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教師讀書分享心得體會
推薦文章
優(yōu)秀教師讀書分享心得體會(5篇)
在社會發(fā)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讀后感可以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讀書心得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硇牡媚0?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yōu)秀教師讀書分享心得體會(篇1)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我和你一樣有血有肉!要是上帝賜予我多一點姿色和財富,我就會讓你離不開我,就像我離不開你一樣!……在上帝面前,我們就是平等的!”這段話是簡·愛對羅切斯特表達情感時的一番話,是她個性最充分的體現(xiàn),表現(xiàn)了她不屈不撓、只為維護尊嚴的性格?!逗啞邸愤@篇小說是一個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它一反平時小說以溫柔美麗又富有的女子為主角,以浪漫動人的愛情為故事的舊格式,而是寫了一位地位卑微、相貌平平的女性與不公平命運抗爭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簡·愛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經(jīng)歷了親戚的責難、求學的困難和好友的離世等一系列生活的磨難,飽嘗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的痛苦。后來,簡繼承了她親人的全部財產(chǎn),和她所愛的羅切斯特走到了一起,過起了幸福的生活。
簡的經(jīng)歷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她出身低微、相貌并不出眾但是她在面對困苦的時候沒有抱怨和放棄,反而樂觀努力的學習。后來她憑著自己的毅力自食其力,為自己贏得了初步的幸福。而簡在和羅切斯特的愛情中,使她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展示了她無以倫比的女性人格魅力。當她得知了羅切斯特的原配妻子尚在世,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在尊嚴和愛之間,她維護了尊嚴,也維護了婚姻的莊嚴、合法和純潔。面對富裕美好的生活誘惑,簡依然堅持了自己的選擇,沒有做一個卑微的人。幸運的是,她遇見了她好心的表姐一家,他們收留了她,開始重新生活。同時,她面對錢財也有不俗的表現(xiàn)。當她繼承了叔叔的遺產(chǎn)后,又將大部分的財產(chǎn)給了表姐家,不以富有為最終目的。也對從前對自己很不好的舅媽給予了關心。終于善有善報,擁有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放棄了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而簡·愛展示給我們的正是一種返璞歸真,真正追求全心付出的愛情。
《簡·愛》為千千萬萬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中飽受欺凌的姐妹們喊出了心聲,而簡·愛自己本身對平等的追求、對尊嚴的維護和鮮明的個性魅力猶如一杯清水,滋潤著每個人的心靈。
優(yōu)秀教師讀書分享心得體會(篇2)
“簡單才是不可動搖的原理原則。”
“簡單才是不可動搖的原理原則。”
“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簡單?!?/p>
《活法》中,被尊為日本三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給我們闡釋了他人生的經(jīng)驗和感悟,諸如人的本質(zhì)、人生的哲學、經(jīng)營的藝術、勞動的魅力等等。他認為,成功的人生應該是:本著不違反人類基本普世倫理、利他主義的簡單原則,以像對待戀人般對待工作,有著強烈到遍布全身的渴望,凡事高標準、嚴要求,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大膽思考,小心準備,不輕言放棄,以百分百的認真身體力行,憑著一股傻勁兒去迎接困難和挑戰(zhàn),珍惜和把握每一個現(xiàn)在,持續(xù)地積累蓄勢,最終化腐朽為神奇,化平凡為非凡。最讓我產(chǎn)生共鳴的則是貫穿全書始終的一個哲理:簡單。
簡單,是我信奉的處事原則。從小的教育,“不給別人帶來麻煩”成為我的基本人生準則。這個準則對我的影響,可以說利弊參半?!安唤o別人帶來麻煩”,讓我時時處處考慮他人感受,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讓我領會到換位思考的魅力,通常不會給他人帶來相處上的不適;但是同樣這一點,也讓我常常做事情思前想后,因太多的顧慮而錯失良機甚至止步不前?,F(xiàn)在想來,其實我仍沒有做到“簡單”。為他人著想是應該提倡的,“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也符合和諧的本質(zhì);因擔心他人不適而瞻前顧后則思想太復雜,考慮太多,背離了簡單的本質(zhì)。其實,本著遵規(guī)守法、利他利己、和諧共贏的原則,每天踏踏實實去努力,每天把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做好,每天比前一天前進一小步就夠了,日積跬步,方之千里,最終定是個和諧共贏的結果。
還記得曾經(jīng)向領導請教“授權”的問題,即主動分擔和獲得授權的平衡。如何既不越權,又能多做事、多為公司分擔。領導給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法則:只要經(jīng)過認真思考后,認為這件事是有利于公司發(fā)展、有利于和諧共贏局面的,就可以做,而且要大膽去做。事后反思我的困惑,也就在于背離了簡單的原則,顧慮過多。領導的答疑,很好的闡釋了“簡單”的含義:圍繞一個核心,放手去做就是。
現(xiàn)在看來,“簡單”一詞,實則不簡單;要想真正做到“簡單為人,簡單處事”,也不是一件易事,那是需要氣魄的。這也正是我欠缺的。
優(yōu)秀教師讀書分享心得體會(篇3)
初讀《論語》,竟莫名其妙的被它詩性的光輝和崇高的靈魂所征服,為它的靈性,更為它的精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一種體驗。這是一種知識學到后的心情體驗。其實,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當我們完成一項從未完全掌握的工作,當我們切身明白一條早已耳熟能詳?shù)牡览恚欠駮囊恍δ兀?/p>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一種人生的大樂?!芭蟆薄9倘徊皇侵妇迫馀笥?,酒肉朋友一來,免不了酒酣耳熱,傷身破財,又有何樂之有呢?而同樣有志于學,有成于學的朋友,聽聞了你的學問,見解,慕名來與你相談,與你共事,分享胸中之學,笑傲風物,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才算人生的一大樂事。樂與悅都是高興,但其火不同,樂表現(xiàn)在外。有知己遠來,原來獨會于心的悅則變成相視而笑的大樂了。
“人不知而不慍”是一種境界。“不慍”則是不生氣,不埋怨。要做到“不慍”,光脾氣好是遠遠不夠的,前提是你的學問要達到大成的境界,達到一種“君子知命”的開闊豁達的境界。一個人若達到這樣的境界,他就已然成為大德的君子了,當然也就能獲得無上的歡悅了。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是一種態(tài)度。每日三次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與別人共事是否做到忠誠,反省自己與別人交朋友是否做到誠信,反省自己每天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反省,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態(tài)度,更是對他人負責的一種態(tài)度。
“祭神如神在”是一種提升。所謂“祭神如神在”并不是要承認在人的世界之外又有一個所謂神的世界,而是指人的內(nèi)心體驗到的一種存在。它既是一種人的內(nèi)在精神的提升與凈化手段,更是一種待人處世的真誠態(tài)度。而這也必將換來同樣真誠的回報。任何虛假的東西,都將如竹籃打水一樣,不會帶來任何收獲。
《論語》,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寶藏,是結晶,透過《論語》去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智慧,對于我們無不是一種心靈上的是提升與升華。
《論語》,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是五千年文明的積淀,是中國人的精神元素,是一種生命的延續(xù),是一種國量的所在,是一種精神的不朽。
優(yōu)秀教師讀書分享心得體會(篇4)
對于環(huán)境的理解是隨著時間而逐步改變的。有段流傳很廣的名言是這么說的,如果一個人不喜歡周圍的環(huán)境,就要想辦法努力改變它;如果不能夠改變環(huán)境,那就努力去適應環(huán)境;如果不能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就想辦法再換個環(huán)境試試。樹挪死,人挪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墒?,如果換個環(huán)境仍然沒有辦法適應呢?照著這個思路思考下去最后會得出一個什么結果。雖然有點哲學上一辨到底的意味,但有些東西把牛角尖鉆透了之后,反而知道該如何輕松面對了。就象經(jīng)歷過的人,無所畏懼。但這種無所畏懼和無知者無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含義。后者是初級階段,前者提升的層次更高,視野更開闊。
中國人講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老祖宗幾千年的東西,畢竟對后世有所啟迪。以前對于中庸的理解非常的片面狹隘,總以為是抹殺個性之事,這其實是不懂得如何通過中庸求同存異,揚長避短。中庸之道,個人的理解,更多的是為了雙方的溝通與交流,找到彼此承接的平臺,哪怕對方與你的差異完全是一南一北,你仍然可以從個人愛好,或者是某些不為人道的小秘密找到話題。
更多的時候持有中庸這樣一種態(tài)度,可以急事緩辦,可以將不好辦的事情改變過來,扭轉(zhuǎn)局勢。以退為進,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在戰(zhàn)場上,一個人在沒有學會如何進攻敵人之前,先學會保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股神說得非常有體會:投資最重要的是想方設法保存原有資本,第一條如此,第二條、第三條同樣如此。
什么樣的光芒最長久?不是突然一現(xiàn)的流星之光,只有恒星那并不太強的光,夜夜可見,永遠在天空中閃亮。又想起登高必跌重,一步步行去,踩踏實了,最為穩(wěn)妥。
中庸并不是放棄自己的立場,雖然許多時候中庸意味著保持中立,但中庸絕不等于平庸。怕就怕,過于聰明,起點不高,看得不遠,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自以為是最誤事。因此才會有“難得糊涂”這樣精妙的語言。
中庸是一種處世態(tài)度,它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標。因此,學會中庸,給自己更廣闊的天地,中庸與雄心壯志并不矛盾。年輕時候愛走極端,隨著閱歷的增多,逐步明白了,中庸,會給人帶來更多的回旋余地。
優(yōu)秀教師讀書分享心得體會(篇5)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簡的話是那么的咄咄逼人,相信無論對方是誰,都會無言以對!
看到這一段,我的眼前就閃爍著“簡”那倔強的性格和大罵與毆打中站的筆直的身軀,想象著她在罪惡的孤兒院是如何頑強地生活?是啊!無論什么困難在“簡”面前都那么一堪不擊,她總是昂起高貴的頭有信心地去打敗身邊所有的困難。
命運的悲殘,使她從小失去父母,不但沒有得到親戚朋友的關懷,還被關禁在黑暗的房子里、沒有伙伴,孤身一人,還得忍受表哥瘋狂的打罵,舅媽殘忍的折磨,使她不得不進入了“羅沃德孤兒院”,她原以為這是幸福的轉(zhuǎn)折點,但這一切的想象都是悲哀的,她在精神和肉體的折磨下,以頑強的意志和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yè)。這樣一來命運讓她變得更堅強。為了獨立,為了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她自謀職業(yè),結果在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命運這時才讓她看到了人生的意義所在,因為她遇見了一個與她心心相印的男人------羅契斯特,他們在那個美麗的夜晚相識、相知、相戀。簡以為幸福就在自己身邊,但生活卻和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笑話,當她穿上夢寐以求的婚紗時,閣樓上發(fā)瘋的女人出現(xiàn)了,她不是別人,正是羅契斯特的妻子。為了道德,簡作出了選擇,毅然離去……
于是她風餐露宿,沿途乞討,歷盡磨難,最后被牧師圣約翰收留,并在當?shù)匾凰W任教。不久,她得知叔父去世并給她留下一筆遺產(chǎn),還發(fā)現(xiàn)圣約翰是她的表兄,簡決定將財產(chǎn)平分。圣約翰是個狂熱的教徒,打算去印度傳教。他請求簡嫁給他并和他同去印度。簡拒絕了他,因為他心中一直懷著對羅契斯特的愛,于是她再一次開始了自己艱難的的旅程,去奔向愛巢,尋找她幸福的伊甸園,回到羅切斯特的身邊。
整篇小說沒有愛情的轟轟烈烈,也沒有武打場面的電閃雷鳴,但讓我體會到了“愛”的深沉,“愛”的執(zhí)著,“愛”的堅定,更讓我體會到了:在困難面前不要退縮,要堅強,要對生活充滿希望,才會追求到屬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