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城_古城的觀后感精選5篇800字
推薦文章
古城里的路是石板鋪成的,在無數(shù)人腳步的眷戀下,顯得光滑明亮。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游古城_古城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游古城_古城的觀后感1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我和匯華作文全體師生在古城公園集合。古城公園位于濱河路中段,占地19。6公頃,是2009年5月開工建設的,2010年9月竣工的。是我市第一座休閑、娛樂的開放式園林。
踏著彎彎曲曲的石子路,我們來到了名人廣場,名人廣場的名人榜高約2。75米,長59米,在59米長的花崗巖紀念碑上雕刻著50位名人畫像,以及他們的豐功偉績有:大漢英雄衛(wèi)青,春秋霸主晉文公,在名人廣場的西北角有青銅鑄造的老爺爺和兩個小朋友,老爺爺手里拿著叫《平陽志》的一本書,給兩個小朋友講述著里面的故事,小朋友拿著筆和筆記本,還有電腦記載著《平陽志》里一些文字。參觀完名人廣場,我們又返身走向廣場來到了元代戲臺,元代戲臺高大雄偉,造型古樸,是由四根圓柱組成的,正前方還有18個戲曲臉譜,這些臉譜栩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我能想到臨汾是戲曲文化之鄉(xiāng),也能想象到臨汾戲曲文化歷史悠久以及臉譜藝術的博大精深。
元代戲臺位于公園中心,戲臺高13。8米,背靠湖水,面朝東大門,繞過元代戲臺,我們可以看到平湖水色,平湖總面積一萬三千六百多平方米。隨后,我們又來到了吊橋,吊橋是由兩條又粗又紅的大粗繩子和木板組成的,吊橋下面是又清又綠又靜的湖,清的可以看見湖水底下的細沙和小魚,靜的可以聽見蕩漾的水聲,綠的像一塊無暇的翡翠。不時有小船經(jīng)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p>
接著我們來到了龍牛廣場,龍牛雕塑是全國第一座龍牛合二為一的藝術雕塑,高7。8米,寬3。6米,牛是古代臨汾的象征,古稱臥牛城,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兩者合二為一,象征著臨汾秉承歷史,盛世騰飛的景象。
緊接著又來到了古城展示臺,古城展示臺高大雄偉,兩側有上下的臺階,上面有青銅微縮鑄造的古城舊貌,臨汾有座大鐘樓,半截插到天里頭,往下俯視,大半眼前景色盡收眼底,其中看的最清的是湖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樹,這樣的樹環(huán)繞著這樣的水,景色真是美不勝收。隨著嘩嘩的流水聲,我們來到了瀑布,看到瀑布,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p>
美麗的古城公園,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的。
游古城_古城的觀后感2
去麗江古城時,用的是古老的交通工具——火車,伴著火車機械的車輪聲和一路的風景變遷,我似乎乘坐著時光機回到了很久以前……
這個古老的地方,到處洋溢著悠久的氣息,這樣的小城讓我有種穿梭時光的感覺,到處是深隧的巷子,到處彌漫著老屋的木香。抬頭是湛藍的天空,毫不夸張的白云藍天。
一條巷子,兩排木樓,感覺天空格外高遠而又狹窄,好像,好像井底之蛙。在這樣的古城之中,幾乎見不到任何現(xiàn)代化的建筑,嗅到的只有那一絲絲悠遠與古樸。在這里生活的人們正猶如一只井底蛙,而我恰恰只甘愿做一只井底蛙,如果能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方。
踱步在古城的深巷中,木樓散發(fā)的香氣回蕩在巷子中,路邊的一草一木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息。巷口老人正煮著她的白米粥,用芭蕉葉制成的圓扇對著煤爐扇動,孫兒在一旁嬉戲。從她從容的神態(tài)中看得出,她的自在滿足,安享著晚年及天倫之樂。這位滿頭銀絲的老人或許從未離開過這里,從未見識過外面精彩的世界,但她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她和自然有著最親密的接觸。
在巷子盡頭有這么一戶人家,據(jù)當?shù)厝苏f,是該地最富裕的人家。我們打算去拜訪一下這戶“富貴人家”。只是擔心把我們這群不速之客拒之門外。結果盡如人意,這家的主人——一個中年男人聽說我們來自杭州,熱情地招待了我們。驚喜之余,他講了去外地發(fā)展的經(jīng)歷,他是個土生土長的麗江人,從小就十分想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等到20多歲的時候隨著年長者一同去了南方的一座城市發(fā)展。在那城市做得倒也順利,發(fā)了財,有了自己的事業(yè),等到而立之年的他毅然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回到了古城,打算成立自己的家庭,永遠生活在故鄉(xiāng)。究其原因是城市的生活讓他感到厭倦,畢竟生活了20年的故鄉(xiāng)才是最好的歸宿。中年男人的一句話讓我印象頗深:我打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住在大城市反而水土不服,我還是喜歡大自然。
科技在發(fā)展,自然同樣要崇尚,一次古城之旅,讓我對大自然情有獨鐘。若是能以山水為伴,過著古城生活,我也甘愿放棄身為都市人的驕傲,就像古人愛隱居山林一樣?;蛟S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游古城_古城的觀后感3
今年暑假,我們沒有出去玩,因為我太忙了,因此我很失望,于是媽媽就帶我們來了一次就近之旅。
我們首先去了迎薰門廣場,想象中的廣場非常好玩,有碰碰車、打槍的、還有電動小車,還有很多好吃的,可到了跟前一樣都不想玩,覺得太沒意思了。我們在廣場上站著,抬頭看到了長長的古城墻,于是我們決定先去城墻上溜一圈。
我們從迎薰門進入古城內,爸爸說以前這里叫大南門,因為它在古城的南面。“那為什么現(xiàn)在叫迎薰門呢?”我問爸爸?!坝归T是什么意思?”爸爸也不太清楚,我們回去查閱了資料才知道,迎薰門這個名稱是明朝最后一次修筑城墻時,當時的縣太爺題寫的。迎薰的意思是歡迎東南方來的和薰之風。
在迎薰門的門洞里有兩條深深的、長長的印痕,我們仔細讀了旁邊的介紹,上面說這是古車轍,車轍就是馬車車輪走過后留下的痕跡。它又深又長是因為以前有的馬車車輪邊框外包著青銅和鐵,因此對路面的傷害比較大。而平遙明清時期做生意的很多,票號也很多,所以車馬出入自然也多,于是就在這石頭路面形成了深深的車轍印。這是我們曾經(jīng)繁榮和輝煌的見證。
進了迎薰門往左拐,就可以上城墻了,可以走臺階,也可以爬坡上去,臺階和坡都有,這是為了人和工具武器都能方便地上下城墻。所以說在古代城墻主要是用來防止外來入侵的,同時也能有力地打擊敵人。城墻上的城樓和垛口就是觀察敵情、射擊用的。聽姥姥說城墻也是用來抵擋洪水的,在她小時候,有一次洪水就把城外老百姓的家和莊稼都淹了,但她們卻好好的。
我們還沿著城墻的墻根走了一遭,看見有的地方安裝了先進的儀器,爸爸說那是與電腦相連的測量儀,只要縫隙再大一點點,電腦就會馬上顯示出來,工程師們也會在第一時間知道,然后研究制定有效的方法來預防和保護。有的地方的土墻壁已經(jīng)有了很深的溝、很大的洞,我想城墻年紀大了,需要我們的保護。我還細細地聽了導游的介紹,心中很佩服古代人的聰明和吃苦精神,也更加覺得我們應該用心去保護古城墻。
下一站我們去了明清街。大街小巷里,碗托、牛肉、油糕、莜面栲栳栳的叫賣聲、吆喝聲不絕于耳。我們在明清街上吃了老豆腐、碗托、轟炸大魷魚、米糕、糖葫蘆……哈哈,太過癮了!媽媽還向我們講了她小時候在明清上住著,正月十五看紅火的情景,我想著肯定熱鬧極了!
在古城里游了一遭,知道了很多知識,平遙真不愧是“世界文化遺產”。
下午出來了,我們還在迎薰門廣場上搭了帳篷休息了一下,哥哥和我兩個人吵吵鬧鬧沒把帳篷搭好,最后還是在爸爸的幫助才搭好,帳篷真舒服呀,本想在里面好好的睡一覺,結果卻是玩鬧了一番。天漸漸黑了,我們只好收了帳篷。
雖然這個暑假沒去遠點的地方玩,也沒有去大城市,更沒去游樂場玩,但我還是比較滿意這一天的。
游古城_古城的觀后感4
乾州古城坐落于山清水秀的湘西。這里依山傍水,鳥語花香,當?shù)厝丝可匠陨?,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林里山間,城門內外,洋溢著濃濃的民族風情。
進入雄偉壯觀的城門,城內四通八達。右側是美麗的胡家塘。胡家塘相傳建成于唐朝,后因胡氏木材商賈為塘主,而名胡家塘。一座彎彎的拱橋“清風橋”將池塘分為大唐和小唐,小塘中有一口古井叫“安瀾井”。井深不見底,是整個池塘的水源之地。環(huán)塘而居的幾十戶人家,養(yǎng)花種草,閑情雅致,興味酣然。明清的古建筑別具一格,養(yǎng)育了楊味蔬,高昆麓,髙巡一,周禮全等人才?!俺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闭沁@高潔傲岸,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縱然秋至,滿塘敗荷,莖仍“不蔓不枝”、“亭亭凈植”的荷花造就了血性湘西。
沿著古城門的青石板路,兩旁林立的商街店鋪,古色古香的庭院戲臺,讓人眼花繚亂,作為土家族,苗族邊區(qū)的中心城市,青石板路上,斑斑駁駁,不知留下了多少深淺不一的痕跡。
古城的特色景點之一便是這座舉世無雙的三門開。主樓與耳樓的高低錯落,間距搭配,凝聚著先人的勤勞與智慧,中間是一座主樓,兩邊各一耳樓,亭臺樓閣布局成“品”字形。它賓臨乾州人的母親河--萬溶江河畔,魚蝦戲水,河水清澈。三門開對于古代抵御外敵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天揭曉霧,拾級而上,上一級,則所見愈廣。扶手石垛,迎面微風,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俯瞰城下,胸襟甚廣。而若黃昏時分,登上三門開,卻是另一番風味。夕陽普照,腳畔的萬溶江河面泛泛金光,此時若俯視古城,墻磚黑瓦,紅漆木桌,在金光的照耀下,更加耀眼,你不禁感慨史卷,感慨時間。
夜幕已至,城內燈火通明,橘黃色的燈光迷人耀眼,燈塔相互輝映,星河閃爍,仿佛回到古時,穿越前朝,舊時的輝煌繁華一覽無余,古樸奢簡。給人的感覺是慢慢的,靜靜的。漫步悠悠古巷,思考,行走,任思緒寂靜流淌。
乾州古城承載和奠定了太多厚重的歷史和文化,我有幸生長在湘西,育大于古城。
游古城_古城的觀后感5
“肉體與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p>
現(xiàn)今,古代那些“頭戴金箔,通體渾圓,琉璃九層塔”的建筑或是“古風猶存”的地方不多了,幸虧的是,我“去”了西安。
西安的古建筑也只廖廖,外界對這兒的評價只留在了“泡饃”物美價廉,僅此而已。老街沒翻修,就幾幢“危房”打了些水泥,這倒超乎了我的想像。
西安,古城西安,城外那么寬敞,城內又那么狹窄,白墻黑瓦,青灰色磚瓦羅織著大街小胡同。懶洋洋的曖陽渲染著屋檐,把所及之地都染成淡淡的橙紅色。走在大街小巷上,迎面走來的,已然不是穿著短袖長褲,“抬頭近視眼,低頭刷手機”的“東亞病夫”了,我看到了一個自著羅織白衫,衣寬袖整,腰間一個酒葫蘆的書生,牽著一匹騾馬,豪放地笑著向巷子走去。
我三步并為兩步,不顧繁雜的人群,向著人流稀疏處走去。拐角處,少年回頭看看,又走了進去,我連忙追上,卻差點與賣板栗的小販撞個滿懷。
轉角,我看著他瀟灑的身影,印刻在酒樓邊,朱瓦粉墻,檐貼金箔,系馬垂樓邊。我不禁思緒萬千:在多少年之前,那吟出絕句的天才。乍看畢,雄姿英發(fā),酒葫白巾,這個手持龍泉劍笑遍蒼生的家伙。
西安,就是唐代的長安哪!我怎生個爛記性!西安,這寬廣的小城,只留得一隅,萬幸,景色依舊,我不禁回想看到你靠在玄武門前,“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回憶那個美妙的夜晚,看著眼前微醉的美人兒,半醉的你笑道:“云想衣裳花—想—容。”往事歷歷在目,小城多么有人情味兒,能有你的小小天地,夠你在夜晚嘮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薄翱倿楦≡颇鼙稳眨L安不見使人愁?!?/p>
竟有個酒店起了個“太白酒樓”的名號!我住前張望,紅檀木做的桌椅,鍍了層像玉顏色金屬的杯子,竟別有情趣。
唉,狹窄的西安,竟沒你安身之所!不讓你再“月下影獨酌”了!
我嘆息著,望著不知換了多少株的白李樹,時光老人好匆忙的腳步!這次第,已然逝去千年了。
千年已過,西安還挺立著,你的墓里,定有女兒紅、龍泉劍吧!你的墓上,白李開得好生燦爛!像西安的輝煌一樣,像你的生命一樣。
游古城_古城的觀后感精選5篇800字相關文章:
★ 關于看《中國戰(zhàn)疫錄》觀后感心得800字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