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最好的我們觀后感
看完電影最好的我們觀后感范文
喜歡你的方式有千百種。我要成為枝頭的果子,讓喜歡我的人伸出手臂才能夠得著我。我要成為最好的我。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最好的我們觀后感悟,供大家參考。
關(guān)于看完電影最好的我們觀后感1
在讀大學(xué)以前,除了資源有限,更是有老師家長規(guī)定不可以讀課外書,那都是不顧正業(yè),班主任不時地巡查,看到誰桌上有本讀者都被收走,后來聽一同學(xué)講,他一看不下去書就看課外書,竟然沒被發(fā)現(xiàn),嗯,應(yīng)該是他成績太好,老師比較放心,還記得一次買了一本《十大元帥的歲月》,也不記得怎么就買了,回去就被我爸罵了一頓,這是你應(yīng)該看的書嗎?然后,那本書也就擱置放在一邊,至今沒有翻閱過。
現(xiàn)在回想高中時代,印象中也只記得讀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紅樓夢》這樣幾本書,每次都是放假期間,幾天幾夜不睡,晚上怕被發(fā)現(xiàn),就在被窩里挑燈夜讀,準備高考的時候都沒有這么用功過,跟著書中的人物或喜或悲,然后每次我媽喊我吃飯,每每埋怨,晚上不睡,整天白天睡,回到家也不開心,整天跟欠了你什么似的,看到就煩,你說你回來干嘛,我習(xí)慣了不解釋,就任誤會一直下去,反正他們永遠無法理解。
讀大學(xué)了,再也不會有人說這不能看,那不能怎么怎么樣,終于得以個性得到釋放,然后,經(jīng)常跟別人開玩笑我叛逆在大學(xué)才開始。
為什么要談到最好的我們?
剛讀大學(xué),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與陌生,其實自己是沒有太多心思去閱讀,接觸到八月長安的書,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人推薦去讀她的《你好,舊時光》,然后是《最好的我們》,作為大三的學(xué)生,竟然看這類青春的小說看到入迷,看到心血澎湃,看到開始思考人生觀價值觀,看到開始不再對身邊的人與事做出表面膚淺或者不負責(zé)任的評價,開始心胸開闊,開始善待他人,也開始學(xué)著善待自己,我也因此結(jié)識了志同道合的閨蜜。
最近一直熱播《最好的我們》,看了一下,還是有很多失望,那不是我認識的耿耿,也不是我所熟悉的應(yīng)該的余淮,我也將我所想象的人物形象弄丟失了,重讀,我一邊又一遍的找尋那個我所熟悉的耿耿余淮,雖然會有所干擾,還是又被感動的一塌糊涂,那種簡單的相處,不說話的舒服,沒有什么情與愛的爭執(zhí),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動作,小小的美好的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確實電視劇是表現(xiàn)不了的。
每次讀到一下文字,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感受,你呢?
我們不負責(zé)任的用幾句話將人家捧高,但萬一摔下來,誰也不會去接住她。
現(xiàn)實生活中,除了小孩子之間那種小小的嫉妒作怪,長大如我們甚至我們的父母,大家仍總是喜歡狠狠地抬高別人,無論是家長的你看你家的誰誰怎么那么厲害,那么聰明,以后肯定找份好工作,找個好婆家,等到人家不如意的時候,不知道會如何嘲諷呢,還是,我們年輕人相互之間的羨慕,哇,你工作肯定有大大前途,好好干,說多了,我自己都開始懷疑了,我自己工作也不如意啊,自己被這樣說多了,那種滋味只可意味,其實我內(nèi)心是十分抗拒的!自己不了解他人,反正被捧上去被給予無形壓力的是別人,他人所感都與自己無關(guān),反正大家永遠只能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然后添油加醋的滿口都是酸酸的。
這個世界上,離開誰你都活的下去,因為大家的幸福,并不是綁定在一起的。
越長大,經(jīng)歷的事情越多,這樣的體會越明顯,好比親人的去世,你會發(fā)現(xiàn),除了偶而緬懷,你的生活竟沒有任何變化,不相關(guān)的人更加不會有任何的影響,你去世這件事情都為人所不知,這個世界還是一樣運作,所以,先活著再說,然后,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我是說,人就這么一輩子的時間,你前半輩子觀看你父母的生活,后半輩子還要模仿復(fù)制一遍——你虧不虧啊?"
我默然。話雖這么說,可是誰能保證我們不重蹈覆轍?也許父母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無聊,他們也有理想和憧憬,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對愛情,就像此刻的我們。可是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高估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與運氣。
我一直跟自己講,無論如何,都不能步父母的后塵,仿若這一輩子的使命意義,就是結(jié)婚生子養(yǎng)家,然后完全沒有了自我,正如耿耿所想,難道我們父母沒有想過,難道他們不是迫于生計,迫于命運,只愿,無論未來怎么樣,永遠記住那份初心,慢慢的成為越來越優(yōu)秀的自己,等到以后步入婚姻也好,作為家庭主婦也好,我們可以自豪說一聲,這是我樂意去做的,這是我最想做的事,而不會說以為被迫選擇的,簡單說,就是變?yōu)楦鼉?yōu)秀的自己,給自己創(chuàng)造越來越多的可以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與機會!
關(guān)于看完電影最好的我們觀后感2
故事的開始應(yīng)該是劉昊然,譚松韻版的《最好的我們》。 “當(dāng)時的他是最好的他,后來的我是最好的我??墒亲詈玫奈覀冎g,隔了一整個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過的青春…” 電視劇版的《最好的我們》里面有一個“敢動我小爺?shù)娜?,我看他是活得不耐煩了”的余淮,有一個為了余淮而選擇理科,選擇北京的耿耿。結(jié)局那一句“我來晚了”,都讓我對電影版的期待不那么大,也不那么小。 電影里面有許多戳到我的點。陳飛宇版的余淮,有一種在打光下很痞的帥氣。
電影的節(jié)奏還是很緊湊的,它在短短的時間里面,用倒敘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高中時候的耿耿余淮,這一部分很甜,陳飛宇版的余淮總有一些霸道總裁似的臺詞出現(xiàn),不那么直接,卻也不扭捏。耿耿的好助攻閨蜜把她的自行車鑰匙扔掉,然后想讓余淮送耿耿回家,我們都以為看到余淮爽快的說“走,我送你回家”。故事的發(fā)展應(yīng)該是女主就這樣坐上了男主的腳踏車后座,然后在夕陽那美輪美奐的余暉下,慢動作播放,他們幸福的回家去了。誰知道,余淮會直男式的送耿耿上了公交車,在我們跟耿耿一樣懵逼的時候,以為故事就這樣了??墒?,這時候余淮騎上他的腳踏車叫停公交,醒悟般的說到“送你上了公交,我才覺得我應(yīng)該送你回家的”。有點傻氣,但還好是我們心里想要的那個版本。 我想這個電影之所以在我看完之后,覺得它并沒有像一般的我們以為的那些青春片一樣俗套或者直接覺得是爛片,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個版本的余淮他能給予我們觀眾想要的樣子,正中下懷。電影里面這樣的轉(zhuǎn)折還有很多。 其次,讓我感動的點,應(yīng)該更多的是在結(jié)尾的時候,都是知道電視劇版的《最好的我們》,因此總少不了比較,因為劉昊然版的余淮就是我以為最好的那個余淮,可是我沒想到陳飛宇版的余淮,身上的魅力也不少。尤其是看到長大后的余淮,那個發(fā)型,那個出場,完全是帥的。
最后的部分讓我覺得感動的點還有電影的配樂。當(dāng)楊炅翰的《最好的我們》響起的時候,當(dāng)歌詞唱著“最好的我們,最壞的我們”配著男主回憶的獨白,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電影里面還有幾處讓我很動容。一個是最后在晚秋高低,余淮出現(xiàn)喊的那句“你是白癡嗎?”,一下子就讓我跳到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電影里,沈佳宜在看到柯景騰為了耍帥,被打,心疼的在雨中喊出的“笨蛋,大笨蛋?!边@兩處的給了我一種很相類似的感覺。以及高考前,余淮送耿耿回家時,鏡頭看到的星空,也讓我想起《那些年》里面,地震的時候,男主女主打著電話抬頭看的那片天空。
看完電影,我并不覺得它像一般的青春片那樣爛片,而是讓我覺得自己陷入了很大的情懷當(dāng)中。電影結(jié)尾打的那些字幕,很矯情,也很煽情。 在看電影前,就有網(wǎng)傳,這是部男生看了都會哭得電影,我也很好奇怎么樣才能讓男生也哭,畢竟因為看過電視劇版,對情節(jié)還是知道的情況下,又像我這么“鐵石心腸”的人,我覺得哭出來應(yīng)該還不至于吧。盡管看完電影,我也沒有哭,但是我想說,它真的有帶給我感動,我也沉浸其中。為陳飛宇的帥在心里偷偷興奮,為了最后,晚秋高低,不是“我來晚了”,而是“你是白癡嗎?”的結(jié)局而感到滿足。
最后還應(yīng)該說,我覺得看完這個電影真的覺得挺甜的。但是里面有盛淮南,卻沒有那個在墻壁上寫“洛枳愛盛淮南誰也不知道”的洛枳,也沒有電視劇里面最后也在墻壁上寫了“盛淮南愛洛枳全世界都知道”的盛淮南。更沒有那個為了表達喜歡,而在學(xué)校操場用鈉和水制造大爆炸的路星河。但是它還是比較完整的告訴了我們耿耿余淮他們的故事。
關(guān)于看完電影最好的我們觀后感3
不知道為什么看完《最好的我們》,我在耿耿找到的共鳴遠沒有在余淮身上找到的多。
我其實也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不肯承認自己其實沒什么才華,想要假裝取得的成績都是那么毫不費力,但其實付出了很多別人想不到的努力,走過很多別人不知道的彎路。當(dāng)年想考清華,高中三年成天掛在嘴邊,除了努力學(xué)習(xí)也沒怎么想別的(就算暗戀別人,找一些競賽班的大神偶像也是用他們來激勵我),剛開始差點就想轉(zhuǎn)去學(xué)物理競賽了。后來,高考失常了一些,沒考上清華,雖然結(jié)果也不太差,但是一開始進入大學(xué)落差還是很大的。
所以我總能從余淮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我們都是平凡、努力而又倔強的人啊。
看到《最好的我們》的結(jié)局,我想明白了一件事,當(dāng)我們成長了以后,有一天如果也能用我們的能力去溫暖那些曾經(jīng)鼓勵幫助過我們的人,那真是一件美好的事啊!我想我也必須承認高中時那個有點微胖、經(jīng)常埋頭刷物理題的女孩其實也是自己青春里最好的樣子。
關(guān)于看完電影最好的我們觀后感4
剛開播的時候,在網(wǎng)上看到了些安利,查了下原作者,同齡人!于是本著對原著口碑的信賴看了起來,拍的真不錯呀,演員的表達自然不做作,主角奪目,配角也都很出彩,好劇好劇。
想起一個小片段,周末和耿耿被流氓追打,跑到振華門口,周末支了耿耿去搬救兵,然后在馬路上瀟灑回頭準備和流氓頭頭正面對決,伴著“這就是我人生中的巔峰時刻”的獨白,真是讓人忍俊不禁,余淮小爺耍狠斗勇解繃帶要揍人的架勢也是可圈可點。除此之外,余書桓和耿依萍在城墻上的對峙,路星河的科學(xué)之美、藝術(shù)之美、都沒你美,也很有趣,整出戲清新活潑,觀之心情愉悅。
幾集追完之后忍不住補看了原著小說,作為八月長安的同齡人,還是挺有共鳴的。作者的風(fēng)格也是細膩而自然,高中生活的還原度很高,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讓人會心一笑。其實原著的感情線只是淡淡的,并沒有渲染得轟轟烈烈,難得的真實,但是拍成戲劇,確實不容易好看。劇中加入的路星河,我覺得還是挺好的,增加了很多戲劇沖突和笑料,而且他還有偶爾的“上帝視角”,讓耿耿和余淮的角色更豐滿了。
現(xiàn)在追完了12集,對路星河在讀詩會后跟耿耿說的那句“你不平凡”印象很深刻。其實在這個時間點,誰看耿耿都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女高中生,乖乖上課,規(guī)矩成長,雖然在周圍一眾學(xué)習(xí)成績比自己強的同學(xué)中懷揣著小小的自卑,但是依然抱著熱忱生活,是個普通美好的16歲少女。但路星河卻能在這個時候用“上帝視角”看到耿耿的出眾,一舉鎖定自己人生的女主角,也算是改編者的良苦用心,想在觀眾心中早點設(shè)下鋪陳,這時的耿耿,雖然還沒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但她并不是個平凡的女孩兒。
用現(xiàn)在世俗些的眼光來看,余淮和耿耿,都不能算得上是什么“天之驕子”。余淮聰明,勤奮,目標明確,卻沒有上天的眷顧,先是頻頻在大考中失利,后又成為了人生羈絆中的困獸。反觀耿耿,她其實并不是什么學(xué)渣,只是在強手如云的第一陣營中不那么出眾罷了。比起很多同齡人,她還有很多幸運之處,比如說開明的父母,雖然離異,卻都依然愛她,并能支持她的人生選擇,而余淮的家庭,則在父母思想高度的層面就被甩開了差距。耿耿的平凡,在于她和千千萬萬的“我們”一樣,咬牙切齒地啃著數(shù)理化,被高考的壓力逼得喘不過氣,對于少年情愫也只是懵懵懂懂,但她又比很多很多的“你我”出色許多。
耿耿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勇敢又堅韌的姑娘。文理分科時,為了能繼續(xù)和余淮坐同桌、和老友在一起,耿耿毅然力排眾議選擇了理科。在父母的擔(dān)憂、未來的渺茫都擺在眼前時,耿耿選擇了迎難而上,而且在日后的兩年中契而不舍、勤勤懇懇地為自己的選擇負責(zé)。高考的又一次出色發(fā)揮把她送進了一所不錯的大學(xué),而之后面對不喜歡的工作,耿耿依然能夠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辭職,回鄉(xiāng),開攝影工作室。她人生的每一步都敢于走向那條不容易的道路,雖然對于改變難免心懷惴惴,卻從不畏縮,每一步都走得漂亮。
其實我是看了劉昊然才理解了耿耿七年的無法忘懷,可能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余淮吧,對于我而言,這個同桌雖好,但是七年的執(zhí)迷不悔仍然不是很真實。劉昊然給出了很好的“為什么”,大概是春風(fēng)再美比不過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吧??赡芄⒐⒌耐瑢W(xué)中大多數(shù)人在少年時代比她得意,但是能夠一直向著自己的真心生活的,恐怕沒有幾個。七年間,耿耿固執(zhí)地保護著心底里這份少年時期萌發(fā)的感情,周遭的壓力,自己的心中的疑惑,都沒能消耗真誠的愛意。小說的結(jié)尾,耿耿心中的獨白,“余淮,有我呢。不管未來會發(fā)生什么,我一直在你身邊,別怕。愛情的意義本就是兩個人在一起,扭轉(zhuǎn)命運的手腕?!?看看這個姑娘,多棒,好想為她鼓鼓掌!知道很多劇迷嗷嗷叫著,青春你欠我一個余淮這樣的同桌,我卻更想說,如果十幾歲可以重來,我愿做一個這樣的耿耿。
前12集已經(jīng)追完,譚松韻的耿耿,親切自然,可愛有余,現(xiàn)在還看不出對于耿耿內(nèi)心這份真摯和堅強的演繹,期待演員后期的表演,能讓我們看到這個內(nèi)心瑰麗、絕不平凡的耿耿。后期的余淮,敏感和不安全被生活無情揭開,飛揚的少年墜落成失意的青年,也期待年輕的演員能用飽滿的演出給余淮的另一面賦予生命,等全劇追完,再來評價。
多說說劉昊然,并沒有看過他太多作品,之前大熱的唐人街探案,也是在看了最好的我們之后補看的。我很喜歡演員劉昊然,包括被安利了他拍攝雜志的視頻“少年變身事件”,陰暗的劉昊然,尤其是那個惡魔的笑容,讓人刮目相看。平心而論,動態(tài)的他比靜態(tài)好很多,雜志圖出彩的很少,動態(tài)的視頻卻有滿滿的靈氣,這是老天爺賞飯吃啊劉演員。作為八卦吃瓜群眾,這幾天看到了不少沒有營養(yǎng)的討論,可是不管是拍雜志,拍廣告,拍真人秀,我都沒有什么興趣,劉昊然是那種,我會最期待看到影視作品中的他的演員,因為那里面才有最好的劉昊然。
關(guān)于看完電影最好的我們觀后感5
在等《這么多年》出書的時候聽說了二熊的《最好的我們》要被改編成網(wǎng)劇,特別期待。之前看過的《匆匆那年》的網(wǎng)劇,雖然覺得不如原小說,但是整體的感覺還是不錯的??墒沁@次的網(wǎng)劇就讓我有點失望了,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好的地方就不想說了,因為太多人說過。我不是一個喜歡寫劇評的人,但是《最好的我們》是振華三部曲里面我最喜歡的一部,總覺得應(yīng)該寫點什么紀念一下。
譚松韻和劉昊然的cp感還是不錯的,演技也沒什么問題,我不喜歡的就是編劇對于你小說的改編,對于我這個喜歡原著的人來說,還是有點難以接受。最直接的就是很多經(jīng)典語句的喪失。第一集里我最傷心的就是那句“我就是耿耿”沒有了。當(dāng)時書里面對這句話的旁白我就覺得特別貼切,人這一生能有幾個機會用“我就是____ ”的句式來介紹自己呢?結(jié)果說沒就沒了... 還有最開始的初見,總覺得太過刻意太過狗血了。而后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矛(狗)盾(血)沖(情)突(節(jié))也就不再(吐)說(槽)了。
我主要想說的其實是這部劇的人設(shè),這個是讓我最為失望的地方??梢岳斫饧尤肼沸呛右粋€角色是為了戲劇沖突,然而我只是想看男女主角之間單純的相處。如果說這是還能原諒的一點的話,那么余淮和耿耿的變化才是最讓我接受不了的。
余淮他只是一個聰明點的很普通的男生,長得沒有那么帥,有點小黑,會打籃球,很有人緣,這樣的男生是在我們的初中高中里都會遇到的人。他善良,但沒有那么熱心,在最初當(dāng)耿耿說自己考得差時,他也沒有主動提出幫助,而是告訴她:會習(xí)慣的。而耿耿,也不是劇里面描述的那樣的差生,她有煩惱,但不是憂郁的;她雖然有時接受余淮的幫助,但她是在自己努力著的。他們不是相互依賴的關(guān)系,最開始只是很普通的同學(xué)和同桌,只有那么一點點情愫的,而余淮當(dāng)時也是不知不覺的。他們只是一對普通的男生女生。
這樣的人設(shè)才是我們喜歡《最好的我們》的理由,它是描寫了千千萬萬個我們這樣的普通女生的青春,還有那些曾經(jīng)喜歡過自己同桌的女生:我們都是耿耿,但我們沒有余淮。我們只是期望生活中能有一個余淮這樣的男生,而不是妄想一個劉昊然這樣的男生在身邊。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記憶,沒有那么多的狗血,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是用在學(xué)習(xí)上的,只是某些穿插的瞬間,某些片段,是美好且飽滿的。
其他的,諸如洛枳并不是一個很美麗的學(xué)姐,也不是面帶溫暖笑容,為人開朗,非常熱心的學(xué)姐;朱瑤也不是那個做事無腦,尖酸刻薄的人,她只是個帶點尖子生的小驕傲,并且有點自私的女生,她們在真實的生活中,不會是網(wǎng)劇里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而老師們,我也不相信重點中學(xué)的老師是這樣蠻橫無理,精力旺盛,還辱罵學(xué)生,完全不像我遇到過的任何老師。也許這是編劇和導(dǎo)演的青春記憶,然而它卻不是我心里的耿耿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