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纷x后感800字
魯迅寫下《祝?!罚笫珍浽谛≌f集《彷徨》中。32年后,這部小說由夏衍編劇,蔡弧導(dǎo)演執(zhí)導(dǎo),成為了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下面是小編搜集的《祝?!纷x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祝福》讀后感1
一聲鈍響,揭開了祝福的帷幕,整個魯鎮(zhèn)都深浸在快樂祥和的氣氛之中,根本沒有人注意到,有一個人正悄然死去,《祝福》觀后感?;蛟S好多人都希望她死去,人們覺得她是一個很晦氣的人,她的存在給那些人帶來恐慌與不祥。她就是祥林嫂,魯迅筆下一個鮮活的人物。
在祝福最后一幕,祥林嫂倒在雪地里,皚皚的白雪飄落在她身上,而魯鎮(zhèn)卻被隆隆炮聲麻醉。那一刻,我們不僅能感受到祥林嫂死得是多么可憐,而且可以認識到社會的其他分子,他們是多么的無情,悄無聲息的被社會的大染缸同化。在那的年代,人們是多么的無情與迷信,他們的思想像是被蟬禁封住了。而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在馬列指導(dǎo)下,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我們社會沐浴在陽光之中,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對祥林嫂報以同情之外。更多的是知道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著思想進步性。學習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用科學文明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用實踐改造客觀世界,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幸福。我們要以一顆寬容博愛之心善待他人,祥林嫂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新的時代已經(jīng)向我們大步踏來,我們應(yīng)該做的就是武裝自己的頭腦緊跟科學發(fā)展的潮流。我們身處大好時代,我們要好好珍惜。
對于祥林嫂,阿毛,賀老六的死一直困擾著我,雖然當時生活水平較差,醫(yī)療條件也比較差。但是也不至于讓他們雙雙死去,從電影中我才知道。他們都是被人逼死的,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沒有給他們生存的權(quán)利,死對于他們是最好的出路。賀老六是被債主逼死。阿毛被狼吃了,這里的狼似乎喻指當時債主,他們心比狼心還毒。祥林嫂也是被人逼死,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給她一口飯吃,活活的被凍死餓死。在這種情況下,死可能是他們最好的'解脫了。對祥林嫂的死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超脫,起碼不會再受人們的嘲諷,白眼,唾棄。讓我們聯(lián)想到,在封建社會,你只有去死。你可能才會得到安寧與自在,才會是自己的人格不受侮辱,不會被人玩弄。這正是魯迅所反映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zhì)。對于人們對真善美的認識已經(jīng)被曲化。認為吃齋念佛就可以獲得菩薩的保佑,認為準備些福禮就可以獲得一年的好收成,似乎有些可笑,什么三從四德,好女不嫁二男,什么陰曹地府,這些都是為了控制人們。就像祥林嫂想獲得做人的權(quán)利,去捐門檻,只有被人踏來踏去,才能贖罪,多么可笑。但反映出人們思想是多么落后。但這一切已經(jīng)過去,光明在馬克思主義傳到中國那天出現(xiàn),在毛主席領(lǐng)導(dǎo)下,太陽升起。今天又在胡錦濤同志帶領(lǐng)下,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祝?!芳耐辛朔饨ㄈ藗兊拿篮迷竿瑫r也表現(xiàn)出了現(xiàn)代人的祝福,希望我的社會更加和諧。人人都能平等相待。人人都懷揣科學與文明,將中國變得更加美好。
《祝?!纷x后感2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弊x完魯迅先生的《祝福》才深有感觸。以前不明白魯迅先生為何以“祝?!泵?,原以為“祝?!苯员M美好之意,而讀完《祝福》才懂得此“祝?!狈潜恕白8!??!芭说谋鄄捕荚谒锝猛t,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后,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拜的卻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所以,“祝?!睂崉t為祭祀。所謂“祭祀”,就是要有犧牲品、祭品,而祥林嫂正是這吃人社會的祭品!
回望祥林嫂的一生,無疑不令人心生悲憫?!拔迥昵暗幕ò椎念^發(fā),即今已經(jīng)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笔堑?,她青年喪夫,又被婆婆賣到深山老林,生活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然而第二任丈夫賀老六竟病死了,兒子阿毛被狼吃了,她的精神寄托也從此消亡。從這以后她便瘋了,逢人便以“我真傻”訴說她的悲慘遭遇。可是在那個年代那些腐朽麻木的人怎么能感同身受呢,不過也是當家常掛在嘴邊。沒有人向她伸出援手,甚至是嘲笑諷刺。而開篇的祥林嫂向“我”一遍遍詢問人死后究竟有沒有靈魂。也許是在向我求救,希望從這得到救贖,作為知識分子的“我”雖然非常同情祥林嫂,但因為在這大背景下,我的同情也不得不被壓抑著。
是的,魯迅先生對祥林嫂問題的回答顯然表明他是尊重祥林嫂的,而魯四爺和柳媽等人的態(tài)度,卻令人心寒。對于祥林嫂的死,魯四爺只是淡然回答。“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先前還將形骸露在塵芥里,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xiàn)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于干凈凈了。”可見等級觀念的毒害之深。而柳媽卻把祥林嫂的傷心事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小說里的人物好像沒有人真正口出惡言,但他們話語間的惡意與無形的精神壓迫,猶如將軟刀硬捅到祥林嫂身上,生生的將她捅得血肉模糊!
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與“封建禮教”是不可違抗的禮法,即使是接受過新思想洗禮的“我”讀過一點書,懂得一點道理,隱約察覺出了社會的不合理性,卻無力和無決心去改變那個社會……
文中的末尾,魯鎮(zhèn)的人們都沉浸在新年的祝福中,而祥林嫂卻像空中綻放過后煙花的灰燼,成為了人們熱鬧的陪襯,最終被人們丟棄和遺忘。在那個自身都難保的時代,沒有人會記得她,沒有人愿意記得她。祥林嫂就這樣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里死去了,她的離開是一個時代的慘劇與悲哀。
縱使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縱使我們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若成為那些麻木冷漠的人們,我們和一具只有骨架的空軀有何區(qū)別?而我不愿這樣,生活中悲傷的事情已經(jīng)夠多了,請再溫暖一些吧!
《祝?!纷x后感3
新年的喜氣還在爆竹燃放后的煙霧中彌漫,人們談笑風生,忙著殺豬宰羊,求神拜佛,完全沒有察覺到有一個人正在他們眼前死去。這個人便是祥林嫂,魯迅筆下的一個被社會遺棄的乞丐。
魯迅生動地塑造了祥林嫂這個受侮辱、受壓迫的舊中國農(nóng)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精神摧殘。祥林嫂勤勞、善良、質(zhì)樸、頑強,對于封建禮教橫加給她的種種迫害與摧殘,她曾進行過不斷地掙扎與抗爭,但終究還是被舊社會壓垮、吞噬了。不但平平安安地做人的權(quán)利沒有爭得,就是完完整整地保全自身的希望也已破滅。祥林嫂的反抗完全是出于自發(fā)的,她對自身的反抗還缺乏正確的認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帶有濃厚的悲劇性。祥林嫂作為一個受侮辱、受迫害、被剝削、被奴役的舊中國勞動婦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軌跡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舊社會對勞動婦女的深重壓迫,尤其是精神摧殘。
祥林嫂,這個悲劇的化身,歷盡了塵世間所有的痛苦,帶著滿心的屈辱與傷害,終是離開了我們。祥林嫂死了,但究竟是誰殺害的她呢?是她婆婆還是衛(wèi)老婆子?不,她們只是整件事情的導(dǎo)火線;那是其它的傭人?不,他們也僅僅起了推動作用;還是魯四叔和魯四嬸?也不是,真正操縱這些人的是封建思想的禁錮,使他們變得如魔鬼一般,造成了祥林嫂的逐步淪落。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終是死于何種原因,我只能揣測,她在閉上眼的最后一刻應(yīng)該是沒有忘記微笑罷。祥林嫂在生活中受盡苦難,歷盡嘲諷,在封建禮教冷血的獰笑中步履艱難地走著。這時候,死亡對她來說,已不再是恐懼。在現(xiàn)實的痛楚里,死對她來說更像是一種解脫。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天使美麗的微笑了。當歲月的蹉跎將兩鬢白霜吹進她的發(fā),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脫的光點……
如果能讓祥林嫂在我們這個時代再重生一次,也許她能夠像現(xiàn)代的中年婦女一樣,讓自己的兒子丈夫挽著,幸福地笑著!
《祝?!纷x后感4
《祝?!肥且黄屛腋惺茴H多的文章。文中祥林嫂一生命運坎坷,深受封建禮教、迷信思想的毒害和無人性的摧殘,四十上下就頭發(fā)全白,臉無血色,像一具直立的尸體,最終走向生命的毀滅。
就這樣一個平凡、樸實的底層勞動婦女,只想平平安安過一輩子,能生存就行,可是她的愿望卻得不到滿足。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封建禮教的毒害雖是一個重要原因,人性的冷漠也不容忽視。這不僅在當時封建社會是這樣,如今所處社會也存在這種問題。
一位老人見義勇為抓小偷,周圍路人卻在旁圍觀,無人出手相助;公交車上上來了一位頭發(fā)近乎全白的老者,老人年紀較大腿腳不靈活,行動有點緩慢,公交車司機竟不耐煩地催促老人快點,而車上乘客也都沒起身讓座;一個學習、生活上遇到挫折,一時想不開想自殺的學生站在高樓頂上,樓下的人不但沒勸阻他,讓他想開點,反而幸災(zāi)樂禍地喊道:“跳呀!快跳,你怎么不跳呢?”……生活中這些情況時有發(fā)生,難道我們不該自我反省嗎?反省以前當我們遇到類似情況時,我們是否也充當了一個只想看看熱鬧、不為別人設(shè)生出地看想的旁觀者的角色。
好在還有那么一群人,他們默默地幫助別人,無私奉獻,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謝延信就是其中一員。謝延信為遵守當年與重病的妻子“你死后,我一定好好照顧岳父、岳母”的諾言,在妻子離開后,細心照顧岳父岳母,將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幾十年如一日,沒有一絲怨言,他就這樣一直贍養(yǎng)著兩老,撫養(yǎng)著女兒。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多歲,其中三十年的風風雨雨,只有謝延信能體會到。謝延信猶如一頭廋弱的老馬,一步一步登上善良的頂峰,散發(fā)著人性的光輝。
在這樣一個提倡和諧社會的圈子里,人人都要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因為人的本性生來皆是善的,只不過是不小心走錯了方向。我們不乞求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偉事,只本能以一顆善心待人,讓困境中的人們看到一縷陽光,感受一絲溫暖,找回一點希望。善良的人性像是一朵嬌嫩欲滴的玫瑰,只要我們能細心呵護,精心照料,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殘敗的玫瑰會重新露出它的芬芳!而“祥林嫂”也會永遠成為過去,和諧的社會將不會再有如此的悲劇上演!
《祝?!纷x后感5
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個受盡舊社會封建禮教毒害的普通窮苦婦女的形象。
在丈夫死后,祥林嫂為了避免婆婆把她賣掉,逃到魯鎮(zhèn)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岐視和虐待。
但是她還是被搶走,強迫嫁給賀老六。好在賀老六是個純樸忠厚的農(nóng)民,他們很快有了兒子阿毛。然而,好景不長,賀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殘飲恨死去,不久,她唯一的兒子阿毛又被狼吃掉。
祥林嫂徹底垮了,喪魂落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后在除夕爆竹聲中死在了大雪中。
夏衍根據(jù)魯迅先生的原著,在故事情節(jié)上做出了一些再創(chuàng)作。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祥林嫂拿著切年糕的刀沖到寺廟里看門檻的戲,“什么菩薩??”這句不是由魯迅先生寫出的臺詞實乃驚人之語。一語道破封建禮教迷信神權(quán)的害人天機,也對祥林嫂的角色形象作出了一番修改。
雖然有所改編,但影片的風格卻和原著的文字風格驚人一致,劇情的結(jié)構(gòu)清晰,影像灰暗,配合著凝重、悲涼的背景音樂,充分體現(xiàn)了了魯迅原著中的冷峻、沉重的藝術(shù)風格和悲劇氣氛。
同時,電影也有很多自己的風格。例如賀老六彌留之際突然拿起槍朝向王師爺這段戲就是運用人物的形體動作和表情刻畫人物。
其次,在造型和形象上非常簡潔地凸顯出人物性格,如祥林嫂、王師爺?shù)取?/p>
看了這部電影,相信沒有人會不被這如泣如訴的血淚控訴而潸然淚下。伴隨著悲傷的音樂,我們在祥林嫂悲慘的一生中做了一回無力的看客。
魯四老爺身為讀書人卻為封建迷信馬首是瞻;魯四太太吃齋念佛卻是假慈悲、真殘忍;王師爺、賀老大、魏老二等人自私自利只重視自己的利益……
祥林嫂、阿毛、賀老六不是病死的,不是餓死的,不是被狼吃的,是被那個社會逼死的。封建舊社會就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祥林嫂這樣的人在那個時代只能留下血和淚的浮光掠影。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著說?!覇沃老卵┑臅r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p>
若干年后,我再看《祝福》,看到這段曾經(jīng)讀過的話,仍舊感到鼻子一酸,淚水在眼眶中打轉(zhuǎn)。先生筆下的祥林嫂仿佛就在我眼前站著,畏畏縮縮,花白的頭發(fā)蓬亂地束在一起,凍壞的手指縮在袖口里。
我突然想張開雙手抱抱她,想抱抱那個時代所有可憐的母親,可憐的妻子,可憐的女人。
《祝?!纷x后感8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