“吃糖,就不疼了······”
整部片子就是讓人在悲憤、欣喜、自豪中切換。當看到撤僑的中國戰(zhàn)士一個個的倒下,淚水從臉頰上劃過;當看到敵人殘忍的殺害人民時,我們憤怒的握緊了拳頭;當他們勝利完成任務時,又是笑出了淚花花······
我更佩服的是他們之間的信念、友情、對國家的衷心!
如果不是他們之前的默契合作,任務不會快速的完成,人質或許早已經死了,而他們自己,也可能是在劫難逃了。正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合作、之間的彼此信任以及對任務的信念,才讓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中國的軍人,他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他人的生命。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數(shù)學課上,一個外國老師問一個中國留學生:“電影院發(fā)生火災,里面有200個人,消防隊派進去8個消防隊員,請問這場重大的火災會死多少人?”中國留學生答道:“最多8個。”那老師說:“你不懂數(shù)學!”中國留學生答道:“你不懂中國軍人!”
我們的祖國是強大的,他培養(yǎng)出來的都是有責任心和獻身精神的勇士們!以前,因為我們自己弱小,受人欺負;現(xiàn)在,因為我們成長壯大,沒人再敢欺負我們!
中國走在世界發(fā)展的前沿,所以,少年當自強在路上......
紅海行動電影觀后感5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边@是我看完電影《紅海行動》之后最直接的感受。
電影將血腥殘酷的戰(zhàn)爭場面真實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導演林超賢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真的不是暴力狂,但也不想粉飾太平。只有讓人們認識到,才會更加珍惜我們現(xiàn)有的人生,以及我們擁有的、和平安寧的家園?!?/p>
對于生長在中國的我們來說,戰(zhàn)爭是一個特別陌生的詞,但我們需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些人被籠罩在戰(zhàn)爭的陰霾下,過著流離失所、擔驚受怕的日子。一張敘利亞孩子的照片曾經廣為流傳,孩子誤以為攝像師的鏡頭是槍口,他舉起手,懵懂而無助的樣子讓人心疼。
我們應該慶幸,更應該感恩,無數(shù)先輩的犧牲為我們換來當今的和平盛世,祖國的強大讓我們可以安居樂業(yè)。我們的背后永遠有我們的祖國,即使身陷戰(zhàn)火紛飛的地方,也會有一群人披荊斬棘來帶我們回家??粗M鈨S民登上軍艦時歡呼雀躍的樣子,也許他們會比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有國才有家”的真正含義。
電影《紅海行動》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實,危險無處不在。缺少支援,被迫擊炮襲擊,外圍天線被發(fā)現(xiàn)……沒有一刻可以放松,沒有人可以有主角光環(huán),沒有人可以保證平安歸來。它打破了電影之前一貫有的我軍戰(zhàn)無不勝的刻板印象,在飛機上,也會被海盜的AK打穿;在孤村中,再厲害的兵王,也雙拳難敵四手。戰(zhàn)爭會死人,戰(zhàn)友會犧牲。
里面的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復雜而立體。顧順看起來很拽,卻一直在默默幫戰(zhàn)友樹立信心;李懂看起來有點柔弱,話不多,卻要強,在不斷的歷練中成長;“石頭”張?zhí)斓?,看似硬漢,卻有著喜歡吃糖的小習慣。他和佟莉的互動是全篇不多的感情戲。一句“你不要多想?!背休d著兩人似有若無的甜蜜情愫,卻也讓之后的犧牲更加痛徹心扉。
沒有戲劇性的轉折,也沒有英雄式的贊歌,整部影片靠的是真刀真槍的硬拼,靠的是有條不紊的部署,靠的是戰(zhàn)友之間的默契。和《戰(zhàn)狼》的孤單英雄相比,《紅海行動》的團隊配合更令人佩服。在生死時速的戰(zhàn)場上,信任意味著將生死交到戰(zhàn)友手中。電影更讓我體會到了和平的可貴,也看到了我們國家實力的強大,為是中國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