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三年級范文
推薦文章
《安娜卡列尼娜》透過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敗的杯具和列文在農(nóng)村面臨的危機而進行的革命與探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鄉(xiāng)下鄉(xiāng)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1
安娜是一位十分動人美麗的少婦,她優(yōu)雅靚麗的氣質(zhì)很會使男人一見傾心。渥倫斯基是一位青年伯爵,英俊倜儻,感情沖動,敢于表達。兩人碰在一起,檫出愛情的火花是必然的事。
安娜早年嫁給長她20余歲的卡列寧,少女渴望得到應(yīng)有的愛情,但卡列寧是一架官僚機器,想升官,冷漠無情。安娜同他過了8年苦悶虛偽的生活,還生了個兒子謝廖沙。兩人思想性格的尖銳對立,正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安娜本來是去調(diào)解哥嫂感情糾紛的。哥哥斯蒂瓦同家庭女教師偷情,嫂嫂多莉便同哥哥大鬧一場,家庭危機愈演愈烈。不想在火車上邂逅渥倫斯基,他風度翩翩,熱情活潑又年輕,渾身洋溢著青春活力,這就同年老古板、官氣十足的卡列寧構(gòu)成尖銳的反差。同渥倫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轉(zhuǎn)折點,使她第一次領(lǐng)略到了她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愛情,認識到過去全部生活的虛偽。安娜以感情為第一生命,她極其珍視自己的愛情,不愿意像其他貴婦人一樣,偷偷摸摸當情婦,以喪失個性的人格尊嚴來獲得上流社會的默許。當看到渥倫斯基從馬上摔下來時,她立刻淚流如雨,不顧一切地大聲叫喊起來,因而大受上流社會小姐太太們的指責。在回家的途中,她對卡列寧說“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隨你高興怎么樣把我處置吧?!笨煽袑幰笏3直砻娴姆蚱揸P(guān)系,不要把渥倫斯基帶到家里來??袑幍睦淇崾前材葻o法接受的,而她同渥倫斯基的公開結(jié)合卻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會對立的地位。于是,這個弱女子同上流社會之間,便展開了力量懸殊的殊死斗爭。
渥倫斯基對愛情的冷淡則成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劑,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絕望和孤立無援的窘境。渥倫斯基原本是個不錯的青年,對下層人民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同情,在火車上看到一名鐵路工人被壓死了,立刻拿出200盧布,贈給孤苦無依的寡婦。對安娜的愛情也不乏真誠,當與安娜一見傾心后,他不顧周邊人的議論,瘋狂地追求安娜。從安娜與渥倫斯基熱戀到相愛來看,安娜是盡情享受了渥倫斯基的愛,兩人纏纏綿綿縱情做愛,渥倫斯基竭盡全力把握做愛節(jié)奏,使雙方都感受到了愛的魅力。可以設(shè)想,如果安娜與卡列寧離婚手續(xù)能夠辦下來,渥倫斯基絕不會放棄安娜,一定會與安娜生活在一起的。在19世紀的沙皇俄國,貴族階級把持著國家政權(quán),專制思想和特權(quán)思想根深蒂固。一個20多歲的青年難以承受社會和家庭壓力,最后必然選擇拋棄原本喜愛的女人。
作為貴族出身又嫁給社會上層官僚的安娜,自己也有許多不被世人認可之處。尋找愛情固然是人間最崇高的權(quán)利,但維持愛情靠一個人是辦不到的。安娜是一個有夫之婦,并且有一個孩子,家庭地位珍貴;渥倫斯基是一個尚未婚配的青年,小安娜4歲,愛情觀尚未定型,思想活躍,且家庭出生同樣高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不要說在19世紀的沙皇俄國,就是在當今中國,安娜的行為也很難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如果安娜和渥倫斯基真的結(jié)為夫妻,那么不論在當時還是在現(xiàn)在的社會,他們都不可能過著像原來那樣的優(yōu)越生活,更談不上幸福,不能想象他倆會白頭偕老。安娜應(yīng)該面對現(xiàn)實,沒有必要去毀掉自己,當一切都無可奈何時,應(yīng)該追尋自己應(yīng)有的生活,活著才是最美好的。
影片描寫人物細致,情節(jié)生動曲折,展現(xiàn)給觀眾的是一個優(yōu)雅、動人、情感和敢作敢為的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2
一直很喜歡這本書,原來看過多次,今天禁不住又開始翻閱,并在網(wǎng)上看了這部小說拍成的電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她就是一個出軌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給安娜列舉的四個罪狀??删瓦@樣一個墮落的女人卻非常豐滿,我依然很喜愛她,假如是現(xiàn)實中的人,我一定會和她成為朋友,她舉止優(yōu)雅,她性情溫和,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很真,愛了就是愛了,一直沒有違了自己的心去做事,顯然她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是為
社會所不容的。她其實是個非常聰,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為卻無法為主流社會所接受,最后臥軌自殺。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現(xiàn)實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難相處,并不太受大家歡迎,可在文學上的價值卻非常高。當然年代不一樣了,現(xiàn)在的女權(quán)主義,為女人的獨立豎起了一面旗幟,現(xiàn)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yè),可那個時候的她們就不一樣,她們的生活空間還是很狹隘的。就拿安娜來說,她開始是依附于一個沒有感情的丈夫,后來,為了愛情,又依附于另一個男人,把愛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為社會中的人,愛情不能解決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雖然愛情一直存在,但她總是無端的猜疑,恐懼。這讓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標,需要一種東西支撐著你走下去,讓她的生活Moveon。為了愛情,她離開了自己的兒子,這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痛,可她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找回自己的兒子。一個沒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會唾棄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吶?
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3
“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上學時讀過的《安娜卡列尼娜》如今再次翻開,記憶蕩然無存。也許正是應(yīng)了那句話,有些書要在適合的年齡,適合的心境去讀才能讀懂,學生時代十幾歲的年紀,對愛情懵懂,沒有生活經(jīng)歷,自然是沒有讀懂。
剛剛結(jié)束很放松很愜意的古鎮(zhèn)世外桃源尋訪之旅回來,我所在的城市一直在下雨,猶如南方般細膩溫柔,幾天前還是艷陽高照,有點燥熱的天氣,因為連著幾天的綿綿細雨,不見太陽的日子變得有些清冷,也讓人有些心浮氣躁。窗外雨輕輕敲打著玻璃,整個世界比以往安靜了許多。這樣的心境捧一本書,沏一茶壺,倚窗而坐,聽雨靜心細細讀書,很喜歡這樣的自己。
書翻到第二章,被書中的內(nèi)容深深感染,這時剛好放在旁邊的手機有微信消息進來,回復(fù)完一條信息。突然就不想再接著讀了,而內(nèi)心卻迫不及待想知道書中后來的故事和主人公的愛情。手機對當代人的干擾不言而喻,我也未能幸免。去年的某一天,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了蘇菲瑪索,她主演的電影我?guī)缀跞慷伎戳?,唯獨這部《安娜卡列尼娜》剛好沒看,是因為看了電影簡介我膚淺的認為這部電影與當下婚姻出軌,第三者別無二致,對我沒有吸引力。 整個電影看完,結(jié)局的悲劇的,讓我唏噓不已,心情沉重。
“生活的豐富多彩,生活的魅力和美,都是由明和暗構(gòu)成的”。電影女主角蘇菲瑪索是我很喜歡的演員。電影講述的是由蘇菲主演的一個八歲孩子的貴族婦女安娜在去幫助緩和自己風流倜儻的哥哥和嫂子家庭風波,緣于哥哥和家庭女教師婚外情,在火車站她邂逅了年輕、英俊的軍官渥倫斯基,可以說是兩個人一見鐘情吧,這是我猜測的。因為我看到兩個人四目相對,深情一望的一瞬間就知道他們之間有故事,像極了愛情,遇見愛情的模樣大抵如此吧。短暫的探親期間,他們有過最美的邂逅,在舞會上翩翩起舞,而安娜嫂子的妹妹基蒂對渥倫斯基深深愛戀著,而渥倫斯基卻衷情于安娜,結(jié)束探親,安娜在返程的火車上又一次遇見渥倫斯基,是巧合,還是刻意安排!是渥倫斯基刻意安排,渥倫斯基對安娜表明了心意,此時她的內(nèi)心早已經(jīng)深陷,還有那么些許理智,她嘗試拒絕這份不被社會所接受也讓她內(nèi)心充滿掙扎和矛盾但無法自控的,已泛濫成河的感情。也許是她和身為高官的丈夫卡列寧沒有愛情的婚姻生活久了,她渴望這樣一份感情,也許是她真的遇見了愛情,不管怎樣,此時的安娜,已經(jīng)動搖了,坐在火車上,她的腦海里,眼睛里浮現(xiàn)的是他們在舞會上的短暫相處畫面
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4
人們往往把欲望的滿足看成幸?!蟹蛲袪査固?我是酷愛讀書的,但我又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高中的時候就曾嘗試去讀這本書,大學的時候又來過一次,但兩次都沒讀的下去,讀了沒幾頁便半途而廢,所以我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如今的年齡再讀安娜,才真正讀出了很多況味,俄國的等級制度,底層人民的無奈,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感受到安娜、弗倫斯基的賽馬、舞會、晚宴等,也見識了列文鄉(xiāng)村生活中廣闊的田野、漫天大雪中的樺樹林。書中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非常鮮明,除了安娜、卡列寧和弗倫斯基三位主人公之外,列文、吉蒂、奧勃朗斯基、陶麗兩對夫婦也同樣牽動著我的心。
安娜像書籍封面一樣的美麗、端莊、又魅力四射,她游走于上層社會之間,熱愛組織參加各種貴族式的聚會,是高高在上的貴夫人。但她并不是遙不可及不食人間煙火的,她有獨特的親切和和藹,讓所有見過她的夫人、小姐都愛上她、喜歡她。無論從何種觀點來看,身為皇室后裔的貴婦人,有一個前程錦繡、事無巨細的丈夫,和一個天真可愛的兒子,這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生活吧,就是這樣一位讓人人羨慕的貴婦人,因為一次與青年才俊弗倫斯基的相遇,開啟了一場不要命的熱情。
在安娜和卡列寧的關(guān)系中,安娜自認為自己是一直活在卡列寧的手掌中,以至于她每次想起自己的丈夫,總是在想自己某一天終要沖破卡列寧“用虛偽和謊言編織的網(wǎng)”,她是一個有獨立精神的人,正如在和弗倫斯基的戀情開始之初,她收到卡列寧“迷途知返”的信件時所說,“上帝把我造成這樣一個人,我需要戀愛,我需要生活”。但她又何嘗不是和卡列寧一樣深受傳統(tǒng)思想的侵蝕和影響呢,她的內(nèi)心認可自己是在做一件可怕且不道德的事情,無法真正的去面對自己,正視和弗倫斯基以及卡列寧的感情。她在終于做出決定和弗倫斯基雙雙私奔之后,時時刻刻掛念自己的兒子,請求卡列寧和他離婚并交出兒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她在弗倫斯的鄉(xiāng)下莊園中過的膽戰(zhàn)心驚、敏感多疑,懷疑一切人看她的眼光,甚至坐著馬車走在街上,都覺得路人對她投來鄙夷的目光,與其說是別人給她的不如說是安娜給自己設(shè)定的“壞女人”“背叛”等等罵名,她在這樣的糾結(jié)往復(fù)中最終抵不過內(nèi)心的煎熬,選擇臥軌自盡,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劇,更多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封建思想和傳統(tǒng)教義毀了她,她毀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縱觀這段家庭悲劇,不得不承認,故事中的每一人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安娜也許是在封建宗法制和上流社會的壓迫下(其婚姻由安娜的姑姑促成,具體細節(jié)書中并未交代)十幾歲便嫁給了三十幾歲的卡列寧,在安娜的眼中,卡列寧是一架冰冷的機器,每天周旋于官場和各種官文之中,不能滿足安娜對愛情的幻想和要求,但這并不代表卡列寧就是不愛安娜的,相反我會認為他是愛著安娜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況安娜本就是一位氣質(zhì)超群的千金小姐,十幾歲的豆蔻年華,試問正常的理念下,又有哪個男人會不愛呢?更別說按照書中的描述,安娜的一個眼神便能讓已婚鋼鐵直男列文失了分寸。
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5
從道德觀念出發(fā),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確實不當,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愿成全她的母愛罷了。這就是懲罰,以至于她的慘死也成了宗教懲罰的象征,對這種違背道德做法的懲罰。即便安娜對大她20歲的丈夫沒有一點感情,而對伏倫斯基是真正的愛戀,也為世俗和上流社會所不容。安娜處在夾縫中,后來安娜懷孕生女兒時險些送命,之后兩人去了國外,幾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倫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給丈夫?qū)懶乓箅x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兒子看不起,被上流社會摒棄。在這種狀況下,她不斷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亂,懷疑伏倫斯基對她的愛,于是她毀掉了自己……
吉蒂最后與列文成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倫斯基則傷心欲絕,為了處理掉沒有意義的生命參加了塞爾維亞戰(zhàn)爭。亞歷山德羅維奇的不忠,使得陶麗差點與他離婚,而最后陶麗變賣自己的家產(chǎn)還幫他還了高利貸,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書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爾斯泰為什么選擇安娜作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對自由戀愛的提倡,還是上流社會的諷刺批判,抑或是對女性不忠的宗教審判?但為什么描寫安娜的時候又著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總覺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長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長的縮影吧。
安娜和伏倫斯基因為愛情,彼此放棄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棄了好名聲,好前程;因為愛情,陷入了一種萬人不容的狀態(tài),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毀滅……
這樣,值得嗎?究竟愛是什么?
我欣賞為愛,義無反顧;但不贊同。一切以愛的名義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負責。愛是責任!
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6
最近這些日子一直在看蘇菲瑪索的電影,今日偶然找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由于本人并不是很習慣俄羅斯人的寫作風格,所以他們的書我大抵是不怎么看的。即便是菲赫金戈爾茲的那本微積分學教程也太過沉長而顯得有些枯燥。
不過,電影就沒什么好猶豫的了。想看了就看吧,比看書可簡單多了。
安娜第一次出鏡就非常有道理,她剛下了火車,火車一開,一位倒霉的先生就倒在了軌道上不幸被碾死。這與結(jié)尾安娜臥軌自殺以終她的最后一次出鏡無情呼應(yīng)。真是可笑,呵,好冷。
作為一個沒戀愛過卻滿懷深情的年輕人,我來稍稍評價一下我可能還 不是很了解的安娜。她有一個在當時算是挺開明的丈夫(當然,這是他為了向外界顯示出自己的高尚而表現(xiàn)出來的),有一個很聰明的兒子。然而人的性欲并非完全由你高尚的情操所控制,它至少有一大半來自于原始的野望。所以對于她跟渥倫斯基的偷情行為我是不作評論,畢竟看起來像是真愛。讓我不能忍的是,渥倫斯基緊緊跟著安娜不放,即便安娜否決多次;當安娜接受他之后,這狗比樣的竟然在安娜兒子面前(有一段距離,但不算遠)強吻了安娜,我靠~我當時非常生氣,這會讓小孩有犯罪沖動的好嗎(宰了這強吻我媽媽的逗比)??傊@狗比的自私與禽獸般下流的人品顯露無疑,他讓安娜與卡列寧離婚以始自己得以能夠在上流社會繼續(xù)有頭有臉生活。
然而從卡列寧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那么在意他與安娜的兒子。不過一扯上離婚,卡列寧卻不肯將兒子分給安娜。哦~可憐的女人。她生活在男人的游戲中無法脫身,遂臥軌以求解脫。
談?wù)剼W文,我喜歡這個人。他是個有思想的大胡子,與安娜見過一面,卻無關(guān)緊要。
一看到歐文說的那句話我就深深迷醉了:在茫茫歲月,在冥冥之中,在渺渺空間,產(chǎn)生了有機細胞,寄居人間片刻,然后灰飛煙滅。這句話把人類寫得多么渺小,我們何以將自己當做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而對他人指手畫腳。宇宙無垠,值得我們帶著敬畏用一生追索,思考。
對于歐文的其他名言,還 是不要寫出來了,因為有些扯淡。
我的生活太淺,無法深入到電影中除了歐文以外任何人的情感。其實是托爾斯泰想得太復(fù)雜了,不過這也是為了劇情需要吧。
安娜卡列尼娜觀后感5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