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的觀后感感悟
最新烈日灼心的觀后感感悟
《烈日灼心》是一部由曹保平執(zhí)導,鄧超 / 段奕宏 / 郭濤主演的一部劇情 / 犯罪 / 懸疑類型的電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烈日灼心的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烈日灼心的觀后感1
影片開頭是一場大雨。影片結束,影院亮起黃色的燈,離開影院,走進地鐵,迎著落日回到學校。那場雨一直在我的腦海里不停地下著,滂沱的大雨,豆大的雨點鈍重地打在我的神經(jīng)上。我的心像放進洗衣機里洗了一次,拿出來,擰成一團,皺巴巴的。
電影講的是三個青年的自我救贖之旅。黑白色調(diào)的電影開頭引出的是一樁滅門慘案,三位青年在大雨中慌張地逃離現(xiàn)場。隨著黑白變成彩色,鏡頭轉向七年后……當年的三位青年已經(jīng)面露滄桑。他們并沒有選擇自首,而是將自己隱匿于人海中,默默地做好事。他們沒有選擇向法律求助,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贖罪。
的哥楊自道,一邊開出租車一邊做好事:免費送年邁的老奶奶回家、幫助無助的婦女奪回被搶的包,甚至為此負傷也在所不惜……辛小豐成為了一名x警,他用縝密的心思和敬業(yè)的精神去追捕罪惡。他讓一切罪惡無所遁形,卻同時讓自己逍遙法外。在三個罪犯中,陳比覺算是最“遠離紅塵”的一個。這個在海邊養(yǎng)魚的男子,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勞動,默默地養(yǎng)育著一個名叫小尾巴的棄嬰。
自我懲罰式的救贖,虔誠的腳步,數(shù)之不盡的善舉,是不是就能告慰被害者的亡靈呢?即使看到他們不停地做好事去贖罪,我仍默默地心里吶喊,快去自首啊,只有接受法律的制裁才能安撫亡靈的心。我深深地贊同電影中伊警官所說的:法律不能規(guī)定你好到什么境界,但是它設置了壞的底線。
但是,隨著劇情緩緩地鋪展開來,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這三個青年的選擇是正確的,在這樣特殊的案例里,法律寫不出滿意的答案。其實,這三個青年并不是整個滅門慘案的親手犯。但是,小豐的確因為性沖動而強j了妙齡少女并致其死亡。令人唏噓不已的是,真正的大boss在辛小豐和楊自道被執(zhí)行了死刑了以后才出現(xiàn),并對當日殺人的行為供認不諱,描述得輕描淡寫。
也正是因為大boss的出現(xiàn),才緩緩地解開了我的心結。為什么小豐和自道要在一審的時候承認自己是慘案的兇手而不供出真正的兇手呢,原來他們想讓小尾巴以后的生活過得輕松愉快。小尾巴就是當日被小豐強j的女子的女兒,但是慘案以后,他們并不忍心讓可憐的嬰兒在別墅里餓死,于是他們一直將其撫養(yǎng)在身邊。給她最好的照顧,為了她的心臟手術東奔西跑,最后泄露了自己的身份……
其實,比起自首,他們的自我救贖更需要勇氣。自我救贖是一場夢魘,用命贖罪意味著所有美好的事物,注定與他們無緣。他們的生命仿佛成了一場寄居,隨時都要離去的結果,無論怎樣都令人無法承受。他們本該擁有正常人的情與愛,卻因為一時沖動釀成大錯,成為罪惡的奴仆,穿梭于滾滾紅塵中的他們,面對想去愛的人,不敢愛,更不能愛;面對想做的事,卻不得不繞道而去。這正是人性的悲憐之處,也更是人性的無奈所在。人性之光,在黑暗中更顯彌足珍貴,三個人本以為做盡了好事,就會接近上了上帝。所以,到最后才坦然接受法律的懲罰?;蛟S,這也是他們獲得解脫后,能讓自己走出心獄的唯一路途。
電影的結尾,是伊警官帶著健康的小尾巴在沙灘嬉戲的背影。一切就像他們?nèi)齻€的規(guī)劃那樣進行著,小尾巴不用發(fā)現(xiàn)自己很愛和很愛自己的爸爸們其實是殺母仇人,而他們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甚至是過度的懲罰。而在懲罰之前,他們盡其所能地彌補和救贖了。而這些僅僅靠法律,是沒有辦法寫出滿意的答案的。除了法律以外,還需要道德和人性。
烈日灼心的觀后感2
鄧超主演的烈日灼心,是不同于鄧超之前的影視風格一種全新風格,鄧超的搞怪在烈日灼心中完全沒有出現(xiàn),而是另一種,時刻不安,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的驚險感覺。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烈日灼心經(jīng)典觀后感,希望能幫到你喲。
烈日灼心主要講的是三個小青年被卷入一場滅門慘案,各種證據(jù)與自身心理都顯示著三人就是兇手,但機緣巧合之下,三人躲了七年沒有被發(fā)現(xiàn),七年里,三人都有了自己不一樣的職業(yè),辛小豐(鄧超)成為了警察,陳自道(郭濤)當了一個正義的出租車司機,高智商的陳比覺(高虎)因為犯案后與辛小豐的廝打,導致樹枝插進左眼,腦神經(jīng)受損不能正常工作,就在魚排上幫人看魚。
而新任辛小豐的上司伊隊,剛好就是負責當年案子警官的徒弟,伊隊的毒辣眼光嗅到了辛小豐的不安,使得他一直追尋下去。最終將辛小豐三人就地正法。期間故事很錯綜復雜,但每一幕都真的能感受到那種躲藏的烈日灼心之感,那種不安,那種惶恐不得終日的感覺,充斥著整個影片,老戲骨鄧超的演技也真的無可挑剔,激情的gay吻也為藝術大為獻身。
整部劇全程無尿點,真心良心之作,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
烈日灼心一部難得的國產(chǎn)良心大作,老戲骨鄧超一改以前搞怪風格,成為了一名人民警察協(xié)警。郭濤扮演的出租車司機也是將正義與惶恐演義到了淋漓盡致,故事的主線是以一家六口滅門慘案開始,開篇的說書式旁白和黑白回憶式畫面,讓人深感壓抑,正片開始時,也能無時無刻的感受來自心理的沖擊和逃亡的惶恐,正可謂“烈日灼心”啊。
影片主線明朗,故事內(nèi)容貼切主題,演員們也敬職敬業(yè),將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該有的心理活動變化,也能清晰的從表情與眼神中感受,傳染力極強。
唯一的不足是,影片巧合點眾多。將各種事件強行巧合在一起,但是電影終究是電影,巧合也是為了主線更明朗的鋪開。所以這部劇還是一部良心之作,喜歡虐心的朋友可以去觀看。
近來看了一部將人道的糾結與反抗展示的酣暢淋漓的影片——《酷日灼心》。看完片子后,我不由想問:這是一部倫理片還是懸疑片?
故事由一段評書敘述開端,三個殺人在逃犯,過著普通人的日子,可是他們擺脫不了心里的摧殘。郭濤扮演的出租車司機因在鬧市協(xié)助一名女子追逐搶包男人,胸部中刀生命垂危卻不敢去醫(yī)院治療,鄧超扮演的協(xié)警除暴安良,深得欣賞卻不能升遷入職,高虎扮演的漁夫因禍致傻在一個孤島上撫育著一個孤兒。
這各種的果皆是由于他們殺人越貨的因。如夢幻般的普通人的日子都因段奕宏扮演的警官上司的到來而分崩離析。他們?nèi)说陌傅字鸩斤@露端倪,三人殺戮了一家六口,可是帶走了一個幾個月大的嬰兒。由于在鄧超預備逃命的時分,發(fā)現(xiàn)一個嬰兒的哭聲,他回去抱走了這個嬰兒。
在被命運的手撥開迷霧之前,他們充當著一個個正面的人物,英雄氣概和豪情更使王珞丹扮演的人物愛上了出租車司機郭濤。誰能幻想一個伸張正義、拔刀相助、撫育棄嬰的人能是殺人兇手呢?可是命運注定了他們是殺人犯的實質,他們有病不能治療、不能考取入職資歷,甚至不能愛情,他們只能茍且的活著。
影片最后,他們由于選擇給女兒籌錢看病,拋棄逃亡而終究本相暴露,他們供認一家六口都是他們殺戮的。但現(xiàn)實的本相卻是他們只殺死了女孩的母親,影片中,他們并沒有說出實情。由于他們逃脫不了心里的斥責、品德的審判,他們無時無刻不忍受著掩蓋本相的煎熬。在他們和養(yǎng)女一同走過的這7年里,他們和她建立了深沉的豪情,比起讓女兒知道實情,他們更情愿選擇死。正如片尾中鄧超所說的:“咱們其實在等待這么一個成果?!?/p>
在經(jīng)受了品德的拷問后,影片在落寞中閉幕,讓人不由感嘆世事的無常:好人也許成為罪犯,而罪犯也也許是個好人。在品德這把公平的尺上,衡量的是人的心里和現(xiàn)實的本相。
烈日灼心的觀后感3
在這個炎熱的暑期檔就快結束的時候,院線里突如其來地來了這部非常不一樣的華語類型片,黑暗和光明二元對立面的打破、復雜精準的調(diào)度和完成度、有質感的鏡頭、花樣翻新的剪輯、離奇的劇情和史上最大的內(nèi)地片尺度,讓這部曾經(jīng)被禁的《烈日灼心》,散發(fā)出獨特的氣場和氣質,就像是去年燦爛了一整年的《白日焰火》一般,是一部文藝范的犯罪類型片。官方給出的介紹是“灼烈揪心的追兇之途上,父女之情、同性之誼,交揉罪與義,情與法,在故事結尾卻發(fā)生了變化”而電影本身的故事,卻比它更為復雜。
《烈日灼心》的悲劇性主題表現(xiàn)地非常有意思。由鄧超和郭濤飾演的所謂躲藏的殺人強奸犯,實際上卻以反向的形式,代表著人性中善的至高點、道德的最高標準,一直做著“善良的送死”的行為,甚至到最后,曹保平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把他們推向死亡,以善良的悲天憫人為由。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讓它喪失了之前一直存在的可信度和普世性,使得整部電影就像是偶然與偶然的碰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虛假。從一開始,所有人就無路可逃,那么真實也是如此。
另一邊,與這種道德所向抵觸的,卻是法律。段奕宏飾演的警察對陳案的窮追不舍,直到最終釀成悲劇,如同電影中一句點題的臺詞“法律,是介于神性和動物性的合體。它非??蓯?,它知道你好,又限制你沒法惡到?jīng)]邊兒,哪個人心里沒有那么點臟事兒。”雙方的這種“法外之徒”般的內(nèi)核被曹保平所最大程度放大的,不是沖突和對立,而是其中的打破、融合、和解和溫情。這樣的立足點非常牢固,也足以令人感懷和深思。
非??上У氖?,正如前文所提及,《烈日灼心》有一個豬尾巴,這也是在上海電影節(jié)的首映禮上,大家猛烈鼓掌的時候我飛奔出場的原因。甚至說的苛刻一點,這部電影如果把最后10分鐘掐掉,改成從注射死刑后進入到原著小說《太陽黑子》的結局,“死刑時就像往太陽漂浮”的拍法,很可能會真的成為一部少有的當代華語經(jīng)典之作。
其實是這樣的,在觀影途中尤其是中間段落一直到后半的高樓匪徒戲分結束,《烈日灼心》很猛,很牛。人物的背景各色、性格鮮明,劇情走向甚至有可以混淆社會價值觀念的潛質,以及會讓人懷著不知道片頭龍標到底怎么來的疑惑。單是把這完成地很好的40多分鐘拿出來,就可以發(fā)現(xiàn)曹保平的厲害和老練之處:每個戲劇轉折都能讓你直接陷入要么緊張到身子癱軟、要么緊張到腦子短路的狀態(tài),觀感極猛,張力極強,節(jié)奏掌控極好,而這也直接遮蔽了大量邏輯上的疏漏。雖然如此,但這個段落也并非完美,就算是那場令人嘖嘖稱奇的高樓戲實際上也有遺憾,本來還以為那只可以選擇的手會直接讓主題往人性抉擇和二元對立的徹底打破上帶,沒想到還是逃不出場面的刺激和動作戲份的注意力分流,算是各有利弊。
而這部電影在劇作上的缺點也在高樓戲之后被徹底暴露,產(chǎn)生的關于劇情走向的迷醉感一直延續(xù)到緊張過后。那些廉價說教、那些形式上刻意和突兀以及大量不知道在干什么的離奇轉折和設定等問題的暴露,以及無語結尾的充滿漏洞和過度的光輝人性升華的反轉,突然一下,這片就這樣不行了。
現(xiàn)在想想,這種非常可惜的、我完全無法料到的“突發(fā)事件”,自然是情有可原;這些圣潔到甘愿故意找死的罪犯,無疑更契合商業(yè)片的結局、主旋律的力量、光輝的照耀、總局的又一次勝利這些出現(xiàn)在市面上屢見不鮮的事件。然而,還是免不了為這結局痛惜。好好的邏輯怎么就成了更大的迷?本來非常棒的、通過各種方式達成的情感高度被莫名其妙地解釋來解釋去,解釋到讓人犯惡心的地步還不夠,再來一個刻意的、突發(fā)式戲劇化神轉折,再輪番地以價值觀“升格”的方式不斷正能量輸出,電影被降格到了“終究是一處空中樓閣,假的景觀罷了”的水準。原本在鋪墊過程中的所有-,也在那結局下顯得廉價。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開場之前,我還在和座位邊上格瓦拉的工作人員一起吐槽鄧超糟糕的演技,卻沒想到這部電影是他出道以來最適合他的一部片,包括整個電影的選角的恰到好處,每個演員的驚人的表現(xiàn),放在華語片環(huán)境中比都非常出彩。尤其是段奕宏的表演,在如此陣容下依然綻放出了極為克制卻又極富力量的表現(xiàn),真的非常難得。只可惜角色間離奇巧合的關系網(wǎng)絡設定,又再度破壞了大家的努力。導演在前半段拍得如此寫實,最后卻突然腦洞大開,是要叫人如何才能相信最終那個莫名其妙的結局呢?“一直堅挺,突然一下不行了”的問題,大家都懂。我相信導演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那道理我也不見得能接受。又或者,不是真的突然一下,而是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種種小問題和審查制度下的遺憾,才導致了最后的崩盤。
依然贊美大陸能誕生如此高強度且較為出色較為成熟的,差一點能成為不朽經(jīng)典的類型電影。平心而論,把這部片子放在國產(chǎn)大陸電影的圈內(nèi)比較,落位今年的五佳(甚至三佳甚至最佳)都不成問題,也的確是內(nèi)地今年至今為止的最佳電影。幾乎可以預見8月底上映之后,它會引發(fā)的轟動效應、極高的票房。畢竟前有《白日焰火》,后有《烈日灼心》,好歹兩者都算是大陸影片里類型片摻雜文藝片的新鮮嘗試,也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上乘之作。
烈日灼心的觀后感4
先看了《烈日灼心》,后補的小說《太陽黑子》,人物關系完全一致,劇情框架和核心意思都大體相當,適當?shù)膭h減、合并了一些線索,也有一些新增的內(nèi)容,有些是出于電影化的需要,也有些是受條件所限,總的來說,經(jīng)過改編,情節(jié)變得更緊致和直接了,例如房東、師傅和GAY都簡化了,海珠刪掉了,結局加了一個反轉,很多原本很平實的文字描寫,經(jīng)過影像的展現(xiàn),變得凌厲而又驚險,其它都很完美。同理,明星們的人物塑造也是很給力,三個影帝加上沒拿影帝的高虎,都有驚人的發(fā)揮。
今天就說說影帝之一,鐵任一直以來很喜歡的實力明星段奕宏,他在片中飾演的警察伊谷春,從上任開始就牢牢盯住了自己的手下的得力干將辛小豐,經(jīng)過不斷的探察、推理、取證,最終把七年前水庫滅門慘案的三位疑犯緝拿歸案。伊谷春與辛小豐之間的智力對決,意志較量,中間摻雜著糾纏的感情,情與法的碰撞,是貫穿全片的主線,加上三個奶爸繼撫養(yǎng)孤女“尾巴”,楊自道與伊谷夏的虐戀,可以并稱為影片的三大亮點。
伊谷春的精彩之處,在于脫離了既定的面譜化警長形象,其出身富裕家庭所養(yǎng)成的精明氣質,神探級別的探案能力,嚴厲易怒的警察病,基于法律及人生信條的自信,幾重人格集于一身,可以說是既有“魔性”又有“佛心”,還能深入生動,成為真實感寫實感極強的精英警察。人物形象的復雜性直追《光榮的憤怒》里面吳剛塑造的村官葉光榮。
好的角色,離不開演員的表演,曹保平找段奕宏來演這個角色,也是找到了金子,段奕宏演過很多警察戲、軍旅戲,始終都是個性化、風格化表演的課代表,其在拓展人物深度、寬度,以及給正面人物賦予叛逆因子的能力,在《圣天門口》《我的團長我的團》《白鹿原》等影視作中都很顯著。這一次的伊谷春警長依然如此,表現(xiàn)看,他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角色。責職方面,是法律的化身,是正義的執(zhí)行者,他在偵破實戰(zhàn)方面的能力特別強,能一眼就分辨出罪犯,做出正確的判斷。情感方面,他對手下辛小豐是外冷內(nèi)熱,看上去嚴厲兇狠,其實骨子里比誰都愛護這位小弟,拼著命也要將其在水下救出來,也能特意陪著開一百多公里車去干一件取金魚這樣然并卵的事。
可是他絕對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正面角色,一旦意識到辛小豐可能是疑犯,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一察到底,成為兄弟情之間的背叛者,而且“心機”之縝密,鐵面之無情,竟然讓觀眾開始同情疑犯了,這也是這部電影最讓人糾結的地方,當段奕宏很“儒雅”的手整理頭發(fā),然后對三兄弟進行各種察言觀色、試探、挑逗、敲山震虎,甚至是偷偷取指紋,跟蹤偷窺這樣不是太光明磊落的行為,甚至是被辛小豐救了一命之后,仍然死硬的捍衛(wèi)法律。觀眾一度混淆了正與邪的底心,內(nèi)心開始默默祈禱三兄弟能成功脫逃,對伊谷春的好感,絕對比試圖幫助郭濤脫案的伊谷夏少,哪怕他支援給“尾巴”看病的錢,也似乎帶有一種補償?shù)男膽B(tài)。
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可能并不知道,小說里的伊谷春只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戲分不少,但性格描寫都是單線條,作為推動劇情的功能,遠不如三兄弟那么強的沖突糾結。在電影里,伊谷春則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性格也變得敏感微妙,段奕宏全片和郭濤、鄧超各種飚戲,非常過癮。
能演出一個如此魔性的警察,段奕宏的表現(xiàn)太贊了。原著名為“太陽黑子”,一語雙關,講的是有個天文夢的陳比覺,靈魂歸宿就像太陽黑子,其實這個詞對于伊谷春也一樣適用,法律像太陽一樣宏偉,其中卻隱藏著太陽風與黑子,在不易察覺的地方呼嘯著風暴。
烈日灼心的觀后感5
跟隨觀影團看的提前場。現(xiàn)場導演也為觀眾解答了許多困惑。
首先可以肯定這部電影是近幾年比較優(yōu)秀的國產(chǎn)懸疑片。全片尺度頗大,信息量也大,導演的野心也不小,想要通過一場兇殺案來探討人性丑惡與法律邊界??梢哉f,的確成功了。
不好意思前方有劇透~鄧超,郭濤和高虎飾演的三個兄弟于7年前制造了一起滅門慘案。若干年之后,鄧超成為段奕宏警官手下的一名協(xié)管,幫助段奕宏斷案。郭濤則成為了出租車司機,而高虎變成了”傻子”。
三人租在一家老別墅,不料卻遭變態(tài)房東監(jiān)聽,之后老貓段奕宏通過房東的監(jiān)聽內(nèi)容以及其他一絲一毫線索逐步發(fā)現(xiàn)當年滅門慘案就是鄧超三兄弟。。。不得不說整個劇情非常戲劇化,尺度也頗大,鄧超為了擺脫嫌疑,也是為了拖延時間,不得不偽裝成gay,騙取老貓段奕宏警官,而段奕宏妹妹王珞丹為了驗證郭濤是否是gay,不惜脫光衣服。。。后面還有死刑犯安樂死的場景,場面頗為震撼。
這里導演為我們解答了幾個疑問。
1.首先是高虎的角色需要性。
全片高虎的鏡頭不多,有觀眾認為其作用不大。但是導演說在原作里,鄧超,高虎和郭濤三個角色是有三條線索的,由于全片時間有限,為了減少信息量,不得不將高虎的這條線索縮減,但是不能省略,從某方面來說高虎的角色也推動著情結的發(fā)展,比如高虎喜歡天文,而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的天文愛好者雜志成為了破案的一絲絲證據(jù),而結尾高虎的主觀鏡頭獨白也驗證了他的高智商,作案手段的高明。導演還說最后高虎跳崖也不容易,主要是選景,他們在廈門拍完之后的一個月,去了舟山拍的這段戲,去舟山不容易,只能坐船,他們所有的道具都是扛過去的。
2.為何要放執(zhí)行死刑的鏡頭。
導演承認這段鏡頭非常震撼,他原先拍了3分鐘,后來因為過審的原因而刪減了許多,他說,鄧超三兄弟原本是可以不用死的,因為他們知道不是他們親自殺人的,但是為了不讓棄嬰小尾巴長大后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當年謀害她一家的兇手,就選擇了認罪。導演為了表現(xiàn)鄧超兄弟內(nèi)心的內(nèi)疚與折磨,所以將其執(zhí)行死刑的鏡頭放大許多。
3.高樓追逐臺灣人的戲是如此兇險,這是如何完成的。
這場戲的確非常精彩,非常驚險,看的觀眾大呼過癮,段奕宏帶著鄧超在僅有一只腳寬度的通道上上演追捕戲,一不小心就容易從高層掉下去,導演說這段戲搭棚拍的,但是搭的場景也有15米高。
4.全片為什么沒有關于段奕宏家庭背景的一點介紹?
關于段奕宏警官,全片只有他工作的場景,并沒有涉及到關于家庭,有的人會覺得他是不是gay?他會不會喜歡鄧超?當然不會。電影原本是有關于段奕宏警官背景介紹的鏡頭,但是為了控制時間(全片已經(jīng)長達138分鐘)為了迎合發(fā)行方要求,導演不得不刪減這些鏡頭。
5.導演為什么要設定最終兇手是另外一個人,而不是鄧超三兄弟?
原著里的兇手的確是他們?nèi)?,但是導演覺得這樣的結局不好(不利于社會主義河蟹)也不符合他對于本片人性善惡以及法律道德討論,因此更改了結局。
其實這部電影可以提出許多疑問,因為影片的確信息量特別大,幾乎每個場景都含有深意。普通觀眾看一遍可能不能完全解讀電影中的信息。結局比較長,個人認為結局不是很好,導演其實可以精簡下結尾,再補一下其他鏡頭(比如段警官的背景介紹)這樣也行處理得更好。
演員很贊,鄧超回歸正常,戲中三度飆淚,演技爆發(fā)。段奕宏的演技也非常棒,他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把伊警官冷靜,細致,敏銳的觀察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心里活動拿捏得很準。正如導演所說,這部電影最難的就是對于角色的心里刻畫與詮釋,不得不說,導演成功了。預祝這部片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