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莊園》一年級讀后感
《動物莊園》一年級讀后感5篇
《動物莊園》作為一部寓言小說,作者所真切感受到的是,所謂的平等、自由實在是有限的、相對的、短暫的,世上沒有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時代。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動物莊園》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動物莊園》一年級讀后感精選篇1
這是一起意想不到的革命——一群動物為了自由和美好揭竿而起;這是一群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的動物——領(lǐng)袖崇拜和從眾心理在他們身上具現(xiàn);這是一個必定的悲劇——這群動物重回監(jiān)獄,身上枷鎖緊縛?!秳游锴f園》在開始便隱喻了這樣一個必然的悲劇。
最初的最初,它們?yōu)榱俗杂珊透用篮玫纳疃鴮⒃镜那f主驅(qū)逐,它們用行動向全人類宣告,這并非只是一起鬧劇。它們嘶吼著將原統(tǒng)治者的痕跡消除卻又不敢真正地消除“人類文明”,終于動物莊園成立。它們將“七誡”作為“憲法”刷在墻上卻又不識字,導致別有用心者有機可乘,招來了另一個地獄。
聰穎的雪球因無腦跟風的動物而被驅(qū)逐,貪婪無厭的拿破侖卻被推上了王座。盲目從眾無心思考的紫苜蓿,沉默的智者本杰明,極其崇拜領(lǐng)袖的綿羊,只顧悶頭干活,聽領(lǐng)袖的拳擊手,投機取巧的聲響器和好吃懶做無作為的小豬……又何嘗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真實映照?不識字又記性不好的動物的悲劇下場何嘗不是我們?nèi)祟惖谋瘎。棵つ繌谋?,領(lǐng)袖崇拜,何嘗不是給我們敲響的警鐘?
以前的我們,就像一群不識字的動物。一位缺乏專業(yè)知識,我們懵懵懂懂,盲目聽信他人,現(xiàn)在的我們,從眾心理,懶得思考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是拳擊手,聲響器,過去如此,現(xiàn)在如此。只要我們一天不具備自己的思維能力,一天不區(qū)用心去鑒別事情的對錯,一天不去改掉絕對的領(lǐng)袖崇拜,等著我們的就只會是煉獄,就只會是處處的慘象,麻木不仁的生活。
筆者認為《動物莊園》不僅僅的寓言,它不是能讓我們一笑即過的鬧劇,它是預言,是對不具備獨立思考或具有從眾心理的人作出悲慘的也是必定的超時代的預言。一個人若是丟掉了自我,那是多么可怕。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我們太容易隨波逐流。我們的時裝有流行色,我們的音樂有流行樂。流行,是一個多么強大又可怕的詞啊。我們生怕被流行丟下,我們拼命緊追流行的腳步,來填充自己內(nèi)心的.虛空。這不正是動物們的從眾嗎?這不正是動物莊園的悲劇嗎?我們的時代步伐如此之快,哪怕我們想要停下腳步也會被如潮的人群推著向前??墒?,我們真的應該這樣追趕嗎?不,我想我們應該要做自己的主人,我們的每一步都應該是自己自主踏出的??!
《動物莊園》一年級讀后感精選篇2
動物莊園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群生活在農(nóng)莊的動物因為不堪人類主人的壓迫,在兩頭豬的帶領(lǐng)下反抗,趕走了農(nóng)場主,農(nóng)場改名“動物莊園”,所有動物一律平等。
然而,兩只領(lǐng)導了革命的豬開始互相清理,打敗其中一方后,獲勝的豬擁有了空前的權(quán)力,成為新的特權(quán)階級;動物們?yōu)橹畩^斗的理想:“所有動物一律平等”被修正為““有的動物較之其他動物更為平等”,動物們又恢復到從前的悲慘狀況,仿佛一切都沒有改變一樣。
這是一本閱讀過程中一直讓人別扭的書,一則政治寓言,卻又準確的預言了政治。它寫于1944年,那時候二戰(zhàn)還未結(jié)束,而之后發(fā)生的事情我們都再熟悉不過?!皠游飩儭睘槔硐電^斗,“動物們”又回到以前的悲慘的生活,“動物們”又為理想奮斗……
所有革命最初的理想都是偉大且正義的,是丑陋的人性讓歷史的悲劇一次次上演。蕓蕓眾生,被夾裹在歷史的浪潮中,或快樂、憂傷、或痛苦、迷茫。動物莊園里那些鮮活的動物形象,從我們自己的歷史回溯,幾乎可以一對一的找出范例對號入座。在權(quán)力的侵蝕下,他們一個個失去了他們原來的樣子。普通的動物們,從開始的疑惑到最后徹底忘掉最初的理想,依然天真的以為他們過上了比以前更幸福的生活,這是一種宿命般的無可奈何的悲哀。
回顧我們文明幾千年的歷史更替,再看西方所謂的更好的制度,一路走下來,我們幾乎還是在重復著相同的東西。一代代的人替換著,人性卻從來不曾改變。我們當前所處的時代,或許是歷史車輪前進中較為平坦的旅途,但仔細觀察,動物莊園曾經(jīng)有過的那些鮮活的人物形象,動物莊園曾經(jīng)上演過的那些慘痛現(xiàn)實,依然不時的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不斷地提醒著我們,人類作為地球的主宰,處在食物鏈頂端,依然還是逃不過動物兩字。
看這本書也不能就此對人性徹底失望,我覺得在越來越文明的當下,知識會破除我們所有迷茫與恐懼,會指導我們做出更多真正自由的選擇,不給極權(quán)主義任何重來的機會。我突然想起一個漫畫里常常被提及的句子:“人類終將迎來一個互相理解的時代”,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也是最美好的對生活的想象了吧。
《動物莊園》一年級讀后感精選篇3
這是我花了7天時間,帶大家共讀的一本書,印象深刻,意義非凡!
拿破侖:這個響當當?shù)拿志皖A示著它的不同凡響,同時別忘了它是莊園唯一一頭種豬。斯諾鮑:名字譯為雪球,預示它開始很渺小,但會越滾越大!可是很不幸,在越滾越大的同時它也越滾越遠了!
斯奎拉:名字譯為尖叫者,說明它的作用發(fā)揮在嘴上,哈哈。尖叫可以劃破天空壓倒一切聲音!沒錯!動物莊園的是非黑白也全通過它口落定!
還有老麥哲:它是先知,不世出的圣人。它的思想早已超越時代!但它不是領(lǐng)袖,理想構(gòu)建需要后者落地推行。正如程朱理學宋起元興成為官學影響深遠主要倚仗于統(tǒng)治者而非朱熹本人。
馬漂亮莫麗:它是貪婪虛榮的典型代表,它對民主平等沒有什么興趣。只要生活的體面光鮮(綬帶→虛榮),處處嘗到甜頭不費勁(糖→物欲),它甘愿為奴(被摸鼻子)!
羊咩咩、狗吠吠:羊咩咩是無知大眾,典型的統(tǒng)治階級的“復讀機”“揚聲器”;狗吠吠是被牢牢掌握的武裝力量護衛(wèi)隊,得軍權(quán)者得天下,哈哈。它們是鞏固拿破侖統(tǒng)治的工具。
還有馬有力布克瑟、馬冷靜克萊弗、驢不語本杰明、烏鴉摩西、雞飛飛、貓懶懶等,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本杰明,它永遠冷眼旁觀洞明一切!
我相信拿破侖與斯諾鮑曾經(jīng)是并肩的戰(zhàn)友、最知彼此的同伴,在老麥哲暢想理想世界的時候,它們有著共同目標,并共同努力趕走了人類,解放所有動物!克服困難恢復生活生產(chǎn),再次抵御人類的反擊!勝利果實是它們共同捍衛(wèi)的!盡管它們的側(cè)重點并不同,拿破侖抓宏觀方向,注重培養(yǎng)年輕一代。而斯諾鮑落實民主方針的實事,制定戒律和旗幟、成立各種動物委員會、集體學習、設計解放生產(chǎn)力的風車等……
我并不覺得拿破侖惡劣無恥,斯諾鮑委屈可憐。這就是必然發(fā)生的1/2可能的結(jié)果。因為權(quán)力非常可怕具有魔力,只能獨攬不容分享!一旦碰觸面目全非!它會改變一切!
記得朱祁鎮(zhèn)朱祁鈺本是好兄弟,朱祁鈺非常尊重哥哥,朱祁鎮(zhèn)也喜歡弟弟,常叫他到宮里小坐,把酒言歡,甚好!可是朱祁鈺坐上了那個位置,皇權(quán)加身,號令天下!他被魔化了,榮耀感滿足感爆棚!他再不是那個好弟弟了,獠牙呲出,我囚禁你,你推翻我,奪門收場!
拿破侖的成功在于牢牢掌握了武裝力量,而斯諾鮑所謂推行民主但并未完全站在大眾動物立場,特權(quán)思想在它身上仍存在。畢竟牛奶和蘋果的歸屬它也有份!
《動物莊園》一年級讀后感精選篇4
這本書以蘇聯(lián)的共產(chǎn)主義為背景,將重要的歷史人物虛化為動物,上演了一處真實卻荒誕的戲劇。
喬治。奧威爾曾說過:“極權(quán)主義國家的特點是:它雖然控制思想,但它并不固定思想,它確立不容置疑的教條,但是又逐日修改。它需要教條,因為它的子民絕對服從它,但它又不能避免變化,因為這是權(quán)利政治的需要。它宣稱自己是絕對著正確的,同時,它又攻擊客觀真理?!?/p>
看完《動物莊園》,我想到了“奴性”這個詞。在一個被剝削的環(huán)境里,支撐小說中的動物們絕大多數(shù)活下來的,靠的就是它。
奴性是什么呢?小說里是:我不能改變環(huán)境,只能改變自己。
小說里,動物們每次感覺被剝削,不舒適的時候,“拿破侖”作為剝削者采取的行動是“修改規(guī)則”,然后讓聲響器四處去傳播。正是因為這種反復的“強調(diào)”,動物們甚至顛倒是非,把自己不愿意相信的真相都推到可能不存在的事物身上。
奴性的潛臺詞是:我們可以承認有些事情是不合理的,但是我又能怎么樣呢?大趨勢總是對的,跟著大趨勢走吧~奴性不管是在小說里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它經(jīng)常被用來消除大家的疑慮,抹殺大家追求真相的熱情,教育大家向大多數(shù)看齊。
對于一個相對比較落后的社會來說,”奴性“是普通人的生存狀態(tài),社會底層人民因為處于弱者的地位,只有明確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活著。
放到我自己的職場生活中,“奴性”是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為了活著委曲求全的樣子嗎?可能更多的還是如小說中的一樣,“奴性”是一種可以獲得強者認可的進階手段。因為暫時的權(quán)利服從,讓自己積蓄力量,變成強者。當自己還處于劣勢的時候,學會有藝術(shù)地執(zhí)行任務,在了解自己和上級之間的信任關(guān)系究竟是怎樣的之后,再來決定該做什么決定,說什么話。
《動物莊園》一年級讀后感精選篇5
自由向來不是那么簡單,而是需要每人、每時、每地的理性、獨立和勇氣。
書中動物的生活一直都沒有真正地好起來。瓊斯統(tǒng)治時期,他們是干活賺錢的機器、工具。兇狠的鞭打和丁點兒的口糧就不必多說了。雪球和拿破侖聯(lián)合統(tǒng)治時期,動物們的生活總算是好一些,但豬與“下等動物”的等級差距已初見苗頭——豬只是監(jiān)督干活,卻也常常獨享蘋果和牛奶。
但隨之而來的拿破侖統(tǒng)治時期的動物莊園的悲劇,看似是拿破侖的暴虐造成,殊不知,身為“受害者”的動物們也有責任。
先從作為法律的七誡說起。“凡靠兩條腿行走者皆為仇敵”“凡靠四肢行走或長翅膀者皆為朋友”。動物們只是有著被殘暴的人統(tǒng)治后又起義的經(jīng)歷,就武斷得出這樣兩個非黑即白的論斷,這其實反映了動物們?nèi)狈λ伎?,頭腦愚昧,以致后來拿破侖殺害動物,大多數(shù)動物卻以“拿破侖總比瓊斯好”這一說來寬慰自己。成天喊“四條腿好,兩條腿壞”的綿羊們是缺乏獨立思考和愚昧的典型,甚至后來來拿破侖猖狂修改七誡為“四條腿好,兩條腿更好”,綿羊仍是大聲喊這個口號而自我滿意。綿羊們的行為不僅助長了豬們獨占政權(quán),為豬的各種不公平的兇殘行徑套上了一副“比人類好”的外殼,讓動物們無話可說,同時也造成聲勢,埋沒了許多動物的思考。
不僅綿羊,其它動物也造就了拿破侖統(tǒng)治下暴政的悲劇。漂亮的母馬莫麗喜歡飾帶,卻被苜蓿視作與人類勾結(jié)的標志——因為飾帶被七誡所禁止。苜蓿顯然愚昧,甘于順從,她怎么會知道,一部否定美,否定追求自由的法律,根本不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與自由。那頭“聰明”但沉默的驢子本杰明,分明看透了拿破侖的統(tǒng)治,卻緘口不言。我不敢說這是真正的聰明,只能說是“明哲保身”的狡猾。我認為本杰明是許多人的縮影,堅信“槍打出頭鳥”,看破不說破,造成了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自己也沒有從沉默中得到“自保”的好處。本杰明自己缺衣少食,目送著自己的好友拳擊手被送去了屠宰場。
再說說拿破侖。他禁止唱《英格蘭的牲畜》,實質(zhì)上是鉗制動物的思想,讓他們失掉造反的念頭。它掛自己英俊的巨幅肖像,為在戰(zhàn)斗中倉皇逃命的自己頒發(fā)勛章,種種標榜自己的行為,是在營造個人崇拜之風,使動物們心向于他。他屢次謊報糧產(chǎn)量,為自己與人類的交易找借口,是統(tǒng)治者愚弄民眾的謊言。而拿破侖養(yǎng)九條大狗為自己“張目”,驅(qū)使它們殘忍地殺害動物,用武力消滅反對者的肉體,則是一個人權(quán)力不受制約衍生出來的暴虐可是,動物的愚昧、沉默造就了拿破侖個人極權(quán)的殘暴;也是拿破侖的謊言和殘暴,使動物們更加順從,更缺乏思考。
我想,我們只有對人對事加以獨立思考,不盲從不怯懦,勇于維護自由和美,才會避免《動物莊園》中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