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四世同堂讀后感心得
推薦文章
老舍的《四世同堂》真實的再現(xiàn)了北平淪陷后的社會現(xiàn)狀從那個時期的人們生活的現(xiàn)狀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四世同堂讀后感心得5篇”,歡迎閱讀與借鑒!
四世同堂讀后感心得1
在爸爸媽媽的介紹下,我捧起了老舍的《四世同堂》。書中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著我。
《四世同堂》講述的是在日軍占領(lǐng)北平時那兒一戶人家由興旺轉(zhuǎn)為衰落的故事。書中,當(dāng)我看到“大赤包”“胖菊子”和藍東陽和日本人一起剝削普通百姓的時候,心中不禁怒火中燒。而當(dāng)我看到桐芳為了殺日本鬼子和日本鬼子同歸于盡是,我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在全書的最后,瑞宣的小女兒小妞子因為吃共和面,里面的砂子、谷殼兒卡在闌尾里而死亡,但與之同來的是日本投降的消息。但那時,大家怎么也開不起心來。戰(zhàn)爭帶去人們太多太多了。
合上書本,細細品味。這本書中最讓我氣憤的是那些像“大赤包”“胖菊子”和藍東陽一樣的中國人,為了自己生活得好,就想盡方法來折磨人,想盡方法來討好日本人,為的只是表面上的“優(yōu)質(zhì)”生活,絲毫不為北平陷落而感到傷心,反而感到自己的好日子來了。但是在最后,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是的。當(dāng)今生活比以前當(dāng)時好了很多,但是,我們國家在國際上也聲譽不錯,又是奧運會、又是世博會,看起來光鮮無比,但是其實我們國家仍然還有很多十分不好的現(xiàn)象。就如我們國家比比皆是的貪官,食品問題,還有前一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就是說人們?yōu)橐粋€受災(zāi)縣捐款三千萬,但最后受災(zāi)人民總共只收到了幾百萬。而剩下的幾百萬又到哪里去了呢?可想而知,這些錢應(yīng)該到了那些上級貪官那兒了吧。那些人就眼睜睜的看著人民吃不好、喝不好,而自己在家里吃香喝辣、山珍海味。這些人就像書中的“大赤包”“胖菊子”藍東陽,只顧自己,不管他人。
我希望我們國家能越來越好,減少那些不好的情況。
四世同堂讀后感心得2
一口氣看完了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仿佛置身于那血雨腥風(fēng)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中那處小小的小羊圈,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郁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yōu)楦锩肥康腻X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動,漫長的八年,發(fā)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爭,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獲取的比較抽象空泛的認識,仿佛有了血肉,而激發(fā)出無比的責(zé)任感、愛國心;雖然沒有正面去描寫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場面,卻仍然能使人深刻地體會到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無窮的災(zāi)難,這部書堪稱得上是中國版的《戰(zhàn)爭與和平》;無悔這近乎不眠不休的一日一夜。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欣賞的中國作家,之前也不過看過他的話劇茶館和幾個短篇,‘馬褲先生’、‘抱孫’、‘眼鏡’...他那不著痕跡的幽默讓我徹底折服,他筆下的人物仿若一幅幅漫畫肖像,看似夸張滑稽,可是琢磨之下卻又發(fā)現(xiàn)如此神似。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許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產(chǎn)物,可是卻也會一代代遺傳到今天的我們身上;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塑造了中華民族這一特殊的民族,在先生的筆下,總會看到活生生的自己,讓人掩卷深思......
四世同堂讀后感心得3
我合上書,老舍的《四世同堂》就這樣讀完了。這樣就結(jié)束了么?書中那凄涼悲壯的感覺仍然揮之不去,我總覺得還應(yīng)有什么。
這本書講述了在北平淪陷的八年中,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小羊圈胡同中各色人物的遭遇。在日寇鐵蹄下,那黑白顛倒,暗無天日的世界。當(dāng)時的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人們的惶惑與軟弱,民族的精神與氣節(jié)??在作者的筆下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小羊圈這個地方是北平城的一個縮影,那各個階級的人民是北平廣大平民的代表。老舍是著重并且擅長寫人的,他寫的真,寫的活。在《四世同堂》這部小說里,他刻畫了六十多個人物。
不愿得罪人,一心只想慶得了八十大壽的祁老太爺;有文化又愛國卻無法拋下家人的中學(xué)教員祁瑞宣;忠厚善良的商人祁天佑;滿腔豪情的熱血青年祁瑞全;膽小怕事卻無聊的祁瑞豐;無怨無悔的韻梅;樂于助人的李四爺;無恥狠毒的冠曉荷、藍東陽、大赤包、胖菊子、高亦陀等人。還有拉車的,唱戲的,抽大煙的,妓女等等。
在那樣的世道下,祁老太爺悲痛,無奈,知道了反抗,他說:就是一口鍋,也別生在這個年代呀!忠厚老實的人被逼得跳河,無辜善良的人被殘忍迫害,單純的少女一步步墮落;一個隱士詩人被逼成了革命斗士,奸詐狡猾的小人卻橫行當(dāng)?shù)馈?/p>
八年的風(fēng)雨飄搖,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給中國大地留下了斑斑傷痕。
小說中有愛國情懷的人塑造的很好,漢奸形象尤其飽滿。在太平日子中,他們沒有權(quán)沒有勢,日本人打過來了,要改朝換代了,他們就忙著巴結(jié)。連名字都改成了日本味兒的,他們心甘情愿的當(dāng)日本人的走狗,無論何時都畢恭畢敬的,見到日本人都賠上笑臉,鞠大于九十度的躬。當(dāng)別地有了反抗戰(zhàn)爭時,他們惶惑不安;,當(dāng)中國城池淪陷后,他們反倒組織各種人_慶祝。但他們的死不但沒能讓人感到痛快,反而讓人覺得悲哀。大赤包在獄中都瘋叫著她是“冠所長”,冠曉荷被活埋前都對日本人卑躬屈膝。
這是中國人可悲的一面。在利誘威逼,高官權(quán)勢之下,喪失氣節(jié)。曾經(jīng)拳打漢奸的金三爺,因為日本人帶來的生意好轉(zhuǎn)而感激,他甚至出賣了錢默吟先生。年輕貌美的招弟,墮落成一個出賣肉體的女人,卻還以此為榮。這無疑是貪念作祟,以致自掘墳?zāi)?,最終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當(dāng)抗戰(zhàn)終于勝利。人們已經(jīng)不怎么能高興起來了。年幼的妞子餓死,祁老人抱著尸體像去找胡同里的日本老太婆,胡同中的一些人想要報復(fù),當(dāng)大家把持不住的時候。
瑞宣站了出來:
“她,是咱們的朋友?!?/p>
一句振聾發(fā)聵的話,不得不贊嘆老舍的目光長遠。
無論如何,那都已是歷史,但我不禁想到,我們離他還有多遠,現(xiàn)在社會上貪婪,軟弱,利益熏心的人,在當(dāng)時或許就是一個漢奸。而我們,假若處在當(dāng)時的社會又會是哪一種人?怎樣的人?
四世同堂讀后感心得4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說看這書能激發(fā)出什么愛國熱情是假的,我就是覺得做人要有做人的準則。
北平淪陷了,日子還要過,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為了活。我開始就奇怪,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來的就是懦弱無能。在我看來,亂世中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能夠保全自身、保全家人,還能為別人多少也做些貢獻,也是一種抗?fàn)?。而且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恥的事情。畢竟,絕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到最后,連瑞宣也想通了,不像以前那么矛盾了。
我說,小說寫得殘酷。我以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氣,必會有一番作為。結(jié)果呢,就稀里糊涂地被錢詩人炸死在臺上了。什么都沒能做,心中懷著那么大的仇恨,什么都沒做成,還不是讓日本人害死的,是讓大家最最敬重的錢詩人。大家說錢詩人是導(dǎo)師,太言過其實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為了愛國,又有多少是因為仇恨。如果他沒有錢仲石那么個兒子,沒有冠曉荷那么個鄰居,誰知道他會不會像牛教授那樣啊。因為國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個份上,任何人都會去反抗、去斗爭。老舍也沒想把他寫成完人,他為了報仇害死了無辜的人,日后也必要為此而懺悔。
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人品質(zhì)低劣是罪有應(yīng)得。而像冠曉荷和祁瑞豐,老舍簡直都不愿意去批判他們,只說他們是無聊。他們是北京文化的極端產(chǎn)物,下場可算是滑稽。一心做漢奸、做特務(wù)、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后還是叫日本人給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歲月是的,對誰都那么客氣有禮。可是到了戰(zhàn)爭年代,卻只懂得忍,逆來順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歡錢詩人,我對他就沒什么感覺。但我喜歡他的一句話,大意是:到什么時候都不許灰心,因為一個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別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墮落了。什么時候都要懷著希望,不能絕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zé)o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就是要有待后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種美德。
四世同堂讀后感心得5
我慢慢吁了一口氣,輕輕合上書的最后一頁,背負著歷史的厚重,仿佛自己正置身于這個顛倒是非,硝煙彌漫的北平……
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郁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yōu)楦锩肥康腻X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和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陰狠的大赤包、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文夫婦、冠曉荷…八年的厚重寫在了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那個年代的風(fēng)雨飄搖。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困難,給中國留下了無盡的傷痕。
說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漢奸形象?!皾h奸”,這個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他們只是目光短淺的愛財小人,為了財出賣了國家和自己的靈魂。他們的風(fēng)光,人們看著恨,但他們死,人們看著卻不是想象中的痛快?!皾h奸”是可悲的,因為沒有了對國家的愛,對自己的尊重,他們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憐人。其實,他們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卻沒有因為日本人的撤離而亡,他們存活在很多人的潛質(zhì)里,只是后來的社會不同了,“漢奸”不流行了,不流行并不代表不存在了。
錢默吟老先生是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為什么人們總是忽略書中如此堅強的一個老人。憋開他的政治觀點不說,單單他的堅強勇敢,就足以是全書一抹不容忽視的風(fēng)景。錢老先生是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這在那個時代是個不可多得的革命戰(zhàn)士。在全書緩慢的節(jié)奏中,錢老先生是個一個進程的神秘的形象,儼然為書增加許多鏗鏘之力。中國正是因為千千萬萬像錢老先生這樣的人,才終于站起來,走向光明!
中國人最痛恨日本人的,而看著“四世同堂”,你會更加確信自己對日本人的恨。然而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又是無助的,新舊社會的交替給人帶來的迷茫是無盡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來。
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悲壯。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個悲劇。人們一直疑問老舍先生為什么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jié)尾的結(jié)尾,人們詫異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jié)局。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沒有結(jié)局的,結(jié)尾一句“起風(fēng)了”,我想足以表達老舍先生的意思了。歷史的車輪輾轉(zhuǎn)向前,歷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風(fēng)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許打雷,或許下雨,渺渺茫茫。中國始終推著大車向前進,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回首過去悲壯的一頁,除了記憶和嘆息,我們應(yīng)該看見預(yù)示著光明的未來。
2021四世同堂讀后感心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