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
推薦文章
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7篇)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達到弄懂的目的。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硇牡皿w會寫作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篇1】
《致教師》的每一篇文章,均由一個一個具體的問題開啟,傳遞著普通基層教師的境遇與困惑,苦惱與疼痛。
與其說那是某一個教師的問題,不如說是某一類教師的問題,甚至是所有教師的問題。我特別注意到《致教師》里那些提問者。他們中有的是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教師,有的是遭遇職業(yè)倦怠的老教師;有的奔波于城市,有的堅守于鄉(xiāng)村;有的教語文,有的教數(shù)學……每一個提問者,都意味著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不同的生命敘事。因為他們的存在,《致教師》中的“教師”不再是空泛的職業(yè)人群,而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
我也特別注意到所提的問題。有的叩問價值,關(guān)于信念、關(guān)于理想、關(guān)于幸福;有的探討幸福,關(guān)于讀書、關(guān)于研究,關(guān)于備課、關(guān)于班級建設;有的問道人生,關(guān)于職業(yè)境界,關(guān)于生活情趣,關(guān)于處事為人;有的討論教育生活,關(guān)于儀式與細節(jié),關(guān)于讀書與寫作,關(guān)于教室締造與期末慶典……
朱老師對于每一個“問題”的回應,不是簡單的方法,而是思維方式的照亮。我們把朱老師的這種精神帶到我們的班級,耐心的回應每一位提出問題的幼兒。
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任何一個教育家都不可能離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事實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過是把別人的財富應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很多理論上的共鳴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論上的支柱和共鳴,現(xiàn)在不少教師找不到感覺,找不著“北”。作為一個教師,你跟其他專家不一樣,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里,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師應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
其次,理想教師還應該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們的世界有獨特的色彩、旋律和內(nèi)涵。教師要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要和他們共同成長,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教師需要有一顆非常年輕的心,才能與他們溝通,才能理解他們,才能夠得到他們的愛??墒俏覀円恢敝鲝垘煹雷饑?,鼓勵師生之間有距離感。中國教育傳統(tǒng)有很多好東西,也有很多不好的東西,過于強調(diào)師道尊嚴就不好。
教師還應該有三歷:學歷、經(jīng)歷和閱歷。這三歷是一個有機的聯(lián)系,不一定將名山大川都走遍,行萬里路和讀萬本書,其價值是一樣的。我們要鼓勵教師成為一個探索自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的人,要培養(yǎng)這樣一種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們。
總之,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師》一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nèi)プ非蟮睦硐?,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這些理想化為前進的動力,才能使教育步入科學的軌道,才能使教育在中華大地上結(jié)出更加文明燦爛的碩果。它也將時刻警醒著我們?nèi)プ鲆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教育的未來充滿陽光。
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篇2】
印第安人有句諺語:腳步若走得太快,靈魂就會跟不上。中國的教育亦是如此,當身為教育者的老師也沉迷于效率上的優(yōu)先而變得急于求成,那孩子們?nèi)跣〉撵`魂又怎么跟得上這速成的教育?
有幸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感悟頗深。猶記得畢業(yè)之后,自己多么毅然決然的走上了教師的崗位。但當初得到親友一眾支持的原因,是他們都認為教師這個職業(yè)好,工作穩(wěn)定、待遇高又假期多。但我的心里始終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不僅僅是這樣,我選擇當老師,更多的是因為孩子,喜歡和孩子相處,喜歡看他們的天真爛漫,喜歡感受他們身上的朝氣與活力。但還不止這些,還有些其他的什么讓我愿一生追求呢?
帶著這一絲絲的疑問,我在踏上崗位數(shù)年之后,翻開了這本書。書的前言部分就已顛覆了以往我對教師的認知。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但朱先生則說,教師不該是春蠶、蠟燭,或是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不該被神化或者苛求,或拿錯誤的考核標準和行為模式來固化他們的教育,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忙碌中穿行。教師的生命在于以現(xiàn)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教師的價值就如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弊x罷,我醍醐灌頂,終于,我找到了那個心心念念的答案,當老師,是因為看到了學生身上無窮的可能性,想盡自己所能去觀照孩子的內(nèi)心并緩慢地、耐心地引導他們的人性向著真善美的方向發(fā)展,如是,我的生命也就得到了幸福的意義。
朱永新先生接著解釋了幸福在哪里以及老師如何享受自己的教育生涯的問題。那就是:幸福在創(chuàng)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在記錄中……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教師的幸福感從哪里來?從孩子們的笑臉中,從孩子知行合一的行動中,從家長感激的目光中,那時,所有的教師都能發(fā)自肺腑的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能夠幫助他人、改善社會的。這些耳目一新的說法,都打開了我貧乏而狹窄的世界,引發(fā)了我很多的思考。
我想起了自己剛站上講臺時的情景。那時的自己可真是手忙腳亂,一段話都說得磕磕碰碰,但望著講臺下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他們的安靜、乖巧和對老師天然的一種信賴,讓我很快克服了緊張,調(diào)整好了心態(tài),并很快的熟悉了自己帶的班級。后來,有一天的早晨,大概入學一個月有余,我走在離班級很遠的走廊,聽到陣陣的讀書聲,我驚訝極了,快步走過去,悄悄的躲在一旁觀察,七八個同學正端正的坐在座位上,認真的朗讀著我昨日教的課文,那童稚清脆的聲音在那一剎那擊中了我,讓我覺得幸福、溫暖,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上了自己帶的這群小家伙,也真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恩這個職業(yè)帶給我的一切幸福。正如朱老師在書中寫道:如果能夠并認可每天平凡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堅持不懈地在工作中實現(xiàn)自我,那么,無論是用心地研究學生成長的案例,及時的記錄生活,還是和同事們共讀共寫,都能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fā)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
我相信,正如朱先生所言:因為幸福完整,教育不再僅僅是一種行為;而是融入生活,成為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后的道路上,我會去尋找在教師這個行業(yè)最大的價值感和幸福感。
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篇3】
翻開朱永新老師的作品《致教師》,前言一篇《我是教師》映入眼簾,仔細品讀,覺得文字清新自然,寫出了一線老師的心聲。瞬間感覺朱老師離我們那么近,那么真實,一下子吸引我,讓我無形走進教育專家的精神世界。讀完《致教師》,掩卷深思。這本書就是為一線教師而寫,文字的焦點離我們很近,令人振奮、感動和沉思。
本書共四輯。第一輯到第三輯是朱老師為一線教師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真誠解答。第四輯飽含對一線教師的希望和寄托。全書以一位新教育見證人的身份,用回信的方式回答老師們最關(guān)注的核心問題。可以說《致教師》是朱老師對新教育一路歷程的回顧和思考,讓我們深刻感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含義。每一位一線教育工作者,都能從字里行間讀到一個現(xiàn)實的理想主義者的掙扎與困惑、執(zhí)著與智慧,引起我深深的共鳴。
首先朱永新老師相信每一個孩子,相信每一位教師都能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吨陆處煛芬越處煂ψ陨淼恼J知程度為出發(fā)點,與一線教師探討如何尋找為人師表和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何享受教育生涯,如何學會思考、閱讀、堅守,如何關(guān)注窗外世界以及如何抵達教師職業(yè)的四重境界。教師對職業(yè)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幸福程度也與學生的幸福密切相關(guān)。朱老師相信每個教師都會在職業(yè)生涯中找到生活的快樂和成長的辦法,都會以身為教師為榮,進而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他說“為了幸福,我們樂于做教師”。相信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熱愛自己的職業(yè)的,當我們工作出現(xiàn)倦怠時,把《致教師》這本書作為鏡子對照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特別是改進思想和行動。
我覺得我們先要信任和理解自己的職業(yè)。因為我們的發(fā)展決定了學生的發(fā)展,我們的溫度決定了教室的溫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是怎樣一個人,就會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學生。如果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職業(yè)失去信心,學生也會變得沒有自信和朝氣。最后,我們要相信未來之路的美好,一路凱歌一路前行。朱永新老師強調(diào):“堅持才有奇跡。”他強烈建議一線教師要進行閱讀和寫作。經(jīng)過閱讀和寫作洗禮后的教育工作者是一個精神生活豐富的人,才會離幸福更近。
讀完《致教師》,讓我生出一種渴望和信心,盡管我的生存狀態(tài)依然處于最底層,但我相信,我的教育生活將來會隨著朱老師的建議趨向幸福和完整。這就是《致教師》的力量!
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篇4】
《致教師》這本書是由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朱永新老師所著,朱老師圍繞教師提出的教師關(guān)心的重問題和教師成長的關(guān)鍵問題,如“成為教師的理由”“樣具備好教師的慧眼”“如何書寫教師的生命奇”“怎樣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四大方面,為教師一一解惑。當作為新手教師的我閱讀了這本書之后,許多原來縈繞于心的困惑在書中得以解答,感覺像是一位良師益友在對我諄諄引導,讓我撥開迷霧,看清前路。
在書中朱老師提到新教育教師有三寶,分別是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和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這種三專模式來源于國外的三大學派,一是以閱讀為基“專業(yè)引領”模式,二是以寫作為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三是以同伴互助為基礎的“教育生態(tài)”模式。通過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教師可以來自我培訓以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
首先,專業(yè)閱讀就是站在了大師的肩膀上前進。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智慧對話,是在向偉大的人請教學習。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會將老師當成百科全書來尋求十萬個為什么。在他們看來老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老師的知識面不廣就無法及時回應孩子,就會丟失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我們要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那么我們應該讀什么書呢?主要有兩大類:提高教師職業(yè)認同的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讀物和教師所教學科的專業(yè)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與學習是不可分割的。怎樣才是善于思考呢?主要表現(xiàn)在思維有一定的深度、速度、變通性和創(chuàng)造性。做為教師應該主動鍛煉自己的思維,如思維導圖法。但最主要的是師生共寫隨筆,即教師通過教育日記、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使自己更自覺地成長。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能夠走得很遠。在我們完善自我時,也要看到其他人的閃光點。無論是在哪里,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讀書學習、討論交流、取長補短是非常有益的。而在學校里,建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就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捷徑。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若能將主動權(quán)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教育生活中去反教育自己,利用教育完善自身,成就自我,那么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獲!
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篇5】
《致教師》書名就很吸引人,內(nèi)容都是解答一線教師當下最困惑的問題,并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來加以分析、深究、解答。全書共有四輯,第一輯·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第二輯?借我一雙好教師的慧眼。第三輯?愿我書寫一部教師的生命傳奇。第四輯?讓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吨陆處煛返拿恳黄恼?,都傳遞著普通基層教師的境遇與困惑,苦惱與疼痛。接下來,我結(jié)合自己所讀內(nèi)容談談自己的感受。
進行專業(yè)閱讀
教師為什么讀書?教師的讀書不僅僅是為了工作,也是為了人生。教師不要以為人生境界與教書關(guān)系不大,你在教室里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教科書。你的閱讀生活絕不僅僅是幫助你獲得知識,獲得教育的智慧,也許更重要的是幫助你擁有寧靜的心態(tài),儒雅的姿態(tài),積極的狀態(tài)。
朱永新老師曾經(jīng)說過,教師應該有三歷:學歷、經(jīng)歷和閱歷。學歷,是經(jīng)過證實的學習歷程取得的文憑。經(jīng)歷,是我們?nèi)松穆臍v,是我們走過的路程。而閱歷我更多的理解為閱讀的過程。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教師的人生境界也由此提升。教師的人生境界與教書息息相關(guān),所以在方方面面,無論我們再忙也要充實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最重要的事情總有時間去做。要做學生的先生,先做學生的學生。要做一個好學生就要邊教邊學認真讀書。
對學生一視同仁
朱老師說過,我們之所以對孩子有不同的態(tài)度,往往是由于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簽。因此,一位老師所要面對的孩子,是差異巨大的不同生命,難以做到一視同仁可以說十分正常。但是,作為一位老師正是得知這一點,我們才更應該記?。汉⒆拥牟煌荒軌虺蔀槲覀兒翊吮”说睦碛?。我們一定要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力量,只是有待于教育來發(fā)掘喚醒。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呢?第一,要一視同仁證實差異。第二,要公正合理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第三,要公正合理的給予學生評價。第四,要多鼓勵少批評。所以親愛的老師們請記住,只要你不放棄,孩子才不會自棄。只要你還相信,孩子就會自信。所以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這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
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篇6】
朱永新,一個純粹的教育人,一個對教育理想不懈的追尋者,一個將閱讀和寫作視為生命的人。由他倡導發(fā)起的新教育實驗,潮涌神州,風靡全國,引領師生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最近拜讀了朱老師的《致教師》,深為其教育情懷折服,大受其教育智慧之啟迪。朱永新老師在文中用書信的方式,向我們娓娓敘來,就像一位熟悉多年的朋友和兄長,慢慢幫你解開心結(jié),讓你喜歡教育愛上教育。
從學校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以來,我一直走在鄉(xiāng)村教育路上,雖然沒有什么成就和壯舉,但我一直珍惜和善待,一直勤勉努力著,就是不想辜負自己和學生,就是想在時光中慢慢遇見更好的自己。朱永新老師在文中的許多觀點,深深地吸引了我,引起我內(nèi)心的共鳴。我們還需要教育理想嗎?如何做一個現(xiàn)實的理想主義者?如何在堅守理想中尋找的教育的本質(zhì)和幸福的真諦?朱老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生動詮釋了堅守理想的重要性。教師有了自己的理想,那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都是詩意的、都是幸福的。“作為教師,我們不僅應該具有教育理想,還應該把理想的種子播在學生的心中。只有我們的孩子心懷理想,我們的民族才會有希望?!笔茄?作為教師,我們手里緊緊握著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將孩子們帶向哪里,是影響他們一生的。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清晰的方向,而是隨波逐流,那是可怕的、危險的、不負責任的。教育情懷源于對教育理想的追求,我們要有矢志不渝的理想,才會有持久的情懷與激情。
教師成長是自己的事情,也是學校的事情,說得大一點,也是國家和民族的事情。沒有教師的成長就不會有好的教育。教師和學生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關(guān)系,而是小溪與河流的關(guān)系,生命都是一條流動的河,不斷地交融前行,不斷地匯合出發(fā),生命因此而豐盈靈動。對于教師的成長,朱老在文中指出“專業(yè)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專業(yè)寫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苯處煹某砷L不僅需要外在的培訓,更需要自我的培訓。自己有選擇地去閱讀,品讀經(jīng)典,解讀名師大家,我們就在仰視中提升了自己的境界,就會不自覺地向往和模仿,比如魏書生的科學民主管理法,比如李鎮(zhèn)西的愛心教育,“見賢思齊”是人心所向,我們有了教育的偶像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寫作是自我成長的需要,每個人都有自我傾訴的渴望,重要的是用文字的方式記下來,持之以恒地寫下去,在慢雕細鑿的歲月里遇見更好的自己。寫作源于思考,寫作是思維的表達,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是一個不斷重新認識世界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教育完善自己的過程。寫寫我們工作的計劃、總結(jié)、論文和調(diào)查報告,寫寫自己的家信、日記、心得和反思筆記,所有的原創(chuàng)作就是我們的原動力。朱永新老師說:“原我們書寫一部教師的生命傳奇”,是的,我們每個生命都是唯一的、不可復制的,如果你愿意寫、一直寫,就一定會寫出一部屬于自己的傳奇。
誠然,教育是要扎根于現(xiàn)實的泥土之中,在城鎮(zhèn)化加速的今天,鄉(xiāng)村教育已難以跟上時代的腳步,但我們依然需要堅守、要努力。朱永新老師說得好:“中國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剛式的斥責和鞭撻,雖痛快卻無濟于事。對于中國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動與建設,只有行動與建設,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顛覆性的批判與重構(gòu)?!庇脨坌袆樱蜁淖?,就有收獲。
愛教育,就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愛世界的最佳方法。惟有熱愛,我們才能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怎樣教好學生讀書心得【篇7】
寒假中收到了學校的教師共讀一本書——《致教師》。翻開這本書,才理解到本書中書名中的“致”字的與眾不同。這本書是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師寫給一線教師的一封封書信。在書信中他分享了自己多年關(guān)于教育教學,以及教師成長中的點點滴滴,語重心長地解答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及個人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苦惱。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讀過這本書后,也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更被前輩自身對教育的熱愛所感動,更從中體會到一個教育前輩對后來教育者的殷切期盼,也讓我對教師這份工作更加珍視。
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落實基礎訓練是平時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我特別關(guān)注這一篇文章——《讓語文回歸生活——如何做好聽說讀寫?》。
多角度培養(yǎng)“聽”的能力。就像文章中說的那樣,“在人際交往中,、聽非常重要。聽的時間遠遠超過說的時間。聽意味著眼睛的交流,心靈的溝通,意味著能夠?qū)φf者予以及時的反饋,意味著對人的尊重?!蹦敲丛谌粘5慕虒W生活中,如何落實這一點呢,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從還給孩子們聽的內(nèi)容上進行豐富,并從聽的方法上與同學們進行指導,更重要的是告訴學生如何認真傾聽,有效的溝通,把這種最基本的能力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一輩子都受用。如告訴學生,在聽的時候要抓住關(guān)鍵字詞的意思來進行理解,而且不能忽略語調(diào)、身體姿勢、手勢、臉部表情和眼神所表達的意思。在聽的時候也要及時通過點頭等動作來表示自己正在傾聽等等。也就是說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聽也應該作為我們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多渠道的培養(yǎng)“說”的能力,除了平時在語文教學中循序漸進的教學,書中更提醒我們注意引導學生的表現(xiàn)欲,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說話的能力。書中提到的新教育實驗的讀寫繪項目和口頭作文項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將閱讀、情感、思維、表達整合為一體。讓學生在寫繪的過程中,通過繪畫語言、口頭語言和文字性語言,讓學生更加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可以說“讀寫繪”是一種適合低齡段兒童的全新的閱讀,并解決了低齡段學生受知識所限無法完整的表達閱讀后的感悟的困難,為老師及家長提供一扇讓我們觀察、理解兒童的窗,更為孩子終身閱讀打基礎。
提升閱讀興趣,促進語言積累。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都能夠?qū)W得好、記得牢。新教育提出的師生共讀正是為了培養(yǎng)真正的閱讀興趣與能力。如每天中午全班同學一起讀,假期里師生共讀一本書,都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學生們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積極閱讀,也建立了老師與同學們有了共同的話題,讓老師了解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恰當?shù)匾龑W生去讀適合他們年齡段的書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師生共讀成為學生一向喜愛的活動。
多鼓勵學生以說促寫、說寫結(jié)合,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在課堂上,訓練學生對課文進行復述、改寫、續(xù)寫或?qū)懣s寫等等很多的訓練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的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書寫訓練。我們更要鼓勵學生多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寫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事。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去年下大暴雪的那一天,孩子們寫的日記就寫得非常的精彩,思維也特別活躍,是寫命題作文所達不到的效果。因此,在生活中鼓勵學生多寫日記,多觀察,寫作能力也就漸漸以提高了。
其實,由于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因此,我們訓練的內(nèi)容形式上也應當不同。在提高學生聽些讀寫能力方面并沒有一定之規(guī),上面提到的方法也只是冰山一角,在教學中需要我們因人而異,因地制宜,才能將聽說讀寫落到實處。讀了這篇文章,讓我對新教育又有了些許新的認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將課內(nèi)課外的訓練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對聽說讀寫合理組織,和諧操作,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扎實,學有成效。