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10篇
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tǒng)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xiàn),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咦?大上午的,誰在讀書呀?哦,原來是焦作日報社組織校園記者在誦讀國學經典《論語》呢!
以前,我和小伙伴們在一起玩,給他們說的話他們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們不相信我。我很生氣,為什么不相信我呢?但自從讀了《論語》后,想起《論語》里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我馬上就不傷心了。
還有一次,我的同桌不喜歡學習,我就耐心地給他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道理,使他感到學習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令人討厭。后來,他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學習,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雖然再有兩節(jié)課就不能和任老師共同學習了,但是,任老師的諄諄教導我會永遠牢記在心。以后,我還會多讀好書,做一個像孔子一樣有學問的人,并且還要多讀圣賢書,做一個少年君子!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2)
這本書讓我感動,讓我知道了古時候的人學習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如何孝順父母。這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東西,他們真的太有智慧了。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個意思是:學習了東西后,要常常復習,才會很愉快。有朋友來這里,是不是也很愉快的啊。而與人交往的時候不能炫耀自己的才華,這樣才算得上是君子。這就是古人想要告訴我們后輩對于學習和朋友的交往中應注意態(tài)度。
還有這樣一句話是講孝?!敖裰⒄撸侵^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是要告訴我們真正對待父母,不止是照顧,而是要尊敬父母。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天下百善孝為先。
這本書現(xiàn)在我還只能簡單的懂得這些道理,要真正的理解里面的深奧,還得多下功夫。在這里面更讓我知道了幾百年前圣人們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3)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論語》,它教了我怎么做人、怎么學習、怎么對待自己的親人。
《論語》是一個語錄體文集。主要記載著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薄墩撜Z》傳到漢代出現(xiàn)了三種傳本。東漢靈帝時所刻的熹平石經用的就是《張候論》的傳本。
《論語》還是儒家的原始經典之一,要了解孔子和他的學說,《論語》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資料。
《論語》還十分不容易令人真正領略其中深刻的意義,而且其中的詩句又是非常的多。例如“不患人知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薄?/p>
《論語》告訴了我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做什么事都要其中勤奮,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要為他人著想;把國家看成第一;尊老愛幼……孔子的一句句話都真有說服力啊 !
《論語》當之無愧為我們的國學經典。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4)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p>
這句話的意思是: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孔子的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任何事情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朋友之間的相處,也不總是歡聲笑語,再好的朋友也會發(fā)生矛盾。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不要斤斤計較,把不順心的事情都壓在心底。太計較心里就會產生怨氣和怒氣,時間長了排不出去,也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我想聰明的人肯定不會這樣。任何事情,多找找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再加以改正,也可以使自己得到進步,當我們寬容地原諒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感到輕松和快樂。有時一個簡單的微笑,也能化解許多的矛盾,所以寬容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健康,贏得友誼?!巴艘徊胶i熖炜?,忍一時風平浪靜”。
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寬容的氣度,換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愿大家都有一顆高尚美德的寬容之心。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5)
翻開書本,聞見淡淡的書香,使我耳邊仿佛響起了孔子那孜孜不倦的教導,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論語》這本書主要講孔子與他的兩位學生的對話。其中為政篇中,“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了而不思考,就沒用了,思考而不學,就會很疑惑。
聯(lián)系生活來說就是,有些學生很用功的學,因為總不思考,所以成績提不上去。而另一些學生呢!是很喜歡思考,因為從來不學習,就很疑惑,成績也提不上去。我發(fā)現(xiàn),學習有兩面性,不光要學還得思考,不光學習有兩面性,很多東西都有兩面性,就比如說看書,不光得看,還得理解;人生也有兩面性,一面是好,一面是壞,往往人們在生活好的時候太驕傲,當生活變質時,我們要懂得寬容一點,多理解別人一點。我們每個人的理想都不同,不管貧窮還是富貴,我們都要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才行。
讓我們一起向著夢想前進吧!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6)
論語是我國的一部文學瑰寶。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它有多么重要。那里面的話令人受用終生。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治也?!?/p>
孔子說:“仲由,教你的知識你都會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懂得了知識啊?!?/p>
學習中,有許多人“華而不實”,或“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睔w根究底還是對基礎知識的定義不扎實。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扎下穩(wěn)固的基本功,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一定要時常溫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因為自己那薄苦蟬冀的“面子”而不敢提出質疑。在講題時也是一知半解,能混就混,瞞天過海,不懂裝懂。我們一定要扎下堅實基礎,堅決不當華而不實、不懂裝懂、一知半解的“面子控?!?/p>
論語中的話令人受用,也為人的一生鳴響永遠的警鐘,警示我們學習,以及做人的許多道理。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7)
我讀《論語》這本書,知道了一位非常誨人不倦的人,他就是孔子。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笨梢娬撜Z在歷代統(tǒng)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論語》已有200千多年的歷史了,里面的內容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共有18、20冊。里面的第一篇對我印象特別的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釋是:孔子說:“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p>
我認為,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把學習同樣當成一件快樂的事。
《論語》這本書非常好,他告訴我們許多人事間的道理,它能讓你品德高尚,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普通人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8)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所謂巧言令色,字面上理解,就是會說話,表情豐富,鮮仁,當然就是指這樣的人心地不會多么好。是的,從哲學上來說,內容和形式的關系簡單,但真要從具體事具體人上來分析,就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清楚的。同一件事,有的人能用表情和語言把這件事說的上天的好,也能說的入地的壞,但事情還是那個事情,這是根本不變的。問題在于,受者有可能受別人言語行為的影響,而失去最真實的感觀。這就是巧言令色的害人之處了。而這種人為什么鮮仁呢?他們不會有一說一,而是怎么對他們有利怎么說,而不管他們的說詞是否會損害別人的正當利益,他們的做為全得服從于個人的利益,自私到了極點。一個心里只有自已的人,還能期望他有仁義么?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9)
自從媽媽給我買了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注音版《論語》,我每天都會抽出一小時讓媽媽教我。
《論語》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論。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開篇的第一章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學過的知識,在一定的時間里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嗎?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不僅可以加強理解,同時也會從知識中領悟到新的道理。就是老師經常說的:“溫故而知新?!?/p>
在《論語》中,孔子對“誠信”二字做了詳細的解釋。誠就是以誠待人。信就是說過的話要算數。信字是人字和言字組成的,意思是人應該講信用,守諾言,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友好相處。
雖然我在很多詞語上磕磕碰碰,似懂非懂,有時甚至覺得枯燥無味,但我不知不覺中已經得到了啟發(fā),油然而生的是一種對孔子的敬仰。我一定會花很長時間去讀,把里面的知識記在心里。
精選《孟子》200字讀后感(篇10)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于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睹献印纷钗业牡胤骄褪窍葟囊话闶挛镎f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說:“不會?!泵献诱f:“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又如“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弊g:稱一稱,然后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說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群眾又怎么能忽視的呢?
這個寒假,我看了《孟子》這本書,對孟子其人其書有了一些了解。
生命是坎坷的,除非有了勇氣;勇氣是莽撞的,除非有了理性;理性是臨時的,除非有了信念;信念是可變的,除非有了崇奉。
讀《孟子》,讀出的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就告訴我們磨練是成功必經之路?!睹献印犯嬖V我們:苦難和波折是人生的標桿,往往更能測出一個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而瀑布的斑斕之處,也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蕩,而是水到斷崖處,那不屈不撓的向前飛躍?,F(xiàn)代社會合作激烈,不經歷波折、泥濘,不通過在困難中熬煉自我,又怎樣達到成功彼岸的呢?“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要準確面對波折,厚積薄發(fā),才能擁抱成功,享受幸福
讀《孟子》一書,學孟子精神,就是要進修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進修孟子的“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就是要進修孟子的正義精神,只要這樣,才能不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報答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