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zhàn)》抗日片觀后感中學
推薦文章
《地道戰(zhàn)》抗日片觀后感中學5篇
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jù)地不斷發(fā)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冀中根據(jù)地進行“大掃蕩”,根據(jù)地人民為了抵御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zhàn)就是其中之一。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地道戰(zhàn)》抗日片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道戰(zhàn)》抗日片觀后感中學篇1
隨著一聲槍響,日本鬼子和武工隊的戰(zhàn)斗開始了。1942年的一天,日本鬼子對高家莊進行了一次大掃蕩。由于日本鬼子的兵器強大,高家莊損失慘重??墒谴迕駛儧]有放棄,而是想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將每家每戶的地窖全部挖通了,變成四通八達的地道。
不久后,日本鬼子又發(fā)動了第二次大掃蕩:在一個安靜的夜晚,鬼子悄悄地來了,正巧被出來巡邏的高老忠發(fā)現(xiàn)了,他立即敲響了警鐘。鬼子聽到警鐘聲,開槍把他殺死了。村民們聽到警鐘聲,馬上躲進地道里。當鬼子進村后,一個人也沒有找到。山本司令狠狠地說:“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他們找出來?!毙」碜觽冋伊税胩欤业搅巳齻€地道入口,他們往里面倒了水、火和毒氣。等鬼子走了以后,地道里面的人死了不少,只逃出來幾十個人。
武工隊吸取這次失敗的教訓,決定改進地道,把它改造成既能藏人又能打仗的武器。并且在村里的房子旁邊建了幾個射擊塔,每個塔有四個口子,可以用來迷惑敵人,還在村口的地上埋了幾百個地雷。
第二次大掃蕩的勝利讓日本鬼子更加囂張了,很快的,他們又發(fā)動了第三次大掃蕩。武工隊發(fā)現(xiàn)后立即警告了大家,全村人有的跑到射擊塔;有的跑進地道里。村長指揮村民戰(zhàn)斗:命令每個地方只能射一槍,讓敵人暈頭轉向。山本司令命令小鬼子到地道里去抓人,結果小鬼子們有去無回,嚇得他們都不敢再靠近地道了。山本司令又命令往地道里倒水、火和毒氣。他不知道武工隊早就改進了地道,里面的機關能防水、防火、防毒氣。日本鬼子撤退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地雷,全被炸死了,就連鬼子們的碉堡“黑風口”也被炸平了。高家莊的抗日戰(zhàn)斗終于取得了勝利!
這是我今年暑假里看的第一本紅色電影,電影里高家莊被敵人掃蕩過三次。前兩次損失慘重,但人民卻沒有放棄,而是不斷改進地道,是它變成了能打擊敵人的強大武器,最終徹底摧毀了敵人,取得了勝利。通過這本電影,我明白了:面對困難,要有不怕輸、不認輸?shù)木?,并要善于從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發(fā)現(xiàn)缺點,從而不斷改進自己。
《地道戰(zhàn)》抗日片觀后感中學篇2
我接觸過許許多多與戰(zhàn)爭有關的電影和書籍,可是在我的記憶中,還要數(shù)記錄片《地道戰(zhàn)》給我的印象最深刻。這部影片記錄了在1942——1944年間,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之下挖地道,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故事。
那時,冀中軍民的實力十分薄弱,許多老百姓都在抗戰(zhàn)的時侯英勇犧牲了。黨和政府看到敵我雙方的實力太懸殊,不能跟敵人硬拼,于是就和日軍玩起了“藏貓貓”的游戲。這跟我們一般玩得“藏貓貓”的游戲可大不相同。這個藏貓貓就是冀中的老百姓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挖地道。當敵人來的時侯,我軍藏在地道里出其不易的把送上門的敵人殺掉,就這樣,我軍大勝了好幾場,敵軍經(jīng)常是大敗而歸。日軍看到這種局勢,心里也急了,心想要是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會被我軍“吃掉”,一定要想辦法才行。于是就派了一小隊人馬“掃蕩”起來,并找到了地道位置。雖然日軍知道了地道,可是我軍在地道內守著,只要敵人一進來,就來個“關門打狗”讓他們有來無回。心狠手辣的敵人還是誓不罷休,竟然向地道里的我軍放起了毒氣來,不過不用怕,我們機智勇敢的冀中父老鄉(xiāng)親們早早就有準備,已經(jīng)把那條地道報廢了,其實里面早已空無一人。在冀中老百姓們的艱苦斗爭下,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終于,我們打贏了這一仗!
我十分敬佩冀中父老鄉(xiāng)親們,他們面對著強大的日本法西斯,并沒有知難而退,而是運用它們的機智勇敢打敗了敵人。而我們呢?在生活中我們又是如何面對困難呢?
有一次,我與同學們去爬山,我們剛剛爬到了一半,我就累得受不了,和幾個同學們下了山;還有一次我做數(shù)學家庭作業(yè)時有一道題我不會做,就知難而退,把那一道題空了下來,等著老師講了再做。冀中人民面對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都不怕,而我更何況是一道小小的數(shù)學題呢?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知難而退,要像冀中的老百姓們那樣,敢于拼搏,敢于奮斗。
《地道戰(zhàn)》抗日片觀后感中學篇3
看完了《地道戰(zhàn)》這部電影之后,我覺得只有中國人民才能做出這樣的地道,只有中國人民才能將這樣的戰(zhàn)術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因為他們是無比團結的民族,在任何的災難、困難面前都是萬眾一心的。
其中主要內容就是在地底下的戰(zhàn)爭。日本鬼子占領了我國土地后,在中國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人民奮起反擊,其中地道戰(zhàn)尤為出名。在開始的地道戰(zhàn)里,我國人民使用地道不恰當,既不防水,又不防毒。毛澤東主席指出兩點,要想保存自己,首先要全部殲滅敵人,然后才能保存自己。要想殲滅敵人,就要保存自己。要想保存自己,就要殲滅敵人。于是,我國人民完美地利用了地道,使敵人不能發(fā)揮敵人的長處,我們可以發(fā)展我們的長處,要在地道里能打能藏,使敵人抱頭鼠竄,狼狽不堪。當我在電影中看到我國人民打了個大勝仗,別提有多開心了。
地道的主要設施雖然是土,但是可以發(fā)揮很大的作用。從地道下去以后,會有很多機關,還有一個掩體,用紅槍把敵人殺死,可以防止敵人進入地道。地道后面分成兩路,一路是來躲開毒和水的。一路是用來排放毒和水的。地道通往各家的方向,每家都有一個地道。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知道了地道造得真了不起,同時可以看出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中國人民的力量是無限的。我為生在這樣的華夏大地而自豪。
《地道戰(zhàn)》抗日片觀后感中學篇4
2021年是新中國成立72周年,十一國慶假期,老師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業(yè),觀看一部抗日戰(zhàn)爭愛國影片。在媽媽的極力推薦下,我選擇了《地道戰(zhàn)》這部電影,剛開始看到這個畫質的時候有點不太適應,整個畫面都是黑白的。媽媽說這是外公外婆那個年代的電影,也是很多中國人的童年回憶,是很有歷史意義的,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點開了他,漸漸地,我就被迷住了。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從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計劃并驅趕日寇,冀中平原上的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zhàn)的故事。其實這一切并不順利,當?shù)貏趧尤嗣褡铋_始使用地道只是為了躲藏,到后來化被動為主動,對地道進行了改造,最終地道戰(zhàn)點也慢慢地成為了抗日歷史上的奇跡,與其說地道戰(zhàn)是個奇跡,可我更覺得冀中平原的廣大中國勞動人民才是奇跡。他們一面忙著農活,一面忙著對抗敵人。面對敵人的“三光政策”毫不退縮,反而神出鬼沒地利用各種地道兇狠的還擊,無論敵人使出什么陰謀詭計,他們總是能想辦法0,那獨特的聯(lián)絡方式更是讓人驚嘆不已!
從這個電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智慧與團結的無窮力量,冀中平原上的人民頑強斗爭和團結友愛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用憑借勇敢和智慧戰(zhàn)勝了敵人,守護了家園,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雖然這是一部黑白電影,但在我的心里,他卻比彩虹更加絢麗,他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團結的力量,更是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信念,一種誓死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人民的信念。他讓我們明白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和智慧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切,不能忘記先烈,因此,我們更要努力學習本領,振興中華,只有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強大,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才不會被別人肆意欺負。
《地道戰(zhàn)》抗日片觀后感中學篇5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地雷戰(zhàn)》的老輩抗日的電影。這部電影寫的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人民巧妙地地雷利用與日本鬼子做斗智斗勇。
1942年,鬼又來掃蕩了。民兵當然是拼死抵抗,但鬼子人多,民兵人少,鬼子武器好,民兵武器差,就是鋼槍和鐵地雷也是沒有幾個更別說大炮了。不過,雖然地雷沒有,但就像歌里唱的那樣“沒有鐵地雷造石地雷呀,沒有炸藥自己碾呀!”民兵們開始自己造起了地雷。更重要的是:民兵們還給各種雷取了很多有意思的名字呢!有——“踏雷”:一踩上去就炸;“絆雷”:一絆上就炸;“子母雷”:把手榴彈放在地雷上,專炸騎兵和行軍大隊;“碎石雷”:放上炸藥,蓋上木板,再在外面放上石頭,專門用來封鎖要地,也叫天女散花;“連環(huán)雷”:用幾根鐵絲把地雷串起來,專炸行軍大隊;“真假雷”上面放假地雷,下面放真地雷。用雷主任的話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死雷活用,到處開花!”
鬼子還是不甘心。1944年,民兵和鬼子又進行了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斗!于是民兵用“釘子雷”封鎖公路,用“天雷”封鎖森林,又用“土水雷”封鎖河道。但是,卑鄙可惡的鬼子把村民抓去,讓他們帶頭去踩民兵埋的雷。
這可怎么辦呢??。∵@可難不倒聰明的民兵,他們又發(fā)明了“蝎子雷”,“蝎子雷”最大的特點就是前面踩著不炸,而引爆了后面的雷,專門對付狡猾的鬼子。這樣一來,鬼子走到哪里都有地雷,東一個地雷,西一個地雷,炸得鬼子落花流水,屁滾尿流。剩下的刀槍之戰(zhàn),鬼子必然打不過民兵,民兵最后終于贏得了這場戰(zhàn)斗的勝利!
電影結束了,但是我還沒有回過神來,仍然沉浸在那勝利的喜悅中。戰(zhàn)士們的壯舉將永遠記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